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部分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2024学年第一学期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期中质量检测高中一年级物理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11月5日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汽车导航已成为我们出行时必不可少的工具,某次导航时导航仪的界面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B.常规路线中的“55.4公里”是指位移大小C.常规路线中显示的“1小时36分”是指时刻D.汽车分别按照常规路线和方案二行驶,两次运动位移相同,路程不同〖答案〗D〖解析〗A.汽车的大小相对行驶路程可以忽略,因此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故A错误;B.常规路线中的“55.4公里”是指路程,大于位移大小,故B错误;C.“1小时36分钟”是指时间间隔,故C错误;D.汽车分别按照常规路线和方案二行驶,初始位置和末位置相同,位移相同,运动路径不同,路程不同,故D正确。故选D。2.关于物理课本中的四幅插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图乙中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快慢定义了速度,运用了比值定义法C.图丙中用极短曝光时间内石子的平均速度来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运用了极限思想D.图丁中把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作用于重心,运用了理想模型法〖答案〗D〖解析〗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B.图乙中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快慢定义了速度,运用了比值定义法,故B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C.图丙中用极短曝光时间内石子的平均速度来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运用了极限思想,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D.图丁中把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作用于重心,运用了等效法,故D错误,满足题意要求。故选D。3.如图所示的x-t图像和v-t图像中,四条图线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6s末,甲乙两车位于同一位置,丁车位于丙车的前方B.0~6s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0~6s内,丙车的加速度始终大于丁车的加速度D.0~6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答案〗A〖解析〗A.由甲图可知,6s末甲乙两车位于同一位置,而v-t图线与横轴所围区域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由乙图可知,0~6s内,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所以6s末丁车位于丙车的前方,故A正确;B.0~6s内,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所以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C.v-t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则0~6s内,丙车的加速度增大,丁车的加速度减小,丙车的加速度先大于丁车的加速度,后小于丁车的加速度,在某一时刻两车加速度相等,故C错误;D.0~6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故D错误。故选A。4.一辆汽车以6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第1s内与第3s内的位移之差3mB.刹车的整个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3m/sC.刹车后1s内与刹车后4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5:8D.刹车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3:2:1〖答案〗B〖解析〗B.根据逆向思维,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则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刹车的整个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D.根据逆向思维,汽车反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上述可知,刹车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5:3:1,故D错误;A.结合上述可知,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为5m,第2s内的位移为3m,第3s内的位移为1m,可知,第1s内与第3s内的位移之差4m,故A错误;C.结合上述可知,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为5m,刹车时间为3s,则刹车后4s内位移为9m,则汽车刹车后1s内与刹车后4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5:9,故C错误。故选B。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5.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后速度的大小变为,则在这内该物体()A.速度变化的大小一定为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C.加速度的大小一定为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答案〗BD〖解析〗若后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变化量为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若后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反向,速度变化量为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所以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1m/s;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故选BD。6.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两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反B.在t1~t2时间内,甲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若t=0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在0~t1时间内两车间距变小D.若t=0时刻甲车在前,乙车在后,运动过程中两车最多能相遇三次〖答案〗BD〖解析〗A.甲、乙两车的速度一直为正值,可知方向始终相同,故A错误;B.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1~t2时间内,甲车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则甲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B正确;C.若t=0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在0~t1时间内乙车速度大于甲车,可知两车间距变大,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0~t1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t1~t2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t2以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若t=0时刻,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则0~t1时间内,乙可能追上甲,t1~t2时间内,甲可能追上乙,t2以后,乙可能再追上甲,即两车可能相遇三次,故D正确。故选BD。7.某组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方案:在一块不透明的长方体挡板上某位置开一条水平透光狭缝(如图),让挡板从某一高处竖直下落,在挡板下落的过程中,挡板挡住光源发出的光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透光时停止计时,再次挡光,计时器再次计时。测得先后两段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用刻度尺测量AB、BC的长度分别为xAB、x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释放时挡板的下沿必须与光电门在同一高度B.释放时挡板的下沿可以在光电门上方一定距离处C.狭缝的宽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使得测量值偏小D.若忽略狭缝宽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答案〗BD〖解析〗AB.该实验要求挡板挡住光电门才开始计时,因此释放挡板的位置不固定,可以在光电门上方一定距离处释放,故A错误,B正确;D.根据、分别表示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而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平均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中间时刻速度,则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故D正确。C.若狭缝宽度不能忽略,狭缝通过光电门也需要一定时间,则整块挡板从A到C的时间大于t1+t2,根据所以得到的测量重力加速度比真实值偏大,C错误。故选BD。8.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物块的质量M=2.3kg,木板的质量m=1.4kg。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3B.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D.木板滑动后,力传感器对物块的拉力大于物块对力传感器的拉力〖答案〗AC〖解析〗A.根据图乙可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7N左右,所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A正确;B.图乙中曲线就是棉线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错误;C.根据图乙可知,物体受到最大静摩擦力为10N左右,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7N左右,所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C正确;D.木板滑动后,力传感器对物块的拉力等于于物块对力传感器的拉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错误。故选A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0分,其中9-10小题为填空题,11-12小题为实验题,13-15小题为计算题,考生根据要求在非选择题的规定区域内规范作答。9.一轿车沿直线运动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经过3s停止,它在停止前最后一秒的位移为4m,则该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在开始刹车瞬间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答案〗824〖解析〗它在停止前最后一秒的位移为4m,根据逆向思维可得解得该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开始刹车瞬间的速度大小为10.原长为16cm的轻质弹簧,当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由两端反向拉时,弹簧长度变为18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若将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由甲一人用200N的拉,这时弹簧长度变为________cm。〖答案〗20〖解析〗根据胡克定律可得解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若将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由甲一人用200N拉,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弹簧长度变为11.某班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源。(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选填“8V”或“220V”)。(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时,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B.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C.实验时,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D.纸带上打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大(3)实验所得纸带上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x1=3.59cm,x2=4.41cm,x3=5.19cm,x4=5.97cm,x5=6.78cm,x6=7.6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220V(2)B(3)①.0.80②.0.40〖解析〗【小问1详析】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小问2详析】ABC.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故AC错误;B正确;D.因为打点时间间隔一定,所以纸带上打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小。故D错误。故选B。【小问3详析】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由逐差法得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12.在一只弹簧的规格参数中,查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现用图甲装置研究该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将弹簧的上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1)挂2个钩码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毫米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cm。(2)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了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关系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相对误差的计算式为,则该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______%。(保留1位小数)(4)如下图,若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下端指针没有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偏,则劲度系数的测量值理论上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答案〗(1)10.90(2)25(3)3.8(4)等于〖解析〗【小问1详析】该毫米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cm,需要估读到0.01cm,所以读数为10.90cm。【小问2详析】根据图像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小问3详析】该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小问4详析】由第2问分析可知,劲度系数表达式中代入的是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所以若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下端指针没有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偏,则劲度系数的测量值理论上等于真实值。13.如图,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的物体,受到和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求:(1)此时物体所受到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若将撤去后,物体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答案〗(1),方向水平向右;(2),方向水平向左〖解析〗(1)物体受到和的水平力作用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2)假设撤去后,物体保持静止,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故假设成立,物体保持静止,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14.如图为“眼疾手快”游戏装置示意图,游戏者需接住从支架上随机落下的圆棒。已知圆棒长为0.4m,圆棒下端距水平地面2.1m,某次游戏中一未被接住的圆棒下落经过A、B两点,A、B间距0.4m,B点距离地面1.25m。圆棒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求:(1)圆棒下端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2)圆棒经过AB段所需的时间。〖答案〗(1);(2)〖解析〗(1)圆棒底部距离A点高度为圆棒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到A点有解得则圆棒下端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圆棒上端距离B点高度为圆棒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圆棒上端下落到B点有解得则圆棒经过AB段所需的时间为15.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如图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汽车甲和货车分别以36km/h和57.6km/h的速度在限速90km/h的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甲车车身长、货车车身长,某时刻货车在甲车前处,若此时甲车司机开始迅速加速从货车左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假定货车速度保持不变,不计车辆变道和转向的时间及车辆的宽度,求:(1)甲车加速到最大速度所走的位移大小;(2)甲车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完成超车的最短时间(结果保留2位小数);(3)一般情况下,汽车时速超过限速不到10%的,仅给予警告,不予扣分和罚款。若甲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车头相距208m,乙车速度为43.2km/h。甲车超车的整个过程中,乙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通过计算分析,甲车在不被扣分和罚款的前提下,能否安全超车?若甲车不能安全超车,则乙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减速才能使甲车安全超车?〖答案〗(1)131.25m;(2)8.03s;(3)不能安全超车,〖解析〗(1)汽车甲、货车的初速度与限速数据分别为,,甲车加速到最大速度过程,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解得(2)甲车加速到最大速度过程,根据速度公式有解得此时间内货车的位移由于表明甲在加速过程没有完成超车,之后匀速过程有,若恰好超车,则有甲车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完成超车的最短时间解得(3)汽车时速超过限速不到10%的,仅给予警告,则有甲车加速到过程,根据速度公式有解得此时间内甲与货车的位移分布为,由于表明甲能够超车,若恰好超车,则有解得,此时间内乙车的位移其中解得令x0=208m,由于表明甲车在不被扣分和罚款的前提下,不能安全超车,若甲车能够安全超车,需要乙减速,当乙车加速度最小时有,解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期中质量检测高中一年级物理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11月5日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汽车导航已成为我们出行时必不可少的工具,某次导航时导航仪的界面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B.常规路线中的“55.4公里”是指位移大小C.常规路线中显示的“1小时36分”是指时刻D.汽车分别按照常规路线和方案二行驶,两次运动位移相同,路程不同〖答案〗D〖解析〗A.汽车的大小相对行驶路程可以忽略,因此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故A错误;B.常规路线中的“55.4公里”是指路程,大于位移大小,故B错误;C.“1小时36分钟”是指时间间隔,故C错误;D.汽车分别按照常规路线和方案二行驶,初始位置和末位置相同,位移相同,运动路径不同,路程不同,故D正确。故选D。2.关于物理课本中的四幅插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图乙中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快慢定义了速度,运用了比值定义法C.图丙中用极短曝光时间内石子的平均速度来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运用了极限思想D.图丁中把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作用于重心,运用了理想模型法〖答案〗D〖解析〗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B.图乙中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快慢定义了速度,运用了比值定义法,故B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C.图丙中用极短曝光时间内石子的平均速度来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运用了极限思想,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D.图丁中把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作用于重心,运用了等效法,故D错误,满足题意要求。故选D。3.如图所示的x-t图像和v-t图像中,四条图线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6s末,甲乙两车位于同一位置,丁车位于丙车的前方B.0~6s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C.0~6s内,丙车的加速度始终大于丁车的加速度D.0~6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答案〗A〖解析〗A.由甲图可知,6s末甲乙两车位于同一位置,而v-t图线与横轴所围区域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由乙图可知,0~6s内,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所以6s末丁车位于丙车的前方,故A正确;B.0~6s内,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所以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C.v-t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则0~6s内,丙车的加速度增大,丁车的加速度减小,丙车的加速度先大于丁车的加速度,后小于丁车的加速度,在某一时刻两车加速度相等,故C错误;D.0~6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故D错误。故选A。4.一辆汽车以6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第1s内与第3s内的位移之差3mB.刹车的整个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3m/sC.刹车后1s内与刹车后4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5:8D.刹车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3:2:1〖答案〗B〖解析〗B.根据逆向思维,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则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刹车的整个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D.根据逆向思维,汽车反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上述可知,刹车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5:3:1,故D错误;A.结合上述可知,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为5m,第2s内的位移为3m,第3s内的位移为1m,可知,第1s内与第3s内的位移之差4m,故A错误;C.结合上述可知,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为5m,刹车时间为3s,则刹车后4s内位移为9m,则汽车刹车后1s内与刹车后4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5:9,故C错误。故选B。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5.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后速度的大小变为,则在这内该物体()A.速度变化的大小一定为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C.加速度的大小一定为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答案〗BD〖解析〗若后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变化量为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若后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反向,速度变化量为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所以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1m/s;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故选BD。6.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两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反B.在t1~t2时间内,甲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若t=0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在0~t1时间内两车间距变小D.若t=0时刻甲车在前,乙车在后,运动过程中两车最多能相遇三次〖答案〗BD〖解析〗A.甲、乙两车的速度一直为正值,可知方向始终相同,故A错误;B.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1~t2时间内,甲车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则甲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B正确;C.若t=0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在0~t1时间内乙车速度大于甲车,可知两车间距变大,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0~t1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t1~t2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t2以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若t=0时刻,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则0~t1时间内,乙可能追上甲,t1~t2时间内,甲可能追上乙,t2以后,乙可能再追上甲,即两车可能相遇三次,故D正确。故选BD。7.某组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方案:在一块不透明的长方体挡板上某位置开一条水平透光狭缝(如图),让挡板从某一高处竖直下落,在挡板下落的过程中,挡板挡住光源发出的光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透光时停止计时,再次挡光,计时器再次计时。测得先后两段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用刻度尺测量AB、BC的长度分别为xAB、x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释放时挡板的下沿必须与光电门在同一高度B.释放时挡板的下沿可以在光电门上方一定距离处C.狭缝的宽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使得测量值偏小D.若忽略狭缝宽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答案〗BD〖解析〗AB.该实验要求挡板挡住光电门才开始计时,因此释放挡板的位置不固定,可以在光电门上方一定距离处释放,故A错误,B正确;D.根据、分别表示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而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平均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中间时刻速度,则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故D正确。C.若狭缝宽度不能忽略,狭缝通过光电门也需要一定时间,则整块挡板从A到C的时间大于t1+t2,根据所以得到的测量重力加速度比真实值偏大,C错误。故选BD。8.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物块的质量M=2.3kg,木板的质量m=1.4kg。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3B.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D.木板滑动后,力传感器对物块的拉力大于物块对力传感器的拉力〖答案〗AC〖解析〗A.根据图乙可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7N左右,所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A正确;B.图乙中曲线就是棉线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错误;C.根据图乙可知,物体受到最大静摩擦力为10N左右,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7N左右,所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C正确;D.木板滑动后,力传感器对物块的拉力等于于物块对力传感器的拉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错误。故选A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0分,其中9-10小题为填空题,11-12小题为实验题,13-15小题为计算题,考生根据要求在非选择题的规定区域内规范作答。9.一轿车沿直线运动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经过3s停止,它在停止前最后一秒的位移为4m,则该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在开始刹车瞬间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答案〗824〖解析〗它在停止前最后一秒的位移为4m,根据逆向思维可得解得该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开始刹车瞬间的速度大小为10.原长为16cm的轻质弹簧,当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由两端反向拉时,弹簧长度变为18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若将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由甲一人用200N的拉,这时弹簧长度变为________cm。〖答案〗20〖解析〗根据胡克定律可得解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若将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由甲一人用200N拉,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弹簧长度变为11.某班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源。(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选填“8V”或“220V”)。(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时,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B.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C.实验时,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D.纸带上打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大(3)实验所得纸带上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x1=3.59cm,x2=4.41cm,x3=5.19cm,x4=5.97cm,x5=6.78cm,x6=7.6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220V(2)B(3)①.0.80②.0.40〖解析〗【小问1详析】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小问2详析】ABC.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故AC错误;B正确;D.因为打点时间间隔一定,所以纸带上打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小。故D错误。故选B。【小问3详析】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由逐差法得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12.在一只弹簧的规格参数中,查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现用图甲装置研究该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将弹簧的上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1)挂2个钩码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毫米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cm。(2)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了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关系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相对误差的计算式为,则该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______%。(保留1位小数)(4)如下图,若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下端指针没有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偏,则劲度系数的测量值理论上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答案〗(1)10.90(2)25(3)3.8(4)等于〖解析〗【小问1详析】该毫米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cm,需要估读到0.01cm,所以读数为10.90cm。【小问2详析】根据图像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小问3详析】该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小问4详析】由第2问分析可知,劲度系数表达式中代入的是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所以若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下端指针没有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偏,则劲度系数的测量值理论上等于真实值。13.如图,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