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共31张)+学案+验收卷(含答案)
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文学常识。(作者作品)
(1)《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3)《论教养》作者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4)《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毕淑敏,1952年生,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散文集《婚姻鞋》等。
文学、文体常识
演讲词
叙事型
说理型
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和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抒情型
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
以言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2.文体知识。
《敬业与乐业》属于说理型演讲词。
(1)格式。
①称呼:顶格。
②问候语: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
③正文。在问候语下面一行,两格起笔。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若干段来定。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一般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常用)。“敬礼"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感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你的朋友×××等。在署名下一行右侧写上日期。
书信
(2)书信体议论文。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本文主要观点:赞美瑰宝般的建筑——圆明园;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议论性散文
(《精神的三间小屋》)
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
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三要素
论点
论据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
论证
论证方法及作用
事实论据(历史事实、故事、事例和现象、统计数据等)
议论文三要素
分论点(可以多个)
道理论据(真理、理论、谚语、格言、警句,诗歌等)
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
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
道理论证(使论述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
对比论证(全面地突出论证……观点)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
类比论证(富于启发性,……浅显易懂)
①论点应为陈述语句,表达明确的观点。
如:但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论题是文章所议论的问题、话题,多为词语或短语。
如:“敬业与乐业"论教养”。
②中心论点只有一个,分论点可以有多个,但并不是每篇议论文都有分论点。
③论据要有确凿性、典型性,最好具有新颖性。
④论据的表述要准确、精炼,要能证明论点。
★注意:
议论文的结构
总—分、分—总、总—分—总。
总分式
文章的段落层次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并重的。
并列式
文章采取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方式,从而由浅入深,把道理说深说透。
层进式
(1)准确、严密,是议论文语言的第一要素。从逻辑角度分析用词的准确、严密。
(2)概括性和简洁性。从说理角度分析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3)鲜明性和生动性。从修辞角度分析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彩。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1.并列复句。
(1)概念。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并列复句常由分句直接组合而成,有时借助关联词语组合。
(2)分类。
①他不故意地冷淡谁,也不肯绕着弯子去巴结人。(平列并列)
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并举并列)
③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照并列)
单元教材“补白"
2.选择复句。
(1)概念。
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2)类型。
①我宁肯轰轰烈烈过几年,也不愿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已定选择,先取后舍)
②与其造那么多炼不出铁的小高炉,还不如给老百姓盖一点房,改善居住条件呢!(已定选择,先舍后取)
③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漠视困难的存在,要么就拿出勇气来战胜困难。(未定选择)
★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的区别
并列复句中几个分句说的情况同时存在,而选择复句中几个分句说的情况是有选择性的存在。相应的,两者的关联词语也是不同的。
例如:
①“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并列复句)
②“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
就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选择复句)
3.转折复句。
(1)概念。
转折复句,又称转折句。指分句之间具有转折关系的复句。前边的偏句先说一种意思,后边的正句不是顺着偏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与偏句意思相对、相反或部分相反的意思上去。
(2)分类。
①天才出于勤奋,但勤奋不一定都能成为天才。
(重转,转折意味很重)
②他长得结结实实,只是比原来瘦了些。
(轻转,转折意味比较轻)
4.因果复句。
(1)概念。
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常用“因为(由于)……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由于"所以”“因此"等关联词语。
(2)类型。
①由于主要人物还没到,屋里“嘁嘁喳喳”一片。(说明因果句)
②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就不要再埋怨自己了。(推论因果句)
★有些因果复句不用关联词语。例如:
①村子离县城的医院太远,病人没来得及抢救。
②他优柔寡断,错失了难得的良机。
③河里结了冰,轮船开不出去了。
④你烧得这么厉害,一定是病了。
★转折、因果复句的语病。
(1)无转折因果关系。
①这部作品虽然写的是农民,但却深刻地表达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前后分句没有转折关系,删去关联词)
②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无因果关系,建议将“山区"改成“农村”)
(2)关联词语的问题。
①他虽然是个工人,平常喜欢音乐,作曲很在行。
(前面使用了关联词“虽然”,后面应该在“平常”前加“但是")
②尽管天气如此变化多端,天池是一片沉静,渺渺湖水,却清澈如镜。
(“却”的位置放得靠后了,应把“却"放在判断词“是”的前面)
③因为你拯救了我们,因此你也自由了。
(关联词搭配不当,“因此"可改为“所以”,或者删去“因为")
(3)句式杂糅。
①根本原因是黑暗的社会和冷漠的人际关系所造成的。
(删去“所造成的”)
②解除预配的目的是为了年末的资产盘点。
(删去“的目的")
③因为“作者景观化”的这一假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
(删去前一个“因为")
●小试牛刀
(1)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的复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A.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B.这条路天气好的时候尚且坑洼不平,何况一场暴雨过后呢?
C.一方面我们要认真钻研书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动手操作。
D.不辛勤地耕耘,不会有丰硕的成果。
【答案】C
【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并列复句。A句是选择复句,B项是递进复句,D项是条件复句。故答案为:C
(2)下列复句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
B.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不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C.他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人,只是中文只能说一点点。
D.他既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让他去解决吧!
【答案】C
【解析】A.“所以”表因果关系,是因果复句,前因后果;B.“因为"表因果关系,是因果复句,前果后因;C.“只是”表转折关系,是转折复句;D.“既然……就……"表因果关系,是因果复句,是推论因果关系;故选C。
1.找寻论点。
(1)标题:标题有时可以充当论点,有时不可。
(2)文章首句:文章首句即交代论点。
(3)开头(1-3段):通常格式为文章开头先讲述事例或引用名言,然后再以总结性词语(因此、所以、由此可见、可见、总而言之、事实上、换句话说等)引出文章论点。
(4)文章中间:有时论点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位置。
(5)结尾:有时,论点也常出现在结尾的位置。
2.概括论点。
在题干明确要求“概括论点”的时候,一定不要使用文章原话。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格式:
论点:我们做人/做事/文章特定范畴+要/不要+论题
阅读考点
考点一:论题和论点考查
3.标题、开头、结尾作用。
考点二:论据的考查
1.概括事实论据。
这类考题常常针对某一个论点,请你找到事实论据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之。在概括事实论据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概括论据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什么事怎么样;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论据的作用。
分析论据作用时,要看所分析的论据是从属于哪一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还是从属于分论点。
3.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补写论据一定要围绕文章的论点展开,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论据所证明的道理要与文章观点一致。首先要审清题目,看是要补充事实论据还是要补充道理论据。
补写论据要做到:论点与论据统一;叙述角度合理;平时多积累;语言简明扼要。
(1)补充事实论据,可举名人事例,不但有更大的说服力,而且能展示自己的知识面,更容易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和赞赏;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无中生有。
语言表述形式可用类似于概括事实论据的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也可模仿原文的事例格式来写。
(2)补写道理论据,要补写一句与论点相关的名言警句、公理、俗语或诗词等。
4.论据顺序能否调换。
5.文章某一论据能否删去。
考点三:分析论证过程
解题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其实,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答题方式:
①文章(段)首先提出……这一论点/引出……论题。
②然后使用……论据,对论据……进行了……的分析。
③接着从……角度/运用……论证方法从正面/反面进行论证。
④最后得出……的结论/强调……的中心论点/发出……的号召/提出……的希望。
考点四:议论文语言考查
(1)生动性【结合手法分析作答即可】
(2)严密性【以某个词语能否删去为例】
考点五:结合文章或材料,谈启示感悟,拓展延伸
解题思路:
(1)首先应明确同意与否。
(2)展开联想,联系实际加以论证或阐述。
(3)组织语言时要有论点、论据,注意恰当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常识填空。(7分)
(1)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__________。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政治改革“"。
(2)演讲词按表达方式划分一般有叙事、说理、抒情三种类型,《敬业与乐业》属于_______型演讲词。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属于_______体的议论文。(《精神的三间小屋》)属于议论性_______。
(4)书信格式一般由________、问候语、正文、祝颂语、___构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敬业与乐业》这一题目,化用了《礼记》里的“敬业乐群”和《老子》里的“安其居乐其业"。
B.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C.“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这是因果关系的复句。
D.《论教养》一文,作者主要是通过举例子的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3.品读课内语段,回答(1)-(5)题。(13分)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zǎn()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ní()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及,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襟()怀积zǎn()云ní()宽宥()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2分)
(3)文段中“自惭形秽"的意思是_________。(2分)
(4)文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_________了修辞手法。第2段的第一句是________复句。(2分)
(5)用“也许因为________,即便_______,也总是_______,便________。”关联词写一句句意明确的话。(3分)
4.学校开展主题为“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学校语文组拟举行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的通知有些问题,请按要求帮助修改。(6分)
通知
各年级组:
为了使学生对自强不息的内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为目的,学校定于9月2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举行《自强不息》主题演讲比赛,请各年级组及时通知参赛选手做好准备,按时参加比赛。
此致
敬礼
校语文组
2023年9月25日
①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2分)
②通知有一处格式上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___。(2分)
③通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2分)
(2)有同学拟定的演讲比赛活动实施的步骤不够齐全,请你完善。(2分)
步骤一:邀请评委和主持人
步骤二:____________
步骤三:选手上台演讲
步骤四:____________
步骤五:评出“最佳演讲稿"最佳演讲者”等奖项
(3)下面是郑自强同学准备的演讲稿的一部分,有一处观点不明确,请你修改。(2分)
自强,就是经历风雨后的彩虹。苏炳添突破年龄和体能局限,在百米短跑中取得了9秒83的成绩,再次创造历史;“最美大学生"刘宸应征入伍,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的从军梦想;江梦南因一场意外失聪,却不服输,不气馁,努力学习,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广大青年正视困难,坚定信心,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在各个赛场上书写着奋发有为的新篇章。
(4)活动后,你与留守少年小鹏成了好朋友。一天小鹏给你发来微信(见下图),请你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开导他。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50字左右。(3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3分)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5.各用四个字概括文段①中所列举的两个事例,并指出两个事例论证了文中哪句话。(6分)
6.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具体作用是什么?(3分)
7.从选文的语言来看,说说演讲稿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咬牙"是一种修炼/向贤彪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旱灾严重,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等疾病流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唯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荒滩变绿海的奇迹;_______。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唯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9.文章第③—⑤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3分)
10.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11.模仿第⑥段画波浪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3分)
(三)人贵敢说“吾不如"(20分)
①“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知者能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古诗言简意赅,形象地告诉人们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众生芸芸,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有的,再伟大的天才总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为人,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知之明的心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势、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有可能找准适当的坐标,从而赢得成功的契机。
②历史上的圣哲先贤,他们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具备博采众长的精神,敢于宣称“吾不如”。
③孔子问学生子贡,你和颜回比,谁的能耐大?子贡回答说,颜回闻一知十,我顶多只是闻一知三。子贡慨叹“弗如也”,寥寥三字,掷地作金石声。
④《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的得失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如此知人善任,得天下当然是势所必然了。
⑤读《广师》,我们可以领教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类似高论:“艰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学中;险阻俱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石山。"顾老夫子谦逊若此,被誉为“一代通儒”,令人诚服。
⑥瞿秋白在29岁时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他真诚地表白:“搞农运,我不如澎湃、毛泽东;搞工运,我不如苏兆征、邓中夏;搞军事,我不如叶挺、贺龙。"虚心谨慎,溢于言表,瞿秋白之所以为瞿秋白,基于此。
⑦确实,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面对比自己强的人,由衷地说一句“吾不如也”,不但不会贬损自己,而且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世界上,任何人在体能、技能、智能上的发展不可能至周至全。同理,一个人在品格修养上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吾不如也"的时候。只有敢于承认“吾不如也”的现实,才能看清自己的特质,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举优抑劣,扬长避短。怕只怕明知“吾不如也”,却偏要与人争个胜负,分个雌雄,那就是自己难为自己,令人不敢恭维了。
⑧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只有敢说“吾不如也”的人,方可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事业上的杰出人才,因为他们的胸怀比长天更广阔,精神比高山更巍峨。
12.仔细阅读文章,分析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4分)
13.第②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与下文四段的关系是系。(4分)
14.文中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15.按要求体味下列句子加点词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4分)
(1)再伟大的天才总也有不如人的方面(“总"能删除吗?)
(2)只有敢说“吾不如也”的人,方可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方可望"能换成“才能”吗?)
16﹒读罢全文,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实际谈谈文中的“吾不如"与我们常说的“自卑、自暴自弃”有无区别?(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件结构可视化方法-洞察分析
- 烟雾病的病例汇报
- 微孔陶瓷膜的制备工艺-洞察分析
- 高考技巧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 采购合同中的跟单流程3篇
- 采购框架协议制定3篇
- 采购合同价格台帐3篇
- 2024年度医院与教育培训机构医护人员培训合作协议书3篇
-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3篇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采购合同范例壁布
- 公司员工出差车辆免责协议书
- 2024年陕西榆林市神木市公共服务辅助人员招聘775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度抖音短视频拍摄制作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提高篇)(含答案)
- 2024年07月22208政治学原理期末试题答案
- 期末检测卷(一)(试卷)-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客户开发技巧》课件
-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中小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课件
- 口腔执业医师定期考核试题(资料)带答案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