三角枫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102-2015_第1页
三角枫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102-2015_第2页
三角枫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102-2015_第3页
三角枫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102-2015_第4页
三角枫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102-20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

B6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102—2015

三角枫栽培技术规程

2015-08-13发布2015-11-13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10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磊、夏鹏云、马兴旗、王文战、程建民、贾长荣、郑旭东。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双牛、王琰洪、解鹏飞、牛墩、赵琦、衡静、翟亚平、苗荣周、王帅、卫新

华、杨玉霞。

I

DB41/T1102—2015

三角枫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角枫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出圃、大苗培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三角枫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41/T383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角枫AcerbuergerianumMiq.

又称三角槭,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树姿优雅,干形通直,高10m~20m。树皮浅灰色或灰褐色,

树皮呈鳞片状剥落;多年生枝淡灰色或灰褐色,当年生枝紫色或紫绿色,近于无毛。叶纸质,长6cm~

10cm,初生脉3条;通常3裂,裂片通常全缘,早春和秋季叶片鲜红;叶柄长2.5cm~5cm,细瘦,无

毛。花多数常成顶生被短柔毛的伞房花序,花瓣5,长约2mm,淡黄色,雄蕊8,花柱短2裂。翅果黄褐

色;长2cm~2.5cm,宽9mm~10mm,两翅果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立。花期4月,果期8月。

4育苗

4.1种子采集与贮藏

选择树干通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成龄母树,8~9月翅果变为黄褐色、果翅变干时及时采收,

在通风干燥处晾干,除去果翅及杂质,装入透气容器中,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干藏。

4.2圃地选择

按DB41/T383的规定执行,土壤pH6.0~7.5,地下水位1.0m以下。

4.3圃地整理

1

DB41/T1102—2015

4.3.1整地

每667㎡施入3%辛硫磷颗粒剂3kg、N:P:K=20:10:10的复合肥100kg、腐熟有机肥2000kg,

深耕细耙整平后,挖好排水沟、灌溉渠,预留好道路。用肥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4.3.2作畦

播种圃整成宽1m、长因地形而定的平畦,埂宽30cm、高20cm,踏实。

移植圃于移植前作畦,畦宽2m,长度依地形而定。

4.4播种

4.4.1时间

春播:3月中下旬;秋播:11月中旬。

4.4.2播种量

每667㎡播种量为10kg~12kg。

4.4.3催芽

10月下旬将干藏种子置于冷水中浸泡2d,每天换水时反复冲洗至水清。捞出沥干水分与5倍湿沙混

匀后移入贮藏坑中,坑深1m、长、宽依种子多少而定。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稍触即散为宜。坑中间

间隔1m竖立直径10cm草把,下通坑底上露地面。混种沙填至地面10cm,然后填满湿沙,上面覆盖15cm

心土呈脊形。播前15d连沙取出,置于25℃~28℃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翻动1次,保持湿润,待10%

以上种子露白时播种。

4.4.4播种方法

春播:将催好芽的种子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顺沟浇水,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播入,覆细土

0.5cm,再覆盖1cm厚的锯木屑或麦糠,及时喷水防风刮走。

秋播:将干藏种子按行距30cm,开浅沟,覆土成5cm高的小垄,翌年4月初,扒平小垄,覆盖1cm

厚的锯木屑或麦糠,及时喷水防风刮走。

4.5苗期管理

4.5.1出苗期

根据墒情,及时喷水。幼苗出齐后,小水浅浇。及时拔除杂草。

4.5.2间苗定苗

按DB41/T383的规定执行。每667㎡定苗20000~22000株。

4.5.3灌溉

苗高5cm后根据墒情适时灌溉。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5.4松土除草

按DB41/T383的规定执行。

4.5.5追肥

2

DB41/T1102—2015

苗高20cm~30cm时,每667㎡沟施尿素10kg~20kg,施后及时浇水。进入8月下旬停施氮肥,

每隔10d喷1次0.5%的磷酸二氢钾,连喷2~3次。用肥符合NY/T496的规定。

5出圃

5.1时间

落叶后至发芽前出圃,起苗前10d浇透水。起苗时保证根系完整。

5.2分级

一级苗:苗木完全木质化、苗干通直、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苗高≥100cm、地径≥

0.8cm、主根长≥25cm,侧根≥5cm的8条以上;

二级苗:苗木完全木质化、苗干基本通直、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100cm>苗高≥70

cm、0.8cm>地径≥0.6cm、25cm>主根长≥20cm,侧根≥5cm的5条以上。

5.3包装运输

每50株1捆,挂上标签。当地造林,随起随运随栽;外运苗木用保湿材料包装根部,盖好篷布,严

防风吹日晒。

6大苗培育

6.1移植

3月上中旬,在移植圃内按株行距1m×1m挖定植穴,规格0.5m×0.5m×0.4m,选用一级苗移植。

栽植方法按GB/T15776的规定执行,栽后及时浇水。4月上中旬检查,缺苗及时补植。

6.2修剪

定植后主干短截至饱满芽上1cm~2cm处,主梢长至15cm~20cm时,被竞争枝重摘心,其余小枝

保留。

第2a后,生长期疏除主干竞争枝和下部过大枝;休眠期修枝,高度约为树高的1/2。枝下高达到

2.5m~3m以后,主要对树冠进行整形修剪,保持圆满不偏冠。

6.3土肥水

移植后浇透水,水渗下后,及时细土封坑;根据墒情适时灌溉,每次灌溉后适时中耕除草。翌年3

月株施N:P:K=20:10:10的复合肥1kg,以后逐年增加。用肥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4二次移植

当树冠严重交叉影响生长时,应进行二次移植培育,加大株行距。

6.5起苗

落叶后到发芽前,截干苗可不带土球,根幅为胸径的10倍;生长期或全冠应带土球且草绳绑缚,

土球直径为胸径的8~10倍,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起苗时应保证根系完好、无机械损伤,装卸

车应适当保护,防止造成新的机械损伤和碰散土球。

3

DB41/T1102—2015

7造林

7.1造林地选择

土壤厚度50cm以上,pH6.0~7.5,地下水位1.0m以下,盐含量0.2%以下,海拔100m~1200m的

壤土和沙壤土。

7.2造林模式

纯林或与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黄栌(CotinuscoggyriaScop.)、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Bl.)等多种针阔树种进行片状、行间混交;平地园林绿化单行、多行、片状、孤植、丛植

均可。

7.3密度

山地纯林或乔木混交初始株行距2m×3m。平地单行株距3m~4m,多行、成片纯林、乔木混交株

行距3m×3m。

7.4整地

山地鱼鳞坑整地,规格60cm×60cm×50cm,外高里低呈反坡式;园林绿化栽植穴规格100cm×

100cm×70cm。

7.5苗木选择

山地造林用一、二级苗,园林绿化用截干、半冠或全冠优质大苗。

7.6栽植

7.6.1时间

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秋栽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栽植。

7.6.2栽植方法

按GB/T15776的规定执行。栽后及时浇水。栽植时可用保水剂,封土后用薄膜或杂草覆盖穴面。

8抚育管理

按GB/T15776的规定执行。

9病虫害防治

9.1病虫害种类

三角枫病害苗期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生长期主要有白粉病,主要虫害有大袋蛾和黄刺蛾等。

9.2病虫害防治

三角枫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1,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的规定。

4

DB41/T1102—2015

表1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幼苗大多从茎基部感病,初为水渍状,并很1.加强苗床管理,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

快扩展、溢缩变细如“线”样,病部不变色2.出苗期每隔10d喷1次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

猝倒病Pythium

或呈黄褐色,病势发展迅速,在子叶仍为绿剂1000倍液,连喷2~3次。

aphanidermatum

色、萎蔫前即从茎基部(或茎中部)倒伏而

贴于床面。

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发病苗早1.用种子量0.2%~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拌种。

立枯病Rhizoctonia

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2.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剔除病苗。

solaniKuhn.

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3.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10d喷1次80%代森锰

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喷2~3次。

嫩叶染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1.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

变成紫红色,老叶染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病力。

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2.每年3月、10月,用硫酸酮、生石灰、水以1:

白粉病Sphaerotheca

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粉状物,严重受害时,叶20:60配成的涂白剂对主干进行涂白。

pannosa

片枯萎脱落。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3.发病初期喷洒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

800倍液。

4.冬季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稍汁液,使叶1.加强管理。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

片嫩梢皱缩干枯。毁。

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防

蚜虫Aphidoidea治。

3.喷洒3%啶虫脒乳油2500倍液。

4.保护食蚜蝇、寄生蜂等天敌。

5.合理配置树种。附近不宜种植白菜、烟草等。

7~9月为害最烈,严重时常把叶片吃光。1.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

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2.在幼虫孵化高峰期(6月上旬)或幼虫危害期

大袋蛾Clania(6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用每毫升含1亿

VariegataSnellen.孢子的苏云金杆菌溶液喷洒,或25%灭幼脲800

倍液喷雾防治。

3.保护和利用昆虫天敌。

4.冬季人工摘除虫囊。

幼虫取食叶片,影响树势,是三角枫叶部的1.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

黄刺蛾Cnidocampa

重要害虫。2.保护利用小茧蜂、上海青蜂等黄刺蛾天敌昆虫。

FlavescensWalker.

3.危害严重时,喷洒10%氯氰菊脂乳剂5000倍

液毒杀幼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41/T110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磊、夏鹏云、马兴旗、王文战、程建民、贾长荣、郑旭东。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双牛、王琰洪、解鹏飞、牛墩、赵琦、衡静、翟亚平、苗荣周、王帅、卫新

华、杨玉霞。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