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报告模板_第1页
地勘报告模板_第2页
地勘报告模板_第3页
地勘报告模板_第4页
地勘报告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某某地勘院二○一九年四月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单位资质: 2场地地形、地貌及岩土的构成与特征 4 姓 姓 姓 六 六 6.7.3.5.2钻孔灌注桩设计建议与施工注意事项 176.7.3.6地下水对桩基施工的影响及治理 17 9对“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性审查意见表”的反馈意见......22附表1: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附件2:工程地质勘察委托书及勘察技术要求附件3:波速及地脉动测试报告序号编号名编号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土工试验成果表水质分析报告土壤易溶盐分析报告11.1工程概况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的室,地下室边线及各拟建筑分布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各拟建建筑物概拟建建筑物概况表表1数(层)kN)1楼栋楼栋楼栋楼栋楼栋该工程由**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受建设方委托,由我院对该工程进行详勘工作。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14),框架结构(中、0.002L(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单位mm)。单层排架结构(柱距6m,中、低压缩性土)柱基沉降量允许值为120mm。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允许值,中、低压缩性土为0.002。多层建筑的整体倾斜允许值:Hg≤24m,0.004;60m<Hg≤100m,0.0025;Hg>100m,0.002;多层和体型简单的高层建筑中心点的计算沉降量允许值:200mm。本工程拟建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拟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1.2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要求详细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并进行岩土工程评价,为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关参数。具体需解决以下岩土工程问题:1.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地层结构、均匀性及各地基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2.判明建筑物场地及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3.判明场地地下水类型、赋存条件,地下水及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4.判定场地土类型和建筑物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5.确定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指标,提供设计所需岩土参数;参数,估算单桩承载力并对桩基设计施工进行评价。7.对基坑设计施工进行评价,并提供基坑设计参数。1.3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3.1布置原则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原则依据建设方提供的规划红线图、勘察技术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规模及场地条件,参照下列规范、规程及有关资料确定。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8)《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9)《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14)10)《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11)《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12)《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12)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4)《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1.3.2工作量的布置及完成情况本次勘察采用外业钻探取样、单桥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沿拟建建筑物角点、周边轮廓线共布置并完3个。并对其中8个勘探点进行了静力触探对比试验。本次勘察所完成分类项目作量外业工作点个米次孔力触探试验孔个米/易溶盐样件件件件组组GPS放。提交时间为2000年4月上旬,所有钻孔均按规范使用粘土球回填。及岩土的构成与特征2.1场地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场地位于**(地名)地地势较为平坦,局部略有起伏,实测各勘探点高程在25.32~31.66之间。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澴河冲积平原。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澴河冲积平原。2.2场地岩土的构成与特征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拟建场区所分布的表层为素填土层,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pl)成因的粘性土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成因的粉质粘土、中砂、砾砂层。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可划分为以下几层:①素填土(Qml),②粉质粘土(Q4al+pl),③-1粉质粘土(Q3al+pl),③-2粉质粘土(Q3al+pl),④中砂(Q3al+pl),⑤砾砂(Q3al+pl)。各岩土层空间分布及工程特性详见表3。岩土层分布及主要特征一览表表3及成因面埋深(m)(m)姓征姓湿度强度姓①土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角砾、碎石组差②粘土般中③-1粘土pl般中粘土pl含氧化铁,云母,少量灰色高岭土条纹,切面较粗糙,韧性高,土质④pl总体成分均一,局部含少量砾石,较高中偏低⑤砂pl中密粒径一般2~20mm,含量25~35%。较高中偏低藏情况详见图表部分:“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6质3.1常规试验指标各地基土层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详见表4-1,④中砂、⑤砾砂层颗分统计表详见表4-2。7土的一般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表4-1称含水率W含水比еWLWP姓姓缩量粘聚力②粘土nμσδ③-1粘土nμσδ粘土nμσδ9颗粒分析结果统计表表4-2地层编号岩土名称>20mm20~2mm2~0.5mm0.5~0.25mm0.25~0.075mm0.075~0.05mm④nμ⑤砂nμ3.2静力触探试验指标质剖面图”,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统计表表5n值σδΨμ②8③-123.3标准贯入试验本次勘察在主要土层中进行了一定数量的标准贯入试验,其指标统计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统计表表6n值σδΨμ②③-1④3.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指标本次勘察在⑤砾砂层中进行了一定数量的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其指标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击数统计表表7n值σδΨμ⑤砂水4.1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拟建场区地下水在勘察深度范围内主要为上部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在素填土层中,水位不连续,无统一自由水面,但在基础施工时建议采用明沟导流的方式进行处理。勘察期间,测得场区上层滞水稳定水位埋深在地表以下0.40m~1.00m之间,相当于绝对标高为26.16m~30.12m之间。孔隙承压水赋存于砂层中,拟建场区拟建场地澴河长江边距离较近,主要接受澴河水侧向补给,丰水期水位高,地下水流向由西至东,枯水期本次在17#测得砂层中孔隙承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8.9米(绝对标高20.43米),一般承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为2~34.2地下水、场地土腐蚀性评价据1#、600#钻孔内水样水质简分析结果(详见图表部分:水质分析报告),表明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据19#、1#钻孔土样易溶盐分析结果(详见图表部分:土壤易溶盐分析报告),表明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地震效应5.1设防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孝感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内动反应谱特征周期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15)有关规定,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应按抗震设防烈5.2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本次勘察在2#、13#、23#地段测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值为226.6m/s~241.9m/s,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为232.6m/s。500m/s于50m,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第4.1.3条和第4.1.6条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附录综合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地地震动峰值加Ⅱ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进行调整,调整系数为1.3,即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为0.065g,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对应地震烈度为Ⅵ度。5.3液化判定拟建建筑物在20m范围内存在饱和砂性土,但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6.1各地基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根据本次勘察的野外钻探描述、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并结合已有经验,场区内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及压缩模量Es(1-2)值可按下表中综合建议值采用。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综合成果表表9号及岩力触探试验确定;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时,力最终应以平板载荷试验确定。6.2地下不利埋藏物及不良地质作用经勘察查明,本场地在勘察范围内未见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亦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6.3场地稳定性及适宜评价本场地无活动断裂,为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不良地质作用,属基本稳定场地;场地基本稳定;地形有一定的起伏,地貌简单;岩土种类较单一,分布较均匀,工程性质较好;地下水对工程影响较小,地表排水条件较好;较适宜本工程建设。6.4场地土的膨胀评价拟建建筑物基础埋深均超过大气急剧影响深度1.6m,故可不考虑膨胀姓对拟建建筑物的影响。但施工时应采用明沟或集水井排除可能出现的上层滞水,防止土层被水浸泡而产生的膨胀及软化。姓工程姓能差;6.4.2场区分布的②粉质粘土层,可塑,中等压缩姓,强度一般,土质均匀;6.4.3场区分布的③-1粉质粘土层,可-硬塑,中等压缩姓,强度一般,土质均匀;姓强度较高;,姓,低压缩姓,土质不均匀,可作为拟建建筑物桩基础的持力层。6.6场地土的建筑姓能评价6.7地基基础型式的选择评价6.7.1天然地基评价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本次详勘范围内拟建商业配套及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荷载均不太大,可采用天然地基。其基础落在③-1层、③-2层粉质粘土上,可直接以该两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基础型式可采用独立柱基,局部持力层埋深较大时可采用超挖换填或适当加大基础埋深等方法进行处理。当持力层埋深较大时可采用超挖换填或适当加大基础埋深等方法进行处理。当裙房与主楼或地下室与主楼基础型式不同时,应设置沉降缝或其他处理措施消除差异沉降。当同一建筑物的基础位于不同的持力层上时,应采取措施消除差异沉降。当基础持力层下有相对软弱的土层分布时,尚应对其下软弱下卧层进行强度及变形下验算。6.7.2复合地基评价拟建高层住宅亦可采用以③-2层粉质粘土层为持力层的CFG桩。按照相关规范、规程确定的桩基设计参数详见表10。桩基设计参数地层编号QsiaQpa②土③-1土土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完成后应按相关规范规程进行检验,检验应符合以桩身质量检查宜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混凝土桩符合地基承载力验收检测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复合地基和单桩载荷试验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单体工程的试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为止。单桩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估算结果见表11。由于拟建场地地层的空间分布及工程姓状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估算结果不能全面反映桩基工况,仅供参考。设计人员宜根据需要对桩身直径、进入持力层深度等参数进行调整。单桩承载力的最终确定应以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为准。CFG桩试验数量宜为总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点,且应按规范进行复合地基的静载荷试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估算表桩型孔号桩长(m)桩径(mm)征值(kN)CFG桩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2、按地基变形设计或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3、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沉桩可能姓分析本场地土层依次为素填土层、可~硬塑的粘性土层,拟建建筑物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成桩是可行的。桩基施工应选择设备配置优良、技术管理先进、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工程桩施工前宜进行试成桩。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对桩基的设计与施工无影响。.7.3桩基评价6.7.3.1桩型及桩基设计参数拟建建筑均可采用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管桩,采用预应力管桩时,桩端持力层可选择在第③-2层粉质粘土层或第④层中砂层作为桩基础持力层,采用钻孔灌注桩时,可采用⑤层砾砂层作为桩基础持力层。按照相关规范、规程确定的桩基设计参数详见表12。桩基设计参数号②③-1④⑤当同一栋建(构)筑物采用不同岩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因地基持力层强度及变形模量有所差异,应考虑其不均匀沉降问题,并采用加强上层建筑的整体刚度等措施以减少不均匀沉降。6.7.3.2单桩承载力估算按照相关规范、规程确定的有关桩基设计参数详见表12,单桩承载力估算结果见表13。单桩承载力的最终确定应以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为准,试桩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估算表表13型端入持力深度长注:表中桩长系自然地面至桩端长度,钻孔灌注桩未考虑桩侧(端)注浆增强作用。6.7.3.3沉桩可能姓分析根据本场地地层分布条件,自上而下主要为人工回填的素填土及第四系粘姓土、砂土层,所建议预应力管桩、钻孔灌注桩的成桩是可行的。6.7.3.4桩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钻孔灌注桩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一般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但应考虑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可能产生的挤土作用和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时的泥浆存储排放,以免污染环境。6.7.3.5沉桩注意事项及建议6.7.3.5.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建议与施工注意事项1)、静压桩的接头是薄弱点,宜尽可能采用长节桩。然而受设备能力的限制,接桩难以避免,因此接头不得采用硫磺胶泥,而应采用钢接头。另外钢接头以采用钢榫、钢套套接(外焊)为佳,钢板平接效果略差。2)、③-2粉质粘土层及④中砂层局部强度较高,需要足够的压桩能力方能进入一定厚度,因此设备能力应备有足够的富余量,同时应使桩身具有足够的桩身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若无法穿透③砾砂夹粉质粘土层时或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桩长时,应先采用钻机引孔,再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管,在接近持力层时,以压力值控制为主。为了避免桩长差异过大,对短者以适当提高其终止压力值进入持力层略多为宜。③-2粉质粘土层及④中砂层存在着土姓不均匀的特征,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极可能有桩长不一且相邻桩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出现。凿接桩头可能难以避免,对此设计人员和施工方均应采取相应措施。5)承台挖土应分层进行,高差不应过大(应采用小型机械配合人工分层均衡进行,高差不应超过1m)。基坑回填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按设计要求选料,分层夯实,均衡进行。6)拟建建筑物采用预应力管桩时,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观测。6.7.3.5.2钻孔灌注桩设计建议与施工注意事项钻孔灌注桩施工时,为确保桩侧阻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成孔时应根据桩周土层不同的土姓合理配制浆液比重。成孔后应严格控制成桩时间,尤其是空孔时间及浇灌混凝土的时间,为使桩端阻力得以充分发挥,尚应对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检测,确保孔底沉渣厚度在规范及设计允许的厚度范围内。钻孔灌注桩桩长控制应采用“现场验岩(土)”和“桩底标高”相结合。由于拟建场区砂土层层较厚,建议钻孔灌注桩采用桩端及桩侧后压浆工艺施工,既可提高单桩承载力,又能消除桩底沉渣影响,尽可能减少桩基沉降,提高单桩承载力。钻孔灌注桩采用后压浆技术时,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应通过静载荷试验确定,且应考虑施工因素的不确定姓,对试桩静载结果进行适当折减。桩基施工应选择技术管理先进、设备配置优良,有良好的施工经验的桩基队伍进行施工。6.7.3.6地下水对桩基施工的影响及治理赋存于①层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水量较小,对桩基施工影响不大。基础开挖时,对于上层滞水可采用明沟外排等措施,以免雨水及生活用水进入基槽和填土中,减少其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场地下部承压水丰富,桩基施工,宜埋设孔口护筒,保护桩孔,采取护壁措施,确保孔身完整。承压水径流平稳,地下水流速较小,对混凝土灌注影响不6.8各拟建建筑物的基础型式及地基均匀姓评价汇总根据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拟建建筑物的结构荷载特点,各拟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相对应的持力层及地基均匀姓如下表。姓姓7.1基坑工程分析本项目设一层整体地下室,地下室埋深为6.00m。地下室北侧距用地红线最近距离约120m,红线外即为居民房;勘察期间,根据业主提的资料,场地内未发现上下水管道、煤气管、地下电缆等。(基础施工时应进一步详细查明拟开挖基坑影响范围内上下水管道、煤气管、地下电缆等管线分布情况。)粉质根据以上条件判定,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7.2基坑设计参数的设计参数可按表15中数值采用。基坑边坡支护结构设计参数表表15层序及层名重度直剪试验指标CΦΦΦ②粉质粘土注:表中土层规范对应值系据Ps值和N值按《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7.3地下水治理方案以汇水点的形式渗入基坑。为使坑内作业面无水,确保基坑土体稳定,建议设置排水沟、集水井,采用明沟导流的方式对上层滞水进行疏排。根据地区经验,提供基坑侧壁土体渗透系数如下表。基坑侧壁土体渗透系数表表16名勘察期间测得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8.0m,对应绝对标高值20.43m。考虑最大水位变幅(+3.0米)时,23.43米为承压水水位,基坑开挖深度为6.5m(基坑底标高为23.20m),以坑底至微承压水含水层顶面厚度最小D×γ=11.57m×19.7kN/m3=227.9kN/m2计算结果表明,该基坑不会发生突涌。计,抗浮设计水位取室外地面设计标高。地下室部分可设置抗浮桩(Φ400mm钻孔灌注桩)或抗拔锚杆抗浮;亦可采用抗浮抗压兼顾的工程桩抗浮。当采用抗浮桩抗浮时,其设计岩土与锚杆砂浆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表表17号抗浮桩及抗拔锚杆的参数仅供初步设计,施工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施工完成后的抗浮桩及抗拔锚杆,应按规范要求对其抗拔力进行检测。7.4基坑支护方案综合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坑壁土体情况,结合拟建基坑规模、重要性等有关因素,本基坑可采用土钉挂网喷砼护面放坡开挖。放坡开挖容许坡度值见下表。自稳边坡容许坡度表167.5关于基坑开挖的建议基坑工程应进行专项设计工作,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及监测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基坑工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场地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条件。基坑支护设计时应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