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分层作业)-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1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分层作业)-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2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分层作业)-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3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分层作业)-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4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分层作业)-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时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基础达标】1.(2024·河北邢台·模拟预测)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春天,尘土飞扬 B.冬季室外电线绷紧C.夏季自行车轮胎易爆胎 D.在远处我们可以闻到花香【答案】D【解析】A、春天,尘土飞扬,是宏观物质的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B、冬季室外电线绷紧,是因为冬天温度低,微粒之间的间隔小,不符合题意;C、夏季自行车轮胎易爆胎,是因为温度升高,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D、在远处我们可以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符合题意;故选D。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D.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答案】A【解析】A、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可以被压缩,所以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解释正确;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篮球内的气体分子数减少引起的,分子体积不变,解释错误;C、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解释错误;D、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解释错误;故选A。3.(2024·河南南阳·一模)相同质量的固态氮和气态氮所占的体积不同,原因是因为它们()A.分子间隔不同 B.分子体积不同C.分子数量不同 D.分子质量不同【答案】A【解析】固态氮和气态氮都是由氮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不随状态的不同而改变,所以固态氮和气态氮的分子体积、质量相同。由于单个氮分子的质量是恒定的,所以相同质量的固态氮和气态氮含有的氮分子个数相同。而它们所占的体积不同,是因为分子间隔不同,固态氮分子的间隔较小,气态氮分子的间隔较大,故选:A。4.(2024·上海杨浦·三模)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鼓起来恢复原样。说明乒乓球内的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增多 D.数目增多【答案】A【解析】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鼓起来恢复原样,说明乒乓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隔增大,而分子质量不变,且该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分子种类、数目都不变,故选:A。5.(2024·云南文山·二模)薯片从低海拔地区运送到高海拔地区,包装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答案】B【解析】A、将薯片从低海拔地区运送到高海拔地区,压强减小,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选项不符合题意;B、将薯片从低海拔地区运送到高海拔地区,压强减小,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所以包装袋会鼓起来,选项符合题意;C、将薯片从低海拔地区运送到高海拔地区,压强减小,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所以包装袋会鼓起来,与分子在不断运动无关,选项不符合题意;D、将薯片从低海拔地区运送到高海拔地区,压强减小,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C.干冰升华,体积变大——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于分子是运动的,花香的分子通过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说法正确;C、干冰升华,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不是体积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7.(2024·河北沧州·三模)透过现象看本质,下列对相关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球内气体受热分子间隔变大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破镜不能重圆—镜子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答案】D【解析】A、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它们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间隔变大,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更快,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镜子破碎后分子间的距离大于了分子直径的十倍以上,此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变得非常微弱,可以忽略,故破镜不能重圆,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2024·河北邯郸·二模)北方秋冬季节的早晨多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小水滴,下列关于雾的形成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间隔改变 B.水分子体积改变C.水分子的数目改变 D.水分子质量改变【答案】A【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符合题意;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数目不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质量不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9.2024年陕西文旅热潮继续高涨,春节、清明、五一假期,旅游数据记录频频刷新,沉浸式“唐潮”之旅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1)汉中油菜花美不胜收,花香四溢。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空气中弥漫着花香的原因:。(2)泼水节是我国傣族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互泼水来表达祝福。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填“大小”或“间隔”)发生改变。【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2)间隔【解析】(1)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花香,是花香分子扩散的结果,说明气体分子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2)水蒸发过程中,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分子大小不变,故填:间隔;10.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月球背面采样之旅,月球背面的水有固态和气态两种存在方式。(1)气态水的分子间隔比固态水更(填“大”或“小”)。(2)水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答案】(1)大(2)化学【解析】(1)气态水的分子间隔比固态水的分子间隔更大;(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水由固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能力提升】11.经过专门训练的缉毒犬,对毒品的气味形成牢固、特定的条件反射。一旦发现隐藏有毒品的地方、物品等,就会有有明显的发应。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的根本原因是()A.缉毒犬能看见这些气味的分子 B.这些气味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构成这些气味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这些气味的分子受热后,间隔变大【答案】C【解析】A、分子很小,缉毒犬不能看见气味的分子,故选项解释错误;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与气味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无关,故选项解释错误;C、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与气味的分子受热后,间隔变大无关,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C。12.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固三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玻璃态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分子体积也会发生改变B.玻璃态水是固体,分子间不存在间隔C.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作用力D.玻璃态水和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答案】D【解析】A.形成玻璃态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但是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根据质量不变,可得分子体积不发生变化,故A错误;B.玻璃水时固体,但是分子间存在间隔,故B错误;C.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小,不是没有作用力,故C错误;D.玻璃态水是水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时形成的,都是由水分子构成,故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故选D。13.(2024·山西晋中·三模)“霰”又称雪丸或软雹,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白色圆锥形或球形小冰晶。它不属于雪,但它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霰”下落过程中会吸附一些粉尘B.“霰”形成过程中水分子间隙发生改变C.“霰”形成过程中水分子发生改变D.“霰”的产生可增加土壤水分【答案】C【解析】A、“霰”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下落过程中会吸附一些粉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白色圆锥形或球形小冰晶,形成过程中水分子间隙发生改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白色圆锥形或球形小冰晶,形成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霰”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霰”的产生可增加土壤水分,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4.某同学对教材中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如图1所示)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丙中有一张每隔1厘米滴有一滴酚酞试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敞口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图1中可观察到乙中溶液变红B.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自上而下依次变红C.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D.若另取与丙相同的装置浸入热水中与丙做对比实验,可得出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的结论【答案】B【解析】A、图1实验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乙烧杯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可观察到乙中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B、图2实验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滤纸条上酚酞试液处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自下而上依次变红,符合题意;C、与图1实验相比,图2实验所用药品较少,可以节约药品,且该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比较环保,不符合题意;D、若另取与丙相同的装置浸入热水中与丙做对比实验,热水中装置滤纸片上的酚酞试液先变红,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故选B。15.海水淡化是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图所示为一种海水淡化简易原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分子间隔大C.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D.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答案】D【解析】A、太阳能作用下,温度升高,温度运动速率加快,该选项说法正确;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C、海水变为淡水过程中,水分子不变,则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D、水蒸气冷凝为水过程中,水分子体积不变,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6.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关于酒精在上述过程中的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改变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C.蒸发过程中,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预热过程中,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蒸发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所以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7.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所示,收集一塑料瓶氧气按图一组装依次进行以下三个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捂在塑料瓶外;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操作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整个实验过程中氧气分子都在运动B.NP段与MN段比较,可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C.PQ段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少过快的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实验③因氧气不断溢出最终会导致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答案】D【分析】MN段表示敞口放置;NP段表示双手捂在塑料瓶外;PQ段表示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解析】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氧气分子都在运动,说法正确;B、NP段是双手捂在塑料瓶的外壁上,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隔变大,能量越多,运动速率越快,氧气逸出的越多,体积分数越小,NP段与MN段比较,可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说法正确;C、PQ段是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从瓶口逸出运动到空气中,说法正确;D、由图2可知:实验③因氧气不断溢出最终会导致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为0,说法错误;故选:D。1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潜水员背着的瓶子叫做“水肺”。“水肺”中常见的潜水呼吸气有:压缩空气、富氧压缩空气、高压氦氧混合气、高压氖氧混合气等。压缩空气是通过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而成,压缩前后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几乎保持不变。潜水呼吸气采用压缩空气时,氮气作为与氧气共存的气体,会导致潜水员出现“氮麻醉”的情况,限制了潜水的时间。因此,潜水时常使用富氧压缩空气.但是过高浓度的氧气在高压环境下会引起潜水员“氧中毒”,其他条件相同时,潜水员使用氧气体积分数不同的氮氧混合气潜水时,最大下潜深度及在此深度下的平均持续工作时间如下表所示。氮氧混合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最大下潜深度(m)平均持续工作时间(min)6017120502298403069324046潜水呼吸气中用氦气、氖气替换氮气,可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氮麻醉”的情况,因为氦气、氖气在血液中的溶解能力都明显小于氮气。高压氦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时,由于氦气热传导系数高,潜水员会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与此同时,还因为氦气的密度过小,使潜水员在与岸上工作人员交流时声音传播受到影响。高压氖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可以避免语音失真、体温过低等状况。但是氖气不容易大量获得,并且深水潜水时,氖气的密度会增大进而造成潜水员呼吸受阻而限制了其使用价值。为了克服以上潜水呼吸气的缺陷和不足,氦氖氧混合气开始较为广泛应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能被压缩,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间隔变小 C.分子体积变小(2)最大下潜深度与氮氧混合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是。(3)最大下潜深度为时,应选择氧气体积分数为________(填序号)的氮氧混合气。A. B. C.(4)使用高压氦氧混合气时,声音传播会受到影响,因为氦气具有的性质。(5)高压氖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潜水呼吸气中氧气含量越高越好B.氦气和氖气在血液里的溶解能力均大于氮气C.使用高压氦氧混合气,潜水员往往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答案】(1)B(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氧气体积分数在32%~60%范围内,氮氧混合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越大,潜水员下潜的最大深度越小

(3)C(4)密度过小(5)避免潜水员出现“氮麻醉”(或语音失真、体温过低等)(6)C【解析】(1)A、分子的体积不会变大,故错误B、分子间隔变小,故正确;C、分子体积不变小,故错误;故选B。(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氧气体积分数在32%~60%范围内,氮氧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大,潜水员最大下潜深度越小。故填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氧气体积分数在32%~60%范围内,氮氧混合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越大,潜水员下潜的最大深度越小;(3)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最大下潜深度为35m时,介于30m和40m之间,故应选择氧气体积分数为32%~40%的氮氧混合气,故选C;(4)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因为氦气的密度过小,使潜水员在与岸上工作人员交流时声音传播受到影响;故填密度过小;(5)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高压氖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可以避免“氮麻醉”情况,避免语音失真、体温过低等状况(6)A、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潜水呼吸气中氧气含量越高,潜入的深度越浅,所以并不是潜水呼吸气中氧气含量越高越好,故错误;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氦气、氖气在血液中的溶解能力都明显小于氮气,故错误;C、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高压氦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时,由于氦气热传导系数高,潜水员会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故正确;故选C。【直击中考】19.(2024·青海·中考真题)湿衣服晾干,从微观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成原子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消失【答案】C【解析】A、湿衣服晾干的过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间隔变大,但分子本身的体积是不会变的,故A错误;B、湿衣服晾干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不会分解成原子,故B错误;C、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