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杭州之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
A盐酸胆研水漂白粉
B醋酸硝酸碳酸氯水
C硫酸钢碳酸氢钠晶体氢氧化铁固体二氧化碳
D熔融态氯化钾液态氯化氢氨水铜
A.AB.BC.CD.D
2.NO?被水吸收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3NO2+H2O=2HNO3+N。,其中被氧化的N和
被还原的N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3:1B.1:3C.1:2D.2: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
B.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C.升高温度使反应加快,是因为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到生成物是一步完成还是几步完成,过程不同焰变也不同
4.下列原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H、2H、3从H+、也是氢元素形成的五种不同粒子
B.16。与18。的性质完全不同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到“
D.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c。3=Na++COj-
5.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Ut桥中装仙A•琼胫的M.I恤和溶ifb
A.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均不变
C.正极反应:2H++2e~=H2T
D.工作一段时间后,NaC/溶液中c(Na+)增大
6.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与其它反应不同的是()
A.铝热反应焊接铁轨B.铁粉与硫发生化合制硫化亚铁
C.固体氢氧化钢晶体和氯化铉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表示放热反应,△H<0k〃7n。/表示吸热反应
B.1mol“25。4与1molBa(0H)2反应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C.1mol“2与。5mol。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也的燃烧热
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所以可以是分数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将铁屑放入稀HN03中证明Fe比42活泼
C.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COg
D.将少量滨水滴入过量的苯酚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10,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将三氯化铁溶于盐酸中配制三氯化铁溶液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11.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燃烧是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B.聚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C.2g也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也(9)+
°2(。)===2H2°。)AH=—285.8kJ-mol-1
c(CO)・c(H20)
D.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为K恒容时,温度升高,/浓
c(C02)-c(H2)
度减小,故该反应的婚变为正值
12.对可逆反应4N,3(g)+5O2(g)U4NO(g)+6“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u正(心)=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的同时,消耗xmo,NH3,则反应达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402溶液中通入过量。。2制4(。〃)3:AIO2+C02+2H2O=Al(OH)3I+HCO3
+3+
B.Fe(0H)3溶于氢碘酸:Fe(0H)3+3H=Fe+3H2O
3+
C.4CG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4NH3-H20tAIO2+4NH,+2H2O
2++
D.“25。4与Ba(0H)2溶液反应:Ba+20H-+2H+S0『=BaSO4I+H20
14.已知修外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量/^\无催化剂
一力催化剂
HA\
…-哂奶.
。反应进程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为。2的平衡转化率
C.也。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2=〃2。+]。2△”>0
D.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15.下列装置中四块相同的Zn片,放置一段时间后腐蚀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nV5Cu
ft通®
O.l»ol/lO.lmnl/1O.1mol/1O.1nnl/1
NoCiNnClNaClNaCl
(1)(2)(3)(4)
A.⑴⑶⑵(4)B.(4)⑵⑴⑶C.⑶(2)⑴(4)D.(4)⑴⑵⑶
1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NH3C/+、NO1、cr
B.加铝粉能产生儿的溶液中:Na+、K*、C厂、SOl~.HCO^
C.在含大量43+的溶液中:K+、Na+、0丁、SO;,AIO^
D.在强酸性的溶液中:Na+、N博、SO广、CH3COO-
17.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
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如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气体X
酸性电解质溶液
A.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可以通过隔膜进入4
+
B.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
C.该装置开始工作后,右端装置能量变化为:电能-化学能
D.当有0.2mo1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乙。2
18.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的可逆反应:34(g)+B(g)=4C(g)+D(s),下列说法不能判断
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速率伙4)=3火8)B.固体。的物质的量一定
C.气体的密度不变D.C的浓度不变
19.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K+、Fe2+.S。厂、MnOf
2+
B.由水电离出的c(。,-)=IO""】27no/.『1的溶液中:Fe2+、Ba,N。]、Cl0~
C.含大量⑷3+的溶液中:Na+、S废-、NOJ、AIO2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Fe3+,5。干、Cl-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实际发生
B.改变温度、压强、催化剂都能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4NC»2(g)+。式g)=2N2O5(g)的过程属于燧增加过程
D.2mol液态"2。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mol/和加。1。2的能量
21.某次酸雨的分析数据如下:c=2x10-smol/L.c(Cl~)=6x10-5mol/L.c(Na+)=
1.9X10-5mol/L,c(/VO3)=2.3x10-5mol/L.c=2.8x10-5mol/L,则此酸雨的pH
约为()
A.3B.4C.5D.6
22.可逆反应可2(9)+3"2(9)=22“3(9)在一定条件下于“的密闭容器中发生,若开始时加入
lmolN2,4molH2,2molNH3,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可能达到的值是()()
A.C(/V2)2mol/LB.c(Af2)0mol/L
C.c(H2)lmo//LD.c(/VH3)2.5mol/L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AS〉。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水解反应村以+"20='"3-"2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D.对于反应2H2。2-2H2。+O2T,加入MnO2可加快。2的生成速率,提高“2。2转化率
24.反应2X(?)+Y(g)2Z(g)△H,在不同温度(A>切及压强曰>「2)下,产物Z的物质
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4H>0,X为气体B.△//>0,X为固体
C.△//<0,X为气体D.AH<0,X为固体
25.某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尸e2+、413+、NHj、CO歹、S。打、S。;,C厂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
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通入
"N蛆H溶液f溶液印COiHS3
HWJI
A.气体a是No2
B.X中肯定存在Fe2+、413+、NH:、SOl-
C.溶液E和气体F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413+和Cl-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
26.(8分)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
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3"2(9)=^“3。”(。)+H20(g),如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幻•771。厂1)的变化。
Ifct
量------K--------
CO2+3HJ\
(HA<)H+H:O
反aii«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
A.AH>0,△S>0S.A//>0,△S<0
C.AH<0,AS<0D.AH<0,△S>0
(2)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0
(3)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小。(。2和36。出2,
测得CO?和的浓度随时问变化如下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
⑸下列措施中能使⑷中混。“3。,)》(。。2)增大的有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为。(。)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Im。,。。2和3m。,,2
E.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7.溶液中,反应4+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4)=、
c(B)=及c(C)=。反应物4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0.100
(0.080
L
■■■->«■»■(»MBMBMa
OMBau
E0.060■*«■■(»MB.*«*<■»«*MBMBOM
—■――4r«——MB—MB■―«———IMMMI-MM-
W■0a*aaaaa..MBoaaaaa■■■»imSB**■aKaisMS
M(■■■«■■MB•»«*0■■■•■■•«*MB•■■■■■«*«■«»
0.040
0.020-^〜"田广小工土-一中上^.E七七口
0.05.010.015.020.025.0
//min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③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o
(3)该反应的_0,其判断理由是_0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②:叭B)=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0分)
28.某实验小组用0.50mo/•右1即。”溶液和0.50mo,•厂】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I.配制0.50mo1•ZriNaOH溶液
(1)配制0.50nw"L】NaOH溶液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2)若实验中约需要240mK).50mo/"TNaOH溶液,则应用量筒量取2.53/•LNaOH溶液的体积为
n.测定中和热
取607nLNaOH溶液和407n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起始温度匕/汽
实验终止温度
平均值
次数NaOH
H2s。4t2/℃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26.326.026.130.1
227.027.327.233.3
325.925.925.929.8
426.526.226.330.4
(3)近似认为0.50mo八L-iNaOH溶液和0.50?no1/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lg/cm3,反应后溶液的
比热容为4.18//(g•℃),则中和热4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0•机。厂1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40mL0.50zno/厂】硫酸时俯视读数
c.硫酸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硫酸溅出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25。4溶液的温度
(5)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钏溶液、稀氨水分别和IL0.50mo1/L的稀硫酸恰好
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2、2%,则△%、△%、△也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29.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是负极反应式为: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填Mg或川),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II、由小、CH、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0.如图是1.00gMgC?O4f/。晶体放在用期里从25冤徐徐加热至700国时,所得同体产物的质量
(小)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曲线。(已知100。(:以上才会逐渐失去结晶水,并约在230久时完全失去
结晶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也。中n=o
(2)通过计算确定C点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3)通过计算确定从E点到F点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4盐酸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漂白粉为混合物,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氯水为混合物,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硫酸钢为电解质,碳酸纸钠晶体为强电解质,氢氧化铁固体为弱电解质,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
故C正确;
D.氨水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铜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o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部分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完全电离的化合物。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熟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基本概念是解题关键,题目
难度不大。
2.答案:D
解析:解:在反应3/7。2+“2。=2m7。3+7。中,2/\;0272印703,是被氧化的过程,NO?-NO是
被还原的过程,被氧化的N和被还原的N的物质的量之比2:1,
故选D.
根据方程式判断个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反应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生成HNO3被氧化,生成
NO被还原.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从化合价的变化的角度分析.
3.答案:A
解析:解:4化学反应都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
所以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故A正确;
B.催化剂改变反应所需活化能,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化学平衡,不可以改变反应的平衡
常数,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增加反应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了有效碰撞次数,加快了反应速率,但不能降低反
应的活化能,故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到生成物是一步完成还是几步完成,过程不同,
但起始点和终点相同,焰变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A.化学反应都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
B.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化学平衡;
C.温度升高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但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根据盖斯定律来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反应热和焰变、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明确基本概念
及平衡理论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A
解析:解:4:H、2H,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原子,H+表示氢离子,也表示氢气分子,是氢元
素的五种不同粒子,故A正确;
B.16。与18。是同位素,同位素的性质相似,故B错误;
C.氯原子的核外有17个电子,则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男87,故C错误;
口川口2。。3属于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Na2CO3=
2Na++C0j-,故D错误。
故选:4。
A.;H、;H、;”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原子,H+是氢元素的离子,也是氢元素的分子;
B.同位素的性质相似;
C.氯原子的核外有17个电子;
D.电荷不守恒、原子不守恒.
本题考查了电离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同位素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方法和正误判断,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AFe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工作一段时间后,左边烧杯中生成尸e2+,水解呈酸性,右边烧杯消耗H+,两烧杯溶液pH都发生
变化,故B错误;
C.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被还原生成,电极反应时为2H++2e-=H2T,故C正确;
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NaG溶液中c(Na+)减小,故D错误;
故选:Co
图为原电池装置,Fe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H+得电子被还原生成,
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极的判断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把握原电池的
工作原理,学习中注意相关知识的把握.
6.答案:C
解析:解: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铁粉与硫发生化合制硫化亚铁为放热反应;固体氢氧化钢晶体和
氯化俊混合是吸热反应;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为放热反应;所以其能量变化与其它反应不同的是C,
故选:Co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多数的化合反应等,
其△”<():常见的吸热反应:Ba(0H)2・8%。与NHdCl晶体混合反应、水解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
应、以C、CO、也作为还原剂的反应等,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难度不大,注意日常学习中的积累是解答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和④中玻璃棒主要用于引流,②中玻璃棒用于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溶液
飞溅,③中玻璃棒用于搅拌,加速溶解速率。
考点:化学实验
点评:对化学实验的考查是历年的高考重点,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对化学实验、化学仪器的相关知
识的积累。
8.答案:D
解析:解:4AH<0表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13.1n10加25。4与16。/以。“)2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钢,有沉淀生成,不是中和热,故B错误;
C.如生成气态水,则不是燃烧热,故C错误;
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为分数,故D正确.
故选:D.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为分数,△“<0k//m。/表示放
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结合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定义解答该题.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侧重于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为高考高频考点,难度
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9.答案:A
解析:解:4S0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
漂白性,故A正确;
B.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是硝酸的强氧化性,生成氮的氧化物,而不产生氢气,所以不能证明Fe比也
活泼,故B错误;
C.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有沉淀产生,不能证明其中存在C。歹,还可能存在碳酸氢根离子和亚硫
酸根、亚硫酸氢根离子,故C错误;
D.将少量溟水滴入苯酚溶液中,生成的三滨苯酚溶于苯酚中,没有沉淀,故D错误;
故选:A.
A.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
B.将铁屑放入稀UNq中是硝酸的强氧化性;
C.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有沉淀产生,不能证明其中存在。。歹,还可能存在碳酸氢根离子和亚硫
酸根、亚硫酸氢根离子;
D.滨水量不足,滨水和苯酚反应,但得不到三漠苯酚白色沉淀。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苯酚的化学性质等,注重物质性质及物质分类
的考查,D注意从反应物用量上去分析没有出现白色沉淀的可能原因,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D
解析:解:4碳酸钠中弱离子碳酸根的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能去除油污,与盐类水解有
关,故A错误;
B.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而导致溶液浑浊,为了防止氯化铁水解,配制三
氯化铁溶液时应将三氯化铁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故B错误;
C.三价铁水解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生成的氮氧化铁越多,颜色变深,与盐类水
解有关,故C错误;
D.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电离方程式:NaHS()4=Na++H++S0『,与水解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A.纯碱为碳酸钠,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油脂在碱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B.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而导致溶液浑浊;
C.三价铁水解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D.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本题考查了盐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盐的水解原理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试题
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11.答案:。
解析:A、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故A错误;
B、乙烯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聚乙烯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并不能作为催熟剂,故B错误;
C、2g氢气物质的量为1m。1,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热量,所以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
氢气燃烧应放出571.6灯热量,故C错误;
D、升温时反应物浓度减小,说明升温使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焰变为
正值,故D正确。
12.答案:A
解析:解"、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4巴武。2)=
5"逆(NO),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A正确;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zno/N。的同时,消耗》no,NH3,都表示反应向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
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
C、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D、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与开始加入的多少有关,与平衡状态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B、都表示向反应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
C、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D、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与开始加入的多少有关,与平衡状态无关.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等,题目难度中等,4选项中注意用不同
物质的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表达方法,此为易错点.
13.答案:A
解析:解:A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405+。。2+2H2。=4(。/)31
+HCOJ,故A正确;
B.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2Fe(OH)3+2I~+6H+=2Fe2++
l2+6H2O,故B错误;
C.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镂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⑷3++3NH3•H20=4(04)31+3NH,
故C错误;
D.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水,且水的计量数是2,离子方程式为Ba2++20H-+2H++SOl-=
BaS04I+2H2O,故D错误;
故选A.
A.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
B.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碘单质;
C.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镂根离子;
D.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水,且水的计量数是2.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明确物质的性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即可解答,注意弱电解质、
气体、沉淀、单质、氧化物等写化学式,易错选项是B,注意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单纯的酸
和碱的反应,为易错点.
14.答案:A
解析:解:4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正确;
B.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为。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热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明物质的状态,且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故C错误;
D.加入催化剂,反应的热效应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由图可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焰变不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
应,且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焙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平衡移动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焰变与键能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条件下金属腐蚀的快慢,明确腐蚀快慢为: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
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即可解答。
(1)中锌发生化学腐蚀,加快锌的腐蚀,(2)中锌作原电池的正极,被保护,(3)中锌作原电池的负极,
被腐蚀,(4)Zn的外面镀铜,Zn被保护,所以腐蚀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是(4)(2)(1)(3)。
故选B。
16.答案:A
解析:解:A.NH晨Cu2+.N。]、C厂之间不反应,可以共存,故A正确;
B.加铝粉能产生也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或OH:HCO5与H+、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43+与。“-、403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H+、C/C。。-之间发生反应,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o
A.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
B.该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
C.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偏铝酸根离子反应;
D.醋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
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
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0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
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17.答案:A
解析:解:4c电极为正极,氧气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02+4H++4e-=2“2。,右端
装置B池中的"+可以通过隔膜进入击也,故A正确;
B.d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H2-4e-=4H+,故B错误;
C.依据图示知右边装置是原电池,右边装置是原电池,则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气体存在的条件位置,不能确定体积,故D错误.
故选A.
左边装置是电解池,右边装置是原电池,ab电极是电解池的电极,由电源判断a为阴极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b为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cd电极是原电池的正负极,c是正极,d是负极;电解池中的电
极反应为:b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OH--4e-=2H2O+O2t;a电极为阴极得到电子
+
发生还原反应:4H+4e-=2H2T;
原电池中是酸性溶液,电极反应为:d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2-4e-=4”+;c电极为正
+
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2+4H+4e-=2H2O,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听,题目主要考查原电池和电
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判断、电极反应,注意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是酸而不是碱,电极反应式的书
写是易错点,难度中等.
18.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
不为0。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
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
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A.反应速率伙力)=3f(B),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A错误;
B.固体。的物质的量一定,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C的浓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Ao
19.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
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
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0/T;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
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A.pH=1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Fe2+、MnOf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
误;
B.水电离出的c(0/)=IO-12moi.厂1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酸性溶液中Fe2+、”+、NO式或
CQ-)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2+,故B错误;
C.A/3+、40]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Na+、Fe3\S。广、C「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
共存,故D正确;
20.答案:D
解析:解:4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点燃下进行,故A错
误;
B.增大压强,增大活化分子数目,改变温度、催化剂可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B错误;
C.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为燧减的反应,故C错误;
D.水分解吸收热量,贝液态为。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molH2^lmol。2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Do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B.增大压强,增大活化分子数目;
C.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D.水分解吸收热量.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焙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焙变与端变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
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A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21.答案:B
解析:解: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设氢离子浓度为C,所以c(N〃j)+c(Na+)+C(H+)=
c(NO])+
2xc(SO•)+c(C「),2x10-5mol/L+1.9x10-5mol/L+C(H+)=2.3x10-5mol/L+2x2.8x
10~5mol/L+6x10~5mol/L,J9T^C(W+)=10~4mol/L,pH=4,故选B。
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计算酸雨中氢离子浓度,再根据pH的计算公式计算溶液的p".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pH的简单计算,难度不大,明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
难度不大.
22.答案:D
解析: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假定完全反应,则:
根据方程式N2(g)+3H2(g)U2N"3(g)
开始(mol/L):142
变化(mol/L):132
平衡014
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假定完全反应,则:
根据方程式N2(g)+3H2(g):2NH3(g)
开始(mol/L):142
变化(mo"L):132
平衡(mo〃L):270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起始时浓度范围为0<式72)<2,1<©(“2)<7,0<
C(N“3)<4,
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可能达到的值是D,
故选:Do
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
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
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可逆反应特点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极值法在
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23.答案:A
解析:解:4、△,<()、△$>()时,△,—7AS<0,反应能够自发进行,故A正确;
B、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时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
C、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Mn"是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A.
A、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B、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时平衡正向移动;
C、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
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水解平衡的移动、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发生反应、催化剂的催化
原理,题目难度中等.
24.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当压强相同时,温度越高,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越少,这说明升高
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当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生成物z的物质的
量越多,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方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因此X一定是
气态,答案选C。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
固和训练。该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1/-1图像或。-£图像:1"-1图
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二、
平衡图像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先拐先平”。在转化率-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一时
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
25.答案:D
解析:解:X是强酸性溶液,一定不会含有弱酸根离子:C。。、S。歹;
加入硝酸钢,溶液具有了强氧化性,故气体4是一氧化氮,。是二氧化氮,E则为硝酸,故溶液中一
定含有还原性的离子:Fe2+;
B中加入氢氧化钠产生了气体F,F一定是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钱离子;
H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沉淀/,/可能为氢氧化铝或在碳酸钢,故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铝离子;
沉淀C为硫酸钢,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
A、气体4是一氧化氮,故A错误;
B、根据分析,X中肯定存在*2+、NH3SOl,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铝离子,故B错误;
C、E是硝酸,产是氨气,可以发生反应,故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铝离子和氯离子,故D正确;
故选:Do
强酸性溶液,一定没有COg、S。打;加入硝酸铁,引进硝酸根,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一定含有亚铁
离子,故A是一氧化氮,D是二氧化氮,E是硝酸;沉淀C是硫酸钢,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加入
过量氢氧化钠,产生的气体F是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钱离子,生成了沉淀G;”中通入二氧化碳,
生成沉淀/,沉淀可能为氢氧化铝或碳酸钢;根据以上分析,对选项逐一判断.
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如氨气的检验、铝离子的检验等,难度中等.
26.答案:(8分)(1)。(2分)(2),心^)鼻啰,(1分)(3)增大(1分)(4)0.225(2分)(5)CD(2分)
c(CO,)-c(H1)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即△5<();根据图像可知,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是放热反应,△“<(),答案选C。
(2)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幕之积和反应物浓度
的事之积的比值,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华挈3**。
c(COJ-cCH,)1
(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值增大。
(4)根据图像可知,平衡时生成0.75mo/甲醇,所以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是2.25巾。,,则氢气的平均反
应速率是上竺匕=螂侬腮加咏。
渥M瞰&.
(5)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兀(。“3。")"«。2)减小;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4。"3。")"(。。2)不变;将"2。(。)从体系中分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门(。“3。,)"(。。2)增
大;再充入ImolCOz和3m0出,相当于是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增大;
充人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n(CH30H)=(C02)不变,答案选CD。
考点:考查反应热、嫡值、平衡常数、反应速率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所以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属于中等难
度的试题。该题原理培养学生规范答题、审题能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
27.答案:(1)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4的浓度未变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
平衡时4的浓度减小
(2)40%(或0.4)0.06mol/L
(3)>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4)0.014mol/^L-min)
解析:这是一道数形结合的反应原理试题,关键是找出图形中①②③三条曲线的转折点:达到平衡
的时间①,③〉②,但4的平衡浓度关系是①二②〉③,说明②是使用了催化剂,③是升高温
度。
(1)②使用了(正)催化剂;理由:因为从图像可看出,两者最终的平衡浓度相同,即最终的平衡状态
相同,而②比①所需要的时间短,显然反应速率加快了,故由影响反应速率和影响平衡的因素可知
是加入(正)催化剂;③升高温度;理由:因为该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所以不可能是改变压
强引起速率的改变,又由于各物质起始浓度相同,故不可能是改变浓度影响反应速率,再由于③和
①相比,③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平衡时浓度更小,故不可能是加催化剂,而只能是升高温度来影响
反应速率的。
(2)不妨令溶液为13则②中达平衡时4转化了0.04moZ,由反应计量数可知B转化了0.08znoZ,所
以B的转化率为上^xl00%=40%;同样③中力转化了
0.06mol,则生成C为0.06mol,体积不变,即平衡时c(C)=。
(3)4H>0;理由:由③和①进行对比可知升高温度后4的平衡浓度减小,即4的转化率升高,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升温是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4">0。
(4)从图上读数,进行到4.06讥时,实验②4的浓度为:0.072mol/L,则4c(4)=0.100-0.072=
旗U醯愍微城F工
0.028(moZ/L),v(/l)=Ac(A)/At=
4趟做而地
0.007mol/(L-min),所以v(B)=。
28.答案:250m/容量瓶、胶头滴管50.0ml-55.7kJ/molad△H3>△>△H2
解析:解:I.(1)配制250mL0.50mo/"TNaOH溶液的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转移、洗涤、
振荡、定容、摇匀等,需要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等,其中玻
璃仪器为:烧杯、量筒、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商业租金保险合同
- 2025年生死两全保险合同的保单公告
- 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案例分享
- 安全检查、督查登记台帐表
- 2025年室内装修签约合同
- 2025年仓储货物出入库合同
- 二零二五版门禁系统与电子巡更设备配套采购合同4篇
- 市场趋势与消费习惯
- 2025年广西中马凯利数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贵州路建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乔迁新居结婚典礼主持词
- 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附答案)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教案
- 人口分布 高一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指南
- 教案:第三章 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学》课程)
- 诺和关怀俱乐部对外介绍
- 玩转数和形课件
- 保定市县级地图PPT可编辑矢量行政区划(河北省)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天然饮用山泉水项目投资规划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