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统编版必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统编版必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统编版必修4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统编版必修4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统编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有多义性,我们学习《哲学与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和成果C.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 D.包含情感、意志等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下列事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2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俄罗斯联邦进行正式访问B.2024年11月,其次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再度在上海举办C.2024年9月,在法国卢浮宫朗斯分馆实行“第六届孔子学院日”活动D.202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打算金率0.5个百分点3.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是经济旺盛发展的基础 D.文化肯定能推动经济发展4.柳树本是一种普一般通的树木,但在离人眼里却代表了惜别挽留之意。如“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一诗所表达的不忍分别的情愫,感人肺腑。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离人眼中的柳树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②借柳抒情是一种文化活动③个人的文化素养凹凸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呈现出来④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5.一些人认为,传统年俗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载体改变或消逝了,传统文化也就失去了根基,面临渐渐消解的危机。这种观点()①具有合理性,因为文化载体的改变对文化传承有肯定影响②具有合理性,因为文化载体的改变能确定其内容的改变③具有片面性,因为文化的传承须要文化载体的与时俱进④具有片面性,因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肯定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苏东坡的“不似天际,卷起杨花似雪花”;丘浚的“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杨维桢的“绿衣歌舞不动尘,海仙骑鱼波袅袅”,无不描绘出海南犹如仙境的动人景象。然而再美的海南自然风景也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①文化不包括非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④纯自然风景不会给人以文化感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漫画《再鼓的钱袋也填补不了脑袋的空白》批判了某些人错误地认为()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物质可代替精神修养④文化与经济亦步亦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现象折射出()①肯定文化是对肯定经济、政治的反映②文化是人创建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高尚与庸俗之分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主旋律电影掀起全民观影热潮。这些影片兼具燃点和泪点,极具感染力和感召力,激发了观众剧烈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与民族骄傲感,创建了较高票房纪录。这表明()①文化具有教化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②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③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④观看电影是培育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公益广告面对社会公众,通过声、像、字幕、音响等电视手段,针对现实时弊和不良风气,通过短小轻巧的形式,激起公众的观赏爱好,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匡正过失,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达到警世和教化的目的,以求产生好的社会效益。这说明公益广告()①能启迪人的才智,揭示世界本质②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影响④使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究竟是要坚决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厚、更长久的力气。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行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表明()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②肯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归根究竟是由文化确定的③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供应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④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习近平曾指出,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起先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爱护红线。这说明()①经济、政治确定文化,文化随经济、政治发展而发展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经济、政治与文化日益融合,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④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观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尝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予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逝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化等公共服务不能满意现代生活须要,导致人口流失严峻,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刚好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峻;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特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爱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加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爱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定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的学问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塞罕坝三代人近56年发扬塞罕坝精神,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胜利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使当地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创建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随着绿色发展的提速,塞罕坝主动发展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坚持合理种植,建立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每年收益过千万。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塞罕坝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亿元。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联合国和感动中国组委会分别授予2024年“地球卫士奖”和“感动中国”团体奖,让塞罕坝人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学问,分析塞罕坝精神对于创建美妙生活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包含着人们的情感、意志、审美、价值追求等。A、B、C说法错误,都没有正确说明文化的内涵,均解除;D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现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俄罗斯联邦进行正式访问,这属于政治现象,A不符合题意。其次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再度在上海举办,这属于经济现象,B不符合题意。在法国卢浮宫朗斯分馆实行“第六届孔子学院日”活动,这属于文化现象,C符合题意。中国人民银行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打算金率0.5个百分点,这属于经济现象,D不符合题意。3.答案:A解析: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说明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A正确。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发展并不肯定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B错误。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C错误。文化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不是全部的文化都能推动经济发展,D错误。4.答案:C解析:借柳抒情属于精神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也说明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②④符合题意。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因此离人眼中的柳树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是自然现象,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个人的文化素养凹凸的内容,③不符合题意。5.答案:B解析: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呈现着文化的内容,因此载体改变或消逝了,传统文化也会受到影响,①入选;②中“确定”说法错误;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的传承须要文化载体的与时俱进,③入选;④不符合题意。6.答案:B解析:再美的海南自然风景也不能称为文化,这是因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②③符合题意。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①说法错误。纯自然风景会给人以文化感悟,④说法错误。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经济政治确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肯定的政治、经济,赐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漫画《再鼓的钱袋也填补不了脑袋的空白》,批判了某些人错误地认为文化与经济亦步亦趋,认为物质可代替精神修养,③④符合题意。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漫画主旨,解除①。漫画否认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不符合题意。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所穿的服饰不同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联系,故①符合题意;赐予穿不同服装的人不同的身份和称呼说明文化是人创建的,故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先进落后之分,也没涉及相对独立性,③④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解除。9.答案:A解析:三部主旋律电影掀起全民观影热潮,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激发了观众剧烈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与民族骄傲感,表明文化具有教化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①符合题意。“创建了较高票房纪录”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作用,③与题意不符。④中“根本途径”说法错误。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引领风尚,考查学科中的政治认同素养。题干中指出公益广告能通过针砭时弊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同时产生好的社会效益,是指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因此②③正确。揭示世界本质的是哲学,①夸大了公益广告的作用。材料不涉及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④解除。11.答案:B解析: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行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肯定的文化反作用于肯定的经济、政治,赐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供应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①③正确。肯定的文化由肯定的经济、政治所确定,②错误。④中“根本尺度”表述错误。12.答案:C解析:材料并不是强调经济、政治对文化的确定作用,①与题意不符。肯定的文化由肯定的经济、政治所确定,又反作用于肯定的经济、政治,赐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且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②正确。经济、政治确定文化,③错误。材料说明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促进经济髙质量发展,④正确。13.答案: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改变、发展。传统村落具有显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妙生活的憧憬,对传统村落进行创建性地爱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朝气和活力解析:审设问学问范围文化的学问设问指向运用文化的学问对“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定走向消亡”的观点加以评析审材料有效信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逝的现象时有发生考查学问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学问:特点、作用14.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能够在人们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发挥塞罕坝精神,为塞罕坝创建了丰厚的经济收益。③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相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利于人们自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④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精神力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塞罕坝精神有利于人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激励人们战胜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困难,激励人们去追求更美妙的生活。⑤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详细表现,为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供应了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