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作业指导书TOC\o"1-2"\h\u5360第1章引言 3244421.1研究背景与意义 3151021.2研究目的与任务 43127第2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4280762.1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与分类 422062.2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与程序 532199第3章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51253.1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5300053.1.1生态系统影响识别 6302583.1.2水环境影响识别 653123.1.3大气环境影响识别 6224503.1.4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6270053.1.5声环境影响识别 6166213.1.6社会影响识别 6322793.2评价因子筛选方法 6323443.2.1生态评价因子筛选 640393.2.2水评价因子筛选 6144863.2.3大气评价因子筛选 6112043.2.4土壤评价因子筛选 6150013.2.5声评价因子筛选 73623.2.6社会评价因子筛选 73515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221244.1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7173024.1.1文献资料收集 7137774.1.2现场踏勘 7173184.1.3问卷调查 7305984.1.4数据分析 7253414.2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7281034.2.1单项指标评价 7323974.2.2综合指标评价 7119644.2.3生态分析法 8217214.2.4模型模拟法 8255854.2.5社会经济分析法 85214.2.6环境风险评价 85780第5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229595.1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8262685.1.1定量预测方法 8296415.1.2定性预测方法 8195355.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9119745.2.1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 9160585.2.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139605.2.3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评价 912050第6章环境保护措施与方案比选 9247746.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原则与方法 920866.1.1制定原则 9289886.1.2制定方法 1067236.2方案比选方法 10113976.2.1筛选方案 10243686.2.2评价指标 1057776.2.3比选方法 107990第7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1251177.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方法 1118777.1.1基本原理 111497.1.2分析方法 11323227.1.3技术流程 11284947.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评价案例 11298777.2.1项目概况 11322047.2.2环境影响识别 12281147.2.3成本与效益计算 12139017.2.4评价结果 129192第8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 1250938.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结构 12122068.1.1封面及封底 1257638.1.2目录 12315308.1.3摘要 12273158.1.4引言 13186338.1.5总论 13227578.1.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225728.1.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3326268.1.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3159988.1.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3138728.1.10结论与建议 13302828.1.11附件 13121278.2报告编制要求与注意事项 1328558.2.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13187308.2.2数据准确、方法科学 13101738.2.3内容完整、重点突出 13235808.2.4文字简练、图表清晰 13166198.2.5严格审查、认真修改 13302518.2.6注重团队合作、发挥专业优势 14121178.2.7做好与建设单位的沟通 14201838.2.8按时提交报告 1427613第9章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与监管 14196749.1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流程 14168049.1.1审批主体与职责 1472169.1.2审批程序 1485129.1.3审批内容 14219249.2环境影响评价监管措施 14104189.2.1施工期间监管 14281689.2.2运营期间监管 15299379.2.3事后监管 15256409.2.4公众参与监管 15124489.2.5信息化管理 1519216第10章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趋势与展望 152090710.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发展 153168510.1.1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创新 15175731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完善 152090910.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化 163175810.2环境影响评价政策与法规变革 161207810.2.1政策法规体系优化 161919210.2.2简政放权与监管强化 161339010.2.3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 162806310.3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6803210.3.1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环境影响评价 163070410.3.2环境影响评价与国际接轨 162047610.3.3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162484910.3.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创新 16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预防和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多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评价质量、保证项目环境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项目审批的依据。(2)环境保护的需要。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有效手段,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3)科学发展的需求。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建设项目评价的精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的意义包括:(1)提高评价质量。深入研究和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有助于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2)指导实际工作。研究成果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提高评价工作效率。(3)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1.2研究目的与任务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为实际评价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具体研究目的与任务如下:(1)系统梳理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体系,分析现有方法的优缺点,为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2)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技术问题,如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模型等,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探讨环境影响评价的创新方法,如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为评价工作提供新思路。(4)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通过以上研究,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2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2.1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与分类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简称EIA)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识别、预测、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措施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环境影响评价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环境影响评价可根据项目性质、评价范围和评价阶段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1)按项目性质分类,可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按评价范围分类,可分为全球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场地环境影响评价;(3)按评价阶段分类,可分为初步环境影响评价、详细环境影响评价和后评价。2.2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与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2)科学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保证评价结果准确、可靠;(3)公正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保持公正、客观,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保证评价结果公平、合理;(4)公众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加强信息公开,提高评价的透明度;(5)预防为主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注重源头防控,提前识别潜在环境影响,提出有效预防或减轻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如下:(1)项目立项:根据项目性质和规模,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等;(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采用适当方法,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4)提出预防或减轻措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提交给有权部门审查,并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6)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有权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批复;(7)环境影响后评价:对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价,必要时提出调整措施。第3章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3.1环境影响识别方法3.1.1生态系统影响识别(1)生态系统类型划分: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分布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对各类生态系统进行类型划分。(2)生态系统影响识别:分析项目对各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功能等方面。3.1.2水环境影响识别(1)地表水影响识别:分析项目对地表水体水质、水量、水温、水生态等方面的影响。(2)地下水影响识别:分析项目对地下水水位、水质、流向等方面的影响。3.1.3大气环境影响识别分析项目对大气环境质量、气象条件、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影响。3.1.4土壤环境影响识别分析项目对土壤质地、肥力、污染等方面的影响。3.1.5声环境影响识别分析项目对声环境质量、噪声污染等方面的影响。3.1.6社会影响识别分析项目对人口、经济、社会环境、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影响。3.2评价因子筛选方法3.2.1生态评价因子筛选(1)生物多样性:选择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完整性等指标。(2)生态系统功能:选择生产力、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指标。3.2.2水评价因子筛选(1)地表水:选择水质、水量、水温、水生态等指标。(2)地下水:选择水位、水质、流向等指标。3.2.3大气评价因子筛选选择SO2、NOx、PM2.5、PM10等常规污染物指标,以及O3、CO等特殊污染物指标。3.2.4土壤评价因子筛选选择土壤质地、肥力、重金属含量等指标。3.2.5声评价因子筛选选择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频谱、噪声污染程度等指标。3.2.6社会评价因子筛选选择人口密度、经济增长、就业、文化遗产保护等指标。通过对以上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为后续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环境现状调查方法4.1.1文献资料收集环境现状调查首先应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政策法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科研论文等,以了解研究区域的环境保护目标、规划要求及已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4.1.2现场踏勘现场踏勘是获取第一手环境现状资料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项目影响区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系分布、生态状况、土壤类型等自然环境状况,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环境污染源、环境保护设施等人工环境状况。4.1.3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可针对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等进行,了解他们对环境现状的满意度、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受影响程度等方面的信息。4.1.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包括数值分析、图表展示等,以反映环境现状的总体状况。4.2环境现状评价方法4.2.1单项指标评价单项指标评价是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指标,如空气质量指数、水质指数、生态状况指数等,对环境现状进行定量评价。4.2.2综合指标评价综合指标评价是采用多种环境指标,结合权重分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等。4.2.3生态分析法生态分析法是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稳定性等方面的特征,对环境现状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等。4.2.4模型模拟法模型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环境现状进行模拟和预测,从而评价环境质量。如大气扩散模型、水环境影响模型、噪声预测模型等。4.2.5社会经济分析法社会经济分析法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评价环境现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环境影响的经济损失评估、环境效益分析等。4.2.6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是对环境现状中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预测,以确定环境风险程度和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等环节。通过以上方法对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为后续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环境保护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第5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环境影响预测方法5.1.1定量预测方法本节主要介绍定量预测方法在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数学模型法:利用数学模型对环境因子进行模拟预测,如大气污染传输模型、水污染扩散模型等。(2)生态模型法:基于生态学原理,构建生态模型预测项目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生物多样性评估模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模型等。(3)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历史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未来环境状况进行预测,如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5.1.2定性预测方法本节主要介绍定性预测方法在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专家咨询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2)情景分析法:构建不同情景,分析项目在不同情景下的环境影响。(3)逻辑分析法:通过逻辑推理分析项目对环境的可能影响,如因果关系分析、层次分析法等。5.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5.2.1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本节主要介绍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评价范围:根据项目特点,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和时间范围。(2)环境因子识别:识别项目可能影响的环境因子,包括生态系统、大气、水、土壤、声、生态、社会经济等。(3)环境影响筛选:根据环境因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风险性,筛选出需要重点评价的环境影响。5.2.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节主要介绍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结果,构建全面、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2)预测环境影响:利用5.1节所述预测方法,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3)评价环境影响:通过对比评价指标与相关标准、法规,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实际影响。5.2.3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评价本节主要介绍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效果评价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针对预测与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2)评估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环境保护措施实施后,对减轻或消除项目环境影响的效果。第6章环境保护措施与方案比选6.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原则与方法6.1.1制定原则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针对项目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制定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2)合法性:措施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要求。(3)针对性:针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4)经济性: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措施的经济合理。(5)可行性:措施应考虑技术、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6.1.2制定方法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类比分析法:参考类似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成功经验,结合本项目特点进行改进。(2)预测模型法:根据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确定环境保护措施。(3)专家咨询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评估和论证。(4)试验研究法:通过实验室或现场试验,研究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6.2方案比选方法6.2.1筛选方案根据环境保护措施制定原则和方法,初步提出若干个环境保护方案。6.2.2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方面:(1)环境保护效果:评估各方案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效果。(2)技术可行性:分析各方案的技术成熟度和实施难度。(3)经济合理性:比较各方案的投资和运行成本。(4)社会影响:评估各方案对周边环境和公众利益的影响。(5)环境风险:分析各方案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6.2.3比选方法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方案比选:(1)多目标决策分析法:通过构建评价矩阵,对各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2)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对各方案进行排序。(3)优劣对比法:对各方案进行逐一比较,找出最优方案。(4)综合评分法:根据评价指标,给各方案打分,得分最高者为推荐方案。通过以上方法,最终确定本项目最优的环境保护方案。第7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7.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方法7.1.1基本原理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EconomicAnalysisofEnvironmentalImpact)是一种运用经济学原理、方法和技术,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经济影响,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该方法通过货币化环境影响的成本与效益,使决策者能够更加全面地考虑环境因素。7.1.2分析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对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成本与效益进行货币化,计算总成本与总效益,并进行比较。(2)费用效益分析:评估项目环境影响所需的费用与所产生的效益,以确定项目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3)环境价值评估:采用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如旅行费用法、隐含价格法等,对环境资源进行价值评估。7.1.3技术流程(1)确定分析范围:明确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范围,包括环境因子、时间段等。(2)收集数据:收集与项目相关的环境影响、经济数据等。(3)构建评价模型: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构建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评价模型。(4)计算成本与效益:将环境影响进行货币化,计算项目产生的总成本与总效益。(5)分析评价:比较项目成本与效益,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7.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评价案例以下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为例,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评价。7.2.1项目概况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长约30公里,共设站点20座,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7.2.2环境影响识别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包括:土地征用、噪声污染、振动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7.2.3成本与效益计算(1)成本计算:土地征用: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征用土地成本。噪声污染:采用噪声污染损失评估方法,计算沿线居民损失。振动污染:参照相关标准,计算振动污染治理成本。大气污染:运用大气污染损失评估方法,计算大气污染成本。水污染:根据水污染损失评估方法,计算水污染成本。(2)效益计算:运输效益:根据票价和客流量,计算项目运营期间的运输收入。社会效益:考虑项目对城市经济发展、就业等方面的带动作用,计算社会效益。7.2.4评价结果通过计算,本项目总成本约为12亿元人民币,总效益约为15亿元人民币。成本与效益比较结果显示,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第8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8.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结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客观评价的成果文件。报告结构应清晰、合理,便于审查和阅读。一般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8.1.1封面及封底包括报告名称、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等信息。8.1.2目录列出报告各章节及页码。8.1.3摘要简要概述项目背景、评价范围、评价方法、主要结论和建议。8.1.4引言介绍项目背景、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标准等内容。8.1.5总论分析项目概况、环境现状、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重点。8.1.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8.1.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分析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8.1.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分析建设项目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损益。8.1.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制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监测计划及应急预案。8.1.10结论与建议8.1.11附件包括有关资料、图表、计算书等。8.2报告编制要求与注意事项为保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编制报告时应遵循以下要求与注意事项:8.2.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报告编制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保证评价结果的合法性。8.2.2数据准确、方法科学收集的数据应真实可靠,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8.2.3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报告内容应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重点突出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环境影响。8.2.4文字简练、图表清晰报告文字应简洁明了,图表应清晰易懂,便于审查和阅读。8.2.5严格审查、认真修改报告编制完成后,应进行严格审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修改,保证报告质量。8.2.6注重团队合作、发挥专业优势报告编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提高报告编制水平。8.2.7做好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保证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行性。8.2.8按时提交报告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按时完成报告编制并提交。第9章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与监管9.1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流程9.1.1审批主体与职责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主体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作出审批决定,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监管。9.1.2审批程序(1)受理:环境保护部门收到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后,进行形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2)审查:环境保护部门对受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审。(3)决定: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审批决定,并向建设单位发放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4)公告:环境保护部门将审批决定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9.1.3审批内容(1)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否真实、完整、合规;(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所提出的防治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有效;(4)公众参与情况。9.2环境影响评价监管措施9.2.1施工期间监管(1)建设单位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要求,制定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并报环境保护部门备案。(2)环境保护部门对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觉问题及时督促整改。9.2.2运营期间监管(1)建设单位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2)环境保护部门对运营期间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依法处理。9.2.3事后监管(1)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环境保护验收,并向环境保护部门提交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