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1分)1.根据课本内容默写。(共10分。答对一空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3)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5)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融情于景,突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点明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明最近在学习上存在懈怠、浮躁的问题,作为好友,你可以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刘慈欣说,我越来越qīngxī地体会到,科技是有温度的,当它融入人性和理想时,就成了推动人类前进的温暖之力。在这些______的科幻故事背后,其实yǐncáng着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我们将如何通过工程和科技,与宇宙对话,重新认识自己。科幻小说是由科技进步催生的文学tǐcái。科技中的科学由科学家所代表,而代表技术的则是工程师。在现代和未来,对于科学来说,通过工程师转化为技术进而改变世界。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qīngxī()(2)yǐncáng()(3)tǐcái()3.语段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大气磅礴 B.气壮山河 C.洋洋大观 D.居高临下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现代和未来,科学通过工程师转化为技术进而改变世界。B.对于科学来说,在现代和未来,通过工程师转化为技术进而改变世界。C.对于现代和未来,在科学上通过工程师转化为技术进而改变世界。D.在现代和未来,通过工程师将科学转化为技术进而改变世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4分)班级开展“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研学活动,小粤同学计划去参观文德楼,感受红色文化。请结合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材料一:近日,经过为期1年的改造更新,位于越秀区的文德楼重新对外开放。该楼成为广州市首个在居民楼内部运行的红色场所,为老城区新添一座“红色地标”。文德楼位于文德东路25-27号,建于20世纪初,是一座“n”字形洋楼,由五幢三层高的楼房连成一体。楼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铺设花阶砖,外墙为明快的黄色。1925年秋,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租赁文德楼部分房子给周恩来夫妇等共产党人居住,其中周恩来、邓颖超住文德楼3号2楼。从文德楼开始,周恩来与邓颖超携手相伴余生,共同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在广州组建小家之后,他们立马投身到各自的战斗领域,决心以行动改变国家命运。材料二: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五14:00—17:30每周六周日9:30—12:00;14:00—17:30预约流程:任务一:提参观建议5.<情境题>请根据材料二用简明得体的语言给小粤提出参观建议。(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拟写推荐语6.参观结束后,小粤要向同学们推荐“文德楼”。请你帮他写几句推荐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18分)【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乙】甘茂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有删改)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家无井而出溉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丁氏对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及其家穿井/将复何及B.今臣之贤不及曾子/国人道之C.告人曰/一人又告之曰D.投杼逾墙而走/不敢稍逾约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母尚织自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11.读了【甲】【乙】两文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14题。(10分)材料一:想吃各种甜食,“糖”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为什么广东人喜欢吃甜食却不胖呢?这一点似乎非常奇怪。其实这跟广东人的日常饮食有关。与其他省份的人相比,广东人更加喜欢以蒸、烫、煮的烹调方式烹调食材,因此粤菜也更加清淡。此外,煲汤也是广东人最常做的事。科学研究表明,饭前喝点汤可以促进消化,所以广东人身材苗条跟喜欢喝汤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这样看来,并不是仅仅一个甜食就能导致肥胖,导致肥胖的真正原因往往是我们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材料二: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甜”,包含了对糖的感谢和赞美。从最基本的生命角度来看,糖在人类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离开了糖,生命就难以维持。为了维持人类的生命活动,糖在人体内完成了“自我牺牲”。在一系列蛋白质、激素等物质的作用下,糖经历了一系列相当复杂的快速代谢过程,比如,葡萄糖的无氧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多元醇途径、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等。最终,糖变得“面目全非”。糖的代谢产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量,同时提供合成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维持生命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生物大分子的碳源。所以,当我们饥饿疲乏的时候,我们要感谢糖在第一时间为我们补充体力。(节选自《糖能带给我们“几分甜”?》,有删改)材料三:说到吃糖过量的害处,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它的间接害处——肥胖,然而有最新研究表明,肥胖只是引发疾病的间接原因,而真正的“杀手”也许就是糖!专家认为,摄入游离糖会加大膳食的总体能量密度,致使能量过剩,尤其是通过饮用含糖饮料摄入游离糖,可能会减少更适当的营养热量食品的摄入,形成不健康饮食,导致体重增加,并加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如引发一系列代谢综合征——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同时还会增加冠心病、脑卒中及一些与性激素有关的疾病的患病概率。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多次呼吁各国减少成人和儿童的糖摄入量。(注:“游离糖”是包括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蜂蜜、糖浆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有删改)材料四:①虽然很多人知道控糖会给人体带来许多好处,却苦于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下面分享了几个小妙招,或许能够帮助大家。但控糖不能过于极端,否则人体会因无法接受而受到伤害。②控糖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所以必须得下定决心,坚定信念。要清楚什么样的食物是绝对不能吃的,有意识地远离,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③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很多美食在烹饪过程中都要放糖,这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建议大家在烹饪美食的时候不要加入过多的糖。④喝水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千万不要用糖分含量高的饮料代替水。另外,市场上销售的所谓的“无糖饮料”并不是一点儿糖都没有,它们只是不含蔗糖,但含有人工糖,经常饮用同样会影响身体健康。⑤日常的主食,例如米饭、馒头、面条,对于正在控糖的人来说应该少吃,因为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其中一部分也会逐渐转化为糖分。(有删改)1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糖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相当复杂的快速代谢过程。B.广东人喜欢吃甜食但不易发胖的原因是他们的饮食清淡,喜欢喝汤,饮食结构相对合理。C.专家认为,摄入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双糖,以及蜂蜜、糖浆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会加大膳食的总体能量密度,致使能量过剩。D.对于正在控糖的人来说,不能吃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因为它们在进入人体后,其中一部分也会逐渐转化为糖分。13.糖对人体有哪些好处和害处?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情境题>爷爷的血糖比较高,医生建议他控糖。你能否给爷爷分享一些科学合理的控糖方法?(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5分)说谎者的故事[法]皮埃尔·格里帕里①从前有个喜欢说谎的小男孩,他喜欢说谎简直到了你们无法想象的地步!不论什么时候,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会无缘无故地说谎。②有一天,他的母亲实在受不了了,便带他到一位女医生那儿去,请她瞧瞧小男孩究竟是怎么回事。③这位女医生实际上是个仙女,她身穿一件工作服,戴着一副玻璃架子的眼镜。在母亲介绍情况时,女医生一声不响地听着,随后她问小男孩:“昨天你干什么了?”④“他去上学了。”母亲说。⑤“让他自己回答,”女医生说,“孩子,告诉我,你在学校里干了些什么事?”⑥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女教师把我们带到月亮上去了,我们钓到了一些月亮鱼!”⑦“这是不可能的!”母亲说。⑧“让他讲!”女医生说,“中午你在家里吃了些什么?”⑨“一块烧焦的木头和一根腐烂的骨头!”⑩“哪有这种事,您知道……”母亲说。⑪“让他讲,让他讲……那么下午呢,下午你干了些什么事?”⑫“下午他有一节图画课。”母亲轻声说。⑬“唉,请您让他讲……那么,你画了什么?”⑭“我画了同桌的眼睛。他有三只眼睛,看起来可怕极了。”⑮听到这样的话,母亲伤心极了,她一句话也不再说了。女医生则摘下她的眼镜,用她右手的手心轻轻地揉着自己的眼睛。⑯“我看……”她终于说话了,“好吧,既然这样,我要送你一件礼物:从今天开始,你不会再说谎了。”⑰“永远不说吗?”⑱“永远不说!”⑲“如果我还想说谎呢?”⑳“即使你想说谎,你也不会再说谎了,”女医生接着说“,不管你说什么话,你说的话都将变成现实。所以,从今以后,我劝你在开口讲话以前要先好好想想!”㉑当天晚上,小男孩的母亲对他说:“是上床睡觉的时候了,你知道吗?”㉒“我不敢去,妈妈,有一只狮子睡在我的床上。”㉓“唉,别说傻话了,你快去睡吧。”㉔小男孩是很听话的,他不声不响地走了。可是就在他要走进自己的房间时,他吓得站在门口愣住了:一只黄色的大狮子躺在床上望着他。看到这般景象,他转身就跑,跑到他母亲那儿对她说:㉕“妈妈,我刚才没有讲真话:我床上没有狮子。”㉖“我知道没有,亲爱的,乖乖地去睡吧,晚安。”㉗小男孩又回到自己的房间。他有点儿怕再看到那只狮子,可是狮子已经不见了。㉘你们一定会想,这件事是值得深思的。可是我们这位小朋友爱说谎的习惯,还是不能一下子就改掉。㉙一天早上醒来时,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知不知道?昨天晚上学校里遭了火灾,学校被烧光了!”㉚“别说蠢话了,”母亲说,“去梳洗吧。”㉛小男孩没有多说。在吃过早餐后,他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走到靠近学校的拐角处,他闻到有一股烟火的味道。他马上又从原路折回到自己的家门口叫道:“妈妈!妈妈!”㉜他的母亲出现在窗口,说:“什么事,亲爱的?你忘了什么东西吗?”㉝“妈妈,我刚才没有讲真话,学校没有被烧掉!”㉞“我知道学校没有被烧掉,亲爱的,你赶快去吧,你要迟到了!”㉟小男孩又去上学了。走到学校时,他看到学校好端端地在那儿,雪白的墙壁,坚固而结实。烟倒是有的,不过那是从广场中间的一堆枯叶中升起来的。㊱从这件事以后,小男孩一连十天没有讲过谎话!可是到了第十一天,他实在憋不住了。就在他母亲准备和他一起去看望外祖母时,他突然嚷道:“妈妈,你不知道吗?外祖母遭遇不幸了!”㊲母亲顿时脸色煞白,气呼呼地说道:“别说傻话!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㊳当来到外祖母家门口时,他们看到有一大群人围着,就像街上发生车祸时一样。有男人、女人,还有两三个警察。他们都在指手画脚地议论着什么事情。小男孩感到害怕了。㊴“妈妈,我刚才没有讲真话,外祖母没有遭遇不幸,她身体很好!”㊵“我知道她身体很好,亲爱的!”母亲说,不过她在哆嗦。㊶他们加紧步子向前走去。外祖母站在门口,身体非常健康,不过她在生气,面孔也红了!因为在一刻钟以前,有一个强盗拿着一把刀闯进了她的家。外祖母勇敢地抓起一把火钳和强盗打了起来。她大喊大叫,邻居们听到后都赶来帮助她。强盗拔腿就逃,但已经太迟了,他只逃出一百米远就被抓住了。㊷总之,这件事圆满结束了。可是这个小男孩——他是非常爱他的外祖母的——吓得从此以后再也不说谎了,或者至少可以说,几乎再也不说谎了……有时候他偶尔再想撒个小谎时,他总要再三考虑,绝对不让他的谎话伤害任何人。(有删改)15.<情境题>读完童话《说谎者的故事》后,小温和小州展开了如下讨论,请你将两人的对话补充完整。(4分)小温:看到一些不良的校园现象时,我有用文字表达的冲动,但我缺乏勇气,怕得罪当事老师或同学。小州:你可以用文学作品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小说、童话、寓言,将现实的情节用想象、夸张等手法进行加工,当事者的痕迹就不明显了,说不定还能反映更深刻的主题呢。你看本文,作者笔下的小男孩刚开始随意地说谎,但最后他再想说谎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反映了一个人从无所顾忌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长过程。16.梳理童话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17.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女教师把我们带到月亮上去了,我们钓到了一些月亮鱼!”(这里为什么要加上“不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是这个小男孩——他是非常爱他的外祖母的——吓得从此以后再也不说谎了,或者至少可以说,几乎再也不说谎了……(分析句中破折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安徒生曾说过:“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得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请你结合本文和《皇帝的新装》的内容,谈谈童话对儿童和成年人的教育意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按要求完成19、20题。(6分)19.小红同学准备在交流会上展示自己收集的《西游记》图片,但她忘记下面这张图片讲述的具体故事了,请你为她简要描述一下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小华同学准备在交流会上展示自己阅读《西游记》后写的读书笔记,但还有一些内容不清楚,请你帮他完善相关内容。(4分)地点主要对手主要情节妖魔结局车迟国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灵感大王(金鱼精)孙悟空、猪八戒变小童降魔未成,唐僧被擒,妖怪闭门不出,孙悟空去南海求助被观音用鱼篮收走金洞(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僧、猪八戒、沙僧被擒,孙悟空向天庭求助,屡败屡战,太上老君出马被太上老君降伏带回兜率院三、作文(50分)21.请以《这一路,我有光为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一、积累运用1.(1)便引诗情到碧霄(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终古高云簇此城河流大野犹嫌束(4)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6)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1)清晰(2)隐藏(3)体裁3.A【点拨】“大气磅礴”形容气势盛大。“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居高临下”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根据语境可知,横线处填“大气磅礴”最恰当。4.A5.示例:小粤,参观文德楼要先关注公众号“广美创展”,然后点击参观预约,场馆预约,选择文德楼个人预约,预约成功后保留二维码。还有,避开周一,文德楼周一闭馆。6.示例:文德楼是周恩来夫妇等革命前辈曾经住过的一座百年洋楼;是广州市首个在居民楼内部运行的红色场所。强烈推荐给喜爱红色历史文化的同学们。二、阅读(一)7.(1)浇灌、灌溉(2)应答,回答(3)一会儿8.C【点拨】A项,待,等到/来得及;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件事;C项,告诉/告诉;D项,翻过/超过。9.(1)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有人)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2)(她)仍然像原来一样织布。10.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点拨】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可根据句意来断句。本句句意为:凭借曾参的贤德,以及(他)母亲(对他)的信任,但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人),(他)慈爱的母亲都不信任(他)了。故应断句为: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11.示例:凡事都要调查研究后,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以讹传讹。【乙参考译文】甘茂说:“从前曾参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仍然像原来一样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是照样织布。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害怕了,扔掉织布梭子,翻过墙逃跑了。凭借曾参的贤德,以及(他)母亲(对他)的信任,但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人),(他)慈爱的母亲都不信任(他)了。现在,我比不上曾参的贤德,且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参的母亲(相信曾参),怀疑我的人也不止三个,我担心大王会因为我扔掉织布梭子。”秦王说:“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请让我和你订立盟约吧。”于是(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了盟约。(二)12.D【点拨】D项说法过于绝对,对于正在控糖的人来说,应该少吃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13.好处: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害处:摄入过量的糖可能会减少更适当的营养热量食品的摄入,形成不健康饮食,导致体重增加,并加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点拨】材料二说的是糖对人体的好处,材料三说的是摄入过量的糖的害处,根据这两则材料概括作答即可。14.示例:①帮助爷爷下定控糖的决心,坚定信念。②提醒爷爷在烹饪食物时不要加入过多的糖。③提醒爷爷不要饮用糖分含量高的饮料。④让爷爷在日常饮食中少吃含高碳水化合物的主食。【点拨】从材料四第②~⑤段可得出控糖的方法。(三)15.再三考虑,不让自己的谎话伤害任何人为他人着想、自我约束16.(1)中午吃了烧焦的木头和腐烂的骨头(2)小男孩说的话会变成现实(3)外祖母遭遇不幸17.(1)“不假思索”指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这里加上“不假思索”,体现了小男孩说谎成习惯的特点,照应了上文“他喜欢说谎简直到了你们无法想象的地步”,使上下文衔接紧密。【点拨】“不假思索”的意思是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句中用来描写小男孩回答女医生的问题时不经思考,非常迅速,表现出小男孩说起谎来毫无顾忌,体现了小男孩爱说谎的特点,与第①段中的“他喜欢说谎简直到了你们无法想象的地步”相照应,使上下文衔接紧密。(2)①表示解释说明:解释小男孩被吓得再也不说谎的原因,是他非常爱他的外祖母,他担心自己的谎言会使外祖母受到伤害。②表示话题的转变:从谈小男孩说谎的话题转到小男孩爱外祖母的话题,最后又转回小男孩说谎的话题。【点拨】“他是非常爱他的外祖母的”解释说明了小男孩再也不说谎的原因,这里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根据前文内容可知,小男孩原来极其爱说谎,当“外祖母遭遇不幸了”的谎言差点变成现实时,他彻底改变了;根据“吓得从此以后再也不说谎了,或者至少可以说,几乎再也不说谎了”可知,这里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话题转换。从谈小男孩说谎的话题转到小男孩爱外祖母的话题,最后又转回小男孩说谎的话题。18.示例:本文中的小男孩在医生的帮助下,逐步认识到说谎的后果,并改掉了说谎的毛病;《皇帝的新装》揭露并讽刺了皇帝、骗子、大臣等成年人丑陋虚伪的本质。两篇童话故事都对“谎言”进行了批判,儿童可以从故事中认识到说谎的可怕之处,并引以为戒;成年人则可以通过思考故事内涵来审视自我、净化灵魂。(四)19.示例:唐僧师徒途经火焰山,要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扇灭火焰才能通过。孙悟空第一次借来假扇;第二次他假变牛魔王借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