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与朱元思书》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预习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与朱元思书》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12课《与朱元思书》预习导学案

1.熟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基本知识,会准确翻译课文。(重点)

2.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初步感知富春江之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3.理解作者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情怀。(难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绍

【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zhá)见称,如《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三篇,皆以写景见长,表现出作者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名作。其诗文自成一家,“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

2.故事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一生仕途不顺。他曾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梁武帝,梁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薛萝”,表明自己辞官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文。

二、文体知识

骈体文

定义: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体文"骈俪文”“骈偶文"。是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特点: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讲究对仗,两两配对;声韵上,讲究平仄相对,音韵和谐;用词上,重视用藻,多用典,即常在文章中引用古人文章、言论中的词句,追求华丽的辞藻。

《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南北朝的“骈文双壁"

三、写作特点

1.总分结构,脉络分明。

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起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二字生发和描摹。

2.动静结合,摇曳多姿。

第二段写水,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突出水静态时的清澈和动态时的湍急的特点,水之异尽现。

第三段写山,以鸟禽的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动静互现。

3.视听兼备,形声相融。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视听结合,使景物声情并茂,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4.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

5.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鲜明,富于生机(夸张、比喻、对偶、拟人)

四、课文内容解读

《与朱元思书》一文主要写了作者从行船游江的真实感受起笔,生动地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秀美的山水景色,流露出作者对奇山异水、秀美风光的热爱,含蓄地表达了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五、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总领全文——奇山异水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描绘——水之“异”(第2段)

山之“奇"(第3段)

结构图解

读准字音、节奏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líng)泠/作响;好鸟/相鸣,嘤(yīng)嘤/成韵。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参考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相同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绿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汹涌的巨浪像飞奔的马。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茂密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互相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冲击山石,发出清越的声音;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仍显得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六、资料链接

《富春山居图》

位于浙江中部的富春江,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著称于世。千百年来,富春江的美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赞誉,元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的一幅《富春山居图》更是将它的韵致描绘得淋漓尽致。黄公望于古稀之年结庐富春江畔,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绘写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据说画中所绘内容大部分是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

《富春山居图》绘富春江沿岸景物,山水连绵,起伏变化,具有写生特点,山体画法用大披麻皴(cūn,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布局严整,画风雄秀,对后世山水画影响很大,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此图现存两卷,其一是题赠僧无用的“无用本”,另一本为“子明本"。清乾隆年间,“子明本”和“无用本"先后被征入宫,乾隆皇帝弘历定前者为真迹,后者为伪迹,嘉庆年间经重新鉴定后予以更正,以“无用本”为真迹,“子明本"为伪迹。“无用本”清初曾遭火烧,分为两段,较短的前段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作者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朝梁文学家。这篇文章出自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_____________,这段文字描绘了(地点)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缥碧(piāo)急湍(tuān)泠泠(líng)皆生寒树(jiē)

B.窥谷(guī)鸢飞(yuān)轩邈(miǎo)直视无碍(ài)

C.经纶(lún)嘤嘤(yìng)俱净(jǜ)猛浪若奔(bēn)

D.独绝(jué)飘荡(dàng)戾天(lì)横柯上蔽(kē)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凶猛)___蝉则千转不穷(尽,停止)

B.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互相轩邈(高远)

C.泉水激石(冲击,撞击)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D.窥谷忘反(同“返”,返回)猿则百叫无绝(绝妙)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疏条交映,有时见日B.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__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6.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___。今义:___。)

鸢飞戾天者(古义:___。今义:___。)

蝉则千转不穷(古义:___。今义:___。)

经纶世务者(古义:___。今义:___。)

7.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___)(2)窥谷忘反(___)

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根据课文《与朱元思书》内容填写句子。

(1)文章首段以“_____________,”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2)文中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

(3)文中以游鱼衬水清的句子是___,___。

(4)作者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生命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吴均曾在《与顾章书》中描写“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在《与朱元思书》中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对文章《与朱元思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第一自然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第三自然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11.综合性学习。

“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春天的韵致总把山水整合得美不胜收,这个季节的富春江更是别有一番引人入胜的魅力。于是刘强和同学带着好奇,参加了“春游富春江"的旅行活动。

1.如果你是旅行社的导游,你将如何向刘强等同学介绍富春江呢请结合课文《与朱元思书》中的相关描写,写一段导游词。

2.游得尽兴,刘强出了一副上联,请你结合所学课文,为其配上个合适的下联。

上联:吴叔庠志高趣雅千古留名

下联:

3.在休息时,刘强在墙上发现了下面四幅关于《与朱元思书》的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是()

A.B.C.D.

4.刘强和同学沿途拍摄了很多照片,准备参加“富春江风情——浙江摄影家作品联展”活动。你觉得他们应该挑选哪些方面的照片来表现富春江呢?请至少写出三个方面的主题内容。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泉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横柯上蔽()(2)窥谷忘反()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和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__和___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课外阅读理解。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相称赏。梁天监初,柳恽为吴兴,召补主簿,日引与赋诗。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均尝不得意,赠恽诗而去,久之复来,恽遇之如故,弗之憾也。荐之陆川靖惠王,王称之于武帝,即日召入赋诗,悦焉。待诏着作①,累迁奉朝请②。

先是,均将着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奏之。书称帝为齐明帝佐命③,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寻有敕召见,使撰《通史》,起三皇讫齐代。均草本纪、世家已毕,唯列传未就,卒。

均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著《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唐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文集二十卷。

(节选自《南史》,有删改)

[注释]①待诏着作:官名。②奉朝请:甫朝时官名,以安置闲散官员。③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梁武帝曾是齐朝官吏,后即位称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引与赋诗:拉着B.好事者或效之:效仿

C.帝恶其实录:厌恶D.唯列传未就:靠近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均尝不得意,赠恽诗而去,久之复来,恽遇之如故,弗之憾也。

②敕付省焚之,坐免职。

3.结合选文,评价吴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12课《与朱元思书》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作者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朝梁文学家。这篇文章出自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_____________,这段文字描绘了(地点)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答案】吴均集校注吴均叔庠南书信富春江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以及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有时候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做此类试题,只有注意平时加强归纳与积累,才能轻松应对。“与朱元思书”中“书"的意思为书信,故这篇小品文是作者写给好友的一封书信。

故答案为:吴均集校注吴均叔庠南书信富春江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缥碧(piāo)急湍(tuān)泠泠(líng)皆生寒树(jiē)

B.窥谷(guī)鸢飞(yuān)轩邈(miǎo)直视无碍(ài)

C.经纶(lún)嘤嘤(yìng)俱净(jǜ)猛浪若奔(bēn)

D.独绝(jué)飘荡(dàng)戾天(lì)横柯上蔽(kē)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

A项,缥piǎo;B项,窥kuī;C项,俱jù。故选D。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凶猛)___蝉则千转不穷(尽,停止)

B.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互相轩邈(高远)

C.泉水激石(冲击,撞击)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D.窥谷忘反(同“返”,返回)猿则百叫无绝(绝妙)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

A项,戾:至,到达;B项,轩邈:向高处远处伸展;D项,绝:断绝,停止。故选C。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疏条交映,有时见日B.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答案】A

【解析】A、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通“现”,显现。B、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为“消散”。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从流、任意形容词活用做动词;飘荡动词作形容词;东西名词作形容词。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轩,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向高处伸展;邈,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向远处伸展。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__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一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二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⑤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故C错误,应该为: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___。今义:___。)

鸢飞戾天者(古义:___。今义:___。)

蝉则千转不穷(古义:___。今义:___。)

经纶世务者(古义:___。今义:___。)

【答案】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蝉则千转不穷(古义:止,息。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今异义字的能力。古今异义现象在文言文阅读中常会遇到。只有准确辨析出这个词是否古今异义,才能正确理解其表达的意思,顺畅地翻译文意。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7.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___)(2)窥谷忘反(___)

【答案】(1)转(“转"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2)反(“反"通“返”,返回)

【解释】本题考查通假字知识。“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在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但这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句(1)的“阙"通“缺”,中断。(2)的“转"通“啭”,婉转发声。

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案】(1)风停了,烟雾都消散了,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2)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3)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猛的波浪就象奔腾的骏马。(4)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久地啼个不断。(5)象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了;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9.根据课文《与朱元思书》内容填写句子。

(1)文章首段以“_____________,”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2)文中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

(3)文中以游鱼衬水清的句子是___,___。

(4)作者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生命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吴均曾在《与顾章书》中描写“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在《与朱元思书》中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泠、嘤、韵。

10.下面对文章《与朱元思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第一自然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第三自然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有误,应为“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之寂静"。故选D。

11.综合性学习。

“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春天的韵致总把山水整合得美不胜收,这个季节的富春江更是别有一番引人入胜的魅力。于是刘强和同学带着好奇,参加了“春游富春江"的旅行活动。

1.如果你是旅行社的导游,你将如何向刘强等同学介绍富春江呢请结合课文《与朱元思书》中的相关描写,写一段导游词。

2.游得尽兴,刘强出了一副上联,请你结合所学课文,为其配上个合适的下联。

上联:吴叔庠志高趣雅千古留名

下联:

3.在休息时,刘强在墙上发现了下面四幅关于《与朱元思书》的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是()

A.B.C.D.

4.刘强和同学沿途拍摄了很多照片,准备参加“富春江风情——浙江摄影家作品联展”活动。你觉得他们应该挑选哪些方面的照片来表现富春江呢?请至少写出三个方面的主题内容。

【答案】1.【示例】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正置身于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的富春江。瞧,那“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高山,奇伟嶟峋,令人心生敬意。那“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江水,潺潺流淌,游动的小鱼嬉戏其间,似与游者桕乐。面对如此人间仙境,你是否已经陶醉其中,“窥谷忘反”了呢2.富春江山奇水异天下独绝3.B4.富春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手工艺品等。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拟写导游词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文明、礼貌、得体地运用语言,还要抓住说话对象的身份和特征。作答时,首先要有称呼,其次要围绕主题,最后要注意在对富春江的介绍中融入学过的《与朱元思书》的相关语句。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应字数相同,句式相同,上下联对应词的词性相同,且平仄协调。

3.C属于楷书

4.答题时,可以扣住“富春江风情"的主题,从自然、人文等角度进行设计,内容要贴近实际,语言力求简洁、精练。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泉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横柯上蔽()(2)窥谷忘反()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和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__和___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1)树枝(2)同“返”,返回2.(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倚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清(清澈)急(湍急)山高树多景美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意近即可)

【解析】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柯"是树枝的意思;“反”是通假字,通“返”,返回。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筛选、概括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1)统领全文的一句话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清、深、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点。据此即可完成填空。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结合句子的意思来思考即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意思是“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此句写出水的速度快;结合对《三峡》的理解,可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

5.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分析句子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感情即可。根据句意“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情感。从内容上看,从侧面突出了山的雄奇与优美,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表现出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二)课外阅读理解。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相称赏。梁天监初,柳恽为吴兴,召补主簿,日引与赋诗。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均尝不得意,赠恽诗而去,久之复来,恽遇之如故,弗之憾也。荐之陆川靖惠王,王称之于武帝,即日召入赋诗,悦焉。待诏着作①,累迁奉朝请②。

先是,均将着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奏之。书称帝为齐明帝佐命③,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寻有敕召见,使撰《通史》,起三皇讫齐代。均草本纪、世家已毕,唯列传未就,卒。

均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著《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唐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文集二十卷。

(节选自《南史》,有删改)

[注释]①待诏着作:官名。②奉朝请:甫朝时官名,以安置闲散官员。③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梁武帝曾是齐朝官吏,后即位称帝。

1.对下列句子中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