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N”体系的建构_第1页
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N”体系的建构_第2页
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N”体系的建构_第3页
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N”体系的建构_第4页
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N”体系的建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玉林市玉州区金港小学紧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线,构建民族进步教育“1+N”体系,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科教学、特色课程、少先队活动和课后服务深度融合,从而深化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全校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N;深度融合在学校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玉林市玉州区金港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推进“1+N”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学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一、围绕一条主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我校紧扣民族团结进步主线,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夯实“三项保障”,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抓常新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我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发展计划相结合,组建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工作计划,对目标和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中,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资源保障。为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开足开齐课程,我校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例如,请专家到学校授课、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组织民族团结进步课堂教学比赛、评选优质课、交流教学经验、实施“传帮带”等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由此培养了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师资保障。三是强化阵地保障。做好阵地建设,创设良好的环境,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支撑。我校努力营造具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如:设计有民族特色的吉祥物——“壮壮和美美”以及铜鼓;建设集“观、展、演”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教育的标志性场馆——“锦绣厅”。该厅是我校彰显民族文化教育的展示厅,分设“民族大舞台”“民族市集”“民族万花筒”三个版块,为学生搭建了展示平台。另外,我校融合《广西尼的呀》歌曲自编成舞蹈,让全校师生每天在大课间一起载歌载舞、其乐融融。我校每个班级开设自选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在周四和周五的大课间开展活动,使学生的兴趣盎然、热情高涨。(二)加强“四类教育”,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长效一是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在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例如,在重要节日期间,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用客家方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雷锋永在我心中”讲故事比赛、“诵读中华经典赓续民族血脉”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从而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树立新时代模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2]。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科学文化”教育。我校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学校”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开齐开足课程课时,每班每个星期安排一节民族团结课程,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校德育活动相结合,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德育工作的融合途径,将民族团结进步与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切实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进班级、进课程,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活动。我校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的要求,在每年的“民族团结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培训会,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明确搞好各民族团结、共谋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故事会,讲述近年来家乡的喜人变化,表达自己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自豪之情,让学生更加坚定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激发各族人民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激情。学校各个班级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学校每学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帮扶活动,以“深入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大走访活动为切入点,安排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和思想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家长共同查漏补缺,共同谋划帮扶措施。二、深度融合“N”个课程(一)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我校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引导各学科教师深入挖掘各科目教材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点,与本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扎实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一是语文学科教学与民族团结教育融合。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更好地落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我校定期举办以“与你同行,和谐共存”为主题的分年级语文教学活动。比如,开展一年级识字报、二年级古诗文配画、三年级创意书签、四至五年级“汉字真有意思”手抄报、六年级“我爱祖国”手抄报等活动,大力推动语文学科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合,在活动中不仅将民族团结、传统文化、互助情谊植于学生心中,还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二是美术学科教学与民族团结教育融合。我校美术学科以“民族团结”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实践。如:在民族服饰课程教学时,美术教师身穿颜色鲜艳的民族服饰,通过视频、音乐、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民族风土人情和历史,细致讲解服装的款式、颜色、图案等,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服装的别样韵味;在美术作业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运用不同颜色的卡纸,以及绘画、剪裁、粘贴等方式,实现对民族服装的再创造,并定期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整理成绘本供每个班学习。美术课程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增进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三是音乐学科教学与民族团结教育融合。我校音乐教师在课内外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歌曲”“传承民俗文化,歌唱民族精神”等活动。在音乐课上,教师教学生唱客家歌曲《客家哪哈吙》;在大课间时,教师根据《广西尼的呀》歌曲自编成舞蹈,让全校师生载歌载舞。学生通过深情演唱《我的名字叫中国》《爱我中华》等歌曲,抒发热爱祖国的感情,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旋律。四是科学学科教学与民族团结教育融合。我校将科学学科与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结合,增强科学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和“我的国家我介绍”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我国的56个民族,知道每个民族都有什么习俗,从而加深对各民族的了解,从小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在每一个学生心中。(二)与特色课程深度融合我校把课堂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并开发出一系列特色课程体系。如每年秋季新生入学时,特别开设了一节民族团结进步特色主题教育课程。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参观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栏、特色班牌和“锦绣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内心深处。又如,我校开设结合传统节日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三月三”课程——每年“三月三”,开展制作绣球、制作五色糯米饭、抛绣球、唱民歌等活动;“端午节”课程——每年“端午节”,学生以“多彩民族,情暖端午”为主题,用唱、演、说等多种形式展示不同民族过端午节的习俗。我校依托本土特色资源,积极与南江街道岭塘社区合作,建立安全可靠、主题鲜明、体验丰富的研学旅游基地,打造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开展“寻遍围屋古迹,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进村委研学活动,以及“手拉手心连心,中华民族一家亲”研学实践活动,由此促进不同民族的师生、村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三)与少先队活动深度融合我校通过班会、小组活动、讲座、国旗下演讲等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融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少年儿童心里种下“爱我中华”的火种[4]。一是开展少先队活动。在儿童节和国庆节期间,我校围绕“中国梦”和“民族团结”两个主题,开展多项少先队活动,其中包括“红心向党、励志少年”“我为祖国唱赞歌”等,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让学生用歌声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梦想。二是组织“国旗下的讲话”。每周星期一各中队先轮流进行展演活动,其中有富有民族特色的情景剧表演、中华经典诵读等,然后由值周领导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讲话,使学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观念。三是常态化开展主题队会活动。我校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争做民族团结好队员”主题队会,通过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颁奖章等,引导学生们从小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心中。目前,我校每周星期四下午的班队课都开展系列班队活动,让全体少先队员了解我国民族知识与风俗习惯,引导少先队员们了解我国民族政策,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四是构建新时代少先队激励机制。我校通过“争章”制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奖章分为基础章、特色章和星级章三类,通过平时考查、抽查、活动展示等方式,由少先队大队委、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采用中队活动记录本登记积分。如学生学会唱一首民族歌谣或制作一份民族手抄报即可累计积分2分,每学会一种实践或劳动技能即可累计加分。教师坚持学科教学与达标争章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章办法,做好考章记录,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进行评选并颁发奖章。(四)与课后服务课程深度融合课后服务不仅是学生发展兴趣的场所,也是民族团结教育的第二课堂。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将校内课后服务和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结合,实施“课程+”活动,如阅读、诵读、讲故事、数学小讲师、口算游戏、剪纸、制作油纸伞等。一年级、二年级周一至周四的课后服务托管课程内容不作统一规定,第一课时为室内课程,第二课时为室外课程或实践课程,教师可根据班级情况轮番滚动选择课程内容。例如,一年级语文课堂安排听故事讲故事内容,课后服务课程可针对性地安排“民族故事我知道”等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在周一至周四的课本知识解惑答疑环节,我校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先让学生自主上讲台成为“小讲师”,为同学答疑解惑,然后班上小组合作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