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_***_20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
厦门地区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标准
(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standardforpreservationandrestorationof
modernhistoricalbuildingsinXiamenAre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厦门地区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修缮
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preservationandrestorationof
modernhistoricalbuildingsinXiamenAre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20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201*
主编单位:厦门市开元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华侨大学
批准单位: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21年X月XX日
前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
城乡建设行业2020年第一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
办科(2020)3号)的要求,编制组以国家、福建省现行的有关
标准、规范和规定为依据,根据厦门地区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修
缮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多年来厦门地区近现
代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中的经验积累,会同工程中参建各方,
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七章,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3.
基本规定;4.查勘鉴定;5.设计;6.施工;7.成品保护与验收。
本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厦门市开元
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了提高标准
的质量和适用性,请各单位在执行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
反馈给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
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厦门市开元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
司(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台东路157号2层,邮编:361000),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组织单位: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本标准主编单位:厦门市开元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华侨大学
本标准参编单位:厦门大学
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厦门理工学院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惠和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研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蔡泓费迎庆饶惟胡家喝
陈志宏成丽陈芬芳张家浩
林翔黄庄巍刘静石建光
谢益人胡林张文海尤龙女
张镇波邵西川鄢仁辉期伟进
连振新黄婷婷杨志扬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2
54^2
一⅛
Iffl
腺⅛
除
海^
^55555544444H3.
....⅝.
^6..43.」5.2.」逝^」.
.5.¼.叫
f22—^3.
瞧..
牌
f够.sI^I.
π>7.44⅛®星..
i.矗»fi5⅛..
κ*..¾mW¾....
岸
a.S岸.
.5碧^..
.ai:骂.m....
M.⅛⅜....
尝
^泻...
泻
.聘.
<闿..^...
⅛.B...
..W.W嚼......
『..^
Λ..W初...
......S3......
⅛..^...
⅛..............
....≡....
............
..........
..............
...........
然...
..香..............
.........
...............
........
................ππ
........沸
................
.......
..............
...........
...............
.........
............
..........
..............
..........
..............
..........
..............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派
二
一
22-一...
77440776644421一-
96,
书
2回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5.8估算和概(预)算...............................28
6施工...............................................30
6.1-般规定.....................................30
6.2地基与基础.................................32
6.3建筑主体....................................34
6.4建筑装饰装修...................................43
6.5屋面..........................................49
6.6建筑给水排水...................................52
6.7通风与空调.................................52
6.8建筑电气....................................53
6.9附属建筑及室外环境.............................54
6.10电梯工程...................................56
6.11勘用材料留用..................................56
7成品保护与验收......................................58
7.1-般规定.....................................58
7.2成品保护....................................58
7.3验U攵...........................................60
7.4结算资料归档...................................61
本标准用词说明.........................................64
引用标准名录...........................................65
附:条文说明...........................................67
2
Contents
General................................................................................................................1
CatalogUe............................................................................................................1
1Gee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4
3.1GeneralRequirements........................................................................4
3.2Theprinciplesandobjectives.............................................................4
4SurveyingandAppraisal................................................................................6
4.1GeneralRequirements.........................................................................6
4.2ResearchontheHistory.....................................................................7
4.3Constructionstatussurvey..................................................................7
4.4GeotechnicalSurvey.........................................................................10
4.5DetectionandAppraisal....................................................................11
5Design...........................................................................................................14
5.1GeneralRequirements.......................................................................14
5.2Generallayout...................................................................................15
5.3Architecture.......................................................................................16
5.4Construction......................................................................................19
5.5ArchitectureElectric.........................................................................26
5.6WaterSupplyandDrainage..............................................................27
3
5.7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27
5.8Estimatesandbudgets.....................................................................28
6Construction.................................................................................................30
6.1GeneralRequirements.....................................................................30
6.2SubgradeandFoundation...............................................................32
6.3MainStructureOfBuilding............................................................34
6.4BuildingDecoration.......................................................................43
6.5Roof.................................................................................................49
6.6Build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52
6.7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52
6.8ArchitectureElectric.......................................................................53
6.9AncillaryBuildingsandOutdoorEnvironment..............................54
6.10TheElevatorEngineering..............................................................56
6.11OriginalMaterialRetention...........................................................56
7FinishedProductProtectionandAcceptance..............................................58
7.1GeneralRequirements.....................................................................58
7.2ProductProtection...........................................................................58
7.3Acceptance......................................................................................60
7.4FilingofSettlementData.................................................................61
Explanationoftermsinthisstandard................................................................64
Listofcitedstandards......................................................................................65
Appendix:descriptionofarticles.....................................................................67
4
1总贝!∣
1.0.1为更好地加强对厦门地区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历史风貌
和建筑文化遗产,规范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有效
保护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提升可持续合理利用的
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厦门地区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建设
过程,包括查勘鉴定与设计、施工、成品保护与验收。
1.0.3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有保护价值的部分,视为历史
建筑的有机组成,应与主体建筑得到同等重视。
1.0.4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工程,除适用本标准外,应遵守国
家、本省和相关地区现行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除特别注明外,本标准正文内所称的历史建筑均为近现代
历史建筑。
1
2术语
2.0.1近现代历史建筑modernhistoricbuildings
本技术标准所称的近现代历史建筑是指建于1840年以后,
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
2.0.2历史建筑保护修缮protectiveprojectofhistoricbuildings
对历史建筑进行的建构筑物结构、装修装饰和设施设备,以
及庭院与周边环境风貌的维护修整等工程行为,包括日常维护保
养、修缮、结构加固更新、改建、重建等工程类型。
2.0.3查勘鉴定surveyingandAppraisal
采用历史资料收集、访谈考证和实地调查和仪器检测鉴定的
形式,查明历史建筑历史信息和现状残损(原因、程度、范围、
结构安全等)情况的工作。
2.0.4价值评估valueassessment
对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方面进行分
析评判。
2.0.5历史考证研究researchonthehistory
对历史建筑初始建成时期风貌样式、历次改扩建及修缮情况、
最能体现历史建筑核心价值时期的建筑风貌样式、原设计者、施
工者等历史信息进行调查考证;并对建筑的形制、结构形式、建
筑风格、材料、工艺等历史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2
2.0.6历史建筑测绘historicbuildingsurveying
以记录建筑现状为主要目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后期的质
量检测、结构安全性鉴定和修缮设计提供基础技术图纸。
3
3基本规定
3.1-般规定
3.1.1本标准的相关要求贯穿厦门地区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修
缮建设全过程。
3.1.2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任务明确后至建设工程开工前,仍应定
期对历史建筑进行检查(监测),检查(监测)周期应根据房屋
的结构类型、已使用年限、使用环境、保护等级等综合确定。实
施过程中,遇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或突发事件(如火灾等)等,
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3.1.3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工程方案设计应视重要程度报相关
部门审批后实施,重要或大型的历史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还应组
织专家进行论证。
3.1.4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工程内业资料应对关键工序、隐蔽工
程、特殊工艺等进行记录,着重体现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
前后对比,详细记录施工过程。
3.1.5使用财政资金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采用代建制的,代建单
位根据代建合同的约定行使部分建设单位权责。
3.2保护目标与原则
4
3.2.1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应充分发掘其价值,遵循保护为主、
可持续合理利用,达到建筑风貌和谐、结构安全、功能合理的目
标。
3.2.2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应始终贯彻的原则是,注重历史文
化、周边风貌环境及历史信息的保护,做到有效保护、技术合理、
确保安全、延续风貌。
3.2.3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过程中,其重点保护部位和区域的修缮
应遵循真实性原则、最小干预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及可逆性原则。
5
4查勘鉴定
4.1-般规定
4.1.1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前应进行详实的查勘,查勘成果既是历
史建筑保护的图档资料,也是设计、评审、施工的依据。
4.1.2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查勘应进行原设计图纸、建成以来历
次建设活动及历史信息完整资料的搜集工作,尽可能提供真实完
整的基础信息资料。
4.1.3查勘可分为法式查勘和残损情况查勘两个部分。法式查勘
应对建筑物的时代特征结构特征和构造特征进行查勘。残损情况
查勘应对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及其相关工程损坏残缺程度与原因
进行查勘。必要时,可以实施岩土工程勘察。
4.1.4查勘工作应对建筑物保存状况,破损和其产生因素作出评
估判断,对建筑物的历史价值进行评估,考证历史建筑的原状与
原有施工工艺,为之后的工程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
数。
4.1.5如因现场条件所限,难以一次性得到评估结论时,应在施
工过程中,适时进行补充查勘鉴定并作出评价。
4.1.6对局部需要补充查勘节点部位,应按现状查勘耍求,对原
状考证、价值评估、现状残损情况及病因、现状照片做出结论说
明。
6
4.2历史考证研究
4.2.1建筑历史沿革,主要反映现存建(构)筑物和附属物的始
建和存续历史、使用功能的演变等方面的情况。根据需要可附必
要的考古调查资料。
4.2.2历次维修情况。说明历史上历次维修时间和内容,重点说
明近期维修的工程性质、范围、经费等情况。
4.2.3根据对建筑历史资料收集与查勘,应对建筑的形制、结构
形式、建筑风格、材料、工艺等历史特征进行分析解读,对建筑
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进行研究评价。
4.2.4历史考证研究应形成专篇历史研究报告文件。
4.3建筑现状查勘
4.3.1现状查勘文件包括现状查勘报告、现状测绘。
4.3.2现状查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现状价值评估,根据历史建筑保护级别、批准公布年代,
历史建筑历史研究及价值评价等,评估历次建造和维修各部分现
状遗存情况与保护价值,评估历史建筑保护部位现状与保护价值,
评估历史建筑现状保存状态、管理条件。
2现状描述,明确项目范围,表述建(构)筑物的形制、
年代特征和保存现状,表述病害损伤部位和隐患现象、程度以及
历史变更状况,表述环境对历史建筑本体的影响,并列出查勘记
录统计表。
3损伤和病害的成因分析利安全评估结论,主要说明查勘
和调查研究的基本成果,结论要科学、准确、简洁。必要时须附
有工程地质、岩土、建筑结构安全检测等有关专业的评估或鉴定
报告。
4.3.3现状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
7
1测绘工作前应做好搜集资料和历史图纸工作,根据保护
范围与周边环境情况确定测绘范围。
2踏勘现场,确认工作条件,了解测绘现场可能存在的安
全隐患,考虑测绘辅助设施搭设与安全预案工作,制定测绘方案,
根据建筑复杂程度、工作条件确定人员及工作周期。
3原始测稿要求绘制规范、具有可读性,尺寸标注单位需
为毫米,标高以米为单位。如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近景摄影
测量技术等进行测绘,应提供原始数据,重要碑刻需拓片留档。
保护要求高的历史建筑,宜提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
的三维模型。
4历史建筑测绘应真实反映测绘房屋现状。未探明部分必
要时可打开探明,若确无依据,需做留白处理。房屋受损和坍塌
应按现状绘制。如后加物及缺损现状可清晰辨别,应标示原有材
料与工艺做法,表达时用虚线加以区分。
5历史建筑现状照片需真实、准确、清晰、全面记录目前
建筑的现状,包括周边环境、建筑外观、室内环境、主要梁架和
雕刻纹样等,重点反映工程对象的整体风貌、建筑特色的部位、
构造装饰、时代特征、病害、损伤现象及程度等内容。与现状实
测图、文字说明顺序相符。现状照片应有编号或索引号,有简要
的文字说明。
6基础技术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
面图、梁架镜像图和细部详图等内容。若工程涉及结构加固等,
应标明建筑结构质式、传力体系,评价历次改扩建对结构体系的
改变。若保护范围内场地现状情况较为复杂,后期需进行平整的,
测绘图纸中应包括场地竖向图。
1)区位图:历史建筑所在的区域位置,比例一般为
1:10000〜1:50000。
2)保护范围总图:反映保护范围周边环境与历史建筑本
8
体的关系。比例为1:200〜1:10000。
3)总平面图:应标明建筑坐落位置、朝向、道路、绿化
及其它相关遗存、附属物、古树、水体和重要地物的位置;标注
历史建筑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及层数;庭院或场地铺装的
形式、材料、损伤状态;工程对象与周边建筑物的平面关系及尺
寸;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比例一般为1:500〜1:2000。
4)平面图:应反映建筑室内外高差、铺装规律以及平面
布局的形制、尺寸,包括各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有相邻建筑
物时,应将相联部分局部绘出;柱、墙等竖向承载结构和围护结
构布置:平面图应标出轴线和编号;平面尺寸和重要构件的断面
尺寸、厚度要标注完整,尺寸应有连续性,各尺寸线之间的关系
准确;标注必要的标高;标注说明台基、地面、柱、墙、柱础、
门窗等平面图上可见部件的残损和病害现象;建筑地面以下有沟、
穴、洞室的,应在图中反映并表述病害现象:地基发生沉降变形
时,应反映其范围、程度和裂缝走向;门窗或地下建筑等损伤和
病害在平面图中表述有困难时,可以索引至详图表达;图形不能
表达的状态和病害现象,应用文字形式注明;当建筑物室内铺装
保存较好时,应单独绘制建筑平面铺装图;比例一般为1:50〜
1:200»
5)立面图:应如实反映立面的材质和砖石砌筑方式,包
括各个方向的立面图;立面左右有紧密相连的相邻建(构)筑物
时,应将相连部分局部绘出;立面图应标出两端轴线和编号、标
注台阶、檐口、屋脊等处标高,标注必要的竖向尺寸;表达所有
墙面、门窗、梁析构件等图面可见部分的病害损伤现象和范围、
程度;比例一般为1:50-1:100ο
6)剖面图:应全面反映房屋的内部空间布局和梁架结构,
重点反映屋面、屋顶、楼层、梁架结构、柱及其它竖向承载结构
的损伤、病害现象或完好程度,残损的构部件位置、范围、程度。
9
至少包括纵、横两个方向;当内部空间或梁架关系比较复杂
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折剖或绘制多组剖面图。如内设天井,
应绘制天井部分剖立面图。如为两层以上房屋时,应剖视楼梯部
位。重复构件选取典型测绘方法时,需标识所测构件在平面中的
位置。剖面两端应标出相应轴线和编号。单层建(构)筑物标明
室内外地面、台基、檐口、屋顶或全标高,多层建筑分层标注标
高。剖面上必要的各种尺寸和构件断面尺寸、构造尺寸均应标示。
在剖面图中表达有困难的,或重要的残损、病害现象,应索引至
详图中表达。比例一般为1:20〜1:100。
7)结构平面图:反映结构的平面关系,结构平面图可根
据表达内容的不同,按镜面反射法、俯视法绘制。标注水平构件
的残损、病害现象及程度、范围。比例一般为1:50〜1:100。
8)梁架镜像图:当房屋内部梁架关系交接复杂时,应绘
制梁架镜像图,以全面反映各梁架之间的交接关系。
9)详图:反映基本图件难以表述清楚的细部大样和细部
纹样两种。细部大样包括工艺精美的门、窗、柱础、斗棋等,细
部纹样包括拥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木雕、砖雕、石雕、柱头、藻井、
抹灰线角、纹样、花饰等,描绘纹样时应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
应注意表述清楚残损、病害现象或完好程度、构造节点。详图与
平、立、剖基本图的索引关系,构部件特征及与相邻构部件的关
系必须清楚。比例一般为1:5〜1:20。
4.4勘察
4.4.1历史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可分为勘察及补充勘察两类,补
充勘察应对原勘察报告进行验证,并对岩土工程参数进行修正。
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的相关规定。必要时,可由设计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
10
出具体的勘察要求。
4.4.2历史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应综合考虑建筑所在场地的地
形地貌,应考虑岸坡稳定性、坡体开挖、支护结构、天然地基或
桩基等的分析计算需要。对已存在地质破坏征兆的场地,应结合
破坏的征兆现象重点进行勘察,并进行专项地质不良作用或地质
灾害评估。
4.4.3历史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应探明原地基持力层的具体情
况,在建筑内部应布置不少于一个勘探点,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
4.4.4勘察方案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避免或减小对保护部位的
影响甚至破坏。当勘察方案干预较大时,应进行专家论证。
4.5检测鉴定
4.5.1历史建筑的修缮及改造工程应进行房屋检测鉴定,并根据
需要进行专项检测,对其建筑结构及功能质量作出评价。
4.5.2房屋检测鉴定应以非破损方法为主,必要时以少量的破损
检测和实物试验进行校核。对重要部位进行破损检测前需经过有
关专家论证后实施。
4.5.3房屋检测鉴定,包括建筑结构图纸测绘、使用荷载调查、
结构构件性能检测、房屋及构件变形检测、房屋损伤状况检测、
建筑结构分析、结构安全性鉴定、抗震性能评估等内容。结构构
件性能检测的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50344的规定。使用荷载调查、房屋损伤状况检测、结构分
析、结构安全性鉴定等内容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
性鉴定标准》GB50292的规定执行,抗震性能的评估应按照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OO23的规定执行。建筑结
构图纸测绘应符合本标准第4.3.3条的要求,房屋及构件变形检
11
测应符合本章的规定。
4.5.4房屋变形检测包括建筑物沉降变形及倾斜变形检测两项,
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规定执行。
4.5.5构件变形检测包括砌体或混凝土墙、柱构件的平面外倾斜
变形检测,木柱倾斜或挠曲变形检测,以及楼面构件不均匀下沉
变形检测。变形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墙体平面外倾斜变形检测的墙面观测点布置宜采用全墙
面网格布点法,网格尺寸不大于2mX2m,外墙四角处应布设测
点。砌体或钢筋混凝土柱构件应测量构件两个垂直方向的倾斜变
形。
2木柱倾斜变形的检测应测量木柱截面中线上下端的相对
位移变形。木柱存在肉眼可见的挠曲变形的,应测量木柱中线的
挠度变形。
3楼面不均匀下沉变形可采用水平法测量。一般情况下可
仅对不均匀下沉变形较大的局部楼面进行检测,当楼面不均匀下
沉变形与建筑整体倾斜变形或不均匀沉降变形相关时,宜全楼面
检测。
4.5.6房屋质量专项检测包括基础、墙体、楼(屋)盖的结构形
式、材料类型和构造、变形或损伤的调查,白蚁危害状况朽测及
热工性能预评估。各项检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基础检查(或检测)基础结构形式、材料类型、基础地
梁设置等内容,检查基础与承重墙(柱)连接处的水平、竖向和
斜向阶梯形的裂缝状况。
2墙体检查(或检测)外墙砖、石材的类型、砌筑工艺,
清水墙的灰缝形式,夯土墙的材料组分、含水率,外墙抹灰组成、
施工工艺,水刷石等特殊饰面的组成,墙体的变形或裂缝等内容。
3楼(屋)盖检查(或检测)结构形式、构造连接、变形
或损伤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构件钢筋锈蚀状况、构件裂缝、
12
构造连接状况等检查项目,钢结构包括钢构件锈蚀、节点连接、
焊缝螺栓状况等检查项目,木结构包括腐朽、虫蛀、干缩裂缝深
度、节点连接、构造缺陷等检查项目,屋架结构包括屋架端部节
点、屋架挠度、平面外变形、屋盖支撑系统、檀条格栅状况等检
查项目。
13
5设计
5.1-般规定
5.1.1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设计应以历史考证研究、现状查勘与检
测鉴定为依据,根据查勘结论对节点修缮技术措施、材料、工艺
进行设计,恢复历史建筑原貌,即恢复至最能体现建筑核心价值
时期的建筑样式、平面、结构。
5.1.2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设计一般应分为查勘鉴定与方案设
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与补充设计三个阶段。
对于规模较大、功能复杂或保护级别较高的项目,宜增加初
步设计环节。小型简单工程在完成现状查勘文件的基础上可以直
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应对施工图设计提出控制性耍求,施
工图设计应遵循上述要求,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化设计。
5.1.3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施工期间发现与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同
的新情况,应进行二次考证查勘,在此基础上出具设计变更。
5.1.4建设中所涉及传统工艺或特殊材料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应
经专家论证后在施工图中明确。对无造价定额信息的传统工艺或
特殊材料,应在市场询价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工匠工艺、选材
论证和定价论证。
5.1.5遇依据不充分又确须采取措施的情况,应采用可逆且可识
14
别的方式进行处理。
5.1.6重点保护部位的修缮或加固方案应进行多方案比较论证,
以达到最小干预,可逆可识别,尽可能保持原貌。
5.1.7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经专家论
证或试验证明确实有效可行。
5.1.8结构设计的荷载应按实际使用的情况和不利组合取值,并
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加固
用材料的安全性能应符合现行标准《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
定技术规范》GB50728的规定。结构设计采用的分析方法、承
载力设计、验算应符合相应结构设计规范和加固设计规范的要求。
地基基础的加固设计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GB50007及《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
的有关规定。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K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lI6的规定。
5.1.9在加固验算不利对建筑风貌干预影响过大时,应采取适当
加固与限制使用的方式进行设计。
5.2总平面
5.2.1应体现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与其使用功能不可分割
的建构筑物。
5.2.2应体现场地竖向关系,对可能存在地质灾害的挡土墙、
护坡应进行加固整治设计。
5.2.3既有下水道如走向合理,符合排水要求,仅出现局部
损坏或堵塞时,可进行局部排堵修换。
5.2.4应详细梳理保护范围内给排水、供配电、消防等市政
基础设施与历史建筑本体的相互关系,需要整合、整治的,应提
15
出针对性指导意见。
5.2.5对保护范围内具有历史及文化意义的景观要素,宜按
原有的材料、构造、工艺、样式进行修复,恢复历史环境风貌。
5.2.6保护范围内通道、庭院和铺地等需要修缮的,宜参照
历史的布局走向、修筑特点、用料和构造形式修复,并满足通行
要求,做到自然、协调,排水顺畅,同时保留历史风貌信息。
5.2.7保护范围内挡土墙、护坡、景观要素、管线、道路和
铺地等的设计,应体现其定位、材料的规格型号、详细尺寸及构
造做法等,必要时还应注明颜色、材质和表面处理方式等,并注
意与建筑风貌和周边环境的协调。
5.2.8应体现保护范围内既有绿化,标明相应的树种、胸径、
树冠直径等。既有绿化对建筑本体有不利影响的,应提出相应处
置方案或建议。需要新增绿化的,应提供苗木表。绿化或景观环
境另行委托设计的,可根据需要绘制绿化及建筑小品的示意性和
控制性布置图。
5.3建筑
5.3.1设计说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依据。包含但不限于项目立项批准文件、有关政策
法规、已批准的总体保护规划、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历史资
料和现状查勘保护修缮设计关键依据等。
2建筑基本信息。明确建筑名称、地点、原建造人、建造
年代、结构类型,现状形制,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历次维修
情况,现状主要问题等;注明历史建筑的修缮类型,说明要达到
的修复效果。同一工程包含不同性质的子项工程时,要逐一说明。
3工程规模和设计范围。量化工程规模,说明工程所涉及
的范围和子项工程组成情况,包括保护范围内需要拆除的与既有
16
建筑不协调的搭建等。
4保护措施。说明针对病害采取的修缮防治措施、材料做
法的技术要求等。遇现状建筑损坏严重的,应有施工前应急措施。
5建筑残损情况说明。详细描述既有建筑的残损情况,需
要更换的构件和需要修补(复)的部位应当量化。
6用料说明。明确保护修缮工程的用料原则、种类、规格
样式、物理特性指标、配比以及等。涉及多年来不曾使用甚至是
被淘汰或被明令禁止的材料、构件,应注明采用定制。材料需在
施工现场进行二次加工或筛选的,应明确其要求和工序。
7门窗表。应包括门窗编号索引图、洞口尺寸、门窗框材
质和颜色、玻璃品种和规格、数量、五金件和细部做法等。
8特殊工艺、造型、建筑构造说明。涉及特殊工艺做法、
造型和构造的需注明技术措施、材料要求、工艺做法、特殊处理
手段等,并明确提出传统工艺完成要求和对技术施工团队或人员
的技术水平要求。
5.3.2平面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反映拟保护修缮的平面形态,包括台基、台阶、地面、
柱、墙、门窗等内容。
2轴线清晰,依序编号,需标注平面总尺寸、轴线间尺寸
和轴线总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墙柱尺寸、地面铺装材料铺砌方
式以及特殊构造(烟囱、壁炉、通气管道及预留孔洞等)定位等。
3首层平面应标注剖切线位置、绘制指北针,各层平面均
应标明室内外各部分标高,比例一般为1:50或1:100。
4以图形、图例或文字等形式表述针对损伤和病害所采取
的技术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用苗木合同范本
- 加盟教育协议合同范本
- 与收款合同范本
- 仪器协议合同范本
- 化验用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4年四川旅游学院引进考试真题
- 2024年省厦门市梧村小学招聘考试真题
-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买卖物品交易合同范本
- 保温发泡板合同范本
-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48506课件
- 信息论与编码 自学报告
- 二年级乘除法口诀专项练习1000题-推荐
- 贷款项目资金平衡表
- 唯美动画生日快乐电子相册视频动态PPT模板
- 设计文件签收表(一)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公务员入职登记表
- 临水临电计算公式案例
- 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全部教案(共7节)
-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四年级上册卡片(可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