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与治理措施作业指导书TOC\o"1-2"\h\u6620第1章环境监测概述 4117911.1环境监测的定义与目的 4293921.2环境监测的分类与组成 4182221.3环境监测技术与发展趋势 411806第2章环境监测方法与手段 5105962.1采样方法与技术 5211892.1.1采样方法 5170772.1.2采样技术 5137182.2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 5164002.2.1分析测试方法 5137562.2.2分析测试技术 666842.3在线监测与远程传输技术 6201632.3.1在线监测技术 6137432.3.2远程传输技术 613238第3章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 674073.1空气质量监测技术 610963.1.1监测方法概述 6159663.1.2手动监测技术 6297343.1.3自动监测技术 7187883.2空气污染治理技术 7158353.2.1污染源控制技术 7153813.2.2污染物去除技术 7179123.3空气质量评价与预测 751933.3.1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7144293.3.2空气质量预测技术 726168第4章水环境监测与治理 8309294.1水质监测方法与技术 8279634.1.1监测方法 8187624.1.2监测技术 839444.2水污染治理技术 8234494.2.1物理治理技术 8212734.2.2化学治理技术 8290124.2.3生物治理技术 9321594.3水环境质量评价与风险管理 910794.3.1水环境质量评价 932564.3.2水环境风险管理 9587第5章土壤环境监测与治理 921725.1土壤监测方法与技术 9175635.1.1监测方法 9230005.1.2监测技术 10236165.2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10291475.2.1物理治理技术 10289305.2.2化学治理技术 10123755.2.3生物治理技术 1015145.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修复 10114335.3.1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0234135.3.2土壤修复目标与策略 10229495.3.3修复效果评估 119289第6章噪声与振动监测与治理 1115276.1噪声与振动监测方法 11103876.1.1噪声监测 1111446.1.1.1人工监测 1155126.1.1.2自动监测 11256766.1.2振动监测 11249776.1.2.1地面振动监测 1178736.1.2.2构筑物振动监测 11130966.2噪声与振动治理技术 1144166.2.1噪声治理 11264956.2.1.1源头治理 1130386.2.1.2传播途径治理 11326036.2.1.3接收端治理 11167106.2.2振动治理 11112136.2.2.1隔振技术 1228336.2.2.2减振技术 12168146.2.2.3防振技术 12199146.3声环境质量评价与控制 12210056.3.1声环境质量评价 12251376.3.1.1声级评价 12222516.3.1.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12218846.3.2噪声控制 1279306.3.2.1法律法规 1283516.3.2.2管理措施 12143986.3.2.3技术措施 12140596.3.3振动控制 12227146.3.3.1法律法规 1237086.3.3.2管理措施 12321506.3.3.3技术措施 126485第7章生态监测与保护 12318407.1生态监测方法与技术 1271937.1.1生态监测概述 13243987.1.2地面调查法 13306537.1.3遥感技术 13278297.1.4地理信息系统(GIS) 13260317.1.5无人机技术 13315017.2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13251517.2.1生态系统保护策略 13323127.2.2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1380177.2.3生态补偿机制 13245557.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评估 13270417.3.1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1311237.3.2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 14320307.3.3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 1496857.3.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 1426922第8章环境放射性监测与治理 14174568.1放射性监测方法与技术 14275798.1.1监测方法 1451708.1.2监测技术 1488878.2放射性污染治理技术 15286368.2.1物理治理技术 15115218.2.2化学治理技术 1571108.2.3生物治理技术 15248438.3环境放射性评价与安全 1540758.3.1环境放射性评价 15115068.3.2环境放射性安全 1510199第9章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处理 1652239.1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 16321089.1.1数据采集 1689469.1.2数据传输 1627039.2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1675149.2.1数据预处理 16208629.2.2数据分析方法 16213009.3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1722109.3.1系统功能 17148119.3.2系统维护与更新 1728179第10章环境治理措施实施与效果评估 17113810.1治理措施规划与设计 171848110.1.1治理目标确定 171858110.1.2治理措施设计 17101210.1.3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173222510.2治理措施实施与监督 18996510.2.1治理措施实施 182214610.2.2治理过程监督 181485410.2.3治理措施调整与优化 18854810.3治理效果评估与优化建议 181523110.3.1治理效果评估 181093910.3.2优化建议 182298710.3.3持续改进与跟踪 18第1章环境监测概述1.1环境监测的定义与目的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质量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测量和评价的过程,旨在了解和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以及环境污染源分布,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包括:(1)掌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2)发觉环境问题,追溯污染源,为污染防控提供依据;(3)评估环境保护政策和治理措施的效果,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4)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为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1.2环境监测的分类与组成环境监测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监测对象,可分为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声环境监测等;(2)按照监测目的,可分为常规监测、应急监测、专题监测等;(3)按照监测时间尺度,可分为短期监测、中期监测和长期监测;(4)按照监测空间尺度,可分为宏观监测、中观监测和微观监测。环境监测组成主要包括:(1)监测站点布设:根据监测目的和对象,合理选择监测站点;(2)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监测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4)数据采集与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5)监测队伍:培养专业的监测队伍,提高环境监测能力。1.3环境监测技术与发展趋势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包括:(1)现场监测技术:如大气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等;(2)遥感监测技术: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对大范围环境进行监测;(3)实验室分析技术:对环境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更为精确的监测数据;(4)信息技术:将监测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环境监测的智能化水平。环境监测发展趋势:(1)监测技术不断创新,向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方向发展;(2)监测范围不断扩大,从单一环境要素向多要素、全方位监测转变;(3)监测数据应用更加广泛,为环境决策提供有力支持;(4)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实现环境监测与治理的紧密结合。第2章环境监测方法与手段2.1采样方法与技术环境监测的首要步骤是采样,其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可靠性。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环境采样方法与技术。2.1.1采样方法(1)点源采样:针对特定污染源进行的采样,如烟囱、废水排放口等。(2)面源采样:针对较大范围的环境介质进行的采样,如土壤、水体等。(3)线源采样:针对线性污染源,如道路、河流等进行的采样。(4)立体采样:针对大气、水体等三维空间污染进行的采样。2.1.2采样技术(1)手动采样:通过人工操作完成采样,适用于采样点较少、环境条件复杂的情况。(2)自动化采样:利用自动化设备完成采样,适用于采样点较多、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3)遥控采样:通过遥控设备完成采样,适用于危险、难以接近的采样点。2.2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环境监测中,分析测试是获取监测数据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2.2.1分析测试方法(1)化学分析: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2)仪器分析:利用各类分析仪器,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快速、高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3)生物分析:通过生物技术,如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对环境样品中的生物污染物进行分析。2.2.2分析测试技术(1)实验室分析:在实验室内进行环境样品的分析测试,包括样品预处理、仪器分析等。(2)现场快速检测: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对环境样品进行现场快速检测。(3)在线监测: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2.3在线监测与远程传输技术在线监测与远程传输技术是实现环境监测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手段。2.3.1在线监测技术(1)自动监测:利用自动监测设备,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2)遥感监测:通过卫星、无人机等遥感设备,对环境质量进行远程监测。(3)网络监测: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各个监测点的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测中心。2.3.2远程传输技术(1)有线传输:通过有线网络,将监测数据传输至远程数据中心。(2)无线传输: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如GPRS、4G/5G等,将监测数据传输至远程数据中心。(3)卫星传输: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将监测数据传输至远程数据中心。第3章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3.1空气质量监测技术3.1.1监测方法概述空气质量监测是评估和控制大气污染的基础工作。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空气质量监测方法,包括手动监测和自动监测技术。3.1.2手动监测技术手动监测技术主要包括采样、分析及数据处理等环节。重点阐述以下内容:(1)采样方法:包括瞬时采样、周期性采样和连续采样;(2)分析方法:如气体分析、颗粒物分析等;(3)数据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3.1.3自动监测技术自动监测技术具有实时、连续、自动等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自动监测设备:如颗粒物监测仪、气体分析仪等;(2)监测网络:构建区域性的监测网络,实现大气污染的全面监控;(3)数据传输与处理: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解析和处理。3.2空气污染治理技术3.2.1污染源控制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空气污染源,介绍以下治理技术:(1)工业污染源:采用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等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2)交通污染源:发展新能源汽车、优化交通组织等,减少尾气排放;(3)生活污染源:加强垃圾分类、提高焚烧设备效率等,降低污染物排放。3.2.2污染物去除技术针对大气污染物,介绍以下去除技术:(1)颗粒物去除:采用过滤、洗涤、电除尘等方法;(2)气态污染物去除:采用吸收、吸附、催化氧化等方法;(3)挥发性有机物去除:采用冷凝、吸附、生物处理等方法。3.3空气质量评价与预测3.3.1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空气质量评价是了解区域空气质量状况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以下评价方法:(1)污染指数评价:根据污染物浓度和标准限值,计算污染指数;(2)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综合考虑多种污染物浓度,计算空气质量指数;(3)健康风险评价:评估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3.2空气质量预测技术空气质量预测有助于提前预警大气污染,为决策提供支持。本节主要介绍以下预测技术:(1)统计预测:基于历史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预测;(2)数值预测:利用大气扩散模型、化学传输模型等进行预测;(3)人工智能预测:采用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方法,提高预测精度。第4章水环境监测与治理4.1水质监测方法与技术4.1.1监测方法(1)现场快速监测:通过便携式仪器对水质进行快速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电导率等参数。(2)实验室分析:采集水样后,送至实验室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总磷(TP)等指标。(3)自动监测:利用自动监测站对重点水域进行连续在线监测,实时掌握水质状况。4.1.2监测技术(1)光学法:利用光谱技术测定水质参数,如荧光法、红外法等。(2)电化学法:通过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水质参数,如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库仑滴定法等。(3)生物法:利用生物传感器检测水质,如微生物燃料电池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4.2水污染治理技术4.2.1物理治理技术(1)沉淀:利用重力沉降或絮凝沉降去除水中悬浮物和胶体。(2)过滤:通过砂滤池、活性炭等过滤介质去除水中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3)膜分离:采用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技术分离水中的污染物。4.2.2化学治理技术(1)混凝: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水中污染物凝聚成较大的絮体,便于后续处理。(2)氧化:利用氧化剂或电化学方法氧化水中的有机物,降低其毒性。(3)吸附:利用吸附剂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4.2.3生物治理技术(1)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实现水质净化。(2)生物膜法:通过生物膜附着在填料上,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3)人工湿地: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水质进行净化。4.3水环境质量评价与风险管理4.3.1水环境质量评价(1)单一指标评价:通过单一水质指标评价水体质量,如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2)综合指标评价: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水质指数等方法,综合考虑多个水质指标,评价水体综合质量。(3)生物指标评价:利用生物群落结构、功能指标评价水体的生态状况。4.3.2水环境风险管理(1)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导致水环境污染的潜在因素,如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2)风险评价: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确定其可能产生的影响。(3)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加强监管、优化治理技术等,降低水环境污染风险。第5章土壤环境监测与治理5.1土壤监测方法与技术5.1.1监测方法土壤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和实验室分析等步骤。现场调查应包括对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等内容的调查。样品采集应根据监测目的和土壤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如网格布点法、随机布点法等。样品处理应保证样品的代表性、稳定性和完整性。实验室分析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等的测定。5.1.2监测技术(1)化学分析技术: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用于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微量元素等。(2)物理性质测定技术:如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等指标的测定。(3)生物指标测定技术:包括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4)遥感技术:利用遥感影像分析土壤类型、分布和污染状况。5.2土壤污染治理技术5.2.1物理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主要包括隔离、覆盖、换土等方法。隔离是通过设置隔离层,阻止污染物扩散;覆盖是用清洁土壤或其它材料覆盖污染土壤,减少污染物暴露;换土是将污染土壤挖除,换上清洁土壤。5.2.2化学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稳定、化学淋洗、氧化还原等方法。化学稳定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使污染物转化为稳定形态;化学淋洗是利用淋洗液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洗脱出来;氧化还原是通过氧化或还原反应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5.2.3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堆肥等方法。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吸收、转化和积累污染物;微生物修复是通过微生物降解、转化污染物;生物堆肥是利用堆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染物。5.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修复5.3.1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综合指数评价等方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明确土壤污染程度、污染范围、污染来源等信息。5.3.2土壤修复目标与策略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制定修复目标,确定修复范围、修复技术和修复周期。修复策略应结合污染类型、污染程度、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5.3.3修复效果评估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定期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土壤污染物浓度、生物指标、环境风险等。评估结果用于指导修复工程的调整和优化,保证修复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第6章噪声与振动监测与治理6.1噪声与振动监测方法6.1.1噪声监测6.1.1.1人工监测采用专业的噪声监测仪器,如声级计、噪声分析仪等,对监测点的声压级进行实时测定。同时记录监测点的环境参数,如气温、湿度等。6.1.1.2自动监测利用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监测区域噪声的连续自动监测。自动监测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功能。6.1.2振动监测6.1.2.1地面振动监测采用振动传感器,如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对地面振动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振动速度、加速度等参数。6.1.2.2构筑物振动监测对建筑物、桥梁等构筑物的振动进行监测,了解其振动特性及影响因素。监测方法同地面振动监测。6.2噪声与振动治理技术6.2.1噪声治理6.2.1.1源头治理采取降低噪声源排放的技术措施,如改进生产工艺、选用低噪声设备等。6.2.1.2传播途径治理通过设置隔音墙、吸声材料等,减少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6.2.1.3接收端治理对受噪声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治理,如采用噪声屏障、绿化等措施。6.2.2振动治理6.2.2.1隔振技术采用隔振器、减振垫等,降低振动源的传递。6.2.2.2减振技术对振动敏感区域采取减振措施,如采用减振材料、减振结构等。6.2.2.3防振技术在建筑物、设备等设计中考虑振动影响,采用合理的防振设计。6.3声环境质量评价与控制6.3.1声环境质量评价6.3.1.1声级评价依据相关标准,对监测点的声级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6.3.1.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根据区域噪声特点,将声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提出相应的噪声控制要求。6.3.2噪声控制6.3.2.1法律法规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对噪声污染进行控制。6.3.2.2管理措施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管理,提高监管水平。6.3.2.3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噪声控制技术,降低噪声污染。6.3.3振动控制6.3.3.1法律法规参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对振动污染进行控制。6.3.3.2管理措施加强振动污染防治管理,提高监管水平。6.3.3.3技术措施采用有效的振动控制技术,减轻振动污染。第7章生态监测与保护7.1生态监测方法与技术7.1.1生态监测概述生态监测是指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过程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系统观察和测量的活动。本章主要介绍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7.1.2地面调查法地面调查法是生态监测的基础方法,主要包括样方调查、线路调查和景观调查等。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种群结构、生物量、生产力等数据。7.1.3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具有快速、实时、动态监测等特点,适用于大范围生态监测。本章介绍遥感技术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包括光学遥感、雷达遥感、热红外遥感等。7.1.4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于一体的技术。本章介绍GIS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如生态空间分布、生态敏感性分析等。7.1.5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具有低成本、高灵活性等特点,适用于复杂地形和难以到达区域的生态监测。本章介绍无人机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如航拍、激光雷达扫描等。7.2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7.2.1生态系统保护策略生态系统保护策略主要包括: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强生态保护监管等。本章阐述生态系统保护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方法。7.2.2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本章介绍常用的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如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生物修复等。7.2.3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指通过政策、经济等手段,对生态保护行为给予补偿,以促进生态保护与恢复。本章介绍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7.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评估7.3.1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主要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生态廊道建设等。本章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方法。7.3.2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生物多样性评估是对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趋势的定量评价。本章介绍生物多样性评估的常用方法,如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7.3.3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本章通过实际案例,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经验,为生态监测与保护提供借鉴。案例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等。7.3.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涉及政策、法律、技术等多方面。本章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方法与措施,如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等。第8章环境放射性监测与治理8.1放射性监测方法与技术8.1.1监测方法(1)辐射剂量率监测:采用便携式或固定式辐射剂量率仪,对环境中的γ射线、X射线进行实时监测。(2)放射性核素分析:采用高纯锗探测器、液闪计数器等设备,对环境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定量分析。(3)空气放射性监测:通过大流量空气采样器等设备,收集环境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分析其浓度和核素组成。(4)水体放射性监测:采集水样,利用放射性分析仪器,测定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5)土壤放射性监测:采集土壤样品,通过放射性分析仪器,测定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8.1.2监测技术(1)现场快速监测技术:利用便携式辐射剂量率仪、放射性核素分析仪等设备,对环境放射性进行快速监测。(2)实验室分析技术:将环境样品送至实验室,采用高精度放射性分析仪器,进行详细分析。(3)遥感监测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获取大范围环境放射性分布数据。(4)网络监测技术:建立环境放射性监测网络,实时传输监测数据,提高监测效率。8.2放射性污染治理技术8.2.1物理治理技术(1)去污:采用物理方法,如机械清洗、高压水射流等,去除放射性污染物。(2)过滤:通过过滤材料,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去除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3)吸附:利用吸附材料,如沸石、硅胶等,对放射性核素进行吸附固定。8.2.2化学治理技术(1)化学沉淀:通过添加化学试剂,使放射性核素形成沉淀,从而去除污染物。(2)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环境中的放射性离子进行吸附和去除。(3)萃取:采用有机溶剂,对放射性核素进行萃取,实现污染物的分离和去除。8.2.3生物治理技术(1)植物修复:利用植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吸收和积累作用,降低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2)微生物修复: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转化或降解放射性污染物。8.3环境放射性评价与安全8.3.1环境放射性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剂量当量评价、潜在剂量评价等方法,对环境放射性水平进行评价。(2)评价内容:包括放射性核素浓度、辐射剂量率、潜在照射途径等。(3)评价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评价环境放射性水平是否满足安全要求。8.3.2环境放射性安全(1)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放射性污染防治体系,加强放射性污染源的监管。(2)安全防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照射风险。(3)应急预案:制定环境放射性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放射性污染事件的能力。第9章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处理9.1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9.1.1数据采集(1)采集原则:遵循准确性、及时性、代表性和完整性原则,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2)采集方法:采用自动化监测设备与手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3)采集频次:根据监测项目的重要性、污染特性及环境质量要求,合理确定采集频次。9.1.2数据传输(1)传输方式:采用有线和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2)传输流程:监测数据经过初步处理和校验后,按照规定格式和传输协议至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3)传输安全:采取加密、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保证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可靠。9.2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烟草依赖病因介绍
- 《渗透器材》课件
- (高考资料)2023届高考蓝皮书全国卷标准样卷(一)试题
- 开题报告:中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30年效能研究
- 开题报告:职业高原与组织支持: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中后期发展研究
- 三跨(140+300+140)连续双塔钢箱梁斜拉桥设计全套(毕业设计)
- 2024届南昌市重点中学高三普通高考测试(二)数学试题
- 2024年度杭州市农业产品采购合同3篇
- 2024年度个人仓储业务合作承包合同样本
- 2024年商铺买卖居间服务合同一
- MSOP(测量标准作业规范)测量SOP
- 体质健康成绩测试全自动化计算模板
- 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单位与参建单位沟通与配合论文
-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
- 组织行为学马工程题库
- 小学英语复习讲座课件
-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宣传广告制作定点供应商采购方案(技术方案)
- 垃圾清运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钢筋材料计划申报表
- 门诊处方格式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