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检测与评估实践作业指导书TOC\o"1-2"\h\u5761第1章绪论 330081.1环境检测与评估的意义 3169391.2实践作业的目的与要求 413795第2章环境检测基础知识 4188172.1环境检测概述 4264422.2检测方法与手段 4218152.2.1采样 45192.2.2现场检测 5293142.2.3实验室分析 5277102.2.4遥感监测 5198882.3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527867第3章水环境检测 6303423.1水质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6202033.1.1物理指标 694033.1.2化学指标 622413.1.3生物指标 6258523.2水体污染特征分析 6197963.2.1污染源分析 670073.2.2污染物迁移与转化规律 6249523.2.3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6282133.3水环境质量评价 671273.3.1单因子评价法 711723.3.2综合评价法 7281303.3.3模型评价法 77703第4章空气环境检测 712924.1空气质量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7301094.1.1常用空气质量指标 7202344.1.2检测方法 7120534.2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8166244.2.1空间分布特征 8206324.2.2时间变化特征 81014.2.3污染源分析 823994.3空气环境质量评价 8182434.3.1单项指标评价 8238924.3.2综合指标评价 8238964.3.3健康风险评估 816981第5章土壤环境检测 884945.1土壤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8256985.1.1土壤物理指标 881875.1.2土壤化学指标 9123545.1.3土壤生物指标 9322975.2土壤污染特征分析 91115.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915645第6章噪声与振动环境检测 10261836.1噪声与振动检测方法 1041246.1.1噪声检测方法 1066096.1.2振动检测方法 10167766.2噪声与振动污染特征分析 10114136.2.1噪声污染特征分析 10293806.2.2振动污染特征分析 10164796.3噪声与振动环境质量评价 1152536.3.1噪声环境质量评价 11186556.3.2振动环境质量评价 118793第7章生态环境检测与评估 11224067.1生态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11173157.1.1植被指数 11110247.1.2生物量 11177747.1.3物种多样性 12185857.1.4水质指标 12152857.2生态状况分析 12210497.2.1生态指标时空变化分析 12199927.2.2生态问题识别 12121377.2.3成因分析 1248907.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2322057.3.1单指标评价 12139067.3.2综合评价 12135907.3.3空间分析 1318753第8章环境风险评价 13325288.1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13234568.1.1基本概念 1333648.1.2目的与意义 1380438.1.3评价程序 13160778.1.4法律法规 13158598.2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14186418.2.1检查表法 14283398.2.2模糊综合评价法 14192718.2.3故障树分析法 1496778.2.4概率风险评价法 14298628.3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 1480128.3.1工程措施 146278.3.2非工程措施 14301178.3.3综合措施 1513389第9章环境检测报告编写 1594839.1报告编写要求与规范 15113649.1.1编写要求 15108939.1.2编写规范 15206429.2报告内容与结构 1595099.2.1报告内容 1566639.2.2报告结构 16204989.3报告实例分析 1627660第10章环境检测与评估实践案例 161055310.1案例一:某地区水环境检测与评估 16718410.1.1背景介绍 172749210.1.2检测方法 172075010.1.3评估指标 1791310.1.4案例分析 172616410.2案例二:某城市空气质量检测与评估 17863110.2.1背景介绍 17386510.2.2检测方法 171859710.2.3评估指标 171295310.2.4案例分析 17765610.3案例三:某工矿区土壤环境检测与修复 172294910.3.1背景介绍 1748010.3.2检测方法 171473110.3.3评估指标 173107610.3.4案例分析 172393610.4案例四:某噪声污染源治理与评估 183216710.4.1背景介绍 182084810.4.2检测方法 181133410.4.3评估指标 182472810.4.4案例分析 18第1章绪论1.1环境检测与评估的意义环境检测与评估是认识和掌握环境质量状况的基本手段,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检测与评估通过系统地收集、分析、评价环境信息,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意义如下:(1)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自然资源;(2)评估环境质量,揭示环境问题,指导环境治理;(3)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4)促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5)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1.2实践作业的目的与要求实践作业是环境检测与评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作业,使学生掌握环境检测与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以下目的与要求:(1)了解环境检测与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熟悉各类环境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3)掌握环境样品的采集、处理和检测技术;(4)学会分析环境数据,撰写环境评估报告;(5)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严谨认真、规范操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践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环境检测与评估能力。第2章环境检测基础知识2.1环境检测概述环境检测是对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过程,以评估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检测涉及大气、水体、土壤、噪声等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本章主要介绍环境检测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以及环境检测标准与法规。2.2检测方法与手段环境检测方法与手段主要包括采样、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和遥感监测等。以下详细介绍这些方法与手段。2.2.1采样采样是环境检测的基础环节,其目的是获取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样品。采样方法包括随机采样、分层采样、时间序列采样等。采样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保证采样点具有代表性;(2)采用标准化的采样方法,保证样品的一致性;(3)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样品污染;(4)妥善保存样品,保证样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2.2.2现场检测现场检测是指在环境现场对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现场检测方法主要包括:(1)便携式仪器检测:如手持式气体分析仪、水质分析仪等;(2)传感器检测:如空气质量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等;(3)快速检测盒:如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盒、重金属快速检测盒等。2.2.3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是对环境样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过程。实验室分析方法主要包括:(1)化学分析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2)仪器分析法: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3)生物检测法:如微生物检测、生态毒理学检测等。2.2.4遥感监测遥感监测是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表环境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遥感监测具有以下优点:(1)覆盖范围广,可快速获取大范围环境信息;(2)实时性强,可动态监测环境变化;(3)成本较低,减轻人力物力负担。2.3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环境检测数据是评估环境质量的基础,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下是环境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的主要步骤:(1)数据审核: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2)数据清洗:剔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统一单位等;(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挖掘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4)结果评价:根据环境标准和法规,评估环境质量状况;(5)成果应用:将检测结果应用于环境管理和决策,促进环境保护。本章对环境检测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介绍,为后续章节的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奠定基础。第3章水环境检测3.1水质指标及其检测方法水环境检测是评估水体水质状况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水质指标的检测。以下是常见的水质指标及其检测方法:3.1.1物理指标(1)水温:采用温度计进行测定。(2)色度:采用色度计进行测定。(3)浊度:采用浊度计进行测定。(4)悬浮物:采用重量法进行测定。3.1.2化学指标(1)pH值:采用pH计进行测定。(2)溶解氧:采用溶解氧仪进行测定。(3)总氮: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4)总磷: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5)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测定。3.1.3生物指标(1)细菌总数: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测定。(2)大肠菌群:采用多管发酵法进行测定。3.2水体污染特征分析水体污染特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2.1污染源分析分析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3.2.2污染物迁移与转化规律研究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降解等过程,为污染治理提供依据。3.2.3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水体污染在不同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环境管理提供参考。3.3水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依据水质检测结果,对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方法:3.3.1单因子评价法以各水质指标检测结果为基础,分别评价各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从而确定水质类别。3.3.2综合评价法结合多个水质指标,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如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3.3.3模型评价法运用数学模型(如水质模型、生态模型等)模拟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水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以上水环境检测与评价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水环境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指导。第4章空气环境检测4.1空气质量指标及其检测方法空气质量指标(AirQualityIndex,AQI)是衡量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本节将对我国常用的空气质量指标及其检测方法进行介绍。4.1.1常用空气质量指标(1)颗粒物(PM10、PM2.5):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2.5μm的颗粒物,分别表示为PM10、PM2.5。(2)二氧化硫(SO2):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主要来源于燃煤、石油加工等工业排放。(3)氮氧化物(NOx):指一类含有氮和氧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4)一氧化碳(CO):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主要来源于交通排放和燃煤等。(5)臭氧(O3):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光化学反应。4.1.2检测方法(1)颗粒物检测:采用β射线法、微量振荡天平法等方法。(2)二氧化硫检测:采用紫外荧光法、电化学法等方法。(3)氮氧化物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紫外光度法等方法。(4)一氧化碳检测:采用红外吸收法、电化学法等方法。(5)臭氧检测:采用紫外光度法、电化学法等方法。4.2空气污染特征分析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空气污染特征进行分析:4.2.1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地区空气质量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了解空气质量的空间差异。4.2.2时间变化特征分析空气质量指标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规律,为空气质量调控提供依据。4.2.3污染源分析识别不同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为制定针对性减排措施提供参考。4.3空气环境质量评价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节将介绍以下评价方法:4.3.1单项指标评价根据各空气质量指标的标准限值,评价单个指标的达标情况。4.3.2综合指标评价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对多个空气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反映空气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4.3.3健康风险评估结合空气质量指标和人群暴露水平,评估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为制定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第5章土壤环境检测5.1土壤指标及其检测方法土壤环境检测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检测。以下为常见的土壤指标及其检测方法:5.1.1土壤物理指标(1)土壤质地:采用筛分法、沉降法等方法进行检测。(2)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土壤密度计法等方法进行检测。(3)土壤孔隙度:采用计算法、压汞法等方法进行检测。5.1.2土壤化学指标(1)土壤pH值:采用电极法进行检测。(2)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灼烧法等方法进行检测。(3)全氮、全磷、全钾:采用凯氏定氮法、硫酸高氯酸消解法、火焰光度法等方法进行检测。(4)有效态氮、磷、钾:采用碱解扩散法、碳酸氢钠提取法、火焰光度法等方法进行检测。(5)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方法进行检测。5.1.3土壤生物指标(1)土壤微生物数量:采用平板计数法、最大可能计数法等方法进行检测。(2)土壤酶活性:采用磷酸苯酯法、三磷酸腺苷法等方法进行检测。5.2土壤污染特征分析土壤污染特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污染源识别:通过现场调查、样品检测、数据分析等方法,识别土壤污染源及其迁移途径。(2)污染程度评价:根据土壤污染物的浓度、土壤特性、污染面积等因素,评价土壤污染程度。(3)污染范围确定:通过布点采样、数据分析等方法,确定土壤污染范围。(4)污染物种类及含量分析: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分析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含量和分布特征。5.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旨在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为土壤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依据。主要评价方法如下:(1)单因子评价法:根据土壤污染物的浓度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2)综合指数评价法:通过构建综合指数,综合考虑土壤污染物的浓度、毒性、土壤特性等因素进行评价。(3)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估土壤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4)健康风险评价法:评估土壤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通过以上评价方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第6章噪声与振动环境检测6.1噪声与振动检测方法6.1.1噪声检测方法噪声检测主要采用声级计进行,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瞬时声级检测:通过声级计直接读取瞬时声级,用于评估噪声的瞬时强度。(2)等效声级检测:对一段时间内的声级进行积分,求得等效声级,用于评估噪声的累积效应。(3)声压级检测:通过测量声压,计算得到声压级,从而评估噪声水平。6.1.2振动检测方法振动检测主要采用振动传感器进行,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振动加速度,通过积分得到速度和位移,用于评估振动强度。(2)速度传感器:测量振动速度,用于评估振动对结构的影响。(3)位移传感器:测量振动位移,用于评估振动幅度。6.2噪声与振动污染特征分析6.2.1噪声污染特征分析噪声污染特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噪声源分析:识别主要噪声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传播途径。(2)噪声频谱分析:对噪声进行频谱分析,了解噪声在不同频率段的分布特征。(3)噪声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噪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6.2.2振动污染特征分析振动污染特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振动源分析:识别主要振动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传播途径。(2)振动频谱分析:对振动进行频谱分析,了解振动在不同频率段的分布特征。(3)振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振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6.3噪声与振动环境质量评价6.3.1噪声环境质量评价噪声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依据以下标准:(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2)地方环境保护标准。评价内容包括:(1)噪声级:评价噪声的强度。(2)噪声频率:评价噪声频率分布特征。(3)噪声影响范围:评价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程度。6.3.2振动环境质量评价振动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依据以下标准:(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振动环境质量标准》。(2)地方环境保护标准。评价内容包括:(1)振动强度:评价振动的强度。(2)振动频率:评价振动频率分布特征。(3)振动影响范围:评价振动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程度。第7章生态环境检测与评估7.1生态指标及其检测方法生态指标是衡量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参数,其检测结果对于评估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生态指标及其检测方法:7.1.1植被指数植被指数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指标,主要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等。检测方法主要为遥感图像处理。7.1.2生物量生物量是衡量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指标。常用检测方法有样方调查、遥感估算法等。7.1.3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的重要指标。检测方法包括样方调查、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等。7.1.4水质指标水质指标反映水体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等。检测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分析法和现场快速检测法。7.2生态状况分析生态状况分析是对检测数据进行的系统分析,旨在揭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7.2.1生态指标时空变化分析分析生态指标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了解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7.2.2生态问题识别根据生态指标检测结果,识别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如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水体污染等。7.2.3成因分析分析生态问题的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气候变化、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7.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生态指标检测结果,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方法:7.3.1单指标评价以单一生态指标为基础,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例如,使用植被指数、水质指数等评价生态环境状况。7.3.2综合评价综合多个生态指标,采用一定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常见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7.3.3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为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掌握生态环境检测与评估的基本方法,为实际工作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持。第8章环境风险评价8.1环境风险评价概述环境风险评价是对环境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旨在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章主要介绍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目的与意义、评价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8.1.1基本概念环境风险是指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可能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破坏、人体健康损害等不良后果的可能性。环境风险评价则是对这种可能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过程。8.1.2目的与意义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和评估环境风险,为风险防范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其意义在于:(1)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有助于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安全;(3)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4)有助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8.1.3评价程序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评价对象和范围;(2)收集相关资料;(3)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4)评价风险程度;(5)提出风险防范和管理措施。8.1.4法律法规环境风险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8.2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8.2.1检查表法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列举可能导致风险的各项因素,对其进行逐一排查,以识别潜在风险。8.2.2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模糊聚类和模糊综合,得出风险评价结果。8.2.3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FTA)是一种定性的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构建故障树,分析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从而识别潜在风险。8.2.4概率风险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PRA)是一种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分析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后果严重程度等因素,计算风险值,从而评价风险程度。8.3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是环境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8.3.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1)风险源控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降低风险源的产生;(2)风险传播控制:采用隔离、屏蔽、吸附等措施,减少风险传播;(3)风险受体保护:对受风险影响的环境要素和人群采取保护措施。8.3.2非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2)环境监测: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觉和预警潜在风险;(3)风险评估: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掌握风险动态;(4)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5)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的认识,提高公众参与度。8.3.3综合措施综合措施是指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以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主要包括:(1)风险识别与评估:定期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估,掌握风险状况;(2)风险防范与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3)风险监测与预警: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及时发觉和处理风险;(4)应急响应与处置: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提高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5)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提高环境风险管理水平。第9章环境检测报告编写9.1报告编写要求与规范9.1.1编写要求(1)环境检测报告应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环境检测过程和结果。(2)报告内容应完整,数据应准确,论述应清晰。(3)报告编写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4)报告编写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9.1.2编写规范(1)报告格式:采用A4幅面,纵向排版,字体宜采用宋体,字号宜采用小四号或五号。(2)报告应简洁明了,反映报告内容,字体加粗。(3)报告层次分明,段落清晰,标点符号使用规范。(4)报告附件:包括检测过程中所用的方法、仪器设备、原始记录等。9.2报告内容与结构9.2.1报告内容(1)封面:报告名称、报告编号、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等。(2)摘要:简要概述检测项目、方法、结果及结论。(3)目录:报告各章节标题及页码。(4)包括检测目的、方法、结果、分析与评价等。(5)附件:检测过程中所用的方法、仪器设备、原始记录等。9.2.2报告结构(1)引言:介绍检测背景、目的、任务来源等。(2)检测方法:阐述检测依据、方法、仪器设备等。(3)检测结果:列出检测数据,包括表格、图表等形式。(4)结果分析与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分析、评价。(5)结论与建议: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电商渠道加盟协议书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商业租赁合同的标的与属性分析
- 二零二四年度办公室地板采购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音乐作品)
- 二零二四年度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铝合金模板企业员工培训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影视制作合同的服务条款
- 滨涯幼儿园2024年度学生健康体检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开发合同之技术成果共享与保密
- 二零二四年度煤矿通风系统改善工程承包合同
- Spelling-Bee活动方案(中)
- 0、ST-L6561-应用笔记--中文版
- _电梯维保完工确认单
- 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制考核记录模板
- DCS流程图画面的设计及绘制
- 焊条药皮组分的在焊接中的作用
- 防范恐怖袭击重点目标档案
- 最新手术质量和安全分析总结
- 最新版(三人)合伙购车共同经营协议书4页
- 人行桥、机耕桥施工方案
- 物理化学重要概念公式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