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调研报告_第1页
新能源调研报告_第2页
新能源调研报告_第3页
新能源调研报告_第4页
新能源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截至目前,XX县已建成投产新能源产业企业7家,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19.83亿元,分别是江苏中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晶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单晶硅切片及拉棒、徐州中兴化工有限公司、江苏隆天硅业有限公司、徐州科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徐州金泰隆化工有限公司。在建的光伏产业项目3家,总投资5亿元的江苏瑞丽光伏年产300兆瓦晶硅铸锭切片项目、总投资3.6亿元的江苏圣都金属科技年产晶硅1.5万吨切割丝项目和江苏中亮光伏年产1万吨多晶硅铸锭及切片项目。目前前期准备阶段的新能源项目9家,其中华润风电正在测风阶段,可研报告已完成,另外几家正在前期调研阶段。以上情况表明,全县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光伏产业:截止目前我县已建成投产光伏产业企业7家,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19.83亿元。预计20xx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9.52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县太阳能发电项目将有大的突破,随着在建总投资5亿元的江苏瑞丽光伏年产300兆瓦晶硅铸锭切片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江苏圣都金属科技年产晶硅1.5万吨切割丝项目、江苏中亮光伏年产1万吨多晶硅铸锭及切片项目和总投资2亿元的科洋光电的扩建项目的投产,以及利用XX县矿区塌陷地资源新上总投资60亿元的50mw太阳能电站项目和总投资1亿元的太阳能真空管项目的相继投产,预计到20xx年我县光伏产业可将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风力发电:“十二五”期间,利用我县微山湖畔62公里湖岸线,由华润电力投资100亿元,新上1000mw风力发电机组,年可发电10万千瓦,实现销售收入约一亿元。生物质能:“十二五”期间,将利用我县丰富的秸秆资源,新上2×5万千瓦发电机组,占地250亩,总投2、龙头骨干企业情况(1)江苏中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情况:江苏中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8月27日,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位于XX县经济开发区汉兴路东侧、昆明路北侧,是专业从事晶体硅提纯铸锭及太阳能电池板切片的科技型、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拥有以国家中科院院士、留美博士为主的技术研发队伍,采用世界先进、本公司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冶金法真空提纯铸锭”技术,纯度达到6n以上。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光电转换率为15-17%,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光电转换率为17-19%。在节能、环保、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目前替代化学法工艺路线的最佳途径,公司已建设一条年产1200吨的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提纯铸锭生产线,并配套建设切片生产线和辅助单晶提纯铸锭生产线。(2)江苏中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情况:江苏中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jiangsusolarspaceco.,ltd)座落于具有“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之称的徐州XX县境内(XX县经济开发区汉兴路)。公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研发、咨询、交流、推广、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晶体硅太阳电池片及太阳能组件,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人民币,项目建筑物面积190000平方米,建设规模为300mw电池片生产线(12条生产线),300mw组件生产线;一期100mw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6亿元,利润总额1.573亿元;二期300mw达产后,年销售收入40亿元,利润某县新能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某县新能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3)江苏晶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情况:半导体照明(led,light-emittingdiode)是一种新型高效固态照明。它具有长寿命、节能、环保、响应速度快、色彩丰富等显著优点,是人类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次飞跃,是世界照明工业的一次革命,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领域之一。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的日渐枯竭,人们的资源危机意识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纷纷计划用led照明逐步替代传统照明以降低能源消耗。在上述背景下,我国led产业近年来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已有数千家行业企业,产业链基本完整,产业发展速度处于全球前列,预计这种增长势头还会继续保持下去。我国大陆已成为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地区。但led照明产业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和设备环节仍然是我国led照明产业最为薄弱的环节。其中,led蓝宝石衬底作为led照明的关键原材料,我国仍然依赖进口,目前80%以上的蓝宝石衬底从海外进口,且供不应求,成为制约我国led照明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江苏晶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充满机遇和发展的背景下于20xx年6月份在徐州XX县经济开发区进行项目投产,从事蓝宝石衬底的加工制作,公司占地面积180亩,员工1400人,拥有在国际一流的核心技术。(4)徐州科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情况:徐州科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2月,坐落在XX县经济开发区,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注册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和液晶显示模块及相关产品。公司规划用地面积220亩,一期项目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产品为tn、htn、stn型液晶显示器(lcd)及cog、cob、tab液晶显示器模组(lcm)。科洋公司注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并实施了中长期技术开发目标和发展规划,加大企业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公司已提出专利申请5项,完成市、县重点科技计划项目4项,公司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洋公司通过先进的生产装备、科学的制造工艺和严格的管理控制,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交期的准确性。并通过了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了产品符合《rohs指令》的sgs检测。公司与包括海信集团等知名企业在内的一大批优质客户保持着稳固的合作关系。3、产业集聚情况经过近两年的发展,XX县光伏新能源产业以中强光伏、中宇光伏、晶宝光电为龙头、科洋光电为龙头,以科技创业园和高新技术孵化器为载体,加快推进圣都晶硅切割丝、润丽光能等项目建设速度,一个集冶金物理法生产多晶硅—铸锭—切片—切割线—led蓝宝石产业链于一体的XX县新能源产业正在快速崛中强光伏年产1万吨冶金法多晶硅项目,系采用自主专利权的.物理法提纯多晶硅,并进行直接切片,以其独特的环保、节能、安全和低成本工艺流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宇光伏基建工程已全部结束,2条生产线已正式投产。目前一期工程投资3.5亿元,主要采用德国、美国、意大利等进口精密设备,单线主设备投资近8000万元,年产100兆瓦电池片及组件;二期100兆瓦电池片及组件项目也已于20xx年6月开工建设。由江苏润丽光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300兆瓦硅铸锭、切片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这一项目将新上多晶炉28台、瑞士梅耶博格切片机40台、开方机6台、检测仪6台及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生产单晶硅、多20xx年7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的晶宝光电年产3000万片led蓝宝石晶体及切片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20xx年6月底前一期8台套led蓝宝石长晶炉建成投产;20xx年底前完成全部200台套led蓝宝石炉及配套切片设备项目建设。这一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对提升XX县光伏新能源的产业层次、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XX县新能源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势头良好。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与难题。1、产业科研投入不足。目前,我国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之一即企业每年r&d投入强度5%以上。经比较,我县新能源产业r&d投入强度明显不足,科研投入有待加强。2、资源要素有待整合。光伏电池及组件产能已到一定规模,但光伏应用尚未启动。农村生物质资源和城市垃圾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资源闲置情况严重,每年农村秸秆焚烧造成极大的空气污染。3、人才短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批科技专业人才及大批专业熟练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针对当前我县新能源产业发展刚刚起步的现状,“十二五”时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优化新能源产业,一方面依靠全社会对其重要性、紧迫性的足够认识,另一方面也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目前XX县新能源产业的优化发展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和科技支撑的原则,具体的对策措施主要有:1、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职能,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加强部门间的整体联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合力推进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加速发展。二是以项目为抓手,强化政府部门协调服务作用。定期召开重点项目领导办公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加强对县(市)、区在培育企业发展、推进项目建设、打造产业集聚等工作方面的考核力度,强化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作用。2、统筹规划布局,构建产业体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积极与省级规划相对接,继续深入研究XX县资源、要素优势和特点,合理定位我县新能源产业规划与布局。“十二五”期间利用我县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及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打造区域性产业集聚区,鼓励园区建立新能源企业孵化器,孵化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形成全县分工明确、重点突出、差别发展、板块联动的产业体系。3、积极探索,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在新能源资源利用方面,应积极探索发展空间,稳步扩大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是加快推进风力发电,科学利用沿湖资源。二是在行政中心、服务广场、医院、学校等公用建筑着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屋顶项目。三是充分利用农村生物质资源和城市垃圾资源,合理规划布局秸秆焚烧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四是充分利用采矿塌陷地,加快推进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4、推进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企业规模。光伏产业应对市场挑战,做强做大企业规模是关键。当前应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引导协调,鼓励大企业抢抓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与同类型的优势企业通过多种形式联合,占据行业发展制高点;培育重点基地型、龙头型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向创新园区、特色产业基地集中,推动骨干企业跨越式发展;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大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建立协作关系,迅速提升企业品牌和产品价值。5、扩大产业交流,提升产业层次。一是加强区域间产业合作。通过本地举办会展、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会展等方式,建立市外、海外孵化器,积极帮助本地重点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内国际产业合作;三是积极引进关键项目。宣传XX县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深化招商引资,瞄准国际、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吸引落户XX县,推动产业层次6、加大科研投入,鼓励自主创新。一是通过投资补贴和减免税费等有效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引进科技创新型人才,构建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二是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建设省级、市级科技研发平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走技术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进步,重视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更为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部署,在王世清副主席带领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组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听取了市发改委、科技局关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通报,制定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方案》,召开了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企业、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赴国轩高科、阳光电源、三川自控、国祯环保、同智机电等企业调研;还前往常州、无锡、宁波三地开展比较式调研,考察了广源热电、新誉集团、无锡尚德等企业。经调研组认真讨论,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关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国内外有多种提法。参考多方面意见,我们认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大致包括: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为对象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相关配套服务等行业的总和。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研制和服务、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近年来,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领域初显优势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节能与环保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材料三大领域已初步形成优势。据《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82户,超过1亿元产值的企业30家,完成产值240亿元(包括节能家电产值、部分新材料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5%左右。其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产值约150亿元,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约3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约60亿元。行业科技人员近2.5万人。2、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先后有45家企业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获得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的有6家,国风集团、东华工程科技、通用机械研究院、国祯环保、继远电网等是我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我市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近两年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支持的近百项,新产品8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近200项,在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锂电池、污水处理、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化基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3、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目前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涵盖的技术领域较宽,处于培育成长时期。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产品涉及到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在环境保护方面,产品涉及到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等;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产品(服务)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在环境保护服务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门类和体系。4、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有所显现美菱、荣事达两家企业的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全国20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行列,我市基本形成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产业链;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可完全代替进口装备,荣事达、派雅新能源、景坤新能源、国轩高科、安兴高科等企业积极推进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工艺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形成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结点;江淮汽车、安凯汽车、英科智控、同智机电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进展,使我市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我市已作为首批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易能生物、格林生物等企业,生物质油生产的设备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祯环保的销售额排全国第8名(全省第1名),该公司主持或参加编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现已有6项行业标准获批准发布;利特环保、元琛环保等在烟气脱硫、除尘领域有一定的实力,利特环保是全国环保行业百强企业之一。工业节能、绿色照明领域也有一定产业基础,三川自控、云龙科技、大明电子等发展较快。从目前看,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一是具有较丰富的资源。一是农业资源。我市三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家禽家畜的规模化养殖和肉类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以农业秸秆、枝丫材、垃圾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纤维板、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沼气、生物有机肥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二是工业废弃物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投产,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将增至400万吨,铁渣等废弃物大量增加。其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成熟,我市每年还消化外地粉煤灰、铁渣100万吨。三是地热资源。据地质勘察发现,我市周边存在地热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为地热供暖、地热种植养殖提供条件,为深度开发地热温泉、洗浴、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二是具有较广的本地市场需求。一是新能源需求量大。随着一批重化工业项目的投产,全市用电量还将剧增。近几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已接近或达到大规模商业生产的要求,生物质能的技术不断突破且商业利用成本不断降低,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二是节能环保产品需求旺盛。随着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安徽桑铌公司年产200万吨重油深加工项目、德国大陆轮胎合肥项目、京东方6代线项目、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陆续投产,一方面,因技术和装备先进改变了我市原有重化工业“高能耗、低产出”的现状,另一方面,增加了我市能源消费总量,我市的节能环保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工作压力的另一面,又是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的现实市场需求。三是具有较强的科技支撑。我市拥有一批具有雄厚研发实力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大气环境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国家制冷设备检测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拥有国家、省重点学科8个,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四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和省里高度重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出台;《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制定。这些意见在发展的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人才队伍建设、优势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投资和财税优惠政策、市场环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将提出明确的支持政策。我市出台了《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近期又出台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和《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即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政策保障范围涵盖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面临挑战一是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阳光电源、国祯环保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国内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都是从自主知识性研发起步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数企业面对新兴市场,开发能力相对较弱,资本积累缓慢,企业发展资金难以筹集;企业对技术的衰减周期认识不足,引进社会资本时犹豫不决,担心股本结构中技术份额被低估,往往错过最佳利用时机,由于不能及时果断引进战略投资,企业竞争力不强。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当新兴市场迈入成熟阶段时,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二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为数不多的企业,其产品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为国内龙头企业配套,但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重大带动能力较弱。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或不能持续,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三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推广难,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些核心关键技术的应用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高科技产品受到传统习惯或管理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应用推广;另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属于政府政策驱动型市场,没有各级政府政策的强力驱动,市场启动困难,步入成熟市场时间较长。而且国内外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四是产业规划指导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层面确定的,市政府所作的产业规划如何与国家、省里规划衔接协调,市政府如何出台具体政策促进和扶持本地产业发展,不仅仅是制定政策的问题,更是体制机制建设的问题。近年我市也制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由单一部门制定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在统一协调、先导性、成体系方面尤其是具体落实上存在不足,企业反映规划指导的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同时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见附件。1、加强组织协调,着力规划引导产业发展首先,我市要尽快成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工作。成立“节能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广泛吸纳我市以及省内外专家,把脉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前景和规划,组织业内专家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诊断,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对重点项目和引进项目进行识别和市场前景预测等,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合肥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xx—2015年)》和重点领域行动计划,并做好与国家、省里相关规划的.衔接,明确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各行业的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扎实有效的产业推进机制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驱动和保障机制。对国家和省里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项目要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土地;对符合国家标准、通过权威机构认定的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好我市刚出台的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并希望出台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文件。设立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外,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实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给予政策支持。一是税收优惠。参考上海做法,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技术转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资金和投资支持。借鉴外地做法,对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项目,采取由政府性投资公司出资、跟进投资、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三是市场支持。借鉴外地做法,对在我市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新能源项目系统集成商采购我市新能源企业产品,以及我市的新能源企业之间采购产品或委托加工服务,在一定年限内,给予资金补助;按照新能源企业出口额给予国际市场拓展费补助;对列入商务部“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出口结构资金目录”的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四是政务支持。市县区政府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及时帮助解决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进入市场销售,满足消费需求。支持应用项目建设。实施阳光学校(宾馆)工程,支持学校和宾馆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农村推广适用太阳能热水器,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扩大新光源led节能产品在城市、乡镇景观照明和宾馆饭店等方面的应用,生产企业投资,节约电费由生产企业与使用单位分享,实行合同管理。鼓励符合安装条件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安装大型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中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论证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具备安装条件的,必须进行一体化设计,市建设部门结合建筑节能工作,每年安排一批项目,通过市场驱动,引进大型光伏企业。市电网企业要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积极提供并网的条件。根据《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市财政应给予资金补助。对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的公益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和商业建筑,逐步强制要求采取节能措施,帮助推荐好的节能产品和实施方案;对城市新建住宅小区,要求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或预留管道以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循环水利用。借鉴“三市”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支持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对在本市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或经国家、省和我市认定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凡符合相关规定的,支持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鼓励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政府支持新建和改造公共建筑、环保项目时,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品种和创新抵押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选择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施重点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鼓励企业通过bot(建设/经营/移交投资)、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先进经营模式,加快企业发展。支持和鼓励企业拿出优质资产或技术吸引国内外企业参股、控股或收购,不断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企业。通过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快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欢迎和鼓励境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在我市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机构,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4、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一些先发城市经常组团来我市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沟通联系,我市更要注重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管理程序,建立起省级和国家级的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有效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5、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标准规范鼓励发展以工程建设、技术咨询、检测认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为主的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制定、修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产品,在能效、建设、设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产品和工程标准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方面建设。加强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品的宣传教育与知识普及,倡导绿色能源消费理念,增强社会认同,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6、加快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加快循环经济园建设,尽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绿色电池产业基地,加快我市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与电动汽车发展相配套;规划建设环保产业基地;根据产业发展,视情规划建设光伏产业园、生物能源产业基地。完善产业基地准入标准,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分行业筛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链条较长、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引导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兼并重组,尽快建立起产业带动效应大、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化重点项目的对接和配套。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加工服务。7、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政府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重点培养和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这方面我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愿意在本地落户的,可优先解决住房与孩子入学问题;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国有独资或参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改制时,可规定将国有净资产增值中不高于40%的部分作为股份,奖励有贡献的企业骨干人员。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和分红权的激励。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面向产业基地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多层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业人才;鼓励产业基地与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支持企业自己开展人才培训,政府给予补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文明史就是能源利用改进和更新的发展史。据国际能源机构最新预测,从世界范围来看,石油在未来40年后将枯竭,天然气将在60年内用尽,煤炭也只能用220多年。按中国剩余可采储量和能源消费量来看,石油还可开采13年,天然气为40年,煤炭为60年,均早于全球矿物能源的枯竭速度。随着发达国家工业化完成、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快速增加,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能源短缺和能源消费以及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发展新型能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市能源消耗主要依靠外供,在经济向工业化中期加速迈进、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依赖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做好新能源规划和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本着以上指导思想,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调研课题上,选择了新能源。一、发展现状新能源是指已经开发但尚未大规模使用,或正在研究试验,尚需进一步开发的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通常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等。就我市而言,新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水能、天然气、沼气、风电、核能、地热能等。近年来,我市加快了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一)生物质能利用。主要有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全市已建成生物质发电厂两座,为江苏国信淮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和中电洪泽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机组装机容量分别为30MW和15MW,占全市火力发电机组的2.08%。秸秆电厂年消耗秸秆30万吨,飞翔纸业、友文人造板等企业以谷壳、木屑等生物质作为燃料使用年消耗约2万吨。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9万处,300户规模秸秆气化站1处,小型沼气工程4处,年产沼气2929万立方米,折标煤2.17万吨,占农村年能耗的1.6%。(二)太阳能利用。全市拥有太阳能吸热板面积约75万平方米,年利用太阳能产生热值11.4亿兆焦,折标准煤4万吨左右。太阳能产业方面在太阳能制热水、空气制热水和循环制热水等三个领域发展,主要拥有年产3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产值近2亿元的辉煌太阳能公司和产值上亿元太阳能玻璃管生产企业力诺太阳能公司。目前,淮安第四人民医院和淮阴工学院等单位采用辉煌太阳能公司的双向集热等技术供给热水,实现节能80%左右。(三)水力发电。淮安市高良涧水电站坐落在苏北灌溉总渠之首,是江苏省平原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好的低水头、大流量的水力发电站,安装16台200千瓦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四)地热能利用。我市地热能的热利用主要是热水供应及供暖、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供热、制冷等。水温摄氏43-61度的地下热水日采取量2510立方米,年利用地下热水70万立方米。目前,亚邦公司生产的地源热泵在淮安金蝶苑宾馆等单位空调系统应用,比普通空调节能50%以上。二、存在问题虽然我市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新能源所占比重还很低,仍处于起步阶段。(一)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我市新能源开发利用没有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现有技术(四)地热能利用。我市地热能的热利用主要是热水供应及供暖、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供热、制冷等。水温摄氏43-61度的地下热水日采取量2510立方米,年利用地下热水70万立方米。目前,亚邦公司生产的地源热泵在淮安金蝶苑宾馆等单位空调系统应用,比普通空调节能50%以上。二、存在问题虽然我市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新能源所占比重还很低,仍处于起步阶段。(一)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我市新能源开发利用没有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现有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下,大多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高,加之资源分散,规模较小,生产不连续等,存在着产能较低的问题。就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看,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全市50多户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真正能叫响的'品牌只有辉煌太阳能,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尚缺乏投资主体,还没有开发利用。(二)新能源利用比例较低。煤炭是我市利用的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主的发电机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高达97.8%,其它新能源发电量仅占2.2%。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刚刚起步,核能等还有待开发利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大了节能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三)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刚刚起步。新能源产业中,除太阳能热水器和地源热泵外,其它新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都较低,缺乏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和设备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与发达城市、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和规模化经营的格局。生物质电厂虽然取得多项专利,但燃烧技术仍然不过关,处于亏损状态。(一)国际发展环境。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社会把新能源的发展作为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许多国家制定了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使新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世界能源发展中最快的领域。为应对经济危机,奥巴马政府将在未来10年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并在未来20年新创造500万个绿色工作岗位;欧盟计划在20xx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总使用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0%;20xx年1月起,日本拨款90亿日元,恢复对太阳能电池板行业的补贴政策。发展新能源不约而同成为世界各国重要举措,光伏产业更成为政策扶持的重中之重。(二)国内发展环境。我国新能源资源潜力巨大。根据初步的资源评价,新能源资源中,可开发水能资源约4亿千瓦;风能资源也比较丰富,仅海上风能资源总计可安装风力发电机组10亿千瓦。可以说,无论是资源空间还是市场空间都十分广阔。我国十分重视新能源的发展,首先,于20xx年2月制定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从法律规范上推进新能源发展。其次,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制度,保证新能源所发电量优先上网,在价格、税收上予以优惠。第三,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发展目标,到20xx年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几年来,我国已经建成一批大型水电基地,建设若干个大型风电基地,并大力推广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动大型沼气工程建设,支持生物质发电和非粮类生物质液体燃料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规模化和集约化为目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围绕重点行业,扶持重点企业,开创淮安新能源发展特色之路,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绿色淮安、生态淮安。力争到“十二五”末,太阳能热水器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台,生物质发电实现“一县一厂”,装机容量达到100MW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现突破,装机容量达到10MW以上,加快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实现风能、核能产业的突破,将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我市增长速度快、带动效应强的新兴产业。(一)拓展太阳能利用领域。太阳能产业是节能环保产业,我市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光能充足,热量富裕,全年太阳能辐射总量在110-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在2136-2411时之间,发展太阳能产业优势突出。一是加速推进利用太阳能相关产业发展。我市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要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快辉煌太阳公司二期工程建设进度,争取近期产能达到50万台;同时,大力推进山东桑乐数字化太阳能在淮安项目的建设进度,争取一期工程40万台早日投产达效,二期工程60万台早日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淮安奥德赛电子科技公司投资1.2亿元的单晶硅项目和英国WU金融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5亿美元的非晶硅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推进江苏国信投资7000万元的1.5MW太阳能发电项目和投资2.2亿元的5.5MW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二是积极拓展太阳能利用领域。推进传统太阳能制热水领域发展,加速推进空气制热水和循环制热水领域发展,并向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泵集中供热、太阳能智能照明等高端技术领域发展。启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建设,推进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带动太阳能光电产业发展,节约替代其他不可再生能源。(二)全面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生物质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是一优质的清洁能源,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具有可再生性。我市是农业大市,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各类秸秆、枝条400多万吨。秸秆发电将使大量的秸秆变成可再生的新能源资源,也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推广秸秆发电具有取之不尽的资源优势、低廉的成本优势、低污染的环保优势。我市大部分农业县(区)都具备建设生物质电厂的条件,目前,要保证江苏国信淮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和中电洪泽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的平稳运行,加速推进淮阴区生物质电厂建设进度,尽快落实金湖、盱眙、涟水三县投资主体,实现全市“一县一厂”的目标,届时将可利用现有生物质资源总量的20%左右,年可节约标煤25万吨。同时,在试点基础上,大范围推进秸秆气化工程,探索建设以非粮能源作物为原料生产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物燃料工程。通过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有效降低我市GDP能耗。(三)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产业。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也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市洪泽湖周边地区有较好的风能资源,洪泽湖区12米高空年平均风速3.5米/秒以上,年有效风速(≥3米/秒)时数7300小时,年风能密度122.7瓦/平方米,即全年有83%以上的时间可从风中获取能量用于发电。根据目前风力发电设备的发展,风速在4-5米/秒以上时,可以建设中型风力发电机组,风速6米/秒即可建设大型发电机组。当前,要通过进一步采集洪泽湖区的风资源数据,根据国家风电产业政策,抓紧聘请权威机构对洪泽湖区可建风电场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合理规划,尽快确定投资主体,大力发展经济实用的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同时,切实加大风电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合作,将风电产业培育成为促进我市电力能源产业发展的配套产业。(四)加速推进核能发电产业。目前,核能已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地球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形势下,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是优化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布局、发展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新选择。我国目前投入运营的核反应堆共有11座,发电能力近1000万千瓦。按照规划,到20xx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万千瓦,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我市建立核电站对电力自供力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意义重大。我市盱眙县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优越,可以满足核电站建设条件。20xx年以来,中广核和中国华电集团等专家多次来淮调研,对盱眙建设核电项目自然条件给予认可。目前,应加大与上述两公司沟通,根据国家核电产业政策提前编制核电发展规划,包装核电站项目,争取尽快启动核电站建设前期工作。(五)进一步拓展沼气发展空间。我市是全省发展利用沼气最早的地区,农民有很好的利用沼气习惯,已经培养了一批建设服务沼气发展的技术人员队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以农村沼气为主的生态富民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之一,在全市大力推进沼气建设。通过沼气这根纽带,结合“三改”(改厕、改圈、改厨),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经济、生态”双赢,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我市适合展沼气的农户达60万户,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可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新上一批较大规模的秸杆沼气池和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项目,在可能情况下调研新上沼气发电项目,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和生活环境。(六)加快推进地热资源利用。我市地热资源于20xx年4月发现于洪泽湖南岸的洪泽县老子山镇,据最新探测,盱眙龙王山、盱城镇附近地区也存在地热资源分布。目前洪泽已凿地热井4口,凿井深度均为100多米,日均允许开采量为2510立方米。洪泽地下热水无色、无嗅、味微咸,水温43-61度,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成分,其中偏硅酸、氟、锶、镭等多种矿物成分含量达到医疗热矿泉水国家标准,属于优质热矿泉水,无需加工即可直接利用,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医疗洗浴、供暖供热、温室育种等。当前,要抓住机遇,利用一切条件加大推动洪泽、盱眙地热资源利用项目开发。同时,积极培植地源热泵产业,鼓励支持地源热泵空调和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建设。扩大金蝶苑宾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等项目示范效应,加大推广热泵技术应用,实现地下水热能的合理利用;根据淮安城区河流较多的特点,对依河而建的建筑积极利用地表水能量解决小区供热问题。(一)加强规划引导,推进产业集聚加强对发展新能源的统一规划,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加强产业引导,实施品牌带动,推进产业集群和集聚。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出台符合地方特色的各项新能源发展规划,将我市新能源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序列,为我市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家五大电力公司、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沟通、协调工作,力求与其发展规划相衔接,争取他们的重大新能源项目落户我市,建立能源基地,发展能源工业,形成能源产业集群。要加快推进现有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整合,以辉煌太阳能公司为龙头,紧抓“家电下乡”的机遇,推动太阳能行业洗牌,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改变无序竞争格局,使太阳能产业成为我市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要围绕新能源项目招商,力争每个新能源产业培育1个以上龙头企业,逐步建立从新能源设备制造到开发利用的整个产业链。(二)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市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支持,研究制定我市新能源产业的激励政策,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新能源产业项目所需的土地、交通、资金、供电等各种要素要优先予以保证,对项目审批、建设、投产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对新能源开发中存在的设备技术不成熟、前期投入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帮助企业突破难关,确保参与新能源研发、生产的企业有利可图,促使企业更积极地投入到新能源产业中,为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强化技术进步,提升综合竞争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效取决于技术进步,要通过多种形式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引进和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升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水平。目前,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仍受制于技术不成熟,如江苏国信淮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虽然创造多项专利技术,但现有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秸秆发电产业的要求。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通过组织重点攻关,确保不因技术问题影响已经建成的新能源项目,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铺平道路。新能源是指以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即人类新近才开发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是一种已经开发但尚未大规模使用,或正在研究试验,尚需进一步开发的能源。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2.风能在自然界中,风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而且储量巨大的能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各国都在加紧对风力的开发和利用,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作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其中又以风力发电为主。3.核能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只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除沸水堆外,其他类型的动力堆都是一回路的冷却剂通过堆心加热,在蒸汽发生器中将热量传给二回路或三回路的水,然后形成蒸汽推动4.地热地球上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200℃~1300℃,天然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140℃。这说明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5.潮汐能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抄袭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成为潮汐能。潮汐能是以势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6.可燃冰“可燃冰”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7.氢能氢能在21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二次能源。它是一种极为优越的新能源,其主要优点有:燃烧热值高,每千克氢燃烧后的热量,约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资源丰富,氢气可以由水制取,而水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资源,演义了自然物质循环利用、持续发展的经典过程。8.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根据生物学家估算,地球陆地每年生产1000~1250亿吨生物质;海洋年生产500亿吨生物质。生物质能源的年生产量远远超过全世界总能源需求量,相当于目前世界总能耗的10倍。我国可开发为能源的生物质资源到2010年可达3亿吨。随着农林业的发展,特别是炭薪林的推广,生物质资源还将越来越多。目前对于生物质能的应用主要是:生产沼气、压缩成型固体燃料、气化生产燃气、气化发电、生产燃料酒精、热裂解生产生物柴油等。9.绿藻当石油和天然气耗尽时,氢也许是一种理想的燃料,问题在于要找到一个廉价地生产氢燃料的方法,科学家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一种普通的池塘绿藻。目前,一升绿藻培养液每小时可以生产出3毫升氢气。研究人员认为,绿藻生产氢气的效率至少可以提高100倍,而这一点有待于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与传统能源相比,在过去的五年,新兴能源产业的腾飞更加吸引公众的眼球。但主要是以核能、风能和太阳能为主,2009年,我国风力发电以不到一小时装机一台的速度在飞奔,2010年,光伏发电安装量已达到100万千瓦,是过去所有安装总量的3倍。1.环境与政策共推风电飞速发展中国风电的高速发展是从2004年开始起步,从2004年到现在,这几年一直都在以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在发展,应该说这个发展速度是跟我们目前的发展条件和基础相吻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披露的信息显示,我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带。事实上,除了自然环境,在“十一五”期间,政策的推动也是成就我国风电装机连年翻番的另一个动力。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同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再次联合下发《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一系列给力的政策,不仅为传统电力企业找到了调整的动力,也使民间资本纷纷大举进军风电领域,不断刷新风电发展的纪录。2.太阳能发电迅速起跑2005年,我国光伏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只有7万千瓦,到了2007年,短短两年时间,光伏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就达到9.5万千瓦,而一年以后的2008年,这一数字就被改写为14万千瓦,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光伏发电全年新增装机100万千瓦,是过去所有光伏装机总量的3倍。与风电产业一样,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也是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太阳能发电最主要是价格问题,也就是价格不合理;上网电价太低了,现在国内很多太阳能发电项目是发一千瓦时赔一千瓦时,这限制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为此,200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内蒙古、上海两个太阳能发电项目,每瓦补助人民币4元,这也成为我国第一个最高额补助太阳能发电的案例。就在国家高额补助太阳能发电5个月之后,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在2~3年内,国家投入约100亿元财政资金,加快支持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尽早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伴随着扶持政策的连续发布,光伏企业的热情在过去几年也在不断升温。在中电联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研究成果报告中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将达到200万千瓦,这也意味着,将在现有的数字上至少翻一番。3.核能发展谨慎进行核能源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在所有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在法国占到80%,在日本占到37%,在美国占到30%。由于经济快速的增长,造成我国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用电紧张,在快速解决用电问题的'考虑之下,我国积极推动核能发电,并加紧兴建核电厂。我国的目标是:到了2020年,核能发电量将增加到四万兆瓦特,几乎是现有发电站发电量的六倍之多;核能发电量将占整个中国发电量的6%,约为现有水平的三倍。换句话说,在今后的十五年里,中国每年至少要兴建两座核电厂,等于是届时将有三十座核能发电厂。虽然日本核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发展核电的争论,但更多的专家认为我国发展核电不能因噎废食。4.我国生物质能利用单一我国生物质能资源量不小,目前年均产量相当于4亿吨标准煤,潜力可达到9亿吨。然而迄今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总量刚刚超过50兆瓦。限制生物质能利用的最主要瓶颈在于原料单一、形态单一、利用方式单一。现在的主要原料,如:秸秆,成本很高,占到了成本的60%以上。利用途径多为发电,车用、生活用的不多。如今液化生物燃料技术已趋于成熟,7-8吨生物燃料可加工1吨汽油或柴油,效率高于传统乙醇、丁醇燃料。因此未来生物质能的利用还是应以燃料为主,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燃料形态可以共存。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全球将掀起一场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清洁能源革命。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着力于新能源开发,并推动一些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不管是赢利性还是非赢利性机构都有大手笔的投入,拓展了众多新型相关专业以及研究项目,并因此产生大量工作机会。在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然而推动新能源行业前进的人才供给却显得捉襟见肘。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核心技术的缺失,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估算,到2020年在风电领域的从业人员就将会有几十万,其中包括几万名专业人员。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未来10年内,国家每年平均要开工建设5-8台以上的核电机组,预计每年对核电人才的需求有数千人,而全国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总量不超过500人。对于快速发展的太阳能产业而言,人才供应同样面临严重不足。因此,亟待加大新能源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所以,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新能源专业渐受热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旨在分析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结构、未来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前列。据统计,截至XXXX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突破X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X亿千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我国新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风电领域,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能力,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太阳能领域,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完善。新能源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原材料开采和加工、关键零部件制造等。原材料开采和加工主要包括稀土、锂、钴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以及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叶片等关键零部件的原材料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制造。2、中游产业新能源中游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的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则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3、下游产业新能源下游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发电的运营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及售后服务。新能源发电运营主要包括风电场、光伏电站的运营和维护。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则包括汽车销售、维修、保养、充电设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对新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2)技术进步将推动产业升级: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新能源技术将不断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3)政策环境将持续优化:为了促进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优化政策环境,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面临的挑战(1)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对新能源行业产生较大(2)技术瓶颈仍需突破:虽然我国新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需要突破,如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3)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优化政策环境,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加强新能源科技创新和研发,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与国际新能源行业的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产业成为了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及生物质能等,以其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本报告旨在综合分析当前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进展、市场动态、政策环境及未来趋势,为相关企业、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二、技术进展太阳能技术:光伏技术不断进步,高效电池(如PERC、HIT、TOPCon)的商业化进程加速,成本持续下降。光热发电通过储热技术提高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风能技术:大型化与智能化成为风电技术发展趋势,海上风电技术突破,漂浮式风电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取得进展,提高了风能开发的潜力和效率。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成本下降,能量密度提升,同时,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支撑。智能电网:数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提高了新能源并网的灵活性和效率,促进了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全球市场:新能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90%以上。区域亮点:欧洲和北美在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上保持领先,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投资国和产品制造基地,亚洲、非洲等地区新能源市场增长迅速。行业融合:新能源与交通、建筑、农业等行业深度融合,电动汽车、绿色建筑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推动了能源结构的转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包括补贴、税收优惠、配额制、绿色信贷等措施。《巴黎协定》的签署促使各国加强了对碳排放的控制,加速了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中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政策推动力。五、挑战与机遇挑战: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储能技术的成本与效率、电网的适应性改造、以及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机遇:技术创新持续推动成本降低,全球能源转型需求迫切,绿色金融的兴起为新能源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多边合作框架下的国际合作机会增多。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是推动其持续增长的关键。建议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促进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系统的融合;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当前新能源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近年来,新能源技术在不断突破和创新。太阳能光伏技术、风能发电技术、生物质能技术等均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太阳能光伏技术,其转换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技术之一。2、产业规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球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过XX亿千瓦,其中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发电占据了较大比重。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之一,新能源装机容量也持续保持快速增长。3、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尽管新能源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太阳能光伏技术的转换效率仍需提高,风能发电技术的稳定性仍需加强等。这些技术瓶颈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市场竞争新能源产业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投入,争夺市场份额。这要求我国新能源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3、电网接入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等特点,给电网接入带来一定难度。目前,我国电网接入能力仍有限,难以满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需求。未来,新能源技术将继续保持创新态势。太阳能光伏技术、风能发电技术等将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产业融合新能源产业将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与能源互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3、国际合作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合作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将加强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产业布局、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五、结论新能源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应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产业成为了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及生物质能等,以其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途径。本报告旨在对当前新能源市场进行综合调研,分析技术进展、市场趋势、政策环境及面临的挑战,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二、技术发展现状太阳能:光伏技术持续进步,高效电池成本逐渐降低,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升。同时,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也在逐步成熟,尤其是塔式和槽式系统展现出良好的.商业化前景。风能:风电技术以大容量、低风速、智能化为主要发展方向,海上风电因其资源丰富、风速稳定而成为新的增长点。叶片材料、发电机设计及智能运维系统的创新推动了风能成本的下降。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支撑,锂离子电池成本快速下降,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取得突破。此外,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也得到了更多关注。其他新能源:地热能利用技术在供暖制冷、发电领域有新应用;海洋能中的潮汐能、波浪能技术研发持续推进;生物质能源通过生物炼制技术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市场规模:全球新能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两位数。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在新增装机容量中占主导地位。投资流向:随着技术成熟度提高和成本下降,私人资本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显著增加,同时政府补贴和绿色金融工具也促进了资金流入。区域分布:中国、美国和欧洲是新能源投资的主要地区,但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增长迅速,成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包括设置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及建立绿色证书交易市场等措施。《巴黎协定》的签署更是加速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促使多国提高新能源发展目标,加强对碳排放的限制。五、面临挑战并网难题: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给电网调度带来挑战,需要发展更智能、更灵活的电网系成本问题:尽管成本已大幅下降,但在某些地区和应用场景下,新能源技术的经济性仍需进一步提技术瓶颈:储能技术的成本和效率、海上风电的安装维护、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供应等问题有待解决。政策不确定性:部分国家政策变动频繁,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和长期规划。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是推动其持续扩张的关键。政府应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市场环境,促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技术成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企业则需关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探索多元化商业模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以其清洁、可再生、低碳等特性,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报告旨在对当前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技术趋势、市场应用及未来展望进行调研和分析。1、技术进步显著近年来,新能源技术在研发、制造、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太阳能光伏技术不断提高转换效率,降低成本;风能发电技术实现了大型化、智能化发展;生物质能技术则在生物质资源利用、生物质能发电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2、产业规模扩大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球范围内,新能源装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