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扬州慢》学案(含答案)4.2《扬州慢》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姜夔的相关知识及其写作背景。2.通过深入学习,理解本词对比、拟人、以景结情等写作手法。3.深刻体会本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1.丰富自身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2.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具有正确的价值观。1.掌握文中对比、拟人、以景结情等写作手法。2.体会文中的“黍离之悲”,自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人论世筑牢基础
【作者简介】
姜夔,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漫游苏、杭等地。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在词坛上,与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词风清丽典雅,词作多为慢词,《扬州慢》便是其中代表作品。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当时作者21岁。这时距完颜亮南侵(1161)已有15年,距符离之败(1163)亦有13年,但扬州城依然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景象。作为一个身世孤寒、流落江湖的旅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当他征途小驻,这座想象之中昔年歌吹极盛的名城,却以残破凄凉的姿态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目击心伤,就在沉重的叹息声中抒发对战后荒城的伤悼之情,以及由此而生的无限哀时伤乱之感。
【重点字词】
春风十里:指昔日繁华的扬州道上。
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
杜郎:即杜牧。
豆蔻:形容少女美艳。
【思维拓展】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扬州慢》是一首慢词,那什么是慢词呢?请同学们结合相应的参考资料,与大家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慢词的知识。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题目讲解】
“扬州慢”,词牌名。写的是扬州战后的景象,因是慢词故称扬州慢。慢,即慢词,是依照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般篇幅都比较长。
诵读指导及文章结构
1.诵读指导
诵读课文,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标出这首诗的韵脚。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本词分为上下两阕,共讲述了两个部分的内容:
本词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所见所闻、写作缘由以及其他人的评价。
本词正文分为上下两阕,共讲述了两个部分的内容:
上片全写眼前实景,写出劫后扬州长期以来的萧条景象。下片怀古伤今,抒发了诗人的“《黍离》之悲”。
(二)诗歌内容探究
1.词中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所见所闻、写作缘由以及其他人的评价等内容,请你找出所对应的语句。
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
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写作缘由:(感慨今昔)
其他人的评价:(有《黍离》之悲)
如何理解小序中的“黍离之悲"?请你结合写作背景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周幽王残暴无道,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东周初年,有王朝大夫到镐京去,看到宗庙宫殿均已毁坏,长了庄稼,不胜感慨,因作此诗。词人借此来表达家国残破之痛。
3.“清角吹寒”中“寒"字有何妙处?
“寒”字用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
4.文中“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1)对比:上下两句今昔对照鲜明,突出了今日扬州的荒凉不堪的景象。
(2)虚实结合:“过春风十里"象征昔日的繁华,此处为虚写。“荠麦青青”,为实写今日的萧条冷落。
(3)用典:“过春风十里"化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表现昔日的繁华。
5.“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运用了拟人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厌恶说到战争,可见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残酷战争的痛恨(或:对人民的同情)。
6.尾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又运用了什么手法?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作者故意虚写(想象)写那桥边的红芍药花,不知人们的悲苦,依然笑迎春风,不禁质问:(你)一年年为谁开得那样艳丽?芍药花年年开放却无人欣赏,表现荒凉萧条,含蓄地抒发词人的今昔之慨。
7.课堂小结
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
《扬州慢》体系建构图
题组A基础过关练
1.(2022下·高二单元测试)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暮霭(ǎi)凝噎(yī)夜雪初霁(jì)戍角(shù)
B.荠麦(jì)豆蔻(kòu)怆然(chuànɡ)弥望(ní)
C.姜夔(kuí)萧条(xiāo)留恋(liàn)窥江(kuī)
D.那堪(kān)芍药(sháo)俊赏(shǎnɡ)黍离(sù)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凝噎”的“噎"应读“yē”。
B.“弥望"的“弥”应读“mí"。
D.“黍离”的“黍"应读“shǔ”。
故选C。
2.(2022下·高二单元测试)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B.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有远大理想、有创造激情、有头脑且精神高扬的国民,而不是拾人牙慧、思想浅薄、斤斤于物质生活和低级趣味的民众。
C.特大矿难发生后,一些死难矿工家属面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黍离之悲和对一些煤矿领导的愤慨。
D.昨天上午,无动力伞飞跃长江挑战赛本应顺利进行,他经过数次努力,最终夺冠,铩羽而归。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A.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句子的对象是小伙子,不正确。
B.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此处说不需要窃取别人东西的民众,使用正确。
C.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此处形容失去亲人之悲,用错对象。
D.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根据语境“最终夺冠”,可知该成语使用不正确。
故选B。
3.(2022下·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A.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B.波心荡,冷月无声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D.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对偶,“淮左”对“竹西”,“名都”对“佳处"。
B.选项和例句均为拟人。例句中“废池乔木”厌烦说起军事战争,赋予“废池乔木"以人的动作;B项“波心荡,冷月无声”中,赋予“冷月"以人的动作“无声”。
C.借代,“豆蔻"代指十三四岁的女子。
D.通感,“清角”是听觉,而“寒"是触觉,将听觉用触觉写出,运用的是通感。
故选B。
4.(2022下·高二课时练习)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近体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词风基本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类:婉约词风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等;豪放词风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豪放词风的代表人物有……柳永”错,柳永属于婉约词风的代表人物。故选D。
5.(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的劫掠虽然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
B.“年年知为谁生”,作者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C.全词写扬州过去的盛况,都是实笔,为下文对比铺垫;写扬州的今日,只用虚笔勾勒。留下开阔空间让读者去想象。
D.全词抒情写景,都不执着于具体细致的刻划描绘,写得空灵、疏淡,这样更能激起读者联想创造,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全词写扬州过去的盛况,都是实笔……写扬州的今日,只用虚笔勾勒”错,“实笔"与“虚笔”理解反了,写扬州过去的盛况,都是虚笔勾勒,写扬州的今日,是眼前实景,属于实笔。故选C。
6.(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对这首词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姜夔在小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今,指眼前的扬州;昔,指杜牧笔下的扬州。在小序中作者用对比、衬托、借代的方法,描绘出扬州的荒凉景象。
B.上片写扬州残破凋零的乱后景色。敌人的侵略,不仅使城池颓圮堙塞,房屋荡然无存,而且在人们的心灵上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上片最后用清角声进一步烘托扬州城的荒凉落寞,与开篇两句形成强烈对照。
C.下片写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面对桥下波中的冷月,诗人不由得联想到扬州著名的芍药花,于是不禁产生了强烈的感慨;物是人非,伤国忧时的悲痛之情,表现得含蓄、深刻而又有力。
D.这首词描绘了古城扬州的荒凉景象,指出了破败的原因,反映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关怀。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借代”错误。小序中“夜雪初霁,荠麦弥望"与“四壁萧条,寒水自碧”形成对比;“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衬托出景物的萧条和心境的凄凉。没有“借代”。故选A。
7.(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描写词人亲眼目睹扬州城如今凋残和败坏的景象,“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移情手法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和胡人的罪恶。
B.上阕今昔对比,用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今日的“空城”来反衬昔日的“名都";昔日“春风十里扬州路”和今日的荒凉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C.下阕运用杜牧的典故,杜牧虽是俊才情种,但当他面对眼前的凋残破败的景象,必不能写出昔日的款款深情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
D.本词造境清雅空灵,用“犹厌言兵”表现兵燹后的残破,用杜郎名句表现扬州昔日的繁华,用“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气氛。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上片用今日的‘空城’来反衬昔日的‘名都’"错,应该是用昔日的“名都”反衬今日的“空城”,衬托出今日扬州城的荒凉。故选B。
题组B能力提升练
(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8.下列对序文及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代。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B.词一开始就点出扬州是淮左著名的都城,而竹西亭又是环境清幽、景色迷人的名胜,这一切吸引着词人在开始的旅程中下马驻足停留。
C.作品实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富庶,虚写战争的创痛。两项比照,“荠麦青青”,衬托出昔日的亭台楼阁已荡然无存,这里的居民也已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无比萧条。
D.自从高宗时金人两次南侵,古都扬州只剩下荒废的池台和高大的古树,而劫后幸存的人们不愿再提起那几次可怕残忍的战争。“犹厌言兵"四字,可见战争给人的创痛太巨大了,伤痕还刻在他们的心上。
9.找出能够贯穿全篇的“词眼”,并说说表现在哪些景物上,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8.C9.贯穿全篇的“词眼"是上片末句的“空”字。具体表现在:“淮左名都"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红药独生"。这些虚实描写的景物,勾勒出了一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寄寓着词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无限哀婉。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作品实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富庶,虚写战争的创痛”错,应改成“虚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富庶,实写战争的创痛"。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此词在表现姜夔的词风清雅空灵上非常突出,所以贯穿全篇的“词眼”是上片末句的“空"字。主要表现的景物有:“淮左名都”“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红药独生”。
行文的基调都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无论是词人所见到的“荠麦青青"和“废池乔木”,还是在黄昏里听到的“号角"和“空城”,还是词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难赋深情"和不知亡国恨的“桥边红药”,这些虚实描写的景物,都是一种悲剧的写照。
以“淮左名都"之昔日繁华对比今日“尽荠麦青青”之荒凉,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极写伤乱之感,当年繁华都会,如今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萧条,引发词人抚今追昔之叹。
(2023下·全国·高二专题练习)阅读姜夔的《扬州慢》和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①荒,画眉人②远,燕子楼③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注】①戏马台:项羽观看士卒操练兵马的地方。②画眉人:西汉张敞替妻子画眉,喻夫妻感情好。③燕子楼:唐张愔爱妾关盼盼在张愔去世后独居燕子楼,历十余年不嫁。
10.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徐州”即彭城,“淮左名都"即“扬州”,两首词首句皆扣题而起,具有同样的效果。
B.萨词上阕“想"以下几句刻画了项羽由盛到衰的转变;姜词上阕“自”以下几句描绘了金兵入侵后扬州的衰败。
C.“画眉人远,燕子楼空"和“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都以爱情故事为典故,暗示历史风流终为陈迹。
D.萨词中“人生百年如寄"表明人生如匆匆过客般短暂;姜词以疑问句结尾,移情入景,传达出回味不尽的伤感。
11.萨词中写到的“禾黍”和姜词序中写到的“黍离"是同一典故,出自《诗经》“周大夫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请根据词的内容,分析这一典故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案】10.C11.萨词中写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而今昔日繁盛的汉家陵阙也是秋风瑟瑟,禾黍满眼,表达了对英雄盛世不在、历史沧桑变幻的慨叹。姜词中写曾经繁华的扬州长街,如今满眼尽是青青荠麦,而这一切皆因朝廷抵抗不力,金兵入侵所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如今扬州城凋残破败的痛心,对发动掠夺战争的金兵及南宋王朝投降政策有所谴责。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都以爱情故事为典故"说法错误。“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是化用杜牧的诗句,这一句并不是以爱情故事为典故,而是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中“关中”指陕西省一带,此句是说,刘邦虽然战胜项羽夺取了政权,取得了胜利,但如今陵阙照样为漫山遍野的庄稼所遮掩,同样也逃不掉历史长河的消磨。表达了对英雄盛世不在、历史沧桑变幻的慨叹。姜夔词序中写到的“黍离"体现在词句中则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意思是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而这些景象是由什么造成的呢?接着词人用“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交代了这一原因,词人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写出了朝廷抵抗不力,金兵入侵致使曾经繁华的扬州长街,如今满眼尽是青青荠麦的情况,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如今扬州城凋残破败的痛心,对发动掠夺战争的金兵及南宋王朝投降政策有所谴责。
题组C培优拔尖练
12.(2022下·云南大理·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答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捷"长”“襟"衰鬓”“斑"荠”。
《扬州慢》教考衔接考查分析表4.2《扬州慢》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姜夔的相关知识及其写作背景。2.通过深入学习,理解本词对比、拟人、以景结情等写作手法。3.深刻体会本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1.丰富自身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2.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具有正确的价值观。1.掌握文中对比、拟人、以景结情等写作手法。2.体会文中的“黍离之悲”,自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人论世筑牢基础
【作者简介】
姜夔,字___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南宋著名词人。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漫游苏、杭等地。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在词坛上,与_____________、鼎足而三。词风清丽典雅,词作多为慢词,《扬州慢》便是其中代表作品。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当时作者21岁。这时距完颜亮南侵(1161)已有15年,距符离之败(1163)亦有13年,但扬州城依然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景象。作为一个身世孤寒、流落江湖的旅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当他征途小驻,这座想象之中昔年歌吹极盛的名城,却以残破凄凉的姿态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目击心伤,就在沉重的叹息声中抒发对战后荒城的伤悼之情,以及由此而生的无限哀时伤乱之感。
【重点字词】
春风十里:
胡马窥江:
杜郎:
豆蔻:
【思维拓展】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扬州慢》是一首慢词,那什么是慢词呢?请同学们结合相应的参考资料,与大家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慢词的知识。
【题目讲解】
“扬州慢”,词牌名。写的是扬州战后的景象,因是慢词故称扬州慢。慢,即慢词,是依照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般篇幅都比较长。
诵读指导及文章结构
1.诵读指导
诵读课文,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标出这首诗的韵脚。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本词分为上下两阕,共讲述了两个部分的内容:
(二)诗歌内容探究
1.词中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所见所闻、写作缘由以及其他人的评价等内容,请你找出所对应的语句。
如何理解小序中的“黍离之悲”?请你结合写作背景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3.“清角吹寒"中“寒”字有何妙处?
4.文中“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5.“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6.尾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又运用了什么手法?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7.课堂小结
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
《扬州慢》体系建构图
题组A基础过关练
1.(2022下·高二单元测试)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暮霭(ǎi)凝噎(yī)夜雪初霁(jì)戍角(shù)
B.荠麦(jì)豆蔻(kòu)怆然(chuànɡ)弥望(ní)
C.姜夔(kuí)萧条(xiāo)留恋(liàn)窥江(kuī)
D.那堪(kān)芍药(sháo)俊赏(shǎnɡ)黍离(sù)
2.(2022下·高二单元测试)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B.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有远大理想、有创造激情、有头脑且精神高扬的国民,而不是拾人牙慧、思想浅薄、斤斤于物质生活和低级趣味的民众。
C.特大矿难发生后,一些死难矿工家属面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黍离之悲和对一些煤矿领导的愤慨。
D.昨天上午,无动力伞飞跃长江挑战赛本应顺利进行,他经过数次努力,最终夺冠,铩羽而归。
3.(2022下·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A.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B.波心荡,冷月无声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D.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4.(2022下·高二课时练习)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近体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词风基本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类:婉约词风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等;豪放词风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的劫掠虽然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
B.“年年知为谁生”,作者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C.全词写扬州过去的盛况,都是实笔,为下文对比铺垫;写扬州的今日,只用虚笔勾勒。留下开阔空间让读者去想象。
D.全词抒情写景,都不执着于具体细致的刻划描绘,写得空灵、疏淡,这样更能激起读者联想创造,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6.(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对这首词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姜夔在小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今,指眼前的扬州;昔,指杜牧笔下的扬州。在小序中作者用对比、衬托、借代的方法,描绘出扬州的荒凉景象。
B.上片写扬州残破凋零的乱后景色。敌人的侵略,不仅使城池颓圮堙塞,房屋荡然无存,而且在人们的心灵上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上片最后用清角声进一步烘托扬州城的荒凉落寞,与开篇两句形成强烈对照。
C.下片写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面对桥下波中的冷月,诗人不由得联想到扬州著名的芍药花,于是不禁产生了强烈的感慨;物是人非,伤国忧时的悲痛之情,表现得含蓄、深刻而又有力。
D.这首词描绘了古城扬州的荒凉景象,指出了破败的原因,反映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关怀。
7.(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描写词人亲眼目睹扬州城如今凋残和败坏的景象,“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移情手法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和胡人的罪恶。
B.上阕今昔对比,用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今日的“空城"来反衬昔日的“名都”;昔日“春风十里扬州路"和今日的荒凉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C.下阕运用杜牧的典故,杜牧虽是俊才情种,但当他面对眼前的凋残破败的景象,必不能写出昔日的款款深情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
D.本词造境清雅空灵,用“犹厌言兵"表现兵燹后的残破,用杜郎名句表现扬州昔日的繁华,用“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气氛。
题组B能力提升练
(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8.下列对序文及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前的小序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耐酸胶鞋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电镀参数测试仪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安居客大连二手房地产广告发布合同
- 2024年度信息技术产品购买与维护合同
- 2024年度影视作品制作与发行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汽车制造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2024年度房产买卖合同模板
- 2024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维护合同
- 椎间盘修复用医疗设备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版权购买合同版权购买合同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2024年青骄第二课堂高中生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08题)
- 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及重大事故隐患会议纪要(完整版)
- 2024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断句+课件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辽宁省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1月)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3年数学竞赛AMC8试卷(含答案)
- 墩身外观质量缺陷与防治
- XXX养生馆顾客和诊断管理表(doc3)
- 银行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 溆浦一中高效课堂6+1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