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定探究(论文)13000字】_第1页
【家庭暴力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定探究(论文)13000字】_第2页
【家庭暴力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定探究(论文)13000字】_第3页
【家庭暴力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定探究(论文)13000字】_第4页
【家庭暴力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定探究(论文)13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目录家庭暴力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定研究摘要如今家庭暴力问题越来越多,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中国在2016年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反家庭暴力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得到了联合国妇女与儿童联谊会的大力支持与肯定,也是对中国妇女权益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刑法规制上不明确、家庭暴力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定模糊、家庭暴力犯罪取证困难的问题,由于举证门槛过高、公权力干预的手段实施困难,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受害者权益无法得到保护。错的永远是施暴者,而不是受害者。家暴作为一种违法行为,需要社会共同抵制与救助。被声讨追责的是“家暴”,让家暴再无“挡箭牌”。文章的重点是对家庭暴力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定。为了更好的对家庭暴力犯罪进行处罚,强调故意伤害罪与家庭暴力的关系,防止造成罪责刑不相符的情形,从而对家庭暴力的刑法规制有更好的认知,折射出我国反家庭暴力实施的困境,以及家庭暴力罪归入刑法犯罪的必要性。通过对于《反家庭暴力法》立法的缺陷提出可行的建议,通过完善举证制度、增加更多家庭暴力救济热线服务,从而防治严重的家庭暴力案件,因此对于家庭暴力入刑的界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关键词:家庭暴力;故意伤害罪;界定;防治目录TOC\o'1-3'\h\z\u摘要 II第1章绪论 11.1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2研究综述 21.2.1国内综述 21.2.2国外综述 2第2章相关核心概念 32.1家庭暴力的概念 32.2家庭暴力的特点 33.故意伤害罪的定义 43.1故意伤害罪的概念 43.2故意伤害罪的特点 44.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 54.1我国反家庭暴力犯罪有关法律规定 54.2家庭暴力(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系 55.样本选择与案例基本情况 75.1样本案件的事实归纳 75.2争议焦点分析 86.《反家庭暴力法》存在的问题 96.1救济适用的主体不明确 96.2家庭暴力类型规制的空白 96.2.1性暴力 96.2.2冷暴力 96.2.3精神控制 106.3与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的界定模糊 106.4证据收集难度大 116.5举证责任分配失衡 117.我国家庭暴力救济机制的完善 137.1《反家庭暴力法》立法的完善 137.2典型国家与地区相关立法的借鉴 137.2.1美国家庭暴力救济机制 137.2.2港澳地区家庭暴力救济机制 147.3家庭暴力举证制度的优化 157.4与故意伤害罪的准确界定适用 167.5增加社会法律援助方式 167.5.1设置反家庭暴力热线咨询中心 167.5.2构建社会多机构合作机制 167.5.3举报家暴行为纳入为奖励范畴 177.5.4加强反家庭暴力宣传 17结语 18参考文献 19PAGE17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1.引言PAGE18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家庭暴力一度成为近年来的热搜话题,家庭暴力的案件越来越多。自实施五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实施了个人保护令的方法,并建立了许多保护受害者的庇护所。但由于权力机关对该立法不够重视,没有出台具体的细则条例,导致家庭暴力问题日益突出。随之全世界也在对家庭暴力的情形进行探讨,每年11月25日是制止侵害妇女暴力行为国际日,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2.8亿个家庭中,有27%的家庭妇女被家庭暴力笼罩着。大约每7秒就会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的暴力殴打。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的情势下,“家暴”问题频发。在过去一年里中,有2亿5600万名年龄在20至50岁的女性遭遇过身体暴力或性暴力。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时常面临着受害人不知晓报警、法院对受害者人身保护令核发的数量少、庇护场所使用低等诸多困境,导致家暴现象依然猖狂。同时在法律层面上在对家庭暴力的界定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对家庭暴力遏制中,不能因为双方关系特殊的借口就可以逃避法律制裁。同时有很多的家庭暴力实际上已经逐步演化成为了故意伤害,但是法律上缺乏家暴和故意伤害之间的相关法律的定论,所以才导致恶性家庭暴力案件屡次发生。选题意义:家暴作为一种违法行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乡风民俗也不是实施家暴的“挡箭牌”。被声讨追责的是“家暴”,而不是哪一个地区、哪一个民族。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谴责、发现、惩治、救助。我国立法相对滞后,在刑法规制上研究的内容比较浅显。法律本应该是保护受害者合法权益的盾牌,但由于虐待罪过高的入罪标准和对故意伤害罪界定不清、缺失具体的相关罪名定罪,让那些身处在暴力的危险中的受害者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法律援助。家庭暴力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定模糊,导致一些长期轻微家暴行为不能规制为刑法上的犯罪。同时由于立法上对性暴力和经济控制这类新兴的家庭暴力的关注度不高,从而造成被忽视。本文主要从家庭暴力与故意伤害的界定角度出发,探讨出它们之间的问题所在,通过对反家庭暴力法制度的研究,洞察制度中缺失空白处与不能有效实施的症状所在。在此层面上,本文对反家庭暴力法立法研究与对实际解决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2研究综述1.2.1国内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借鉴一些学术讨论和专家的研究,得出结论学者们对我国的家庭暴力问题进行了密切而深入的探讨,也认识到家庭暴力问题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改进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其中在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妇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协作建立健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在保护妇女儿童的人身安全和其他严重的危害妇女儿童权益的刑事案件中,开辟或者加强和完善"绿色通道",加大对于处理家庭暴力的现象和事实的相关依职权和调整证明力度,减轻了对当事人的举证负责,适当地降低了放宽其他的举证标准,完善了妇联组织以及其他妇联组织代为给予妇联组织人身安全禁止行为令的实施情况等,进一步地明确和细化了妇联组织保护妇女和幼儿利益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另外《民法典》针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了刑法规制,还有王作富在中国刑法学的研究中,王作富对于家庭暴力的基本特征、手段和存在缺陷问题作了详细的介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建议草案中,他也提出了在家庭暴力的刑法学中应用新型家庭暴力的犯罪。这些对于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1.2.2国外综述本文外文综述通过介绍国外相关立法为主,来借鉴相关优秀的做法。主要有黄列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J].环球法律评论,2002(01):104-114.的《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本文介绍了国际和美国等治理反家庭暴力的过程;《台湾家庭暴力现状及防范经验》一文中主要介绍了港澳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旨在通过这些国家及地区做法的了解,为家庭暴力的防治提供有力的对策。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J].环球法律评论,2002(01):104-114.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2.家庭暴力的概念第2章相关核心概念2.1家庭暴力的概念一直来对家庭暴力并未作出具体的定义,随着201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也是我国首部关于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对家庭暴力作了界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殴打、捆绑、致残、限制人身自由和经常辱骂、恐吓等手段,对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侵犯”。,与此同时,联合国在《消除虐待妇女暴力宣言》中指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的身体、精神和性暴力,包括殴打、性虐待、强奸配偶等有关的暴力”,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相关学者作出了家庭暴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的一致决定,家暴行为不仅存在于同居者和配偶之间,而且危害着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同时,家庭暴力的形式,包括身体暴力和性暴力,以及对精神的冷暴力和经济控制。本文笔者主要以女性为受害者的视角展开讨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殴打、捆绑、致残、限制人身自由和经常辱骂、恐吓等手段,对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侵犯”。2.2家庭暴力的特点(一)施暴地点隐秘性强家庭暴力一般发生在隐秘性较强的地方,一般外人看不见,这就为暴力者提供了实施行为的一个隐蔽场所。家庭暴力除了对伤害人身外,还包括性、精神和经济上的控制。由于冷暴力缺乏明显的精神特征,即使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不能很直观的表现出来,这使得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由于空间的隐蔽性导致受害人被施暴时,不能及时被人发现,也不能更好的举证和收集证据。(二)关系的特殊性由于在家庭暴力中鉴于其犯罪性质相对于较轻,再加上受害者与施暴者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因此他们之间的施暴行为对立关系并非不可转变暴力带来的伤痛会随着特殊的亲情不断遗忘,也因为根深蒂固的传统家庭观念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最后也无奈的包庇加害者。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关系,施暴者的事后求全,加上被害者的心软,施暴者往往能得到被害人的谅解。因而一次又一次的恶循环下去。(三)危害大家暴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伤害,而且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而长期的暴力行为也会导致受害人心理扭曲,报复甚至杀人,家庭暴力给妇女造成巨大的身心创伤。妇联对女性犯罪者的数据进行了调查:家庭暴力是女性犯罪的重要原因,而为了自救而杀害犯罪者是许多对受虐待女性的最终选择。由此可见,家庭暴力带来了极大的危害。3.故意伤害罪的定义3.1故意伤害罪的概念故意造成伤害犯罪的主要客体之一就是侵害他人身体健康。在主观层面,故意伤害犯罪是指故意伤害别人的行为。客观方面有可能是因为该人具有故意伤害别人身体的行为,必须被认为是非法采取实施的故意伤害别人身体的行为,且该种行为已经对别人身体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危害,才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犯罪,只是一般性的拳打脚踢、推拉或者撕扯,并且不会对别人产生任何伤害后果。3.2故意伤害罪的特点就一般情理而言,受害者所遭受的损害是长期的轻微伤,就对此事不负有刑事责任,就不可以以故意伤害罪来判处该罪。因此具体而言,故意伤害犯罪往往具有一次性,故意的心态,达到了轻伤以上标准的特点,而往往与家庭暴力的界定中存在差异。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4.相关热点案例分析4.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4.1我国反家庭暴力犯罪有关法律规定《反家庭暴力法》通过六个部分总则、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法律责任和附则。提到了预防家庭暴力的方法。参照《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继承的章节,明确体现了禁止家庭暴力的原则。当受害者因暴力而请求援助时,相关机构有义务向受害者提供最大限度的援助,并加大对施暴者的惩罚力度。此外,如果婚姻家庭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受害人遭受严重的非人道的家庭暴力导致的,受害人有权要求适当的赔偿。这不仅包括对医疗和后续治疗过程中造成的医疗赔偿,还包括对受害人精神损害的赔偿。在我国刑法中,与家庭暴力有关的犯罪包括总则、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法律责任和附则。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强奸罪、虐待和侮辱罪等4.2家庭暴力(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系故意伤害与家暴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故意伤害家暴行为实际上是直接造成了其他受害人的故意轻伤以上,则我们可以确切地认定这就是一个人实际上属于故意伤害罪。然而刑法规制中没有家暴罪,只有故意伤害罪。如果一个故意伤害家暴行为实际上是直接造成了其他受害人的故意轻伤以上,则鉴定结果显示对方受轻伤可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就家庭暴力类型的犯罪来说,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实际上在其犯罪组织构成上大致相似。行为人实施这种犯罪的手段和其危害后果往往具有某种共性,人民法院很容易就会陷入以"故意伤害罪"为名定罪或者以"虐待罪"为名定罪的困境。就其他犯罪的主体而言,二者一般都被认为是其中的家庭成员;在主观层面,二者都被认为是故意犯罪;在其客体地位这方面,二者均严重地侵害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其客观因素方面而言,二者都表现为对受害人的殴打等行为。但虐待和故意伤害仍然存在着差别。就一个具有虐待性行为而言,虐待性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受益者是与之共同生活和具有互相扶养义务的一个家庭成员。故意伤害罪不受这一限制。从主观方面来看,二者虽均属于故意犯罪,但其具体内容不一。虐待罪的主观故意性主要体现为虐待受害人的身心遭到了折磨与摧残。但是,故意伤害犯罪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损害其他受害者的生命财产权和身体安全。从一个客观的方面看,虐待罪通常表现因素包括:长期或不断地受到折磨、摧残。而故意伤害罪不可能持续性,往往仅仅是一次性的行为。5.样本选择与案例基本情况本章节以近些年来备受争议的两起新型家庭暴力案件为例,从已经纳入的和未纳入的刑法争议焦点角度入手,引出了本文所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建立和完善我国刑法对于家庭暴力违法犯罪进行更有效的规制,弥补我国现行刑法中涉及到的相关违法罪名的不足,以及我国刑法对于家庭暴力违法的处理措施犯罪规制性的缺位。通过两个典型案件的案例进行描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对于家庭暴力违法犯罪立法上的优势和不足。要认识到,通过完善立法来遏制家庭暴力犯罪势在必行。5.1样本案件的事实归纳案例一:张晓燕是来自重庆南川区的一名大学女医生,她和自己的丈夫黄某于2011年离婚后,住在一起。去年三月四日深夜,张晓燕在服毒后,又再次遭到了黄某的严重毒打。第二天她被送到医院,但无效死亡。一家人在医院的太平间里看到了张晓燕受伤后的样子,张晓燕的姐姐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便报警。南川市警方确认,张晓燕系由于乌头碱化合物中毒导致死亡,其尸体为纯净性颅骨骨折,鼻骨粉碎性骨折,全身许多地方均为皮肤受挫擦伤,非致命性重伤二级。张晓燕的妻子黄某4月8日因涉嫌故意受伤而被南川市政府警方执行刑事逮捕。随后,黄某向张晓燕的家赔偿了25万元,取得了谅解。九月十九日,南川区法院判决黄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他人有期徒刑六个月。十月六日,黄某被释放回家。案例二:美妆博主宇芽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她被男友沱沱在电梯里施暴,同时视频采访中出现了沱沱的两名前妻以及朋友,她们都指认了沱沱曾经的家暴行为。随后,宇芽通过图文微博形式,详细讲述了自己遭遇家暴的过程。宇宙芽的微博一发布就迅速受到微博用户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关部门随即对事件作出反应。重庆妇联、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均以官方微博回应称,相关部门对此事高度重视,已与宇芽取得联系,介入事件调查,将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经警方调查取证,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于11月28日发布官方微博“@平安江北”,对沱沱20日行政拘留,并处以罚款。此外,江北区人民法院还发布了一项人身保护令,保护受害人宇芽的人身安全。5.2争议焦点分析在案例一中,法院仅对黄某故意伤害其妻子张晓燕的行为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而对其长期施暴并未定罪。所以从法律上讲,黄学通虽然是以殴打致人死亡的罪名长期被判处死刑,但在法律上确实只是故意伤害罪,而非故意杀人罪。验尸报告显示,张晓燕遭受殴打导致了脑部和鼻梁骨折。此前,也曾有过左腿骨折的家暴事件。黄学通深感庆幸的是,张晓燕大夫是自杀,不是被杀,他不必承担故意杀人的罪责。说明司法机关在审理家暴案件时,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却没有适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案例二中,宇芽男友沱沱的行为是否构成家庭暴力的刑事犯罪,存在很多争议。在庭审中,宇芽表示男友的行为是对自己的家暴行为,并提供了一系列的多次家庭暴力伤害视频证据和证人证言。然而,宇芽提供的证据显示,殴打并没有达到轻伤以上的程度,只是轻微暴力引发的情感纠纷,故不构成刑事上的犯罪。最后公安局发布了对施暴者沱沱20天行政拘留的处罚结果。本文认为,沱沱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家庭暴力犯罪,并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由于现行刑法在规制家庭暴力方面存在缺陷,最终的判决并未对沱沱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在入罪的判断中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界定,只能依据分则中的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之间去是否套用。同时对同居者之间暴力是否规制于家庭共同生活成员中的家庭暴力。这些问题都为施暴者带来了漏洞可钻……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5.《反家庭暴力法》存在的问题6.《反家庭暴力法》存在的问题6.1救济适用的主体不明确在《反家庭暴力法》中对家庭成员这一主体的界定不明确,如今家庭成员的主体范围明显增大,就是说只要在同一住所里两个人发生辱骂甚至严重的殴打情形就可以构成家庭暴力。然而这些人的暴力举动在法律上都是缺失的。比如夫妻双方离婚后实施的家庭暴力,不合法关系同居之间发生的暴力等等都不受救济主体的保护。而且家庭成员主要包括老年人、小孩还有妇女这些弱势群体。这三个弱势群体相比之下,还是妇女群体所占比重比较大,妇女群体当受到家庭暴力时,开始进行反抗,争取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而不像之前那样包容忍让。但在存在夫权控制的大时代背景下,对家暴进行反抗时更容易促成家庭暴力的产生,程度也会不断地加深。6.2家庭暴力类型规制的空白6.2.1性暴力从社会论角度看,学者研究认为结婚后,夫妻关系之间的性生活就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论何时何地只要自己丈夫生活需要,就应该无条件的进行积极配合。妻子的性生活权利只能被丈夫强行支配,这种做法是违背人道主义的,值得抨击的。因此,在婚姻关系存续的时候,女性的性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如果丈夫想发生性行为,他必须得到妻子的同意,而不是单方面要求。其次可以进行性生活的时候我们不能损害对方的身体心理健康,这是对女性主义基本的尊重。与此同时,性暴力不仅限于配偶,而且这种不道德的性生活,如果涉及暴力,也应该被归类为性暴力,如同居者之间的性生活,这些都需要纳入性暴力的范围,否则在关于性暴力的规定方面将存在差距和空白,因此,性暴力纳入家庭暴力类型也显得十分重要。6.2.2冷暴力家暴包含了精神暴力,精神暴力不是伤害受害者的身体,而是伤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心理。冷酷无情表现在对对方冷淡、轻视、疏远、漠不关心,把语言交流降到最小,或者控制对方的心理状态。这一心理暴力并不会立即影响到受害者,而是一种折磨的过程,逐渐伤害了彼此的心理。心理暴力危害很大,甚至造成的伤害是身体暴力和性暴力无法比拟的,下面是数据反馈,65%以上的家庭都有夫妻冷战现象,基本上都是双方互不相让。在大约22%的家庭中,夫妻双方都有身体暴力倾向。冷暴力直接会触及到受暴者的心理,使受暴者情绪低落,精神状态极差。这样的心理压抑很难恢复,造成的影响也很持久。如果处于一种长期的状态,可能会导致受害者心理出现问题,甚至抑郁、自杀等等,因此,精神暴力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暴力形式,需要纳入家庭暴力的范围,同时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如何界定其证明标准也是需要立法规范的。6.2.3精神控制精神控制也是近几年出现的比较多的一种新兴的家暴形式,而在家庭暴力的类型界定中,只规定了对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的行为。根据这一定义,在经济上受夫妻控制的行为很难被视为家庭暴力。所以,法院不会支持以经济控制作为家庭暴力理由要求离婚并给予经济补偿的诉讼请求。而在婚姻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经济控制的行为是否属于家庭暴力行为?笔者认为是有必要纳入到家庭暴力类型中,研究表明,长期过多的经济控制会扭曲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使人由于经济上的不自由,无形中增加了焦虑情绪和精神上的压抑。通过经济上来控制他人正常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控制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种,对被控控制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严重伤害。这是一种“软性家暴行为”。因此,纳入其中也十分必要。6.3与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的界定模糊关于家庭暴力犯罪,我国刑法没有专门的一章分则。因为与家庭暴力有关罪名也不明确,所以现有刑法条款不足以涵盖家庭暴力罪的各个方面。实际上,在刑法中,家庭暴力和故意伤害罪是两个不同的罪名,根据最密切的联系原则,根据家庭暴力的行为方式和后果分不同情况分别定罪量刑:经常对家庭成员施暴,造成轻微伤害后果,或者经常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谩骂、恐吓,给家庭成员造成精神伤害的,就以虐待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例如,如果施暴者造成轻伤以上或致死,就根据施暴者是否具有故意的主观心理,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无论最终以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其入罪标准都不尽相同。若以虐待罪对行为人进行规制,则该罪名所提及的重复性犯罪、情节恶劣等均不明确且难以衡量,再加上发生地点隐蔽,受害人难以举证,给受害人带来了许多障碍;若以故意伤害罪对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进行规制,则只对造成轻伤以上后果的单一暴力行为进行惩处,但以前实施的虐待行为并未造成轻伤以上后果,则无法对其进行惩处。这是否又体现了刑法上的罪责刑相统一?6.4证据收集难度大由于家庭暴力的犯罪案件大部分在提起诉讼的过程中需要由自诉人提供被家暴的相关证据,但是目前我国规定的八种证据形式中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6.5举证责任分配失衡法庭在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时,只需对证据进行形式审查,而无需实质审查。虽然人身安全保护令作为一种民事强制措施,其基本目的是保护受害人的人身安全,确保今后的诉讼程序顺利进行。但在司法实践中,不宜由法官对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证据进行实质性审查。原告应在提供基本证据证明受害者遭受了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实际危险的情况下,根据反家暴法的有关规定,向法院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暴力的立法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在立法实践中,部分法官对证据的实质审查,反映了他们对反家庭暴力法的基本精神和相关规定的理解,有一些误解甚至是偏颇,这一问题值得重视。在随后的离婚诉讼程序中,应当对有关家暴的证据进行实质审查,当家暴是离婚诉讼的原因时,涉及当事人利益的处分,例如是否判决离婚,子女由谁抚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否考虑照顾受害人,施暴人是否支付离婚损害赔偿等问题,进行实质审查,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体现立法精神。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6.我国家庭暴力救济机制的完善7.我国家庭暴力救济机制的完善7.1《反家庭暴力法》立法的完善法律之所以不完美,是因为它的独特性,不仅要立足于过去,更要着眼于未来。这就需要立法者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满足群众对法律保护的需要,从而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滞后于许多国家和地区,《反家暴法》的颁布和人身安全保护秩序法律法规的建立,使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反家暴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们需要在今后的立法工作中完善和解决这一问题。《反家暴法》出版实施已5年,公共权力的介入已成为预防家庭暴力的必然。公权力是保护家庭成员私权力的根本途径。但当受害方无法抵抗伤害时,公权力必然要介入。同时,总结分析了国外或其他地区的优秀做法,并结合已出台的司法解释或具体实施细则,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7.2典型国家与地区相关立法的借鉴7.2.1美国家庭暴力救济机制在美国,遭受家庭暴力时最常见的救济手段之一就是执行民事保护令。所谓的民事保护命令,就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了依法保护特定的个人身体免遭某种家庭暴力行为而颁布的一种强制性命令或判决,以防范或阻止某种家庭暴力的加害者进行某些特定的行为。第一项规定:禁止利益保护令中的被申请人对于该申请人或其他被指定的家庭和社会成员行使暴力或以其他武装手段进行威胁;第二项规定:禁止施暴者利用电话等电子设备进行追踪、骚扰受害者。第三项规定:禁止被申请人擅自离开其居留地;第四项规定禁止被申请人直接接近申请人或其他规定家庭成员的居住地、学校、工作区域以及他们经常光顾的其他区域;第五项规定近年来美国各州法院逐步建立了专门的针对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审裁处,以更有效地引导和协调帮助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暴诉讼审判法院主要受理有关家庭暴力的民事案件以及轻微的刑事案件。特别是法庭的法官受过严格的专业培养,并且具有社会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够深刻地了解家庭暴力发生双方的身体心理状况和意志,更好地处理家庭暴力的案件。同时,法官们的任务也不只局限于检察院,他们还会定期到高等院校讲课,让社会公众认真了解如何有效制止这种家庭暴力,并积极与律师、医生、教育工作者、心理学专家等共同合作,建立一个协作性的社会,共同治理这种家庭暴力,为受虐妇女和儿童提供强有力的保护。本文认为,家庭暴力特别是刑事法院的案件设立和适用是一个重要亮点,可以有效地保护及时发现家庭暴力犯罪行为,有效地制止侵害行为,以及向受害人提供救济。7.2.2港澳地区家庭暴力救济机制中国台湾省也有专门的《预防家庭暴力法》,这是在亚洲地区内进行第一次针对不同的家庭暴力方式的立法活动。该犯罪不仅在刑事领域有规定,在民事、立法防治等领域也有规定。台湾发展地区进行刑法的第277条规定除重伤、恐吓、杀人、妨害社会自由等公诉罪外的伤害罪乃告诉才论罪。,此罪根据相关程序法的规定诉讼实效为6个月,过了诉讼时效就不可再提起诉讼了。如果在刑法中以伤害罪追究家庭暴力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就需要把握诉讼的实际效果。同时,在提起诉讼时,应当及时对施暴伤势情况进行检验,并作为证据在法庭上出示,使法官能够推定家暴除重伤、恐吓、杀人、妨害社会自由等公诉罪外的伤害罪乃告诉才论罪。同时家庭暴力庇护所占用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保密,这与受害者在紧急避险和个人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需要不相适应。在中国的港澳台地区,通常家暴庇护所是在什么地方设计的,你可能不知道,可能是在一栋大楼里面的某个房间里,只有警察或公共服务机构知道。但是在内地的家暴庇护所必须挂牌,大张旗鼓,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显然,如果遇到了这种极端的家暴者,他会根据情报,在所谓的庇护所外蹲伏,这种做法会严重威胁受害者的安全。据此笔者认为,由于家暴的受害者众多,政府应鼓励民间帮助政府减负,建立和经营家暴避难所。国家可以通过购买民间服务、引导民间服务、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等方式。使更多的民间机构成为反家暴避难场所,这样的话,避难场所也不会固定集中,施暴者也不知道具体地点,只要受害人需要家暴避难所,就应该提供全面的救助和转介服务,能够及时有效地全面保障受害人的安全。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具体的家庭暴力罪法,希望在不断借鉴各国反家暴救济制度的同时,继续研究相关立法,完善《反家庭暴力法》,设立单独的家庭暴力犯罪,使之更有针对性地处置施暴者,使其不致逍遥法外,更好地发挥法律的作用。在家庭暴力犯罪面前也应切实做好立法落实,普法跟进的结论。7.3家庭暴力举证制度的优化目前我国《反家暴法》并未为其确定明晰的举证准则,在其正常的司法工作和实际行动中,如何取证自己已经承担和体验了到的家庭暴力亦无疑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困境和难题。在目前我国的家庭暴力司法案件审理实践中也频繁地存在。因家暴,受害人没有很好的证据意识,而且我国地方法院无权给予采纳,最终判决驳回了其他受害者的家庭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在本次案件中进行的关于人身安全和防范保护令审查工作的整体过程中,要求地方检察官法院在案件中进行举证倒置责任原则:案件中的一名施暴者假设他们想完全否认自己已经承担了家庭暴力,就必须向其他人提供一些足够的证明材料,而且案件中的一名申请人则同样可以向其他人提交一些证据,比如医院治愈单、伤情鉴定照片、报警记录或者手机短信、微信上的聊天记录等,而且假如对方的当事人并未对申请人主张的任何证词都做出任何的否认,或者说他们并未作为依据来推翻其他申请人主张的任何事实,即他们就可以用此作为依据来推断其他申请人的行为是否已经遭受了家庭暴力。同时笔者认为法庭在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时,只需对证据进行形式审查,而无需实质审查。虽然我们将人身安全保护令作为一种具有民事性质的强制执行措施,其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有效地保护被害人的生命和财产,确保今后我们的民事诉讼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但是,在我们的司法工作和实践中,不宜由法官对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证据进行实质性审查。原告应当在向人民检察院提供基本证据以及能够明确确认其所在地区的被害人所正在遭受的各种家庭暴力或者说他们正在面临着反家庭暴力这一社会现实风险的必要前提下,根据我国反家暴立法的有关规定和其他相关规定,向人民检察院颁布了相应的反家庭人身安全防卫保护令,这样就很有可能导致促使反家庭暴力立法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目前司法实践中,有的法官对证据的实质审查,反映了他们对反家庭暴力法的基本精神和相关规定的理解,有一些误解甚至是偏颇,这一问题值得重视。在随后的离婚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应当对所有有关家暴的相关证据都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当发现家暴是造成离婚民事案件的主要原因时,涉及到双方当事人共同利益的处分,例如施暴人是否判决离婚,子女由谁抚养,共同财产的划分是否应当考虑照顾其他受害者,施暴人是否向当事人支付相应的离婚损失赔偿等问题,进行实质性的审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维持和保护其他受害者的安维护个人的权利,体现了立法的精神。总之,它优化了家暴中的举证责任模式,大大的减轻了受害人的举证责任,增强了法院在家庭暴力中的作用,对暴力行为的干预和控制,结合具体案例,能有效果保障受害者的人身安全和禁止令的顺利实施。7.4与故意伤害罪的准确界定适用在我国刑法分则中,可以适用于家庭暴力犯罪的罪名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虐待、暴力干涉婚姻自由、非法拘禁、遗弃罪等。。本文通过对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定进行分析。长期的家庭暴力会累积导致受害人死亡,而后在检验中却难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因此不利于对罪犯的惩罚。简言之,第一、家庭暴力致人死亡的案件应有统一、具体的犯罪标准。针对家庭暴力造成死亡的犯罪构成要件应具有明确和一致的构成要素,尽可能做到罪行相一致原则,让家暴者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第二、应当进行更加重视由于我国长期累积的轻微家庭暴力犯罪致死案件的定性,这一类行为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对虐待致死的处罚是不适当的。因此,要合理确定家庭暴力致人死亡的刑法规制,真正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虐待、暴力干涉婚姻自由、非法拘禁、遗弃罪等。7.5增加社会法律援助方式7.5.1设置反家庭暴力热线咨询中心设置反家庭暴力热线咨询中心,设立专门的家暴防治110热线窗口。根据案件及当事人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家庭暴力对受害人的现实威胁,对家庭暴力坚持零容忍态度,及时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受害人撑起法治的"保护伞",有力地震慑、教育和惩处了施暴者,维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遇到家暴时,勇敢地站起来,勇敢地对家庭暴力说不,在第一时间拨打110或拨打当地派出所、社区(村)委、妇联等单位投诉、反映或求助,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做好相关证据的保存和收集,以固定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有人呼吁,即使没有受害人,发现有家暴行为,也拨打110报警或向有关部门投诉、反映。只要有每一次发声,都是在解救更多的人。只有大家一同行动起来,联合起来,共同制止家暴行为。7.5.2构建社会多机构合作机制妇联组织是中国反家庭暴力活动的主力队,它推动着《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同时外国还有专门处理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收容所。因此应该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被虐待妇女收容所同样可以在中国建立。在饮食、穿衣、用药和医疗方面给予虐待妇女的各种帮助,虐待妇女的孩子甚至能让她们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有免费援助中心"法律诊所"可供使用,法官可免费在法庭上为贫穷妇女和儿童提出暴力申诉。除法庭外,还有心理学专家、社工支持受虐女性的情感交流,并教授反家暴技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代理辩护。政府起到总体协调的作用,医院、公安局、派出所、福利院、红十字会等组织部门一起联合工作,建立更多社会组织来救助那些受到家暴妇女群体。争取构建警察、妇联、避难所、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反家暴联动机制。7.5.3举报家暴行为纳入为奖励范畴投诉家庭暴力既是对反家庭暴力的鼓励,也是对反家庭暴力的一种责任。这既有利于控制家庭暴力,也有利于更好的利用举报力量对施暴者的处置与监督。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家暴的真实面目,帮助受害者远离家暴。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反家庭暴力网络体系,关键是要营造“零容忍”的家庭暴力社会氛围。通过鼓励,有利于让反家庭暴力倡导深入人心,不让施暴者有乘虚而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