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作业提升练十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科技文教含解析_第1页
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作业提升练十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科技文教含解析_第2页
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作业提升练十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科技文教含解析_第3页
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作业提升练十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科技文教含解析_第4页
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作业提升练十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科技文教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十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究与科技文教(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云南师大附中模拟)陈云在谈“一五”支配期间工业比例时认为,轻工业增产问题主要受制于原料而非投资,并确定轻重工业投资比例适当。周恩来也认同该论断。这表明当时 ()A.发展农业和重工业的现实迫切性B.轻工业比例过低制约了经济发展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已经积重难返D.部分领导人高估了当时经济形势【解析】选A。轻工业的原料和设备主要来自农业和重工业,所以陈云、周恩来当时推断是科学的,中国必需发展重工业和农业,否则在没有原料和设备的状况下,即便是增加轻工业投资建立了工厂,轻工业产品也无法生产出来,故A正确,D错误;材料没有论及轻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B错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可以通过投资政策引导改进的,故C错误。2.(2024·铜仁模拟)1953年10月,中共中心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支配收购与支配供应的决议》。统购统销,就是借助政权的强制力气,让农夫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须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农夫自己食用的数量和品种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每家一个粮本,凭粮本供应粮食,禁止粮食自由买卖。这项政策 ()A.调动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B.推动了土地改革的完成C.有利于工业化建设的绽开D.保证了市场的粮食供应【解析】选C。1953年我国起先“一五”支配,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目的是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故选C;粮食统购统销,禁止粮食自由买卖,不利于调动农夫的生产主动性,解除A;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解除B;粮食统购统销反映的是支配经济,不能保证市场的粮食供应,解除D。【加固训练】当时,在苏联的救济下国家实施了150多个重大项目,其中军工44个,机械24个,冶金20个,化工7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能源工业52个,项目覆盖了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 ()A.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B.为解放斗争成功奠定了基础C.基本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D.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在苏联的救济下国家实施了150多个重大项目”可以推断,“当时”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再细致研读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的这些重大项目多集中在重工业领域且覆盖范围广泛,所以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会极大地提中学国的工业实力,有利于新中国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故选C;新中国成立后已不存在国民党经济封锁的现象,解除A;解放斗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事情,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B;材料主要论述的是新中国在苏联救济下实施了很多重大项目,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并没有提到农业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所以无法看出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是否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解除D。3.(2024·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如图为我国1952年底到1956年底主要经济成分的变更。这种经济成分的变更标记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解析】选A。据材料可得社会主义改造后,公有制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这标记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故A正确;B到1965年基本完成,解除;C不是经济变更方面的内容,解除;本题时间是20世纪50年头,故D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解除。4.这是1960年1月某杂志刊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呈现了当时甘肃为了解决干旱问题,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的场景。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A.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稳步中前进B.人民追求美妙生活的精神面貌C.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更D.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活力【解析】选B。1960年处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引水上山抗旱生产,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妙生活的精神面貌,故选B;工业化稳步前进不符合经济困难的史实和材料主旨,解除A;生产关系改革是在20世纪60年头前期与水利无关,且20世纪60年头农村生产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变更,解除C;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活力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时间错误,解除D。5.下表是第一个五年支配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状况计算单位支配最终完成比支配增长%拖拉机标准台514612000133.2机耕面积万亩7582754263.3据表中信息可以推知 ()A.国家工业布局均衡B.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相互促进C.国民经济快速复原D.生产领域出现明显的冒进现象【解析】选B。通过表格数据可知,在“一五”支配期间,拖拉机产量和机耕面积都比支配要增长若干倍,再结合过渡时期总路途的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可知,表中信息反映的是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合作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选B;题干提及了拖拉机的产量,这不是工业布局问题,解除A;在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复原工作已经完成,解除C;在“大跃进”时期,生产领域出现了冒进现象,解除D。6.(2024·文山模拟)1955年国务院规定:“聚居人口不足10万的城镇,必需是重要的工矿基地……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市的建制。”1962年国务院规定:凡是人口10万以下的城市,即使是重要林区和矿区,都应撤销市的建制。这反映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B.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C.国民经济处于调整阶段D.我国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解析】选C。由于“大跃进”运动,大量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工农业比例失调,国民经济出现巨大波动,导致城市的就业、供应出现严峻问题,国家不得不压缩城市人口,削减市镇建制。1962年的规定提高了设市的标准,事实上是八字方针的表现,调整已经失衡的国民经济比例,故C正确;A时间不符;B错在“中断”;D中“停滞”错误。7.(2024·贵阳模拟)“一五”支配期间,苏联对华救济的56个项目,大部分是重工业,绝大多数是中国新兴部门的企业,其中国防工业占相当大比重。这些项目的引进 ()A.根源于苏联发展模式影响B.服务于实现三大改造C.有助于弥补经济发展短板D.奠定了经济发展格局【解析】选C。由“绝大多数是中国新兴部门的企业”可以推断,“一五”支配中苏联援华项目有利于填补中国工业的空白,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由此可以弥补经济发展短板,故选C;苏联援华项目是苏联政府应中国恳求对华救济,其根源是中国生产建设的须要,而非苏联发展模式的影响,故解除A;“一五”支配是三大改造政策出台的现实动机之一,故解除B;经济格局包括经济重心、工农业布局等内容,受到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远非一些外资项目的引进所能变更,故解除D。8.1955年,《人民日报》社论说:“不少的美术家为了强调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欢乐,明显把生活简洁地美化了,使生活过多地成为节日的天真的狂欢,而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妙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地表现。”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左”倾错误严峻摧残文艺发展B.艺术家深化理解“双百”方针C.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会建设精神D.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旺盛景象【解析】选C。依据材料“不少的美术家为了强调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欢乐,明显把生活简洁地美化了”可知,描述的是一种志向主义倾向,故A错误;同理,这种简洁美化与“双百”方针相悖,故B错误;依据材料“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妙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地表现”可知,强调文艺对社会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应当大力弘扬,故C正确;依据材料“把生活简洁地美化了,使生活过多地成为节日的天真的狂欢”可知,并不能表现科学和文学的旺盛,故D错误。9.(2024·贵阳模拟)下图的老照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开展扫盲学习的作品,该作品 ()A.呈现了农村落实新中国全面教化的方针B.描绘了新中国蒸蒸而上的义务教化发展C.体现了在科教兴国方针引领下自主学习D.提倡教化是为工农服务的人民教化方针【解析】选D。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教化方针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农村开展扫盲运动是此方针的一个体现,老照片的时间是1951—1952年,D符合题意;全面教化方针是195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教化方针,时间不符,A解除;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化法》实行义务教化,时间不符,B解除;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时间不符,C解除。10.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化等文科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占比,从比值变更中,我们可以得出 ()时间1949年1953年1956年文科学生占比10%14.90%9%A.国家发展工业的须要B.教化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所导致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须要D.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须要【解析】选A。据图表信息可知,1949—1956年高校学习文、法、商、教化等文科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这是受到了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此时须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故选A。材料强调文科生占比不断降低,并不涉及教化体制,解除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1966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解除C;材料表述的是国家调整高校专业而不是国民经济,解除D。11.1977年9月邓小平同教化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说道:“教化部要争取主动。你们还没有取得主动,至少说明你们胆子小,怕又跟着我犯‘错误’。我知道科学、教化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化,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真理标准问题大探讨的结果B.贯彻“双百”方针的结果C.受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D.教化领域的拨乱反正【解析】选D。1977年邓小平提出要重视科学、教化,这是“文化大革命”后对教化领域的拨乱反正,故D正确。1978年5月绽开真理标准问题大探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不符合题意,解除A、C;“双百”方针是旺盛学术和文艺的方针,与教化没有干脆关系,解除B。1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接管、整顿、改造等措施驾驭了绝大多数新闻媒体的资产、设备、人员以后,充分利用这些新闻媒体,对重大政治事务,统一由中心引导,从而形成全国范围的社会舆论。由此可知,新中国 ()A.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政权B.开展了文化普及教化工作C.重视对思想意识形态的管理D.实行新闻自由的方针政策【解析】选C。依据材料“党和政府通过接管、整顿、改造等措施驾驭了绝大多数新闻媒体的资产、设备、人员”“对重大政治事务,统一由中心引导,从而形成全国范围的社会舆论”可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舆论宣扬和意识形态的管理,故选C;材料的主旨是党和政府对舆论的重视和意识形态的管理,解除A;同理,材料不涉及文化教化事业,解除B;依据材料“统一由中心引导,从而形成全国范围的社会舆论”可知,党和政府重视对新闻媒体的管理,解除D。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松江(上海)织染局工匠主要是封建匠户制度下的在籍世袭工匠。他们有内外号之分,内号的工匠于织局各机房集中生产,外号则在家生产,内号所用丝料皆须由堂长、机户领得价银后从市场上购买,外号工匠都以民间机户形式领织,事实上仅仅只是官营手工业工场的场外部分,但要优先完成领织的劳役,才能从事小商品性质的生产。朝廷常因内库所存段匹数量不足,行文各地织染局,在常额之外增派“急缺段匹”,专供内府喜庆及皇帝颁赏之用,“其段有纶丝、纱罗、绫绸、绢锦;其色有大红、浅色;其花样有彩桩、织金、闪色、蟒、龙、飞鱼、斗牛缠身胸背,工甚烦琐”。——摘编自张忠民《上海从开发走向开放》材料二1951年上海国有丝织业对苏联、东欧扩大出口后,大部分丝织厂均系接受中国蚕丝公司的加工代织。80年头起,以“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形式,通过引进国外新技术以改造工厂的生产装备。织绸业通过业内专业分工协作,取得了崭新成果,保持了每台丝织机年供应出口绸超万米的新纪录。与此同时,工业公司会同各厂制订标准产量、标准成本、标准利润,并据以考核,按定额完成率优劣赐予合理安排,使生产厂不因品种支配难易和单位产品利润不合理而受到影响,从而使这一时期各项经济指标都创历史最好水平。——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丝绸志》(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代上海官营丝织业的特点。结合所学学问,简要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12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上海国有丝织业发展的缘由。并结合材料一,指出其与明代上海官营丝织业的相像之处。(13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依据材料一“松江(上海)织染局工匠主要是封建匠户制度下的在籍世袭工匠”得出其对国家有人身依附关系,并受到沉重压迫;依据材料一“内号的工匠于织局各机房集中生产,外号则在家生产,内号所用丝料皆须由堂长、机户领得价银后从市场上购买,外号工匠都以民间机户形式领织,事实上仅仅只是官营手工业工场的场外部分”得出集中与分散生产相结合;依据材料一“朝廷常因内库所存段匹数量不足,行文各地织染局”得出满意统治者的需求,与国外市场几乎没有联系,生产较少考虑经济效益等。其次问影响,依据材料一“须由堂长、机户领得价银后从市场上购买”得出原料选购 与市场存在较多联系,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依据材料一“封建匠户制度下的在籍世袭工匠”得出对劳动力的限制,束缚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第(2)题第一问缘由,依据材料二“1951年上海国有丝织业对苏联、东欧扩大出口后”得出借助国家建立的外交环境;依据材料二“80年头起,以‘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形式,通过引进国外新技术以改造工厂的生产装备”得出增加经营形式,引进先进技术;依据材料二“通过业内专业分工协作,取得了崭新成果”得出留意业内分工协作,合理调整生产与安排。其次问相像之处,依据材料二“工业公司会同各厂制订标准产量、标准成本、标准利润,并据以考核”可得出都有确定的支配支配;依据材料二“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可得出都存在代加工的形式;依据材料一“才能从事小商品性质的生产”可得出都与市场有确定的联系。答案:(1)特点:工匠对国家有人身依附关系,并受到沉重压迫;集中与分散生产相结合;满意统治者的需求;与国外市场几乎没有联系;生产较少考虑经济效益。(6分)影响:原料选购 与市场存在较多联系,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对劳动力的限制,束缚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6分)(2)缘由:借助国家建立的外交环境;增加经营形式,引进先进技术;留意业内分工协作,合理调整生产与安排。(9分)相同之处:都有确定的支配支配;都存在代加工的形式;都与市场有确定的联系。(4分)14.(12分)(2024·云南师大附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畅销书是指确定时期内,在同类书中销量最大、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它是时代的符号和标记,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1949年10月至1957年5月的部分畅销书统计表种类书名出版时间出版社作者累计印刷量政治理论宣扬《婚姻法图解通俗本》1951年华东人民出版社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1150万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1952年中南人民出版社艾寒松1000多万册《毛泽东选集》1951年人民出版社毛泽东1000多万册革命文学《铁道游击队(连环画)》195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刘知侠著、丁斌曾、韩和平绘画3651万册《把一切献给党》1953年工人出版社吴运锋408万册《保卫延安》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杜鹏程238万册外国文学《卓娅和舒拉的故事》195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苏)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209万册《牛虻》195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爱尔兰)伏尼契222万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苏)奥斯特洛夫斯基207万册工具科普《性的学问》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文斌915万册《一九五二年新历书》1951年华东人民出版社本社编830万册《农夫识字课本》1955年人民教化出版社张星五300万册传统古典文学《三国演义》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罗贯中646万册《西游记》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吴承恩379万册《红楼梦》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曹雪芹284万册现代文学《呼喊》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333万册《彷徨》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326万册《家》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金154万册 ——据易图强《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探讨》(1949.10—1989.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就材料整体或其中随意一点拟定一个历史活动课堂探讨话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话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楚)【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结合材料中的信息,提炼出主题为1949-1957年畅销书目体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时代特征。论述时结合1949-1957年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详细内容绽开,每一部分都留意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相联系,如“一五”支配、三大改造、“双百”方针、“一边倒”等。同时要联系到国际背景,最终总结得出主题与当时的国际国内的时代阶段特点相符。答案:示例一:话题:1949-1957年畅销书目体现了新中国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