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临泉县复读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注入试管中,放置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取样4次,每次取样时均将培养液摇匀。然后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1mm3样品中酵母菌数量(个)pH112103.728205.4312104.8410005.0根据此表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取样的先后顺序为2、4、1、3B.取样品时摇匀培养液的目的是使酵母菌与氧气充分接触C.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出生率>死亡率D.在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的环境容纳量为1.21×107个2.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般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捕食和竞争实现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环境对有利变异的定向选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D.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3.下列与种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B.种群中A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组成基因库C.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4.植物侧芽的生长受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定时测定侧芽长度,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二:用14CO2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的放射性强度和IAA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结果说明去除顶芽能促进侧芽生长,添加的IAA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限B.由图2可知,去顶8h时,I组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接近于Ⅱ组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C.图2结果说明去除顶芽能够调整光合产物在顶芽和侧芽处的分配情况D.去顶后添加IAA,侧芽生长仍受抑制,说明IA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向下运输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微量高效的信号分子B.植物激素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中并催化特定反应C.植物激素都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D.植物激素几乎参与了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6.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过神经系统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松手是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就进行了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我国植物学家将名贵兰花的茎尖细胞放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下图是细胞培养形成兰花植株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过程③和过程④分别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及氨基酸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两种激素。兰花茎尖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后形成完整兰花植株的技术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3)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对____________进行化学或物理的诱变处理,促使其发生突变,再通过诱导分化形成植株,从中选育出优良品种。这种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________。(4)若将兰花的茎尖细胞换成兰花的花粉粒经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长成可育植物。这种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新型冠状病毒最初侵染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2)冠状病毒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冠状病毒,可用于预防接种。类冠状病毒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注射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_____。(3)该类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要借助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要通过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促其裂解并释放病毒。(4)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内的增殖,患者出现发热现象,体温调定学说认为正常情况下丘脑预设的一个体温调定点为37℃,而病毒感染会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如体温升高到39℃,这时人的感觉是_______(填“冷”或“热”),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导致发热出现。若患者服用退烧药,机体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生理途径来增加散热,使体温恢复正常。(5)在隔离治疗期间,医生建议患者多喝水,从而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患者大量饮水后,_____渗透压下降,_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9.(10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也是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请回答问题:(1)T淋巴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______产生,在______中发育成熟。(2)CAR是一种人工构建的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相关抗原的嵌合受体。科研人员将CAR插入到T细胞膜上,获得CAR-T细胞。由图1可知,通过______的特异性结合,可刺激CAR-T细胞释放颗粒酶、穿孔素及多种细胞因子,高效杀伤肿瘤细胞。该过程越过了正常细胞免疫过程的______环节,提高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效率,避免肿瘤细胞逃逸。(3)科研人员研究了“CAR-T对人结肠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将______细胞或CAR-T细胞分别与结肠癌细胞体外混合培养,检测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已知乳酸脱氢酶(LDH)是在所有细胞中稳定存在的酶,当细胞膜损伤时快速释放到细胞培养液中。因此,可通过检测______反映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可知,与正常T细胞相比,______。(4)为进一步研究CAR-T免疫疗法对人结肠癌的治疗效果,还需做哪些方面的工作?______。10.(10分)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过程是由于河流产生______________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物种1和物种2形成的标志即意味着两个物种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现代生物技术______________可改变这种种间阻碍。(2)图2中在____________时间段内种群甲发生了进化,在T时__________(是/否1不一定)形成新物种。(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30%和5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11.(15分)玉米是生物实验的好材料,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部生雄花序,侧面生雌花序),玉米的染色体有20条,下面以玉米为材料来完成相关的实验。(1)将发芽的玉米种子研磨液过滤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55℃水浴加热2min,试管中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有__________的存在。(2)将玉米幼苗培养,欲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需用显微镜观察根尖__________区处于_________期的细胞,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晰。(3)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植株A、B玉米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种授粉所获得的玉米粒色如下表授粉紫红粒玉米/粒黄粒玉米/粒Ⅰ587196Ⅱ0823Ⅲ412386①在进行以上三种传粉实验时,常需要将雌、雄花序在人工授粉前和授粉后用袋子罩住,目的是__________。②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形性状,则植株A基因型为__________,授粉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只进行授粉Ⅲ一种实验,根据表Ⅲ中实验结果,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玉米粒色的显隐性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酵母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且两种呼吸方式均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碳酸,时间越长,碳酸积累越多,pH值越低,所以可根据培养液pH的变化来确定取样顺序。根据表格中各样品中pH的大小可推知取样的先后顺序为2、4、3、1,故A项错误;取样品时摇匀培养液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减少误差,B项错误;在定量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通常是先增多,后稳定,再之后就减少,所以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可能不断变化,C项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pH由5.4降到4.8,再到3.7,其数量由820到1210到稳定,表明10mL该酵母菌培养液的环境容纳量为1210××10=1.21×107个,D项正确。2、D【解析】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涵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详解】A、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的种类,因此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A错误;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可以通过捕食和竞争实现的,也可以通过种间互助实现,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错误;D、由于体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D。3、B【解析】1、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且符合种群的特征。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符合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一个种群,A正确;B、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种群中A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是属于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B错误;C、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C正确;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正确。故选B。4、D【解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也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详解】A、图1结果显示,与完整植株相比,去除顶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侧芽的生长持续增加,而去除顶芽并使用JAA组,侧芽的生长量高于对照组低于去顶组,因此实验结果说明去除顶芽能促进侧芽生长,添加的IAA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限,A正确;B、由图2结果可知,去顶8h时,I组完整植株组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接近于Ⅱ组去除顶芽组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B正确;C、图2结果显示去顶后8小时侧芽部位附近14C的放射性强度明显高于完整植株,据此可说明去除顶芽能够调整光合产物在顶芽和侧芽处的分配情况,C正确;D、去顶后添加IAA,侧芽生长仍受抑制,说明IAA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从而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而受到抑制,即IAA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但根据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D。5、D【解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微量有机物。2、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详解】A、植物体内无分泌激素的腺体,只是在一定部位产生,A错误;B、在成熟组织中,植物激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另外,激素只是起到调节作用,无催化作用,B错误;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其他激素如脱落酸、乙烯不具有这个特性,C错误;D、生长素发现后,人们陆续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他们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了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D。6、A【解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详解】A、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但是需要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A错误;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正确;C、完成松手的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C正确;D、缩手反射属于低级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④.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⑤.愈伤组织⑥.突变体的利用(或诱变育种)⑦.单倍体育种⑧.缩短育种年限等【解析】图示表示细胞培养形成兰花植株的过程,其中①表示获取茎尖的切片;②表示从茎尖细胞中分离茎尖细胞;③表示脱分化过程,该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④表示再分化;⑤和⑥表示胚状体发育形成植株。【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③为脱分化、④再分化。(2)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成分: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以及氨基酸、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保证无菌。兰花茎尖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后形成完整兰花植株的技术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3)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对愈伤组织进行化学或物理的诱变处理,促使其发生突变,再通过诱导分化形成植株,从中选育出优良品种。这种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突变体的利用。(4)若将兰花的茎尖细胞换成兰花的花粉粒,经组织培养形成植株,再进行染色体加倍,这种育种方法称为单倍体育种,其突出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点睛】本题结合兰花植株组织培养过程,重点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包括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条件和应用等,相关知识点需要考生识记,属于识记层次的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如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如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应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如从培养的红豆杉细胞中提取抗肿瘤药物紫杉醇)。8、(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2)①.疫苗②.抗体和记忆细胞(3)①.浆细胞##效应B②.细胞毒性T(4)①.冷②.大于③.出汗④.皮肤血管舒张(5)①.细胞外液②.垂体③.减少④.减弱⑤.神经--体液【解析】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人体的体温调节是个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核心温度,以心、肺为代表。而机体的内、外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许多因素会干扰深部温度的稳定,此时通过反馈系统将干扰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经过它的整合作用,再调整受控系统的活动,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体热平衡,达到稳定体温的效果。【小问1详解】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以及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溶菌酶、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组成。【小问2详解】类冠状病毒是减毒的微生物,在免疫学上被称为疫苗;疫苗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定的免疫应答,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小问3详解】抗体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要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促其裂解并释放病毒。【小问4详解】人是恒温动物,产热等于散热,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在该过程中,人体感觉寒冷,所以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升高体温;在这个过程中,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人体体温升高;机体可以通过出汗、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体表温度增大,散热量增大)等生理途径来增加散热。【小问5详解】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下丘脑中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导致其合成的并至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因此抗利尿激素减少会导致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出现尿量增多;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既涉及神经调节(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也涉及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为神经--体液调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及水盐平衡调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9、(1).分化(2).胸腺(3).CAR与肿瘤抗原(4).抗原呈递细胞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5).正常T(6).释放到培养液中LDH的含量(活性)(7).CAR-T细胞对结肠癌细胞在各E:T比值下均表现出更强的杀伤作用(8).动物体内实验,临床实验,副作用检测,继续增大E:T比值【解析】1、特异性免疫的过程:2、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T淋巴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裂产生,然后转移至胸腺分化发育为成熟的T细胞。(2)识图分析可知,图1中CAR-T细胞通过细胞上的CAR与肿瘤抗原进行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可刺激CAR-T细胞释放颗粒酶、穿孔素及多种细胞因子,高效杀伤肿瘤细胞。根据细胞免疫的过程可知,正常细胞免疫过程中需要吞噬细胞对抗原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而该过程越过了正常细胞免疫过程的抗原呈递细胞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的环节,提高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效率,避免肿瘤细胞逃逸。(3)根据图2分析可知,该实验研究了T细胞和CAR-T对人结肠癌细胞体外的杀伤作用,因此研究过程中将正常T细胞或CAR-T细胞分别与结肠癌细胞体外混合培养,检测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根据题意,乳酸脱氢酶(LDH)是在所有细胞中稳定存在的酶,当细胞膜损伤时快速释放到细胞培养液中。若结肠癌细胞被杀伤,那么细胞膜破损时导致乳酸脱氢酶(LDH)会释放到细胞培养液中,因此可通过检测释放到培养液中LDH的含量或者活性反映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分析图2的结果可知,与正常T细胞相比,CAR-T细胞对结肠癌细胞在各E:T比值下均表现出更强的杀伤作用。(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为进一步研究CAR-T免疫疗法对人结肠癌的治疗效果,还需要继续做动物体内实验以及临床实验,同时还要进行副作用检测,实验中继续增大E:T比值,研究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情况,以便于更好的用于结肠癌的治疗。【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和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结合题意中的信息,分析CAR-T免疫疗法对人结肠癌的治疗机理和效果以及检测的指标,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新情景的问题。10、(1).地理隔离(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4).QR(5).不一定(6).35%【解析】A基因频率指A占A与a的比例。种群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详解】(1)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因此a过程是由于地理隔离。由于甲乙两种群生活的环境不一样,经过长期的选择,产生了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间的障碍,实现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2)图2在QR段基因频率改变,种群发生进化。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易合同样式
- 施工合同中的木工劳务分包细节
- 购房合同解除的合法性探讨
- 坯布供应商购销协议
- 房屋买卖合同的房产交易利息计算
- 喷浆作业分包合同模板
- 正式软件升级服务合同
- 海运散货运输协议模板
- 医疗设备维修服务合同案例
- 结婚保证书范文精彩剖析
- 2024中国长江电力股份限公司招聘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清洁灌肠护理
- 2024CPA合作合同模板
- 审计实务培训课件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查房-257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合同
- 衢州江山市交投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职业资格证书遗失补发申请表
- 《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应用》课件-维持血压健康水平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应用
- 18慈母情深 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