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_第1页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_第2页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_第3页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_第4页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素养目标知识结构1.了解遣唐使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的情况、玄奘西行等史实。(时空观念)2.探究唐朝时期对外交流活跃的原因及特点,理解繁荣与开放的关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认识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体现的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从盛唐气象的开放包容中,感悟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博大胸怀,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家国情怀)【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难点】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1)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2)概念: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

(3)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遣唐使2.鉴真东渡(1)过程:唐朝僧人

先后6次东渡日本,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2)影响: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鉴真唐与新罗的关系表现: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新罗玄奘西行1.时间:

初年。

2.概况(1)

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曾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2)他回到长安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

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3)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贞观玄奘佛教大唐西域记重难总结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1)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教昌盛。(2)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3)唐朝对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自信,向外大力宣传和输出唐文化,影响亚非乃至世界各国。(4)交通畅通,四通八达。唐朝既有发达的陆路交通,又有便利的海上交通,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史料实证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解读]鉴真六次东渡,双目失明仍不放弃,直到第六次才成功,表现了鉴真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将佛教经典、唐朝文化传播到日本,加强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家国情怀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唐朝的对外交往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下是他们的研究过程。第一步: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现象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探究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一,写出该事件的影响。答案: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二步:搜集唐朝对外交往的史料材料二陶黄釉大食(阿拉伯帝国)人俑,出土于唐朝墓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A《桂苑笔耕集》,唐朝末年新罗文人崔致远的个人诗集,对韩国文学界影响深远B东罗马金币,其上刻有东罗马国王像和女神像,出土于陕西咸阳一处唐朝墓葬C《新唐书》,北宋欧阳修等人合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D[探究2]以上四则史料分别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在横线处写出字母即可)若要深入研究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历史,你会优先选择哪一类史料并说明理由。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推荐:

;理由:

答案:AC;BD;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是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第三步:总结唐朝对外交往的特征材料三序号史实①主要外国使团入唐次数:阿拉伯帝国40多次、越南24次、新罗26次、波斯26次、日本13次、天竺25次、东罗马7次、粟特的安国17次、粟特的石国21次、粟特的曹国8次、高丽7次、斯里兰卡5次序号史实②日本政府任命曾长期居留中国并熟知中国典章制度的高向玄理等人为国博士,于646年至718年,基本完成了政治改革,建立了古代天皇制国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③唐太宗时增订完成了“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些乐舞融合了域外音乐和乐器,在长安有着压倒传统乐舞的优势[探究3]依据材料三,归纳唐朝时中外交流的特点。任选其中一个特点,运用材料三中的相关史实(至少选择一项史实)进行说明。答案:特点:与唐朝交往的国家多,交往频繁;唐朝鼓励中外交往;周边国家主动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唐朝广泛吸取外部文化来补充和发展自身文化;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选择的特点:与唐朝交往的国家多,交往频繁。史实:唐朝时,阿拉伯帝国、天竺、波斯、日本等多国多次遣使来唐。材料四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有学者估计,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摘编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探究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唐朝中外交流繁盛的主要因素。(至少两点)答案: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唐政府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第四步:交流共享,谈唐朝对外交往的启示[探究5]唐朝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宏的气度。你认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对当今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答案: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他人的先进技术等。1.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A2.谢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

)A.唐与日本的交流B.唐与天竺的交往C.唐与新罗的关系D.唐与大食的往来A3.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B.玄奘带回大量佛经并主持译经工作C.玄奘将佛教传入中国D.玄奘用亲身经历写成了《西游记》B4.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了由印度传入的刀豆、由尼婆罗国(今尼泊尔)传入的菠菜等。这一现象说明唐朝外贸活动频繁。其中,哪个国家的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A.越南 B.缅甸C.新罗 D.波斯C5.(2023东莞月考)根据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概况,包含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这说明《大唐西域记》(

)A.主要记载了佛学经典B.是中印友好交往的见证C.有利于文明交流的研究D.是佛教中国化的史料依据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材料二

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朝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当时日本曾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答案:(1)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等。(2)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答案:(2)举例:佛学、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任意两例即可)(3)材料二描述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答案:(3)人物:鉴真。事迹:他东渡日本,传授佛经和唐朝文化。7.(2023沈阳模拟)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举考试,于开元年间高中进士,历仕三代皇帝,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曾以大唐使节身份回访日本。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科举制度对应试者没有身份限制B.科举考试制度被日本所仿效C.具有世界大国开放与自信的胸襟D.吸收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C8.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也传入中国;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学习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这体现了(

)A.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续B.唐朝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C.古代世界区域文明异彩纷呈D.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D9.某同学搜集了玄奘、鉴真、遣唐使、崔致远等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A.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B.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C.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D.唐朝发达的科学与技术C10.唐朝时,中外交往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B11.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这反映出唐朝(

)A.中外交往频繁 B.政治制度完善C.民族关系和睦 D.南北交流加强A12.唐朝时期,东亚其他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事件有(

)①鉴真东渡②日本遣唐使来华③玄奘西行④新罗效仿唐朝政治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B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个人奔波了一生,去过匈奴,去过西域,他没有率领过千军万马,却用自己的一双脚改变世界。东方的蚕丝、丝织品、铁器、漆器及铸铁、凿井技术等西传,西方的良马、玻璃、宝石以及石榴、苜蓿等物种也传入东方;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两个帝国之间有了间接的经贸交流。——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二卷》(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个帝国”的名称,说明“用自己的一双脚改变世界”的含义。答案:(1)西汉、罗马帝国。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材料二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更为积极的表现是文化的相互影响……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