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仁寿县23级高一下期期末三校联考生物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B.显性性状就是指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C.杂合子的双亲一定是杂合子,纯合子的双亲一定是纯合子D.猪的白毛和黑毛、马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2.西葫芦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人们喜食的传统蔬菜之一。常见的西葫芦果皮颜色有白色和绿色,科学家研究西葫芦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获得下表所示的结果。可以判断西葫芦果皮颜色显隐性的两组实验是()实验结果记录表组别杂交组合子代白果株数绿果株数1白果×绿果01742白果×绿果90843白果×白果17504绿果×绿果46134A.1和4 B.2和3 C.1和3 D.2和4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应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B.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杂合子的自交实验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D.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4.某同学取两个小桶分别标记为I和Ⅱ,现有两种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彩球各1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进行模拟孟德尔“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小桶内的彩球D、d分别代表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雌、雄配子B.该同学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C.模拟实验中,抓取的彩球记录后不需要放回原来的小桶内D.记录每次配对彩球组合类型,4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的比例5.下列关于孟徳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孟徳尔所说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实验中一般需要在母本的雄蕊未成熟前进行去雄处理B.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因此母本去雄后一般不需套袋处理C.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的过程是实验→假设→验证→结论D.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性状从而有助于孟德尔取得成功7.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8.在孟德尔两对相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1在产生配子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一定遵循分离定律B.若F1中卵细胞的存活率只有50%,F2也会出现9:3:3:1的比例C.F1自交产生F2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D.对F1进行测交,可推测其产生配子的比例及数量9.中国金鱼的珍珠鳞(B)对普通鳞(b)为显性,单尾鳍(C)对双尾鳍(c)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让基因型为BbCc的金鱼与另一表型相同的金鱼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不可能是()A.全为珍珠鳞单尾鳍B珍珠鳞单尾鳍:珍珠鳞双尾鳍=3:1C.珍珠鳞单尾鳍:珍珠鳞双尾鳍:普通鳞单尾鳍:普通鳞双尾鳍=1:1:1:1D.珍珠鳞单尾鳍:珍珠鳞双尾鳍:普通鳞单尾鳍:普通鳞双尾鳍=9:3:3:110.已知A与a、B与b、D与d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别控制3对相对性状。若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的两个体进行杂交,则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11.人类多指(T)对正常指(t)为显性,皮肤白化(a)对皮肤正常(A)为隐性,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皮肤正常,母亲手指、皮肤均正常,他们生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A.1/4 B.1/8 C.1/16 D.1/212.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育种者将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并统计其后代的性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4种表现型的子代中共有6种基因型B.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一致的个体占1/4C.子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D.子代无香味感病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813.如图所示,豌豆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开白花B.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自交,后代紫花:蓝花:白花=6:9:1C.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自交,后代蓝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D.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14.下面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步骤,选出正确的顺序是()⑴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分开⑵形成四个子细胞⑶进行第二次分裂⑷同源染色体分开⑸染色体交叉互换⑹联会⑺染色体的复制⑻细胞质分裂A.7→8→6→1→2→4→3→5B.1→3→5→7→2→4→6→8C.7→6→5→3→1→8→4→2D.7→6→5→4→3→1→8→215.卵细胞形成特点不同于精子形成特点的是()①卵细胞形成过程无变形期②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16.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①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B.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C.图③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该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D.若表示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顺序为①→③→②→④17.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图,下列有关图中A~C段(不含A、C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始终存同源染色体B.细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为1:2D.细胞中DNA先复制一次,再平均分配两次18.关于高等动物的卵细胞、精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受精卵中的DNA一半自于卵细胞,一半自于精子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卵细胞、精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19.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一对果蝇杂交,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A.XRXR×XrY B.XrXr×XRY C.XRXr×XrY D.XRXr×XRY20.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D.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下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B细胞有____条染色体,有____个DNA分子,属于____期。(2)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3)D细胞经处于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它分裂后得到的细胞为____和____。22.人眼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两种,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人眼的虹膜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组合序号双亲性状父母家庭数目褐色男孩褐色女孩蓝色男孩蓝色女孩一褐色×褐色19590801015二褐色×蓝色8025301510三蓝色×褐色60262464四蓝色×蓝色33500160175合计670141134191204(1)这对相对性状中属于隐性性状是______。(2)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3)一对虹膜颜色为褐色夫妇生了一个虹膜颜色为蓝色的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这对夫妇生一个虹膜颜色为褐色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4)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______。23.某老鼠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和a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并且当B存在时,A基因不能表达。某人做了相关的杂交实验,其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亲本组合子一代(F1)子二代(F2)白色×白色白色白色:黑色=13:3(1)F1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两亲本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別为____。(2)(2)如果F2黑色个体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同,现让F2中的黑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则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黑色后代中的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3)(3)现有一黑色雄性老鼠和多只基因型为aabb(甲)、aaBB(乙)的雌性老鼠,要确定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的结果和结论。①设计杂交实验:____。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24.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如图为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中数字16表示染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所示果蝇的性别是____,该细胞中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生物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____法(研究方法),将白眼基因与图中X染色体联系起来,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若一对等位基因(A、a)位于染色体1和2上,则这个群体中关于该等位基因有____种基因型;若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则这个群体中个体关于该等位基因有____种基因型。(3)若B、b位于染色体3和4上,分别控制果蝇眼睛的红色和白色,A、a分别控制果蝇翅的长翅和短翅,则纯合长翅白眼果蝇与短翅红眼果蝇交配所得的F1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____,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仁寿县23级高一下期期末三校联考生物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B.显性性状就是指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C.杂合子的双亲一定是杂合子,纯合子的双亲一定是纯合子D.猪的白毛和黑毛、马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答案】A【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隐性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隐性性状,显性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显性性状。【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正确;B、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B错误;C、杂合子的双亲不一定是杂合子,如Aa的双亲可以是纯合子AA和aa,C错误;D、马的长毛和短毛是相对性状,长毛和卷毛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A。2.西葫芦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人们喜食的传统蔬菜之一。常见的西葫芦果皮颜色有白色和绿色,科学家研究西葫芦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获得下表所示的结果。可以判断西葫芦果皮颜色显隐性的两组实验是()实验结果记录表组别杂交组合子代白果株数绿果株数1白果×绿果01742白果×绿果90843白果×白果17504绿果×绿果46134A.1和4 B.2和3 C.1和3 D.2和4【答案】A【解析】【分析】题表分析,第1组杂交结果说明绿果对白果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相关基因用A/a表示);第2组为测交,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第3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第4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详解】判断显隐性的方法是杂交和自交,第1组为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均表现为其中的一种性状,据此可判断绿果对白果为显性;第4组中绿果和绿果杂交的结果是绿果和白果的比例是3∶1,据此可判断绿果对白果为显性,而第2组和第3组均不能说明显隐关系,即通过1和4组可判断显隐关系,即A正确。故选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应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B.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杂合子的自交实验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D.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应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

B、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B错误;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部分遗传现象,C错误;

D、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且一般雄配子数目要多于雌配子,D错误。

故选A。4.某同学取两个小桶分别标记为I和Ⅱ,现有两种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彩球各1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进行模拟孟德尔“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小桶内的彩球D、d分别代表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雌、雄配子B.该同学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C.模拟实验中,抓取的彩球记录后不需要放回原来的小桶内D.记录每次配对的彩球组合类型,4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的比例【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详解】A、同一个小桶内的彩球D、d代表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雌配子或雄配子,A错误;B、由于两个小桶中各有一对两种配子,所以该同学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正确;C、模拟实验中,抓取的彩球记录后需要放回原来的小桶内,保证每次抓取每种小球的概率均为1/2,C错误;D、记录每次配对的彩球组合类型,多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的比例,4次数量较少,存在偶然性,D错误。故选B。5.下列关于孟徳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孟徳尔所说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等同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正确;B、孟徳尔所说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正确;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D正确。故选C。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实验中一般需要在母本的雄蕊未成熟前进行去雄处理B.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因此母本去雄后一般不需套袋处理C.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的过程是实验→假设→验证→结论D.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性状从而有助于孟德尔取得成功【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子代数目多,便于统计。豌豆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是:去雄→套袋→授粉→再套袋。【详解】A、因为豌豆是严格的闭花授粉,故杂交实验中一般需要在母本的雄蕊未成熟前进行去雄处理,即在花蕾期去雄,A正确;B、母本去雄后需套袋处理,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B错误;C、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过程是实验→假设→验证→结论,C正确;D、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性状从而有助于孟德尔循序渐进的进行研究,进而取得成功,D正确。故选B。7.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详解】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正确;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②错误;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③错误;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④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正确,A、C、D均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以及常见分离比的应用,测交不能用来判断显隐性,但能检验待测个体的基因组成,因此可用测交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8.在孟德尔两对相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1在产生配子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一定遵循分离定律B.若F1中卵细胞的存活率只有50%,F2也会出现9:3:3:1的比例C.F1自交产生F2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D.对F1进行测交,可推测其产生配子的比例及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实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配子。【详解】A、F1在产生配子时遵循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也一定遵循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B、若F1中卵细胞的存活率只有50%,F1产生的卵细胞中,仍有YR、yr、Yr和yR4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F2也会出现9:3:3:1的比例,B正确;C、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4即16种,C错误;D、F1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错误。故选B。9.中国金鱼的珍珠鳞(B)对普通鳞(b)为显性,单尾鳍(C)对双尾鳍(c)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让基因型为BbCc的金鱼与另一表型相同的金鱼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不可能是()A.全为珍珠鳞单尾鳍B.珍珠鳞单尾鳍:珍珠鳞双尾鳍=3:1C.珍珠鳞单尾鳍:珍珠鳞双尾鳍:普通鳞单尾鳍:普通鳞双尾鳍=1:1:1:1D.珍珠鳞单尾鳍:珍珠鳞双尾鳍:普通鳞单尾鳍:普通鳞双尾鳍=9:3:3:1【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中国金鱼的珍珠鳞(B)对普通鳞(b)为显性,单尾鳍(C)对双尾鳍(c)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表现型为珍珠鳞单尾鳍,此外,BBCC、BbCC、BBCc的个体表现型也为珍珠鳞单尾鳍。【详解】A、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杂交,后代均为珍珠鳞单尾鳍,A正确;B、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珍珠鳞单尾鳍:珍珠鳞双尾鳍=3∶1,B正确;C、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珍珠鳞单尾鳍∶珍珠鳞双尾鳍∶普通鳞单尾鳍∶普通鳞双尾鳍=1∶1∶1∶1,但基因型为bbcc的表现型为普通鳞双尾鳍,与题意不符,C错误;D、BbCc与BbCc交配的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珍珠鳞单尾储∶珍珠鳞双尾储∶普通鳞单尾储∶普通鳞双尾鳍=9∶3∶3∶1,D正确,故选C。10.已知A与a、B与b、D与d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别控制3对相对性状。若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的两个体进行杂交,则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答案】D【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AaBbDd、AabbDd的两个体进行杂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2×2×2=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2×1/2×1/2=1/8,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4×1/2×1/4=1/32,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2×1/2×1/4=1/16,ABC错误;D、AaBbDd、AabbDd两个体进行杂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2×2×2=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D正确。故选D。11.人类多指(T)对正常指(t)为显性,皮肤白化(a)对皮肤正常(A)为隐性,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皮肤正常,母亲手指、皮肤均正常,他们生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A.1/4 B.1/8 C.1/16 D.1/2【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分析题干: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皮肤正常,母亲手指、皮肤均正常,他们生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可推知父亲的基因型是TtAa,母亲的基因型是ttAa,Tt×tt,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2,患病的概率为1/2;Aa×Aa,后代正常的概率为3/4,患病的概率为1/4,所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4×1/2=1/8,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12.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育种者将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并统计其后代的性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4种表现型的子代中共有6种基因型B.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一致的个体占1/4C.子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D.子代无香味感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8【答案】D【解析】【分析】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并统计其后代的性状,结果如图所示,无香味:有香味=3:1,无香味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抗病:感病=1:1,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所以亲本无香味感病基因型为Aabb,无香味抗病基因型为AaBb。【详解】A、根据图示中子代无香味:有香味=3:1,抗病:感病=1:1,可推知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单独观察A(a)基因,子代会出现AA:Aa:aa=1:2:1的基因型之比,单独观察B(b)基因,子代会出现Bb:bb=1:1的基因型之比。子代表现型为2×2=4种,基因型为2×3=6种,A正确;

B、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为:1–(3/4)×(1/2)–(3/4)×(1/2)=1/4,B正确;

C、子代中有香味抗病植株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aB和ab两种类型的配子,C正确;

D、子代无香味表现型的植株中基因型之比为AA:Aa=1:2,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从另一对性状观察,子代中的感病(bb)全为稳定遗传个体,故子代无香味感病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1=1/3,D错误。

故选D。13.如图所示,豌豆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开白花B.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自交,后代紫花:蓝花:白花=6:9:1C.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自交,后代蓝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D.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答案】D【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据图可知,基因D能控制酶D的合成,酶D能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1,基因R能控制酶R的合成,酶R能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2;两种紫色物质同时存在时可形成蓝色物质,所以蓝色的基因型为DR,紫色的基因型为Drr、ddR,白色的基因型为ddrr。【详解】A、两种紫色物质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白色的基因型为ddrr,A正确;B、蓝色的基因型为DR,紫色的基因型为Drr、ddR,白色的基因型为ddrr。因此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自交,后代紫花:蓝花:白花=6:9:1,B正确;C、蓝色的基因型为DR,紫色的基因型为Drr、ddR,白色的基因型为ddrr。因此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自交,后代蓝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DDRR)占1/9,C正确;D、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为Drr、ddR,共4种,D错误。故选D。14.下面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步骤,选出正确的顺序是()⑴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分开⑵形成四个子细胞⑶进行第二次分裂⑷同源染色体分开⑸染色体交叉互换⑹联会⑺染色体的复制⑻细胞质分裂A.7→8→6→1→2→4→3→5B.1→3→5→7→2→4→6→8C.7→6→5→3→1→8→4→2D.7→6→5→4→3→1→8→2【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分裂I: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减数分裂Ⅱ: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赤道板上;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详解】减数分裂过程:(1)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分裂I: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减数分裂Ⅱ: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赤道板上;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⑺染色体的复制→⑹联会→⑸染色体交叉互换→⑷同源染色体分开→⑶进行第二次分裂→⑴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分开→⑻细胞质分裂→⑵形成四个子细胞,即7→6→5→4→3→1→8→2,ABC错误,D正确。故选D。15.卵细胞形成特点不同于精子形成特点的是()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②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①精子形成过程中需要变形,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①正确;②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②正确;③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会发生联会现象,③错误;④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会出现四分体,④错误.16.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①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B.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C.图③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该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D.若表示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顺序为①→③→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分裂I: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减数分裂Ⅱ: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赤道板上;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详解】A、图①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存在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A正确;B、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核DNA数=1:2,B正确;C、图③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该时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即基因重组过程,C错误;D、若表示细胞连续分裂过程,则先进行有丝分裂形成性原细胞,再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图中细胞的顺序为①→③→②→④,D正确。故选C。17.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图,下列有关图中A~C段(不含A、C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B.细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为1:2D.细胞中DNA先复制一次,再平均分配两次【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中虚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变化曲线,实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曲线,OA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B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点表示着丝粒分裂。【详解】A、根据起点和终点的数量变化可知道实线表示的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而虚线表示的是核DNA含量的变化,AB阶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而BD阶段表示减数第二分裂,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BD段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B、A点已经完成染色体复制,C点着丝粒才分裂,所以A~C段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C、A点已经完成染色体复制,C点着丝粒才分裂,A~C段(不含A、C两点)一直存在染色单体,故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一直为1∶2,C点及及以后才变为1:1,C正确;D、图示代表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先复制一次,而后核DNA(不是细胞中的DNA,细胞质DNA分配不一定均等)再平均分配两次,因此产生的子代细胞中核DNA含量是原来细胞的一半,D错误。故选C。18.关于高等动物的卵细胞、精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受精卵中的DNA一半自于卵细胞,一半自于精子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卵细胞、精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受精作用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其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详解】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进行的是不均等分裂,因此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大于1/4的细胞质,A错误;B、受精卵中的核内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中的DNA主要来自于卵细胞,B错误;C、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后,含有很少的细胞质,因此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正确;D、卵细胞、精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但它们的数量不相等,D错误。故选C。19.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一对果蝇杂交,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A.XRXR×XrY B.XrXr×XRY C.XRXr×XrY D.XRXr×XRY【答案】B【解析】【分析】用1只红眼果蝇和1只白眼果蝇杂交,则双亲的基因型可能为XRXR×XrY、XRXr×XrY、XrXr×XRY;再根据“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作出准确判断即可。【详解】A、XRXR×XrY→XRXr×XRY,可见后代雌果蝇的性状均与亲代雌果蝇相同,雄果蝇的性状均与亲代雄果蝇相同,A错误;B、XrXr×XRY→XRXr×XrY,可见后代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B正确;C、XRXr×XrY→XRXr、XrXr、XRY、XrY,子代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性状,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可知,亲本基因型不可能为XRXr和XRY,D错误。故选B。20.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D.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答案】D【解析】【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图中的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故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个体发育中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C错误;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下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B细胞有____条染色体,有____个DNA分子,属于____期。(2)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3)D细胞经处于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它分裂后得到的细胞为____和____。【答案】(1)①.A、C②.4③.8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①.A、B、C、E②.A、D(3)①.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次级卵母细胞③.极体④.卵细胞【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为细胞质不均等分,所以该生物为雌性;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据此答题即可。【小问1详解】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A、B、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A、C。染色体条数等于着丝粒数目,B细胞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所以B细胞有8个DNA分子,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小问2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分析图可知,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E。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A、D。【小问3详解】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为细胞质不均等分,所以该生物为雌性,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它分裂后得到细胞为极体和卵细胞。2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两种,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人眼的虹膜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组合序号双亲性状父母家庭数目褐色男孩褐色女孩蓝色男孩蓝色女孩一褐色×褐色19590801015二褐色×蓝色8025301510三蓝色×褐色60262464四蓝色×蓝色33500160175合计670141134191204(1)这对相对性状中属于隐性性状是______。(2)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3)一对虹膜颜色为褐色夫妇生了一个虹膜颜色为蓝色的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这对夫妇生一个虹膜颜色为褐色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4)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______。【答案】①.蓝色②.常③.假设位于X染色体上,女儿虹膜为蓝色,其父亲虹膜颜色必为蓝色,与表中第一组、第二组父亲虹膜颜色矛盾④.Aa⑤.3/8⑥.亲本组合中基因型不一定都同时为Aa(AAXAA、AaXAa、AAXAa)【解析】【分析】分析表格:组合一中,褐色双亲后代出现了蓝眼个体,说明褐色为显性,蓝色为隐性;同时,褐色(显性)父亲生有蓝色(隐性)女儿,由此可以推断出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详解】(1)性状分离现象是遗传学判断相对性状显隐性时最常用、最可靠的依据之一.由组合一中,褐色双亲后代出现了蓝眼个体,说明褐色为显性,蓝色为隐性。(2)由组合一分析,褐色(显性)父亲生有蓝色(隐性)女儿,由此可以推断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假设位于X染色体上,女儿虹膜为蓝色,其父亲虹膜颜色必为蓝色,与表中第一组、第二组父亲虹膜颜色矛盾。(3)子代中出现蓝色虹膜(aa)个体,则他的两个亲本均有a基因,其褐色虹膜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时,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褐色虹膜女儿的概率为3/4×1/2=3/8。(4)组合一中,亲本虹膜虽然均表现为褐色,但他们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只有当全部调查的褐色虹膜亲本基因型均为Aa时,后代才会表现出孟德尔的性状分离比3:1。【点睛】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推测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其中突破口在于“双亲性状相同,而子代出现了不同于双亲的性状”。23.某老鼠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