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遵义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B.如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C.如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D.如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2.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最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叙述,正确的是()A.经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的氧气需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运输B.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C.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经静脉注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4.不同供氮水平下的四种处理方式(1:不打顶;2:打顶;3:打顶+羊毛脂;4:打顶+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对棉株叶片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打顶处理与叶片早衰间关系的推测,正确的是()A.在低氮水平下,打顶后涂抹生长素提高了脱落酸含量,会促进叶片早衰B.在高氮水平下,打顶后涂抹生长素降低了脱落酸含量,会延缓叶片衰老C.在低氮水平下,与不打顶相比打顶处理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会促进叶片早衰D.在高氮水平下,与不打顶相比打顶处理细胞分裂素含量升高,会延缓叶片衰老5.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表示相关的免疫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d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Ⅰ可表示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Ⅱ可表示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d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消灭抗原6.下列物质中,正常情况下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O2 B.H2O、Na+ C.C6H12O6、甲状腺激素 D.血红蛋白、呼吸酶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些兴奋剂就是毒品它们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我国人民同毒品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这个不仅关系个人命运、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可卡因可引起人体多巴胺作用途径的异常,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多巴胺是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合成后储存在[①]___________中,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多巴胺以___________方式被释放到[②]___________(内环境成分),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③]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多巴胺释放后突触后膜并不会持续兴奋,据图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3)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③的数量___________(“增加”或“减少”),使突触变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这是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8.(10分)2020年3月2日,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病毒(COVID-19)引起的肺炎防控科研工作时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难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人类彻底战胜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成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当前,我国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已进行了第二阶段临床试验,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感染了新冠肺炎,意味病毒已突破了人体的__________道防线。(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__________吞噬消化。(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使人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这种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____。(4)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来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属于__________。(5)若新冠病毒疫苗已研制成功,且需要两次接种,即第一次接种产生免疫后,间隔一段时间进行第二次接种。若提前进行第二次接种,则会减弱免疫的效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9.(10分)果蝇(2n=8)体内的Ⅳ号染色体多一条(三体)或少一条(单体)均可以存活并能够繁殖,没有Ⅳ号染色体的个体不能存活。果蝇正常眼(E)和无眼(e)是一对相对性状,且基因E、e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则应该测_______条染色体(2)若将基因型为EEe的Ⅳ号染色体三体的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无眼果蝇杂交,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子代正常眼中Ⅳ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占_______。(3)果蝇眼的红色(R)和白色(r)由等位基因R、r控制,现将一只染色体正常无眼雌果蝇和一只染色体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发现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据此推测,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F1雌雄果蝇交配,F2正常眼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10.(10分)我国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次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据报道,在接种了该种类型的疫苗两剂14天之后,针对新冠肺炎感染的有效保护率为67%,对于重症病例的预防率可达89%。下图为注射疫苗后,机体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1)图中细胞a包括_______等抗原呈递细胞,细胞b是_______细胞。(2)物质甲是_______,物质乙是_______。(3)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是因为_______的存在。新冠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次才能起到良好效果的原理是_______。(4)当新冠病毒侵入患者细胞时,仅靠图中过程不能清除,需要启动_______免疫。该过程中的作战细胞是_______,该细胞的活化需要靶细胞和图示_______细胞参与。11.(15分)阿尔兹海默病(AD,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主要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和获得性知识丧失,直至日常生活能力完全丧失为特征。有数据显示,我国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已经超过了1000万,居全球之首。人脑组织有大量乙酰胆碱(Ach),但乙酰胆碱的含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正常老人比青年下降30%,而老年痴呆患者下降更为严重,可达70%一80%。主流研究认为人体内Ach含量增多与阿尔兹海默病的症状改善显著相关。(1)大豆异黄酮(SIF)是大豆的提取物,与雌激素结构相似,具有类似雄激素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与雌激素水平低下相关疾病,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为了探究大豆异黄酮对阿尔兹海默病大鼠乙酰胆碱代谢的影响,某科研小组以β一淀粉样蛋白注入海马组织内来获得AD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IF后。现察大鼠海马组织内反映乙酰胆碱代谢的三种物质一乙酰胆碱、胆碱乙酰转移酶(合成Ach的酶)、胆碱酯酶(降解Ach的酶)的含量变化,得到以下结果:组别乙酰胆碱胆碱乙酰转移酶胆碱酯酶对照组34.8626.3362.04AD模型组11.937.1216.99SIF低剂量组(3mg/kg)21.6111.4940.22SIF高剂量组(9mg/kg)29.1418.3643.34回答下列问题:①对照组中对大鼠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结合表格中的数据,推测大豆异黄酮可能对绝经后妇女患阿尔兹海默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因为雌激素可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的合成。(2)有研究表明,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在心胜中产生抑制性的效果,降低心率。具体机制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降低心率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题干信息,提出一条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思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1、分析题图:细胞Ⅰ产生的物质E能够通过细胞外液的运输,到达细胞lI,与细胞II上的相应受体蛋白结合,从而传递相应信息;2、生物体中的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详解】A、如果表示的是缩手反射,则E表示的是神经递质,则F表示的是突触后膜_上的受体蛋白,A正确;B、如上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则Ⅱ为T细胞,其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B正确;C、如上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B细胞,C错误;D、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C。2、D【解析】已知L值=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即当L值等于1时,种群数量保持不变;L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L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详解】A.因两种群的起始数量未知,第一年末两种群的L值也不同,因此不能确定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A正确;B.第2年末甲种群的L值小于乙种群,若甲种群起始数量远多于乙种群,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可能小于甲,B正确;C.只要是L值大于1.0,种群的数量就在增加,据此分析图示可知,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C正确;D.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1.5,即每年都是上一年的1.5倍,说明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每年增加的数量不相等,D错误。【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L值的内涵,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图中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3、D【解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详解】A、氧气需要与血红蛋白结合,A错误;B、二氧化碳在细胞内产生,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故心肌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错误;C、细胞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经静脉注射的药物先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液,最后才能进入组织细胞,D正确。故选D。4、C【解析】在低氮水平下,由图1中1与2可知,与不打顶相比打顶处理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由图1中3与4可知,打顶后涂抹生长素提高了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由图2中1与2可知与不打顶相比打顶处理脱落酸增多,会促进叶片早衰,由图2中3与4可知,打顶后涂抹生长素降低了脱落酸含量,会延缓叶片早衰。【详解】A、在低氮水平下,由图2中3与4可知,打顶后涂抹生长素降低了脱落酸含量,会延缓叶片早衰,A错误;B、在高氮水平下,由图2中3与4可知,打顶后涂抹生长素提高了脱落酸含量,会促进叶片早衰,B错误;C、在低氮水平下,由图1中1与2可知,与不打顶相比打顶处理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由图2中1与2可知脱落酸增多,会促进叶片早衰,C正确;D、在高氮水平下,由图1中1与2可知,与不打顶相比打顶处理细胞分裂素含量几乎不变,由图2中1与2可知脱落酸增多,会促进叶片早衰,D错误。故选C。5、B【解析】据图示可知,a为吞噬细胞,b为T细胞,c为靶细胞,d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详解】A、a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错误;B、Ⅰ过程中有B细胞参与,可表示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Ⅱ过程中有。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可表示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B正确;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使c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C错误D、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而不是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的,且细胞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的作用,而不是细胞因子消灭抗原,D错误;故选B。6、D【解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详解】A、CO2、O2都可以存在血浆和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不符合题意;B、H2O、Na+都可以存在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不符合题意;C、C6H12O6、甲状腺激素都可以存在血浆和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不符合题意;D、血红蛋白和呼吸酶都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符合题意。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反射(2)①.突触小泡②.胞吐③.组织液④.特异性受体⑤.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3)①.上升②.减少【解析】分析示意图可知: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结构①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根据图中信息,②是突触间隙。从图可知,可卡因具有封闭多巴胺转运体的作用,故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小问1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小问2详解】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泡内,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的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后,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中,经过扩散运输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后膜膜外的电位变化由正变负。由图可知,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能过多巴胺转运体运输进入突触小体,而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与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即延长对大脑的刺激,而产生“快感”。【小问3详解】由题图可以看出,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会封闭多巴胺转运体的作用,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上升。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③的数量减少,使突触变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这是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点睛】本题考查脑的高级功能和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8、(1).第一和第二(2).效应T细胞(3).浆或效应B(4).抗体(5).吞噬细胞(6).体液免疫(7).保护易感人群(8).第二次接种的疫苗会与第一次免疫后产生的抗体结合而被清除【解析】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解】(1)人体免疫系统有三大防线,第一道防线为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第二道防线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第三道防线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某人感染了新冠肺炎,意味病毒已突破了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免疫,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体液免疫中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所凝集,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属于体液免疫。(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该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使人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这种特异性免疫属于体液免疫。(4)易感人群接种该疫苗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起到预防新冠肺炎的作用。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5)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成功后,需要两次接种,即第一次接种产生免疫后,间隔一段时间进行第二次接种。若提前进行第二次接种,则会减弱免疫的效果。其原因是第二次接种的疫苗会与第一次免疫产生的抗体结合而被清除。【点睛】本题考查了人体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1)5(2)①.正常眼:无眼=5:1②.2/5(3)①.EEXRY②.1/6【解析】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基因E、e位于Ⅳ号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为EEe的Ⅳ号染色体三体果蝇产生配子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正常分离,未配对的Ⅳ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小问1详解】X和Y染色体上所含有的基因不同,因此测定果蝇的基因组,应该测3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共5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小问2详解】基因型为EEe的Ⅳ号染色体三体果蝇可产生E、EE、Ee、e4种配子,其比例为2∶1∶2∶1,与染色体正常的无眼果蝇杂交,,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无眼=5:1,子代正常眼中Ⅳ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占2/5。【小问3详解】将一只染色体正常无眼雌果蝇和一只染色体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发现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据此推测,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EEXRY、eeXrXr;F1雌雄果蝇基因型为EeXrY、EeXRXr,雌雄果蝇交配,F2正常眼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点睛】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E、e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计算最后一问时,应注意只在正常眼雌果蝇中分析纯合子比例。10、(1)①.树突状细胞、B细胞②.辅助性T(2)①.细胞因子②.抗体(新冠病毒抗体)(3)①.抗体和记忆B细胞(细胞d)②.第二次接种疫苗时,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性物质,迅速增殖分化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4)①.细胞②.细胞毒性T细胞③.细胞b【解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体液免疫过程,a表示抗原呈递细胞,b表示辅助性T细胞,c表示B细胞,d表示记忆B细胞,e表示浆细胞,物质甲表示细胞因子,物质乙表示抗体。【小问1详解】据分析可知,a表示抗原呈递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B细胞,细胞b是辅助性T细胞。【小问2详解】物质甲是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物质乙表示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小问3详解】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细胞d),从而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由于第二次接种疫苗时,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性物质,迅速增殖分化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故新冠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次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小问4详解】抗体只能作用与细胞外的抗原,当新冠病毒侵入患者细胞时,仅靠图中过程不能清除,需要启动细胞免疫,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该细胞的活化需要靶细胞和细胞b(辅助性T细胞)参与。【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免疫调节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等相关知识。11、(1)①.将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到大鼠的海马组织②.降低③.促进(2)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结合,G蛋白的亚基就会分开。G蛋白亚基在细胞膜内移动到钾离子通道处,使钾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钾离子外流,产生超极化,从而使心率降低(3)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来防止乙酰胆碱的分解(或研发可以降解β淀粉样蛋白的药物或研发抑制β淀粉样蛋白合成的药物或研发β淀粉样蛋白的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