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高一生物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1.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RⅠ、RⅠ、RⅢ),R型也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SⅠ、SⅡ、SⅢ)。S型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为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科研人员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冷却后加到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再接种到平板上,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该实验中的甲菌应为R型菌,乙菌应为S型菌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Ⅰ,则能说明SⅢ是转化而来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2.科学家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设计并进行了很多经典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斯和艾弗里都利用了“减法原理”将DNA和蛋白质分开观察各自作用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C.沃森和克里克根据查哥夫的实验信息推测出DNA的两条链间碱基的配对方式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中用放射性元素对DNA进行标记3.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出现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B.图乙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C.图乙中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能量、酶等D.图乙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DNA分开4.某同学用肺炎链球菌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时,若发现乙试管中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则物质X不可能是()B.DNAB.DNAB.DNAB.DNA酶 C.RNA酶 D.酯酶5.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花叶病毒(PIAMV)均能感染烟叶,但被两者感染后,烟叶表现出的病斑性状不同。下列各组实验中可以使烟叶表现出TMV病斑的是()①TMV+烟叶②PIAMV+烟叶③TMV的蛋白质外壳+PIAMV的RNA+烟叶④PIAMV的蛋白质外壳+TMV的RNA+烟叶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S型肺炎双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C.步骤④中,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D.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得到实验结果7.为了体外验证“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某研究小组将R型菌、S型菌、加热致死的S型菌、加热致死的S型菌与R型菌的混合物分别接种到四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下图。关于该实验的解题思路正确的是()A.实验中,控制自变量采用“减法原理”B.对第4组的解题思路应以第1、2、3组为对照C.可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D.单独培养第4组的S型菌,后代多为R型菌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下图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中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充分混合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为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2)若有一组用放射性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B.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成分C.该组实验结果是悬浮液中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D.子代噬菌体都和亲代噬菌体一样含32P9.生命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赫尔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证实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C.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推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DNA可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利用了“减法原理”10.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用同时含有32P和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B.搅拌是为了使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C.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11.科学家揭示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过程中,艾弗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噬菌体的DNA、大肠杆菌的氨基酸D.用含有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呈正相关12.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13.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14.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二、多选题15.在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最终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其原理如图所示。在此基础上某同学增加了一组实验,将加热致死的R型细菌与S型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甲获得小鼠乙。下列解题思路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小鼠死亡可能与S型活细菌产生的荚膜有关B.格里菲思未证明X基因导致R型活细转化为S型活细菌C.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D.从小鼠乙中提取肺炎链球菌培养,培养基上一定是光滑的菌落16.将噬菌体加入铜绿假单胞菌(PA1)菌液中,培养30min后菌液变澄清(大部分PA1已被裂解):然后将菌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少量菌落,即为噬菌体耐受菌(PA1r)。研究发现PA1r丢失了含有脂多糖合成的关键基因galU,噬菌体不能侵染PA1r。为验证galU基因的丢失是导致PA1r耐受噬菌体的原因,设计相关实验并预期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1234处理方法PA1+噬菌体I敲除ga1U基因的PA1+噬菌体Ⅱ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预期结果较多噬菌斑无噬菌斑Ⅲ较多噬菌斑(噬菌斑:受体菌被噬菌体感染后在平板上形成的透明圈)A.1和3、2和4形成对照,分别利用“减法”、“加法”原理控制自变量B.Ⅰ处应为“PA1r+噬菌体”,噬菌体可利用PA1r的原料合成自身的核酸C.Ⅱ处应为“导入galU基因的PAlr+噬菌体”:,Ⅲ处应为“无噬菌斑”D.在噬菌体的感染下,没有galU基因的个体具有生存和繁殖的优势17.“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具有遗传效应。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35S、32P可分别将T2噬菌体外壳蛋白质中的肽键和DNA的磷酸标记B.理论上,35S标记组沉淀物无放射性,可推测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大肠杆菌C.子代噬菌体只有部分具有放射性,说明DNA不是半保留复制D.若侵染的大肠杆菌被32P标记,则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均具有放射性18.如图为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材料,完成实验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亲代噬菌体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内是肺炎链球菌培养液B.过程②使噬菌体的外壳与其DNA分离C.若B中有少量的放射性,可能原因是保温时间过长D.若C中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32P标记的DNA三、判断题19.RNA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2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21.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的DNA没有进入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22.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为环状,有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B.实验目的是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则R型菌为实验对象,S型菌的成分为自变量。因此甲菌应为S型菌,乙菌应为R型菌,B错误;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RⅡ接受加热杀死的SⅢ的DNA,经转化得到SⅢ,繁殖所得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RⅡ经回复突变得到SⅡ,繁殖所得子代细菌为SⅡ和RⅡ。所以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型菌是转化而来,C正确;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RⅢ经转化形成的S菌为SⅢ,RⅢ经回复突变形成的S菌也是SⅢ,繁殖后形成的子代细菌都为SⅢ和RⅢ,不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D错误。2.答案:C解析:A、格里菲思没有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艾弗里在实验的不同组中分别加入不同酶以去除相应物质,遵循了实验设计中的减法原理,A错误;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由于蛋白质没有注入细菌,所以无法证明蛋白质是否为遗传物质,B错误;C、沃森和克里克根据查哥夫的实验信息推测出DNA的两条链间碱基的配对方式,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C正确;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实验中用15N标记DNA,15N为稳定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C。3.答案:D解析:A.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初始只有获得R型菌,后出现S型菌出现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A正确;B.35S标记物质为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在菌体侵染细菌时吸附在大肠杆菌细胞膜上,因此离心后其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上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会很低,B正确;C.噬菌体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因此图乙中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能量、酶等,C正确;D.观察图乙可得,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需要先吸附在细菌表面,再将噬菌体DNA注入到细菌,离心前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D错误。故选D。4.答案:B解析:因为乙试管中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说明乙试管中存在S型细菌的DNA,因此物质X不可能是DNA酶,因为DNA酶会水解DNA。故选B。5.答案:C解析:①TMV+烟叶,烟叶会感染TMV,表现出TMV病斑,①正确;②PIAMV+烟叶,烟叶会感染PIAMV,表现出PIAMV病斑,②错误;③TMV的蛋白质外壳+PIAMV的RNA+烟叶,由于遗传物质是RNA,所以烟叶会表现出PIAMV病斑,③错误;④PIAMV的蛋白质外壳+TMV的RNA+烟叶,因为遗传物质是TMV的RNA,所以烟叶会表现出TMV病斑,④正确。综上①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6.答案:D解析: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要足够长,以使底物完全水解,A错误;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步骤④中,液体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C错误;D、S型细菌有荚膜,菌落光滑,R型细菌无荚膜,菌落粗糙。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出现S型细菌,D正确。故选:D。7.答案:B解析:A、根据图示的接种实验并没有除去某种物质,可知,该实验没有采用“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A错误;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其中对第4组的解题思路应以第1、2、3组为对照,来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B正确;C、该实验没有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因此不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C错误;D、由于R型菌转化为的S型菌可稳定遗传,因此单独培养第4组的S型菌,后代多为S型菌,D错误。故选B。8.答案:(1)D;(2)C解析:(1)A、噬菌体是病毒,不含核糖体,A错误;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B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由于完全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故能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D正确。故选D。(2)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A错误;B、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S,D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因此,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成分,B错误;C、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故正确操作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即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C正确;D、32P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子代少部分子代噬菌体含32P,D错误。故选C。9.答案:D解析:A、赫尔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是把S型细菌的成分放入R型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没有用到同位素表记技术,B错误;C、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推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D、“减法原理”是指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艾弗里把S型细菌的成分分别实验,排除了其他成分的影响,采用了“减法原理”,D正确。10.答案:C解析:A、实验过程中需单独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和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A错误;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B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从而实现分层,C正确;D、该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C。11.答案:D解析:A、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A正确;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即各组通过加入不同的酶水解相应物质来观察各种物质的作用,B正确;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噬菌体的DNA作为模板、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作原料,C正确;D、用含有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时间延长使子代噬菌体释放,但子代噬菌体不含放射性,故不会影响上清液放射性强度,故用含有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无关,D错误。故选D。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选项正误原因A√R型肺炎双球菌无荚膜多糖,无毒,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多糖,有毒,故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被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指导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C√被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DNA正常,蛋白质变性失活,功能丧失,其能够进入R型菌中,指导R型菌的生命活动D×DNA酶催化DNA水解,故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得不到S型菌13.答案:B解析: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了噬笛体的DNA,DNA在细菌内复制,细菌内含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在沉淀中有放射性,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内利用细菌的35S标记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外壳,离心后菌体沉淀,沉淀中有放射性。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都有放射性,细菌内的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上清液中的蛋白质外壳也有放射性。14.答案:B解析: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真核细胞,线粒体有遗传物质。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含C、H、O、N、P,不含有硫元素。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15.答案:ABD解析:A、R型细菌的菌体没有多糖类荚膜,不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细菌的菌体有多糖类荚膜,会导致小鼠死亡,由此推测,格里菲思实验中小鼠死亡可能与S型活细菌产生的荚膜有关,A正确;B、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会导致R型活细转化为S型活细菌,格里菲思未证明X基因导致R型活细转化为S型活细菌,B正确;C、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并没有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C错误;D、将加热致死的R型细菌与S型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甲获得小鼠乙,只有S型活细菌能存活,加热致死的R型细菌不能存活,因此从小鼠乙中提取肺炎链球菌为S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在培养基上是光滑的菌落,D正确。故选ABD。16.答案:AD解析:A、1和3的自变量为是否具有ga1U基因,2和4形成的自变量为是否转入ga1U基因,它们之间形成对照,根据实验结果能推测该基因的作用,实验过程中分别利用“减法”、“加法”原理控制自变量,A正确;B、为验证galU的丢失是导致PAlr耐受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保险公司保险产品销售合同
- 《胆总管结石护理》课件
- 《地球陆地资源》课件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标的评估与支付条件
- 2024年度版权租赁合同标的版权描述及租赁方式详细说明
- 2024年度无人机研发合同2篇
- 2024全国交通安全教育日知识宣讲课件
- 2024年度企业员工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度水电安装承包服务合同
- 《膳食营养讲座》课件
- 大连辽宁大连理工大学会计核算中心自聘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清华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数学试题(解析)
- 2024年东南亚精密铸造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厨房废油回收合同
- 2024年俄罗斯财务会计咨询服务行业应用与市场潜力评估
- JT-T-1051-201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 泸州老窖“浓香文酿杯”企业文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GB/T 2039-2024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 TD/T 1054-2018 土地整治术语(正式版)
- 新能源汽车消防安全培训
- 新质生产力-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