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作业指导书TOC\o"1-2"\h\u6297第1章绪论 3290431.1环境监测的意义与任务 3303111.1.1环境监测的意义 3280181.1.2环境监测的任务 464711.2污染控制原理与方法 4150651.2.1污染控制原理 479691.2.2污染控制方法 411966第2章环境监测技术 5174712.1监测点位布设 524672.1.1点位布设原则 5283992.1.2点位布设方法 523232.2监测项目与频次 5238702.2.1监测项目 5140562.2.2监测频次 6116702.3监测方法及设备 6276402.3.1监测方法 63232.3.2监测设备 626877第3章大气污染监测与控制 6123333.1大气污染概述 6163733.2大气污染物监测 6325803.2.1监测方法 6228653.2.2监测项目 760043.3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7316443.3.1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 7105273.3.2有组织排放控制技术 712692第4章水污染监测与控制 8185354.1水污染概述 825024.2水质监测方法 8124994.2.1采样方法 8174394.2.2水质分析方法 8212674.3水污染控制技术 8258874.3.1预处理技术 8260964.3.2主体处理技术 891044.3.3深度处理技术 8152734.3.4综合处理技术 93301第5章土壤污染监测与修复 9264445.1土壤污染概述 9239885.2土壤污染监测 9229935.2.1监测方法 9140605.2.2监测程序 974165.3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9239795.3.1物理修复技术 10169605.3.2化学修复技术 10253185.3.3生物修复技术 1036985.3.4综合修复技术 1014662第6章噪声与振动监测与控制 10283016.1噪声与振动污染概述 10130256.1.1噪声与振动定义 10269086.1.2噪声与振动来源 10280846.1.3噪声与振动危害 1059526.1.4我国环境标准 10115376.2噪声与振动监测 11191816.2.1监测方法 11203186.2.2监测设备 11297416.2.3技术要求 11191526.3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1195756.3.1控制原则 11125596.3.2控制技术 12222726.3.3控制措施 1230947第7章固体废物监测与处理 12196577.1固体废物污染概述 1216247.1.1固体废物的定义 12215287.1.2固体废物的分类 12279037.1.3固体废物污染特点 1219257.1.4固体废物污染危害 1213317.2固体废物监测 13280577.2.1监测目的与意义 13298357.2.2监测内容与方法 13127887.2.3监测技术规范与标准 1327907.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13298847.3.1减量化处理技术 1383607.3.2资源化利用技术 13190177.3.3无害化处理技术 13184747.3.4安全填埋技术 1354827.3.5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设施建设与管理 13295517.3.6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创新与发展 1330916第8章辐射污染监测与防护 13308618.1辐射污染概述 13163948.1.1辐射污染定义 14293058.1.2辐射污染来源 14266648.1.3辐射污染危害 14105178.2辐射监测方法 14260078.2.1辐射监测原理 14170618.2.2辐射监测设备 146228.2.3辐射监测方法 14210308.3辐射污染防护措施 14148378.3.1防护原则 14125658.3.2防护措施 1426043第9章环境监测数据与分析 15185979.1数据采集与处理 15288059.1.1采样方法 15198349.1.2采样设备 1596169.1.3数据处理 15190389.1.4数据存储 1599759.2数据分析与评价 15311229.2.1数据分析方法 15113289.2.2评价标准 15106599.2.3污染源解析 15292799.2.4风险评估 1545919.3环境质量报告编制 15206489.3.1报告内容 16236069.3.2报告格式 16170359.3.3报告提交 1651139.3.4报告公开 1629722第10章环境污染应急处理 162903410.1环境污染概述 16398810.2环境污染应急监测 162591010.2.1监测目的与任务 161551410.2.2监测方法与手段 161318810.2.3监测程序与要求 16146010.2.4监测结果分析与报告 16813710.3环境污染应急处理与善后工作 161620510.3.1应急处理原则与措施 163082310.3.2应急处理流程与操作 16904710.3.3善后工作内容与要求 17210510.3.4应急处理与善后工作的组织管理 17第1章绪论1.1环境监测的意义与任务环境监测作为评估和保障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连续、系统的监测,准确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1.1环境监测的意义(1)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通过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保证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降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有助于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赢。(3)维护生态平衡。环境监测为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及时发觉生态问题,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4)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环境监测数据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规划的重要依据。1.1.2环境监测的任务(1)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2)对污染源进行监控,为污染源治理提供科学依据。(3)对生态状况进行监测,维护生态平衡。(4)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1.2污染控制原理与方法污染控制是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主要通过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和恢复生态环境等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1.2.1污染控制原理(1)源头控制。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降低污染物排放。(2)过程控制。在污染物产生、迁移、转化过程中,采取措施降低污染物浓度。(3)末端治理。对已经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1.2.2污染控制方法(1)物理方法:利用物理作用原理,如过滤、吸附、沉淀等,对污染物进行分离和去除。(2)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如中和、氧化、还原等。(3)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代谢作用,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4)综合方法: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对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5)清洁生产: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6)污染源监控: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第2章环境监测技术2.1监测点位布设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代表性的关键环节。应根据监测目的、区域环境特征、污染源分布及环境敏感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布设监测点位。2.1.1点位布设原则(1)覆盖性原则:监测点位应全面覆盖评价区域,保证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空间代表性。(2)针对性原则:针对重点污染源、环境敏感区域及特殊环境问题,合理设置监测点位。(3)可比性原则:监测点位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便于进行不同时间段的监测数据对比分析。2.1.2点位布设方法(1)网格布点法:将评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按照一定间距布设监测点位。(2)扇形布点法:以污染源为中心,按照一定半径和角度布设监测点位。(3)功能区布点法:根据不同的环境功能区,合理设置监测点位。2.2监测项目与频次环境监测项目与频次应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特征、环境质量标准及管理需求来确定。2.2.1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应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中的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具体项目如下:(1)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PM10、PM2.5)、挥发性有机物等。(2)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3)土壤污染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等。(4)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等。2.2.2监测频次监测频次应根据监测项目、污染源变化、季节性因素等合理确定。一般建议:(1)大气污染物: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监测。(2)水污染物: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监测。(3)土壤污染物:根据土壤污染特性及风险程度,每13年开展一次监测。(4)噪声: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监测。2.3监测方法及设备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设备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2.3.1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应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3.2监测设备(1)大气污染物监测设备:便携式气体分析仪、颗粒物监测仪、气象仪器等。(2)水污染物监测设备:水质自动监测站、便携式水质分析仪、采样器等。(3)土壤污染物监测设备:土壤采样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等。(4)噪声监测设备: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在选择监测设备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功能、稳定性、准确度等因素,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同时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第3章大气污染监测与控制3.1大气污染概述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容量,对人体、动植物及财产造成危害的现象。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卤素化合物等。本节将对大气污染的成因、特点及危害进行概述。3.2大气污染物监测3.2.1监测方法大气污染物监测主要包括现场监测、自动监测和遥感监测三种方法。现场监测是指人工携带仪器设备到污染源附近进行实时监测;自动监测是利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对大气污染物进行连续、实时监测;遥感监测则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对大气污染物进行远程监测。3.2.2监测项目大气污染物监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颗粒物: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2)硫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3)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4)碳氢化合物:包括总烃、甲烷、非甲烷总烃等;(5)挥发性有机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6)卤素化合物:如氟化物、氯化物等。3.3大气污染控制技术3.3.1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源头控制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等手段,减少污染物产生;过程控制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封闭、密闭、负压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末端控制则是利用净化设备对污染物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3.3.2有组织排放控制技术有组织排放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颗粒物控制技术:如布袋除尘、静电除尘、湿式除尘等;(2)硫氧化物控制技术:如石灰石石膏法、氨法、钠法等;(3)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4)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如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等;(5)臭气控制技术:如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等。通过上述大气污染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大气污染程度,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第4章水污染监测与控制4.1水污染概述水污染是指在水体中添加有害物质,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的正常使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水污染来源多样,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和交通污染等。本节主要介绍水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我国水污染现状。4.2水质监测方法水质监测是了解和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预防和控制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常见的水质监测方法:4.2.1采样方法(1)地表水采样:采用水面浮船、潜水器、手工采样等方法。(2)地下水采样:采用水泵、潜水泵、直接取样等方法。(3)雨水采样:采用雨量计、自动采样器等方法。4.2.2水质分析方法(1)物理指标:温度、色度、浊度、电导率等。(2)化学指标:pH值、硬度、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等。(3)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石油类等。4.3水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预处理、主体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以下为常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4.3.1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除油、混凝、沉淀、过滤等,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有机污染物,降低主体处理工艺的负荷。4.3.2主体处理技术(1)物理法:活性炭吸附、膜分离等。(2)化学法:氧化还原、电解、离子交换等。(3)生物法: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生物膜法等。4.3.3深度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高级氧化、活性炭吸附、膜分离等,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微量有毒有害物质和营养盐,提高出水水质。4.3.4综合处理技术综合处理技术是指将多种单一处理技术进行组合,实现高效、经济的水污染控制。如:预处理生物法深度处理、物理法化学法等。根据不同的水质特点和污染物种类,选择合适的综合处理技术。第5章土壤污染监测与修复5.1土壤污染概述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出现的有害物质含量超过原有背景值,对土壤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土壤污染来源多样,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农业生产、城市生活污染以及交通污染等。本节将对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特点和危害进行概述。5.2土壤污染监测5.2.1监测方法土壤污染监测主要包括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样品分析测试和数据分析等环节。常用的监测方法有:(1)化学分析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2)物理分析法:如土壤质地分析、土壤容重测定等。(3)生物监测法:通过调查土壤生物指标,如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种类及数量等,评估土壤污染程度。5.2.2监测程序(1)确定监测目标:根据污染源、污染特性及污染程度,明确监测项目、监测范围和监测周期。(2)布点采样:根据监测目标,合理布设监测点,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3)样品处理与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化学、物理和生物分析。(4)数据分析与评价: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土壤污染程度,为污染修复提供依据。5.3土壤污染修复技术5.3.1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换土法、隔离法、土壤气相抽提法等。这些技术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环境、降低污染物浓度或阻断污染物传播途径,达到修复目的。5.3.2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化学氧化法、化学还原法、土壤稳定化等。这些技术通过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降低土壤污染程度。5.3.3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如微生物、植物等)的代谢作用,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实现土壤的自净。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动物修复等。5.3.4综合修复技术综合修复技术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土壤污染修复效果。例如,物理化学联合修复、生物化学联合修复等。注意:本章节未包含总结性话语,如需总结,请参考前文内容进行概括。第6章噪声与振动监测与控制6.1噪声与振动污染概述噪声与振动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及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本节将简要介绍噪声与振动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及其在我国的环境标准。6.1.1噪声与振动定义噪声是指不期望的声音,它会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干扰。振动是指物体围绕某一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可分为微小振动、中等振动和强烈振动。6.1.2噪声与振动来源噪声与振动的来源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如汽车、火车、飞机等)、工业生产(如机械加工、锻造、纺织等)、建筑施工以及社会生活(如娱乐场所、家庭电器等)。6.1.3噪声与振动危害噪声与振动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听力损伤、心理疾病、生理疾病等。噪声与振动还会影响动植物生长繁殖,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1.4我国环境标准我国针对噪声与振动污染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标准,如《声环境质量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等,为噪声与振动污染的监测与控制提供依据。6.2噪声与振动监测噪声与振动监测是了解和评估噪声与振动污染状况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噪声与振动监测的方法、设备和技术要求。6.2.1监测方法噪声与振动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模拟试验和遥感监测等。现场监测是直接在污染源或受影响区域进行监测;模拟试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实际污染情况,进行监测;遥感监测则是通过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噪声与振动数据。6.2.2监测设备噪声与振动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声级计、振动计、频谱分析仪等。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应考虑监测目的、监测场所、测量范围和精度等因素。6.2.3技术要求噪声与振动监测应遵循以下技术要求:(1)保证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监测;(3)监测过程中应记录详细的数据,包括监测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4)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污染控制提供依据。6.3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是降低噪声与振动污染的有效途径,本节主要介绍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基本原则、技术和措施。6.3.1控制原则噪声与振动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源头控制: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和技术,减少噪声与振动的产生;(2)传播途径控制:采用隔声、吸声、消声等措施,降低噪声与振动的传播;(3)受体保护:对敏感目标采取保护措施,如设置隔音窗、佩戴耳塞等;(4)综合治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控制措施,实现噪声与振动污染的有效治理。6.3.2控制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1)隔声技术:采用隔音墙、隔音窗、隔音门等设施,减少噪声与振动的传播;(2)吸声技术:利用吸音材料、吸音结构等,降低噪声与振动的反射和传播;(3)消声技术:通过消声器、消声室等设备,消除或减小噪声与振动的产生;(4)减振技术:采用减振器、减振材料等,降低设备振动对环境的影响。6.3.3控制措施噪声与振动控制措施包括:(1)优化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噪声与振动控制,采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和工艺;(2)工程措施:在噪声与振动源附近设置隔音、吸音、消声等设施;(3)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噪声与振动污染管理制度,加强监管;(4)个体防护:对敏感人群采取佩戴耳塞、使用防振手套等个体防护措施。第7章固体废物监测与处理7.1固体废物污染概述7.1.1固体废物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生产、消费、使用和处置过程中丧失原有价值或者经过处理仍无法利用的物质。7.1.2固体废物的分类固体废物可分为无害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特殊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四类。7.1.3固体废物污染特点固体废物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迁移性和复杂性等特点。7.1.4固体废物污染危害固体废物污染会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水资源、土壤和大气等方面造成严重危害。7.2固体废物监测7.2.1监测目的与意义固体废物监测旨在掌握固体废物污染状况,为固体废物管理、处理与处置提供科学依据。7.2.2监测内容与方法(1)监测内容:固体废物的产生、贮存、运输、处理和处置等环节。(2)监测方法:现场调查、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等。7.2.3监测技术规范与标准参照国家和地方相关固体废物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监测工作。7.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7.3.1减量化处理技术减量化处理技术包括压缩、破碎、分选等,旨在减少固体废物体积和重量。7.3.2资源化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物质回收、能源回收和材料制备等,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可用资源。7.3.3无害化处理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焚烧、填埋、生物处理等,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7.3.4安全填埋技术安全填埋技术是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一种方法,要求填埋场具备防渗、排水、气体导排等设施。7.3.5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设施建设与管理加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保证设施安全、环保和高效运行。7.3.6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创新与发展关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水平。第8章辐射污染监测与防护8.1辐射污染概述8.1.1辐射污染定义辐射污染是指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现象。辐射污染主要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种类型。8.1.2辐射污染来源辐射污染来源广泛,主要包括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天然辐射源包括宇宙射线、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等;人工辐射源主要包括核设施、放射性废物、医疗照射等。8.1.3辐射污染危害辐射污染对人类和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可导致基因突变、细胞损伤、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甚至引发癌症等疾病。8.2辐射监测方法8.2.1辐射监测原理辐射监测是通过检测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水平,评估辐射污染状况,为防护措施提供依据。8.2.2辐射监测设备辐射监测设备主要包括γ射线谱仪、α/β计数器、便携式辐射监测仪等。8.2.3辐射监测方法(1)γ射线监测:采用γ射线谱仪进行监测,可测定环境中的γ射线辐射水平。(2)α/β粒子监测:采用α/β计数器进行监测,可测定环境中的α/β粒子辐射水平。(3)中子监测:采用中子计数器进行监测,可测定环境中的中子辐射水平。8.3辐射污染防护措施8.3.1防护原则辐射防护原则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和综合防护。8.3.2防护措施(1)时间防护:减少暴露在辐射环境中的时间,降低辐射剂量。(2)距离防护: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降低辐射剂量。(3)屏蔽防护:利用屏蔽材料阻挡辐射,降低辐射剂量。(4)个人防护: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5)环境治理: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整治,降低辐射水平。(6)健康监测:定期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觉辐射损伤。(7)法规与管理: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对辐射污染的监管,保证辐射安全。第9章环境监测数据与分析9.1数据采集与处理9.1.1采样方法根据监测项目及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