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腾云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诗经·邶风谷风》中有“我有旨蓄,亦以御冬”的记载,其中“旨蓄”是蓄以过冬的美味腌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腌制前需要对菜品严格灭菌处理以免杂菌污染B.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保持不变C.乳酸菌大量繁殖会在泡菜坛表面产生一层白膜D.可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水保持发酵所需环境〖答案〗D〖祥解〗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详析】A、菜品中含有发酵的天然菌种,故腌制前对菜品不能进行灭菌,否则会杀死发酵的天然菌种,A错误;B、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应该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保持不变,B错误;C、在泡菜坛表面产生一层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会大量繁殖形成的,C错误;D、乳酸菌为厌氧菌,可通过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水保持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D正确。故选D。2.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常寄生于沿海水域的浮游动物和贝类中,人体食用后容易引发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含高浓度食盐的液体培养基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B.副溶血性弧菌和人肠道细胞均具有组成成分相似的细胞膜C.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副溶血性弧菌拟核处的环状DNAD.副溶血性弧菌需利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答案〗B〖祥解〗一般带有“杆”、“弧”、“球”、“螺旋”等字的为细菌,细菌为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没有核膜为界的细胞核。【详析】A、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常寄生于沿海水域的浮游动物和贝类中,根据该细菌的计生环境可知,分离副溶血性弧菌可以利用含高浓度食盐的固体培养基,A错误;B、副溶血性弧菌为原核细胞,而人肠道细胞属于真核细胞,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均具有组成成分相似的细胞膜,B正确;C、副溶血性弧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拟核中含有环状DNA,但不能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到,C错误;D、副溶血性弧菌具有细胞结构,其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因此该细菌可利用自身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D错误。故选B。3.马铃薯的块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其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乙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和根细胞无氧呼吸都会产生CO2B.马铃薯块茎细胞和根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不同C.马铃薯不同部位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马铃薯不同部位无氧呼吸时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答案〗C〖祥解〗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详析】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时没有CO2的释放,A错误;B、马铃薯块茎细胞和根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相同,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C、马铃薯不同部位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D、马铃薯不同部位无氧呼吸时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小部分储存在ATP中,D错误。故选C。4.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氧化应激,过多的活性氧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从而影响其功能。Src蛋白分布于高尔基体等处,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科研人员使用H2O2构建氧化应激神经元模型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rc蛋白经高尔基体的合成、加工后具有生物活性B.实验组②的神经元中突触小泡的形成不会受到影响C.H2O2能增加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增强神经元的功能D.SA可激活神经元中的Src蛋白进而减弱氧化应激损伤〖答案〗D〖祥解〗高尔基体是动植物细胞均含有的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详析】A、Src蛋白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后具有生物活性,Src蛋白的合成不在高尔基体,A错误;B、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而突触小泡是神经细胞分泌物,突触小泡与高尔基体有关,实验组②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功能也受到影响,故突触小泡的形成会受到影响,B错误;C、H2O2构建的氧化应激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增加,减弱神经元的功能,C错误;D、过多的活性氧(H2O2处理)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表现为长度增加,而SA即Src激活剂可激活神经元中的Src蛋白进而减弱氧化应激损伤,D正确。故选D。5.龙胆花在低温(15℃)条件下花朵会闭合,而正常温度(22℃)、光照条件下花朵会重新开放,这与其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细胞膨压(原生质体对细胞壁的压力)有关,相关机理如图所示,其中GsCPK16是一种蛋白激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温度下膜上有更多水通道蛋白协助水分子的运输B.光刺激会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增强其运输水的能力C.龙胆花重新开放与花冠近轴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有关D.低温、黑暗条件下,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细胞膨压会减小〖答案〗C〖祥解〗磷酸化会造成蛋白质空间构象发生改变,故蛋白激酶GsCPK16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会引起水通道蛋白构象的改变。龙胆花由低温转正常温度、光照条件下,一方面温度升高促使囊泡上的水通道蛋白去磷酸化后转移至细胞膜,另一方面光照促进Ca2+运输至细胞内,激活蛋白激酶GsCPK16,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运输水的活性增强。如果仅在常温条件下,水通道蛋白不发生磷酸化,运输水的功能不会增强,龙胆花开放速度会变慢。【详析】A、分析题图可知,正常温度下可以促进囊泡发生去磷酸化,从而促进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由此可知,正常温度下膜上有更多水通道蛋白协助水分子的运输,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光刺激会促进Ca2+进入细胞激活GsCPK16,从而促进水通道蛋白磷酸化,增强其运输水的能力,B正确;C、龙胆花由低温转移至正常温度、光照条件下,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花冠近轴表皮细胞中,导致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逐渐增大,引起龙胆花重新开放,由此可知,龙胆花重新开放与花冠近轴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关,C错误;D、分析题图,低温、黑暗条件下,水分子进入花冠近轴表皮细胞中的量减少,导致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逐渐减小,D正确。故选C。6.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对生物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时,细胞的核质比变大且物质运输效率降低B.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都不能再进行分裂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凋亡过程不合成新的蛋白质D.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使细胞功能出现差异〖答案〗A〖祥解〗一、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体和液泡。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三、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者逐渐累积,有关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析】A、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则细胞的核质比变大,同时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表现为物质运输效率降低,A正确;B、高度分化的细胞能执行特定的功能,但也可能继续分裂增殖,如性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错误;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在凋亡过程可合成与凋亡有关的新的蛋白质,C错误;D、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只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差异,D错误。故选A。7.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主要由肾脏合成的蛋白类激素。当人体内氧含量降低时,低氧诱导因子可调节EPO的合成,进而增加红细胞的数量,同时显著提高血红蛋白的浓度,促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EPO通过体液运输到造血干细胞,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B.EPO促进成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表达,提高携氧能力C.低氧刺激可以增加人体内EPO的合成,进而增强造血功能D.当氧含量增加后EPO会负反馈作用于肾脏,减少EPO合成〖答案〗B〖祥解〗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参与生命活动。【详析】A、EPO是一种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其作为信号分子能与造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引发靶细胞生理活动改变,A正确;B、人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无法进行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B错误;C、题干信息知,当人体内氧含量降低时,低氧诱导因子可调节EPO的合成,进而增加红细胞的数量,同时显著提高血红蛋白的浓度,促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这说明低氧刺激可以增加人体内EPO的合成,进而增强造血功能,C正确;D、EPO是一种主要由肾脏合成的蛋白类激素,当人体内氧含量降低时,低氧诱导因子可调节EPO的合成,所以当氧含量增加后EPO会负反馈作用于肾脏,减少EPO合成,D正确。故选B。8.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15℃、25℃和35℃,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和光照强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CO2浓度和水分是无关变量B.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C.当光强强度大于7时,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D.当光照强度大于8时,2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与15℃相等〖答案〗D〖祥解〗一、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叫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二、总光合强度=净光合强度+呼吸作用强度。【详析】A、由题意可知,本题是为了探究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CO2吸收速率(相对值)的变化,所以温度和光照强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CO2浓度和水分是无关变量,A正确;B、分析图可知,A点时,光照强度为0,所以该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C、当光强强度大于7时,在温度为15℃、25℃和35℃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相对值)都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C正确;D、有机物的合成速率表示总光合速率,总光合强度等于净光合强度加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大于8时,25℃条件下和1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相等,但两种温度下呼吸速率不相等,故2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与15℃不相等,D错误。故选D。9.种子的成熟、萌发与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的协调平衡有关。种子成熟阶段,胚中FUS3基因被激活,进而诱导ABA合成基因的表达,并抑制GA合成基因的表达。种子萌发阶段,冷、光等环境信号将平衡转向促进GA合成、抑制ABA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成熟、萌发是外界环境和内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B.种子成熟过程中ABA和GA含量变化趋势不同C.流水浸种可降低种子中GA的含量利于种子萌发D.冷、光等环境信号有利于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答案〗C〖祥解〗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详析】A、根据题意可知:种子成熟和萌发是由外界环境和内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种子成熟过程中,ABA含量增加,GA含量减少,因此种子成熟过程中ABA和GA含量变化趋势不同,B正确;C、流水浸种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但其作用是通过降低ABA的含量,而不是降低GA的含量,C错误;D、冷、光等环境信号可以促进GA的合成,抑制ABA的合成,促使种子萌发,有利于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D正确。故选C。10.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作用,即只有在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时,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不再发挥作用。为探明其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对糖尿病患者注射了一定量的GLP-1,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LP-1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失活B.GLP-l注射180min后基本不再发挥降血糖的作用C.GLPI可能通过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D.与胰岛素相比,使用GLP-I治疗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答案〗B〖祥解〗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析】A、GLP-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不能进入细胞内,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失活,A错误;B、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时,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不再发挥作用,结合图示可知,GLP-1注射180min后血糖基本恢复正常,推测GLP-1注射180min后基本不再发挥相应作用,B正确;C、胰岛素是机体中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结合图示可知,GLP-I注射后一段时间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血糖含量降低,据此推测GLP-1可能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C错误;D、结合题意及题图可知,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时,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不再发挥作用,则与胰岛素相比,GLP-1治疗可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D错误。故选B。11.大鼠常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已知控制大鼠黑眼/红眼的基因和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某基因型的雄性大鼠在产生配子时,会发生某种突变(突变后的配子均有活性),使其与多只雌性大鼠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则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A.缺失 B.重复 C.易位 D.倒位〖答案〗C〖祥解〗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4种类型: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详析】要产生题干中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则需要满足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只有易位能够实现这种变化,即将一对等位基因转移到另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C符合题意。故选C。12.一名甲状腺疾病患者某抗体检测呈阳性,该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竞争TSH受体,阻断受体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甲状腺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该患者可能有反应迟钝等症状C.该患者体内的TSH分泌增多 D.该抗体的靶细胞位于垂体上〖答案〗D〖祥解〗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详析】A、该患者体内存在TSH受体的抗体,说明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竞争TSH受体,阻断受体功能,从而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而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因此该患者可能有反应迟钝等症状,B正确;C、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该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会导致垂体分泌的TSH增多,C正确;D、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该抗体可与TSH竞争TSH受体,阻断受体功能,说明该抗体的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D错误。故选D。13.用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活细菌数目的对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I~IV表示细菌种群增长的4个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I期细菌代谢活跃,合成、储备Ⅱ期所需物质和能量B.Ⅱ期细菌有丝分裂旺盛,细菌数目接近“J”形增长C.Ⅲ期因营养物质消耗,细菌死亡数开始大于增殖数D.观察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效果,选择IV期细菌最佳〖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细菌种群增长开始时呈现S曲线,达到K值后,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种群数量逐渐下降。【详析】A、I期细菌代谢活跃,用于合成、储备Ⅱ期所需物质和能量,从而使得Ⅱ期细菌数量大量繁殖,A正确;B、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细菌是原核细胞,进行二分裂,B错误;C、Ⅲ期细菌的增殖速率和死亡速率基本相等,总数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D、Ⅳ期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和代谢产物积累,细菌种群数量会下降,不适宜研究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效果,D错误。故选A。14.棉铃虫是棉田常见的害虫,其产卵时会释放出一种信息素,赤眼蜂能通过这些信息素很快找到棉铃虫的卵,并将自身的卵产于其中繁衍后代,影响棉铃虫的种群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棉铃虫释放的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 B.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属于生物防治C.上述生物凭借该信息相互联系形成食物链 D.该信息利于维持棉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答案〗C〖祥解〗生态系统信息类型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析】A、信息素属于化学物质,棉铃虫释放的信息素向赤眼蜂传递了化学信息,A正确;B、生物防治是利用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C、棉铃虫捕食棉田作物不需要凭借该信息,C错误;D、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从而调节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D正确。故选C。15.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其上有3个供RNA结合的位点,其中A位点是新进入的RNA结合位点,P位点是肽链延伸过程中的RNA结合位点,E位点是空载的RNA释放位点,如下图所示,图中1、2、3代表氨基酸的序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位点结合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5′-CUG-3′B.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方向是a端→b端C.翻译过程中,RNA的移动顺序是A位点→P位点→E位点D.反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使肽链的延伸终止〖答案〗D〖祥解〗①遗传信息的翻译是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②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叫作一个密码子,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5'到3'。【详析】A、据图可知,P位点结合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其密码子(5'-CAG-3')反向平行互补配对,所以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5'-CUG-3',A正确;B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位点是新进入的tRNA结合位点,P位点是延伸中的tRNA结合位点,E位点是空载tRNA结合位点,由此可知,tRNA的移动顺序是A位点→P位点→E位点,即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方向是a端→b端,BC正确;D、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没有对应的反密码子,当核糖体遇到终止密码子时,翻译过程会终止,不会出现反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D错误。故选D。16.蝴蝶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只有基因型为AA或Aa的雄性蝴蝶表现为黄色,aa雄性蝴蝶和雌性蝴蝶都表现为白色。以一群白色蝴蝶作亲代进行杂交,其中雌性个体中AA、Aa和aa的基因型之比为1:3:6,F1随机交配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遗传现象属于伴性遗传 B.F1雄性中黄色个体占比为1/4C.F1雄性和雌性中A基因频率不相等 D.可推测F2中黄色个体占比为15/64〖答案〗B〖祥解〗由题意可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只有基因型为AA或Aa的雄性蝴蝶表现为黄色,aa雄性蝴蝶和雌性蝴蝶都表现为白色,相同基因型在雌雄中表现有差异,该现象属于从性遗传,不属于伴性遗传。【详析】A、伴性遗传是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蝴蝶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属于伴性遗传,A错误;B、根据亲代雌性蝴蝶中AA:Aa:aa=1:3:6,产生的雌配子为A:a=1:3,若与白色雄性(aa)杂交,相当于测交实验,雄性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3,所以F1雄性中黄色(Aa)个体占比为1/4,B正确;C、由B项可知,一群白色蝴蝶作亲代进行杂交,其中雌性个体中AA、Aa和aa的基因型之比为1:3:6,子代雌雄基因型及比例均为Aa:aa=1:3,所以F1雄性和雌性中A基因频率相等,C错误;D、F1基因型为1/4Aa、3/4aa,随机交配,则F1产生的配子比A:a=1:7,F2中基因型所占比例为:aa占49/64,AA占1/64,Aa占14/64,因雌性都是白色,雄性aa为白色,故F2中黄色(AA+Aa)占(1/64+14/64)×1/2=15/64×1/2=15/128,D错误。故选B。17.桑蚕蚕茧的颜色有黄色和白色,分别受等位基因Y/y控制,但该基因的表达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I/i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蚕茧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做了下列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杂交组合子一代子二代实验一黄茧×白茧全为黄茧黄茧:白茧=3:1实验二黄茧×白茧全为白茧白茧:黄茧=13:3A.实验一中亲代白茧的基因型为iiyyB.实验二F2中白茧的基因型有7种C.让F2中黄茧家蚕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茧所占比例为1/6D.可推测题干中的“影响”是指I基因抑制Y基因的表达〖答案〗C〖祥解〗根据实验二,黄茧×白茧,子代全为白茧,子二代白茧∶黄茧=13∶3,可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为IiYy,白茧的基因型可能为I_Y_、I_ii、iiyy,黄茧基因型为iiY_。【详析】A、根据实验二,黄茧×白茧,子代全为白茧,子二代白茧∶黄茧=13∶3,可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为IiYy,则白茧的基因型可能为I_Y_、I_ii、iiyy,黄茧基因型为iiY_。根据实验一的子一代黄茧自交子二代出现3∶1的分离比,可知子一代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即iiYy,则实验一中亲本杂交组合为iiYY×iiyy,即实验一中亲代白茧的基因型为iiyy,A正确;B、实验二F2中白茧的基因型为I_Y_(4种)、I_yy(2种)、iiyy(1种),因此实验二F2中白茧的基因型有7种,B正确;C、F2中黄茧的基因型为1/3iiYY和2/3iiYy,产生配子种类和比例为iY∶iy=2∶1,自由交配时子代中黄茧所占比例为2/3×2/3+2×2/3×1/3=8/9,所以白茧所占比例为1/9,C错误;D、由A可知,iiY_表现为黄茧,I_Y_表现为白茧,由此可推测题干中的“影响”具体是指I基因抑制Y基因的表达,使I_Y_表现白色,D正确。故选C。18.基因组印记(通过甲基化实现受精卵中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一个表达另一个不表达)阻碍了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的实现。某研究团队利用多项生物学技术改变了小鼠卵母细胞的“基因组印记”,然后将一个第二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组印记使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而不表达B.可通过电刺激法使极体与次级卵母细胞发生融合C.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会从破裂的滋养层伸展出来D.孤雌小鼠的遗传物质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答案〗B〖祥解〗一、根据题目信息分析可得,从卵泡中取出卵母细胞,再将经过甲基化处理的卵母细胞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获得“孤雌生殖”的小鼠。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三、胚胎发育至囊胚期时,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作孵化。【详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基因组印记是通过甲基化实现受精卵中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一个表达另一个不表达,而不是发生突变,A错误;B、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因此,可通过电刺激法使极体与次级卵母细胞发生融合,B正确;C、胚胎发育至囊胚期时,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作孵化,不是胚胎从滋养层中伸出,C错误;D、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孤雌小鼠是由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结合后发育形成的,同时由于配子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历减数分裂的基因重组,或发生基因突变,将导致“孤雌小鼠”的基因型不一定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19.在光下叶绿体中的C5能与CO2反应形成C3;当CO2/O2比值低时,C5也能与O2反应形成C2等化合物。C2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CO2完成光呼吸过程。上述过程在叶绿体与线粒体中主要物质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是__________过程。与光呼吸不同,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场所有__________。(2)施加农家肥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从光呼吸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3)草莓属于高光呼吸型植物,为研究光呼吸抑制剂NaHSO3溶液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设计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NaHSO3(mg/L)叶绿素总量(mg/g·fw)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CO2μmol/m2·s)空白对照2.251.4514.321002.871.3319.542002.981.3118.493002.511.3917.36①据表分析,该实验中对空白对照组草莓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___;草莓净光合作用速率的测量指标是__________。②相较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中叶绿素总量增加,而叶绿素a/b却下降,说明NaHSO3对叶绿素的影响为__________。已知阴生植物中叶绿素a/b低于阳生植物,推测叶绿紫a/b下降对草莓植株光合作用的意义是__________。〖答案〗(1)①.CO2的固定②.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2)分解者分解农家肥中的有机物产生CO2,提高环境中CO2/O2的比值,抑制光呼吸,促进光合作用(3)①.对草莓植株的叶片喷施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②.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吸收量③.叶绿素b含量的增幅高于叶绿素a(提高叶绿素b在叶绿素中的比例)④.提高草莓植株对光能的利用率〖祥解〗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性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NAD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小问1详析】反应①是C5与CO2在酶R的催化作用下生存C3的过程,属于光合作用碳反应过程中的CO2固定;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初步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和NADH,生成的丙酮酸和NADH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NADH,第三阶段NADH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因此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小问2详析】农家肥主要指动物排泄物,含有大量有机物,施加的农家肥通过土壤微生物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进入环境,能提高植物所处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CO2/O2的比值,当CO2/O2比值高时,能抑制光呼吸,固定更多的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用。【小问3详析】①本实验自变量为有无光呼吸抑制剂NaHSO3溶液以及NaHSO3溶液的浓度,因此空白对照组应对草莓植株的叶片喷施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根据表中净光合速率的单位可知,草莓净光合作用速率的测量指标是草莓叶片单位时间(s)单位叶面积(m2)的二氧化碳吸收量。②实验组中叶绿素总量增加说明NaHSO3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但叶绿素a/b比值下降,说明该比值中的分母数值增加幅度大于分子数值的增加幅度,即NaHSO3对叶绿素b含量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叶绿素a的促进作用,叶绿素b含量的增幅高于叶绿素a;阴生植物生活环境中的光照强度明显低于阳生植物,因此推测叶绿素a/b的比例下降,这可能是草莓植株对遮阴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可提高草莓植株对光能的利用率,有助于提高其在低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效率。20.为协调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者对某大型水库中的翘嘴鲌进行相关研究,探究捕捞产生的生态效应。部分食物链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适量捕捞翘嘴鲌会使河虾的数量__________,但经过一段时间,河虾的数量又会恢复原来的水平,原因是捕捞压力加剧了河虾的__________。说明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机制为__________。(2)为了合理开发渔业资源,研究者探究在该水库现有的捕捞强度下,翘嘴鲌不同的开捕年龄与其渔获数量和渔获重量的动态关系,构建生态学模型如下图。①该水库目前开捕年龄为2龄,此时翘嘴鲌渔获数量较高,但渔获重量不高,原因是__________。己知翘嘴觔最小性成熟年龄为3龄,在该现状下高强度的捕捞对翘嘴鲌种群的影响为__________。②据模型分析,在目前翘嘴鲌的捕捞强度下,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可将捕捞网目尺寸__________(填“加大”或“减小”),调整开捕年龄为__________龄。〖答案〗(1)①.增加②.种内竞争③.(负)反馈调节(2)①.翘嘴鲌个体的平均体重较低②.幼年个体大量被捕捞,影响翘嘴鲌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造成种群数量下降③.加大④.3〖祥解〗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它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抑制性调节机制。【小问1详析】根据食物链可知:翘嘴鲌的食物是河虾,因此适量捕捞翘嘴鲌会使河虾的数量增加,由于缺少天敌会造成河虾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加剧了河虾的种内斗争,所以经过一段时间,河虾的数量又会恢复原来的水平,这说明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机制为(负)反馈调节。【小问2详析】该水库目前开捕年龄为2龄,此时翘嘴鲌渔获数量较高,但渔获重量不高,原因是翘嘴鲌在2龄时个体尚未达到较大体重。因为翘嘴觔最小性成熟年龄为3龄,所以在该现状下高强度的捕捞对翘嘴鲌种群的影响为幼年个体大量被捕捞,影响翘嘴鲌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造成种群数量下降;由于2龄时个体尚未达到较大体重,因此在目前翘嘴鲌的捕捞强度下,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可将捕捞网目尺寸应加大以便捕获较大的翘嘴鲌,根据图像可知:调整开捕年龄为3龄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1.鹌鹑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鹌鹑有栗色(野生型)、黑色、不完全黑色、和白色4种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H/h)控制,其中b基因使细胞不能合成色素,h基因控制合成黑色素。为研究鹌鹑羽色的遗传规律(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科研人员利用纯系鹌鹑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实验一:多对栗羽与黑羽进行正反交,产生的F1均为不完全黑羽;F1个体相互交配,F2雌雄个体中的表型及比例均为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1:2:1。实验二:多对雄黑羽与雌白羽杂交,产生的F1均为不完全黑羽:F1个体相互交配,F2中雄性个体表型及为例为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1:2:1,雌性个体的为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白羽=1:2:1:4。回答下列问题:(1)可推测控制色素合成的B/b基因位于_________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2)实验一中,F2中的栗羽与不完全黑羽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3)实验二中,F2中栗羽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白羽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b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4)生产实践中若需根据羽色区分子代性别,常选择黑羽雌鹌鹑与_________进行杂交,子代性别的判别方式为_________。〖答案〗(1)①.Z染色体②.实验二的F2中只有雌性个体中出现白羽(2)栗羽:不完全黑羽=1:1(3)①.1/8②.1/6(4)①.白羽雄鹌鹑②.子代中白羽个体均为雌性,不完全黑羽和黑羽个体为雄性〖祥解〗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小问1详析】实验一中每代均为有色(非白色),说明每带鹌鹑个体中均能合成色素,即细胞中B/b基因型为显性纯合子,稳定遗传,由于F1不完全黑羽个体相互交配,F2中表型及比例均为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1:2:1,说明H/h基因控制的性状为不完全显性,且F1基因型为Hh,h基因控制合成黑色,说明细胞中存在B基因的前提下,HH表现为栗色,Hh表现为不完全黑色,hh表现为黑色,因此B/b基因控制的性状可分为B控制有色(非白色),b控制白色。实验二中F2雄性全表现为有色(非白色),雌性表现为有色(非白色)和白色,白羽雌性个体不含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的B/b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说明控制色素合成的B/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Z或W染色体上,若位于W染色体,则应表现为每代雌性鹌鹑均白色,与实验结果不符合,因此判断控制色素合成的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判断依据为实验二的F2中只有雌性个体中出现白羽。【小问2详析】根据小题(1)分析可知,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实验一中每代鹌鹑无论雌雄均为有色(非白色),说明每代每个鹌鹑均能合成色素,B/b基因控制的性状稳定遗传,说明B/b基因为显性纯合,即ZBZB和ZBW,根据小题(1)分析可知,F2中栗羽基因型为HHZBZB、HHZBW,不完全黑羽基因型为HhZBZB、HhZBW,,因此,若F2中的栗羽与不完全黑羽杂交,B/b基因稳定遗传,子代均为有色,可不考虑,则HH×Hh→1/2HH(栗羽)、1/2Hh不完全黑羽,即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栗羽∶不完全黑羽=1∶1。【小问3详析】多对雄黑羽(hhZBZ-)与雌白羽(--ZbW)杂交,F1均为不完全黑羽(HhZBZb、HhZBW),F1个体相互交配,F2中栗羽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为1/2HHZBZB、1/2HHZBZb,HHZBW,它们相互交配,子代中白羽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ZBZb×ZBW→1/2×1/4=1/8;1/2ZBZB×ZBW→1/4ZBZB、1/4ZBW,1/2ZBZb×ZBW→1/8ZBZB、1/8ZBZb、1/8ZBW、1/8ZbW,根据子代基因型及比值,设基因型为ZBZB的个体有3个,基因型为ZBZb的个体有1个,基因型为ZBW的个体有3个,ZbW的个体有1个,即b基因的频率=b/(B+b)=(1个ZBZb×1+1个ZbW×1)/(3个ZBZB×2+1个ZBZb×2+3个ZBW×1+1个ZbW×1)=1/6。【小问4详析】生产实践中若需根据羽色区分子代性别,需后代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即B/b控制的有色(非白色)与白色,若亲本交配类型为“性染色体同型的为隐性×性染色体异性的为显性”,子代即可表现为雌性全为一种表现型(白色),雄性全为另一种表现型(非白色),根据题意,常选择黑羽雌鹌鹑(hhZBW)与白羽雄鹌鹑(__ZbZb)进行杂交,则子代中白羽个体均为雌性,不完全黑羽和黑羽个体为雄性,据此可将其加以辨别。22.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患者体内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发生缺陷,使得苯丙氨酸及其代谢物酮酸在血液和组织中大量累积,进而阻碍脑的发育。研究发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降解苯丙氨酸。科学家将PAL基因导入到肠道益生菌Nissle1917大肠杆菌(EcN)中,构建工程菌EcN-PAL,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症。图甲为2.7kb的质粒,其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为蓝色显色基因,其表达产物能将无色化合物X-gal转化成蓝色物质,使菌落呈蓝色;EcoRI和PvuI两种限制酶切位点与复制原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6Kb和0.8Kb。图乙为含PAL基因的DNA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PAL是一种胞内酶,据此推测EcN-PAL膜上应有功能为_________的蛋白质与PAL协同工作,完成EcN-PAL的预期作用。(2)据图分析,选用_________酶切割PAL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表达载体。为确保目的基因正确插入质粒中,使用EcoRI对重组DNA分子完全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分析。若电泳图谱中出现长度为_________的条带,则说明是符合要求的重组质粒。(3)EcN自身不含lacZ基因且对抗生素敏感,为筛选出工程菌EcN-PAL,则需在大肠杆菌的基本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挑选_________菌落为目的菌株。(4)采用体外培养技术,设计实验验证EcN-PAL能适应人体肠道缺氧环境,正常降解苯丙氨酸,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5)研究表明EcN菌株不会在人体肠道中定殖,一段时候后会从胃肠道全部清除。据此推测,服用EcN-PAL治疗苯丙酮尿症时需注意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转运苯丙氨酸(2)①.PvuI②.1.2kb和5.5kb(3)①.氨苄青霉素和X-gal②.白色(4)实验思路:将等量的EcN-PAL接种于含等量苯丙氨酸的培养基中,分别置于有氧和缺氧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培养基中苯丙氨酸含量的变化;预期结果: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培养基中苯丙氨酸含量的变化几乎相同(5)持续服用足够剂量〖祥解〗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标记基因可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或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PCR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小问1详析】由于PAL是一种胞内酶,它需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而EcN-PAL要完成其预期作用,即降解苯丙氨酸,就需要将苯丙氨酸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因此,EcN-PAL膜上应存在具有转运苯丙氨酸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与PAL协同工作,确保苯丙氨酸能够顺利进入细胞内并被PAL降解。【小问2详析】PAL基因的两端只含PvuI限制酶切割位点,且质粒上也有PvuI限制酶切割位点,所以应选用PvuI酶切割PAL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过限制酶切割后,PAL基因两端的黏性末端相同,有可能和质粒正向连接,也可以和质粒反向连接。由于EcoRI在目的基因和质粒上都有酶切位点,为选出正向连接的重组质粒,使用EcoRI对质粒完全酶切后,进行电泳分析。质粒中EcoRI酶切位点与Pvul酶切位点之间的距离为0.2Kb,若是正向连接载体,重组质粒中2个EcoRI酶切点之间的距离是0.2+1.0=1.2Kb,重组质粒长度为:2.7+4=6.7Kb,故EcoRI酶切后,正向连接载体的情况下,电泳图谱中出现长度为1.2kb和5.5kb两条带。【小问3详析】由于受体细胞自身不含lacZ基因且对抗生素敏感,所以要筛选出已转化的含重组质粒的目的菌株,培养基中应添加氨芐青霉素和X-gal;当目的基因插入质粒时,lacZ基因被破坏,不能表达出可以将无色化合物X-gal转化成蓝色物质的产物,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生长,所以得到的产物是白色菌落。【小问4详析】本实验是验证EcN-PAL能适应人体肠道缺氧环境,正常降解苯丙氨酸。实验自变量为有氧环境和缺氧环境,因变量是培养基中苯丙氨酸含量的变化。可以设计以下实验:将等量的EcN-PAL接种于含等量苯丙氨酸的培养基中,分别置于有氧和缺氧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培养基中苯丙氨酸含量的变化。预期实验结果为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培养基中苯丙氨酸含量的变化几乎相同。【小问5详析】研究表明EcN菌株不会在人体肠道中定殖,一段时候后会从胃肠道全部清除。据此推测,服用EcN-PAL治疗苯丙酮尿症时需注意持续服用足够剂量以维持治疗效果。因为一旦停止服用,工程菌就会从肠道中清除出去,无法继续发挥降解苯丙氨酸的作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诗经·邶风谷风》中有“我有旨蓄,亦以御冬”的记载,其中“旨蓄”是蓄以过冬的美味腌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腌制前需要对菜品严格灭菌处理以免杂菌污染B.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保持不变C.乳酸菌大量繁殖会在泡菜坛表面产生一层白膜D.可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水保持发酵所需环境〖答案〗D〖祥解〗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详析】A、菜品中含有发酵的天然菌种,故腌制前对菜品不能进行灭菌,否则会杀死发酵的天然菌种,A错误;B、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应该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保持不变,B错误;C、在泡菜坛表面产生一层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会大量繁殖形成的,C错误;D、乳酸菌为厌氧菌,可通过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水保持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D正确。故选D。2.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常寄生于沿海水域的浮游动物和贝类中,人体食用后容易引发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含高浓度食盐的液体培养基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B.副溶血性弧菌和人肠道细胞均具有组成成分相似的细胞膜C.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副溶血性弧菌拟核处的环状DNAD.副溶血性弧菌需利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答案〗B〖祥解〗一般带有“杆”、“弧”、“球”、“螺旋”等字的为细菌,细菌为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没有核膜为界的细胞核。【详析】A、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常寄生于沿海水域的浮游动物和贝类中,根据该细菌的计生环境可知,分离副溶血性弧菌可以利用含高浓度食盐的固体培养基,A错误;B、副溶血性弧菌为原核细胞,而人肠道细胞属于真核细胞,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均具有组成成分相似的细胞膜,B正确;C、副溶血性弧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拟核中含有环状DNA,但不能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到,C错误;D、副溶血性弧菌具有细胞结构,其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因此该细菌可利用自身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D错误。故选B。3.马铃薯的块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其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乙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和根细胞无氧呼吸都会产生CO2B.马铃薯块茎细胞和根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不同C.马铃薯不同部位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马铃薯不同部位无氧呼吸时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答案〗C〖祥解〗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详析】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时没有CO2的释放,A错误;B、马铃薯块茎细胞和根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相同,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C、马铃薯不同部位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D、马铃薯不同部位无氧呼吸时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小部分储存在ATP中,D错误。故选C。4.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氧化应激,过多的活性氧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从而影响其功能。Src蛋白分布于高尔基体等处,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科研人员使用H2O2构建氧化应激神经元模型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rc蛋白经高尔基体的合成、加工后具有生物活性B.实验组②的神经元中突触小泡的形成不会受到影响C.H2O2能增加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增强神经元的功能D.SA可激活神经元中的Src蛋白进而减弱氧化应激损伤〖答案〗D〖祥解〗高尔基体是动植物细胞均含有的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详析】A、Src蛋白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后具有生物活性,Src蛋白的合成不在高尔基体,A错误;B、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而突触小泡是神经细胞分泌物,突触小泡与高尔基体有关,实验组②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功能也受到影响,故突触小泡的形成会受到影响,B错误;C、H2O2构建的氧化应激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增加,减弱神经元的功能,C错误;D、过多的活性氧(H2O2处理)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表现为长度增加,而SA即Src激活剂可激活神经元中的Src蛋白进而减弱氧化应激损伤,D正确。故选D。5.龙胆花在低温(15℃)条件下花朵会闭合,而正常温度(22℃)、光照条件下花朵会重新开放,这与其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细胞膨压(原生质体对细胞壁的压力)有关,相关机理如图所示,其中GsCPK16是一种蛋白激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温度下膜上有更多水通道蛋白协助水分子的运输B.光刺激会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增强其运输水的能力C.龙胆花重新开放与花冠近轴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有关D.低温、黑暗条件下,花冠近轴表皮细胞的细胞膨压会减小〖答案〗C〖祥解〗磷酸化会造成蛋白质空间构象发生改变,故蛋白激酶GsCPK16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会引起水通道蛋白构象的改变。龙胆花由低温转正常温度、光照条件下,一方面温度升高促使囊泡上的水通道蛋白去磷酸化后转移至细胞膜,另一方面光照促进Ca2+运输至细胞内,激活蛋白激酶GsCPK16,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运输水的活性增强。如果仅在常温条件下,水通道蛋白不发生磷酸化,运输水的功能不会增强,龙胆花开放速度会变慢。【详析】A、分析题图可知,正常温度下可以促进囊泡发生去磷酸化,从而促进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由此可知,正常温度下膜上有更多水通道蛋白协助水分子的运输,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光刺激会促进Ca2+进入细胞激活GsCPK16,从而促进水通道蛋白磷酸化,增强其运输水的能力,B正确;C、龙胆花由低温转移至正常温度、光照条件下,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花冠近轴表皮细胞中,导致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逐渐增大,引起龙胆花重新开放,由此可知,龙胆花重新开放与花冠近轴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关,C错误;D、分析题图,低温、黑暗条件下,水分子进入花冠近轴表皮细胞中的量减少,导致花冠近轴表皮细胞膨压逐渐减小,D正确。故选C。6.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对生物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时,细胞的核质比变大且物质运输效率降低B.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都不能再进行分裂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凋亡过程不合成新的蛋白质D.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使细胞功能出现差异〖答案〗A〖祥解〗一、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体和液泡。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三、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者逐渐累积,有关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析】A、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则细胞的核质比变大,同时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表现为物质运输效率降低,A正确;B、高度分化的细胞能执行特定的功能,但也可能继续分裂增殖,如性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错误;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在凋亡过程可合成与凋亡有关的新的蛋白质,C错误;D、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只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差异,D错误。故选A。7.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主要由肾脏合成的蛋白类激素。当人体内氧含量降低时,低氧诱导因子可调节EPO的合成,进而增加红细胞的数量,同时显著提高血红蛋白的浓度,促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EPO通过体液运输到造血干细胞,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B.EPO促进成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表达,提高携氧能力C.低氧刺激可以增加人体内EPO的合成,进而增强造血功能D.当氧含量增加后EPO会负反馈作用于肾脏,减少EPO合成〖答案〗B〖祥解〗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参与生命活动。【详析】A、EPO是一种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其作为信号分子能与造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引发靶细胞生理活动改变,A正确;B、人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无法进行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B错误;C、题干信息知,当人体内氧含量降低时,低氧诱导因子可调节EPO的合成,进而增加红细胞的数量,同时显著提高血红蛋白的浓度,促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这说明低氧刺激可以增加人体内EPO的合成,进而增强造血功能,C正确;D、EPO是一种主要由肾脏合成的蛋白类激素,当人体内氧含量降低时,低氧诱导因子可调节EPO的合成,所以当氧含量增加后EPO会负反馈作用于肾脏,减少EPO合成,D正确。故选B。8.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15℃、25℃和35℃,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和光照强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CO2浓度和水分是无关变量B.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C.当光强强度大于7时,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D.当光照强度大于8时,2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与15℃相等〖答案〗D〖祥解〗一、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叫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二、总光合强度=净光合强度+呼吸作用强度。【详析】A、由题意可知,本题是为了探究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CO2吸收速率(相对值)的变化,所以温度和光照强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CO2浓度和水分是无关变量,A正确;B、分析图可知,A点时,光照强度为0,所以该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C、当光强强度大于7时,在温度为15℃、25℃和35℃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相对值)都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C正确;D、有机物的合成速率表示总光合速率,总光合强度等于净光合强度加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大于8时,25℃条件下和1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相等,但两种温度下呼吸速率不相等,故2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与15℃不相等,D错误。故选D。9.种子的成熟、萌发与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的协调平衡有关。种子成熟阶段,胚中FUS3基因被激活,进而诱导ABA合成基因的表达,并抑制GA合成基因的表达。种子萌发阶段,冷、光等环境信号将平衡转向促进GA合成、抑制ABA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成熟、萌发是外界环境和内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B.种子成熟过程中ABA和GA含量变化趋势不同C.流水浸种可降低种子中GA的含量利于种子萌发D.冷、光等环境信号有利于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答案〗C〖祥解〗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详析】A、根据题意可知:种子成熟和萌发是由外界环境和内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种子成熟过程中,ABA含量增加,GA含量减少,因此种子成熟过程中ABA和GA含量变化趋势不同,B正确;C、流水浸种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但其作用是通过降低ABA的含量,而不是降低GA的含量,C错误;D、冷、光等环境信号可以促进GA的合成,抑制ABA的合成,促使种子萌发,有利于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D正确。故选C。10.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作用,即只有在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时,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不再发挥作用。为探明其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对糖尿病患者注射了一定量的GLP-1,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LP-1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失活B.GLP-l注射180min后基本不再发挥降血糖的作用C.GLPI可能通过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D.与胰岛素相比,使用GLP-I治疗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答案〗B〖祥解〗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析】A、GLP-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不能进入细胞内,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失活,A错误;B、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时,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不再发挥作用,结合图示可知,GLP-1注射180min后血糖基本恢复正常,推测GLP-1注射180min后基本不再发挥相应作用,B正确;C、胰岛素是机体中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结合图示可知,GLP-I注射后一段时间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血糖含量降低,据此推测GLP-1可能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C错误;D、结合题意及题图可知,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时,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不再发挥作用,则与胰岛素相比,GLP-1治疗可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D错误。故选B。11.大鼠常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已知控制大鼠黑眼/红眼的基因和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某基因型的雄性大鼠在产生配子时,会发生某种突变(突变后的配子均有活性),使其与多只雌性大鼠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则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A.缺失 B.重复 C.易位 D.倒位〖答案〗C〖祥解〗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4种类型: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详析】要产生题干中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则需要满足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只有易位能够实现这种变化,即将一对等位基因转移到另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C符合题意。故选C。12.一名甲状腺疾病患者某抗体检测呈阳性,该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竞争TSH受体,阻断受体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甲状腺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该患者可能有反应迟钝等症状C.该患者体内的TSH分泌增多 D.该抗体的靶细胞位于垂体上〖答案〗D〖祥解〗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详析】A、该患者体内存在TSH受体的抗体,说明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竞争TSH受体,阻断受体功能,从而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而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因此该患者可能有反应迟钝等症状,B正确;C、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该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会导致垂体分泌的TSH增多,C正确;D、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该抗体可与TSH竞争TSH受体,阻断受体功能,说明该抗体的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D错误。故选D。13.用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活细菌数目的对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I~IV表示细菌种群增长的4个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I期细菌代谢活跃,合成、储备Ⅱ期所需物质和能量B.Ⅱ期细菌有丝分裂旺盛,细菌数目接近“J”形增长C.Ⅲ期因营养物质消耗,细菌死亡数开始大于增殖数D.观察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效果,选择IV期细菌最佳〖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细菌种群增长开始时呈现S曲线,达到K值后,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种群数量逐渐下降。【详析】A、I期细菌代谢活跃,用于合成、储备Ⅱ期所需物质和能量,从而使得Ⅱ期细菌数量大量繁殖,A正确;B、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细菌是原核细胞,进行二分裂,B错误;C、Ⅲ期细菌的增殖速率和死亡速率基本相等,总数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D、Ⅳ期培养基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和代谢产物积累,细菌种群数量会下降,不适宜研究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效果,D错误。故选A。14.棉铃虫是棉田常见的害虫,其产卵时会释放出一种信息素,赤眼蜂能通过这些信息素很快找到棉铃虫的卵,并将自身的卵产于其中繁衍后代,影响棉铃虫的种群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棉铃虫释放的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 B.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属于生物防治C.上述生物凭借该信息相互联系形成食物链 D.该信息利于维持棉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答案〗C〖祥解〗生态系统信息类型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析】A、信息素属于化学物质,棉铃虫释放的信息素向赤眼蜂传递了化学信息,A正确;B、生物防治是利用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C、棉铃虫捕食棉田作物不需要凭借该信息,C错误;D、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从而调节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D正确。故选C。15.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其上有3个供RNA结合的位点,其中A位点是新进入的RNA结合位点,P位点是肽链延伸过程中的RNA结合位点,E位点是空载的RNA释放位点,如下图所示,图中1、2、3代表氨基酸的序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位点结合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5′-CUG-3′B.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方向是a端→b端C.翻译过程中,RNA的移动顺序是A位点→P位点→E位点D.反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使肽链的延伸终止〖答案〗D〖祥解〗①遗传信息的翻译是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②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叫作一个密码子,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5'到3'。【详析】A、据图可知,P位点结合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其密码子(5'-CAG-3')反向平行互补配对,所以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5'-CUG-3',A正确;B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位点是新进入的tRNA结合位点,P位点是延伸中的tRNA结合位点,E位点是空载tRNA结合位点,由此可知,tRNA的移动顺序是A位点→P位点→E位点,即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方向是a端→b端,BC正确;D、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没有对应的反密码子,当核糖体遇到终止密码子时,翻译过程会终止,不会出现反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D错误。故选D。16.蝴蝶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只有基因型为AA或Aa的雄性蝴蝶表现为黄色,aa雄性蝴蝶和雌性蝴蝶都表现为白色。以一群白色蝴蝶作亲代进行杂交,其中雌性个体中AA、Aa和aa的基因型之比为1:3:6,F1随机交配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遗传现象属于伴性遗传 B.F1雄性中黄色个体占比为1/4C.F1雄性和雌性中A基因频率不相等 D.可推测F2中黄色个体占比为15/64〖答案〗B〖祥解〗由题意可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只有基因型为AA或Aa的雄性蝴蝶表现为黄色,aa雄性蝴蝶和雌性蝴蝶都表现为白色,相同基因型在雌雄中表现有差异,该现象属于从性遗传,不属于伴性遗传。【详析】A、伴性遗传是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蝴蝶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属于伴性遗传,A错误;B、根据亲代雌性蝴蝶中AA:Aa:aa=1:3:6,产生的雌配子为A:a=1:3,若与白色雄性(aa)杂交,相当于测交实验,雄性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3,所以F1雄性中黄色(Aa)个体占比为1/4,B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材料解除合同范本
- 化妆合同范本
- 代理雨鞋采购合同范本
- 兽药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公租房出售合同范本
- 代理工程合同范本
- 买新房认购合同范例
- 2024年洛阳市新安县龙潭大峡谷荆紫仙山景区招聘考试真题
- 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菏泽市劳信就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制医院人员考试真题
- 中国电信行业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水幕喷淋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门楼施工方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康复治疗技术赛项)考试及答案
- 2024年08月河北唐山银行第二批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试真题
- 《感冒中医治疗》课件
- 研发费用管理制度内容
- 压力容器设计委托书
- 《眉毛的基本技法》课件
- 2025年幼儿园膳食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