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办大学,应该取什么途径?抗战胜利以后;百废待举,需要大量专门技术人员。工业落后,要建立轻重工业,尤非大量工程人员不可。在此时,我们大学似乎应该注重技术教育,可是问题不是这样简单。从前清曾国藩提倡兴建实业,设立上海制造局,派留学生学习制大炮轮船以来,到抗战前夕已七八十年,我国科学仍然不兴,实业仍然不振。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加考虑。一般人以为近代文明即物质文明乃西洋功利主义的产品,这是错误的。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道即真理,从希腊提磨克列忒司(德谟克利特),到近今荷兰的阜尔司鲍,英国的汤姆生,他们研究原子,决非因为有什么用处才去研究,而是要晓得自然界物质结构的原委。科学上将来的发明在哪个方向,既不能预料于事先,我们就单从功利主义着想,也得各项科目统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我国自战国以来,即有功利主义的哲学。墨子以能用不能用为善的标准。《兼爱篇》云:“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目今我国社会,仍然充满了这种功利主义。大学里边的课程,支离破碎,只求传教零星有用的知识,而不注重理智的培养。大学生认定院系,不问其性情之是否适合,而只问毕业后出路之好坏,待遇之厚薄。选择科目,不问其训练之价值如何,而专问其是否可应用到所选定之职业。在现行教育制度之下,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基本科目必须增加,庶几能达到培养理智之目的。至于训练大量之技术员或工程人员以应目前之需要,则可由高等工业、高等农业等学校或大学内另设专修班为之,不必因噎而废食。(摘编自竺可桢《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1945年)材料二:中国科技大学基础理论课,也就是物理、化学和数学,在教学计划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我们重视基础理论,是因为科技大学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要研究新科学、新技术,就是要在尚未完全开辟的领域里去走前人还没有走过的道路,也就是去摸索,摸索当然不能是盲目的,必须充分利用前人的工作经验。可是在新科学、新技术领域里,前人的工作经验不会太多,因此我们只有更多地依靠一般的知识、也就是人类几千年以来和自然界作斗争的经验,通过总结所得出来的自然界一般规律。对我们来讲,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关于物质结构、性质和运动的规律,这就是物理、化学。它们就是我们在摸索过程中的指南针,也就是利用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去分辨出,哪一个想法肯定是对的,哪一个想法可能是对的,而哪一个想法肯定是错的。但要作这种原则性的判断,要求的还不光是知道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要求的是充分掌握这些规律,把规律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看得清清楚楚,摸得透。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锐利的眼光,能在复杂的事物中分析出核心问题,不被形形色色的假象蒙蔽,从而辨别真伪。所以科技大学里的物理、化学课除了教知识、注意和各个专业相结合,更注重这两门基础理论的系统性,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全面概念和图像,要他们成为这两门学科的主人。为此,在辅导课里,我们也注意养成学生分析事物现象的观点和方法;在独立思考方面,有所锻炼。自然,与物理和化学讲授课相辅的实验课,是有助于巩固规律的学习的;而且这些实验课,也使学生初步学到将来作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精密严谨的实验技术。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必需研究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的关系的计算。当然计算与分析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有些会计不是用黄豆粒的办法来记账吗?所以就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高深的数学,用简陋的方法也并不是不可以;这里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用简陋的方法,虽然也能进行复杂的计算,但是太花时间,容易出差错;用高效能的方法就能节省时间,少出差错。那么什么是高效能的计算方法呢?那自然是要充分利用了数学的成果才能得到的。所以我们一方面不过高地估计数学方法,它不过是我们计算中的工具;我们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数学方法,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因此在科技大学里,我们的数学课是比较全面的。我们的教法,首先是唯物主义的,我们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从它来源讲起,说明它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在这里我们都引用实际科学问题的例子来解说。一个概念引入了之后,我们就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论证和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巩固的基础,即使他们在将来遇到了以前没有学过的数学工具,也能靠自己来掌握它。在每讲了一个数学的概念和系统论证之后,我们还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来解说使用这个理论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样能把数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充分掌握理论,也能灵活地使用理论,进行计算和分析。(摘编自钱学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1959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的局面,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术教育,培训各行各业的专门技术人员或工程人员。B.竺可桢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提出“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的建议,为中国如何办好大学,指明了可行的实施路径。C.研究新科学、新技术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前人的工作经验,来对探索中产生的想法作出原则性判断。D.在未掌握现代计算方法之前,用黄豆粒记账虽然简陋.但也能揭示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节省时间,少出差错。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强调学问必须有用,无用即为不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不应只是“谋食”,而应重视“谋道”,因为“谋道”才能使中国大学教育更有前途。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课的教法是“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从它来源讲起”,这启示我们,学好数学要追本溯源,把握其本质。D.钱学森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置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理论课的分析,可为当今大学课程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数学家笛卡尔将原本各自独立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一起,创立了〖解析〗几何,为后世微积分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B.科尔麦克通过数学分析研究工作,解决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问题,为CT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获得1979年诺贝尔医学奖。C.清华大学设置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目的是选拔培养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D.面向中学生举办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旨在发现具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学子,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下面表格内容摘编自《我国高校实施“强基计划”的缘由、目标与路径》,根据材料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自主招生珠峰计划强基计划实施时间2003~2020年2009年至今2020年至今选拔标准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学术潜力大综合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招生专业未限定专业范围基础学科领域基础学科领域培养模式未作特殊安排个性化培养个性化培养强化理论基础A.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既有利于消解材料一中竺可桢提及的教育功利主义,也为考生未来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B.珠峰计划和强基计划在招生专业上都指向基础学科领域,材料二中钱学森强调在科技大学开设基础理论课,两者出发点是一致的。C.珠峰计划和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一方面延续了前辈对理论基础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突出了个性化培养方式。D.从自主招生到珠峰计划再到强基计划,我国高校特殊招生政策不断变化,这与两则材料所述内容都反映了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求。5.竺可桢指出“各项科目统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而钱学森则强调物理与化学的重要性,两人观点似乎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B2.A3.B4.A5.①两人观点本质上不矛盾,强调的都是不能只关注实用,要重视基础学科;②看似矛盾,是因为时代需求不同,竺文发表于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时,钱文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科技时;③针对问题不同,竺文针对办学方向,钱文针对课程设置。〖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术教育”与原文不符,他认为应该增加基本科目;C.要“对探索中产生的想法作出原则性判断”,只是“充分运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前人的工作经验”不符合原文意思,文中强调还应该注重这两门学科的系统性;D.按照原文文意,“黄豆粒记账”不一定能“能揭示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也不一定能“节省时间,少出差错”。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墨子“功利主义思想”“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种判断有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与功利主义有一定关系,但这并不是唯一因素,选项夸大了功利主义的作用。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第三段的观点是数学是进行科学研究时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A.叙述的是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B.介绍了数学是进行科学研究时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符合要求。C.介绍了科技关键领域研究人材的选拔;D.只谈及筛选数学与拔尖创新人才之间的标准。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并非是为“未来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故选A。【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①两人观点本质上不矛盾,根据“我们就单从功利主义着想,也得各项科目统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以及“在现行教育制度之下,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基本科目必须增加,庶几能达到培养理智之目的”可知,竺可桢强调要重视基础学科,不能太功利主义;根据“中国科技大学基础理论课,也就是物理、化学和数学,在教学计划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我们重视基础理论,是因为科技大学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可知,钱学森也重视基础学科。②二者时代背景不同。竺可桢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百废待举,需要大量专门技术人员。工业落后,要建立轻重工业,尤非大量工程人员不可”;钱学森的文章发表于1959年,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科技起步时。③二者关注点不同。竺可桢的文章选自《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针对大学办学方向;钱学森的文章选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针对大学课程设置。(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君不见”贺虎林这老头很怪,偏偏在每天的上下午两个黄金时段,来跟大家抢地盘。这是小区里最优雅的一块小广场,四面草坪绿树,中间一个大花坛。每天早饭、午睡后,儿孙都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了,正好来跳跳舞轻松轻松,可他也偏要在这俩时段,来写他的字,搞得大家撵他也不是,不撵也不是。要说这块地盘,最早的确是他先“开发”的,从业主入住的第一天,他就捉着那只农夫山泉壶,握着那管塑料海绵笔在这里写了。我们是后来才渗透蚕食进来的,但是在大家心目中;这块地盘就单属于我们别墅区业主,那些高层的住户基本没人来,唯独他不识趣。不过他倒也不争。叫人寒碜的,是他那副行头和德行。他身材不高,顶多四尺半;还欠着肩;再倾下头,更显得矮小。外罩一身宽大迷彩服,像站着钻进一只大睡袋,衬托得那张皱巴巴小脸,细眯眯眼睛,越发的萎缩了。却摆出一副高傲样子,一副家财亿贯、诗书满腹的清高样。凡人无话,一个人在那里闷了头写。问他贵姓?高寿?也不奉告,顶多抬起头,淡淡一笑,然后继续龙飞凤舞。不管你怎么评头品足,概不理会,抿一抿没有一点髭须的瘪嘴唇,或者摘下那顶一尘不染的灰礼帽,挠挠雪白的短发。以致几年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便用他每天涂在大理石上打头那仨字,来指代他。不错,他每天写得最多的,就是那几行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么就是“沁园春·雪”,还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也不觉得腻歪。八幢的老戴说:“老先生功夫了得,一水儿的书圣行草,疾风劲草;铁马金戈。”我们却不以为然,睃着脚下湿漉漉的横竖撇捺,说些不咸不淡甚至带刺的话:“君不见,你酒量如何?是不是每天一瓶,王子茅台啊……”他却仿佛没听见,或许是耳聋了?反正只抿嘴笑笑,继续在我们周边,或者我们不去的旮旯里,旁若无人地写。一天,我们的头儿老A忽然神秘兮兮说:“最近我跟踪他几天了,见他每天写完字,就去周围转悠,看哪家超市、药店赠送鸡蛋,然后排上队领。”大家惊讶:“是吗?没看错吧?”老A说错不了,说着回头很张扬地朝老头高声问:“君不见,那天在超市领鸡蛋的是你吧?”老头抬起头,仍只眯起小眼睛瞧瞧他。说明认可了。大家就说:“看来这清高全是装的。”老A说:“看那身打扮,能是个豪侠之人?”老A过去开煤矿,现在交给儿女了,自己在家享清福,时不时给大家搞点小福利。过了几天,他又报告大家一个更具爆炸性的新闻:“君不见每天夜里八九点,都到小区各垃圾桶里,翻拣纸箱塑料瓶!”“真的吗?”大家又是一片惊呼。老A说:“这还有假?不信你们去问他。”还真有人凑到老头跟前问:“老先生,都这岁数了,还攒这钱干吗?儿女们不管你呀?还是都跑国外了?”老A说:“在国外还用这么穷酸?”然后做出一副怜悯的样子说:“君不见,你不用三更半夜辛苦了,我叫大家每天把纸箱饮料瓶都拿这里来,或者送到你家去,你住哪幢别墅啊?”老头这回抬起头,轻蔑地瞅了他一眼。初夏的一个傍晚,一辆救护车从1号公寓楼拉走位病人,有人瞧见是君不见。老A说:“这回不用再催魂了,大家开心地跳吧。”可是没几天,老头又回来了,大家好不扫兴。一个丽日当空的上午,来了两位扛摄像机的记者。大家以为是采访我们跳广场舞,没想到却径直走到老头面前。女记者俯下身,亲切地问:“老前辈,我们又来叨扰您啦。”大家听了一愣。老头抬起头,面带微笑说:“小朱啊,你们好。”女记者说:“我们想再补几个镜头。”说着和老头并肩站了,对着摄像机说:“这位就是我们的巾帼英雄,红军老战士殷雪梅老前辈,在抗战胜利六十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再对她做个采访。老前辈,请问您是多大年龄参加的红军?长征的时候,您是怎么走过雪山草地的?”“我十四岁参加红军。过雪山的时候,冻掉两个脚趾……”大家听了大惊,个个脸上都像泼了漆。女记者接着问:“殷老,听说您把自己的房子等财产,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以资助革命老区的贫困儿童,自己却租房住,并且越租越小。请问您为何要这么做?您是人民的功臣啊。”“我参加红军,就是为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老区到现在还有贫困儿童,我感到惭愧,有责任帮助他们。”老前辈说着,用手蹭下自己细细的眼睛。我简直不敢再看她了。记者又继续问:“您这么做,孩子们同意吗?您为何不留给子孙呢?”“这是我的权利,他们自己有手。”女记者说:“老前辈您说得真好。”然后突然朝围观的人群扫了一眼,说:“我们来做个随机采访吧。你们每天和殷老在一起,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大家一听,面面相觑,慌忙地往开躲。女记者说:“没关系的,你们怎么想就怎么说。”大家越发尴尬地往后退,老A早不见了踪影。女记者把麦克风伸向我,我的血管霎时要爆裂了,嘴唇哆嗦得一个字也吐不出。泪光里,只看见老英雄和她身后那个花坛,仿佛地壳隆起一样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像莲台上的那尊佛,笑眯眯瞅着大家……(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儿孙们上班上学后,老人们在小区广场上跳舞或写字以放松身心,这些内容富有时代生活气息。B.“君不见”常写的几行字,既可以显现出她的胸怀气度,也能显现出她对革命精神的坚守和弘扬。C.“君不见”最先“开发”了小区广场地盘,后来却总在人们不去的旮旯里写字,体现了她的淡泊无争。D.“老前辈”不忘初心,捐出全部房产财物资助老区贫困儿童,不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丁点财富。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我”,同鲁迅《祝福》中的“我”一样,不仅是故事的叙述者,而且还是具有性格特征的比较重要的人物。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君不见”身穿“大睡袋”一样的衣服,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其“很怪”。C.当记者要采访大家的时候,平时喜欢凑热闹的他们却都“往开躲”“往后退”,这些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们的谦让心理。D.本文用词生动形象,例如用“爆炸性新闻”来形容老头每天在垃圾桶“翻拣纸箱塑料瓶”的行为,大词小用,具有反讽效果。8.突转是文学叙事中的常用手法,运用突转能够改变故事发展的方向,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突转的。9.本文花了不少笔墨描述老A,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创作意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D7.C8.①通过人物性别的“转变”实现人物形象的突转。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贫穷的“怪老头”突然变成一位“巾帼英雄”,出人意料的逆转凸显了主人公的高大形象。②通过周围人态度的“转变”实现了情节的突转。大家对主人公的态度由原来的轻蔑转向后来的惊讶、羞愧直至崇敬,使得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出人意料。9.①通过老A的言行,引出小区富人们的各种言行,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通过老A狭隘自私、短视偏见、自傲轻慢的负面形象,衬托出“老前辈”良善厚道、无私奉献、担当责任的光辉形象。③通过描写老A的一系列言行,批评了那些仗着有钱就自觉高人一等、鄙薄老弱穷困者的人。〖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不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丁点财富”错误。原文“记者又继续问:‘您这么做,孩子们同意吗?您为何不留给子孙呢?’‘这是我的权利,他们自己有手。’”可知,小说中没有说不给子孙留下一点财富。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C.“表现了他们的谦让心理”错误。原文“大家一听,面面相觑,慌忙地往开躲”“大家越发尴尬地往后退,老A早不见了踪影”“女记者把麦克风伸向我,我的血管霎时要爆裂了,嘴唇哆嗦得一个字也吐不出。泪光里,只看见老英雄和她身后那个花坛,仿佛地壳隆起一样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像莲台上的那尊佛,笑眯眯瞅着大家……”可知,大家退缩是因为先前对“老头”的猜忌和不懈,此时却让他们感到羞愧不安。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由小说“这老头很怪,偏偏在每天的上下午两个黄金时段,来跟大家抢地盘”“这位就是我们的巾帼英雄,红军老战士殷雪梅老前辈,在抗战胜利六十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再对她做个采访。老前辈,请问您是多大年龄参加的红军?长征的时候,您是怎么走过雪山草地的?”可知,人们开始都认为“老头”是男性,后面记者采访才得知是巾帼英雄,先后人物性别的“转变”实现人物形象的突转。她对误会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微微一笑,轻蔑地瞅一眼。老人出人意料的逆转以及她对周边人的不理解和误会的淡然处之的态度,凸显了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由小说“不过他倒也不争。叫人寒碜的,是他那副行头和德行”“看来这清高全是装的”“君不见每天夜里八九点,都到小区各垃圾桶里,翻拣纸箱塑料瓶!”“大家听了大惊,个个脸上都像泼了漆”“大家一听,面面相觑,慌忙地往开躲”“大家越发尴尬地往后退,老A早不见了踪影”可知,小说另外的突转是老A等人的态度的转变,从开始傲慢轻视可怜老人,到后来得知老人是英雄时的惊讶、慌张和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羞愧难当,最后升华为对老人敬意,人物情感一波三折,也使得小说情节发展富余变化,出人意料,吸引读者阅读。【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小说“一天,我们的头儿老A忽然神秘兮兮说:……老A说:‘看那身打扮,能是个豪侠之人?’”可知,老A是小区里的观察老人的视角之一,通过他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以老A为代表的局居民对老人的态度,由他引出居民的各种延言行,丰富了小说内容,为后文张本做足铺垫,实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由小说“君不见,那天在超市领鸡蛋的是你吧?”“看那身打扮,能是个豪侠之人?”“老A过去开煤矿,现在交给儿女了,自己在家享清福,时不时给大家搞点小福利”“在国外还用这么穷酸?然后做出一副怜悯的样子说”“殷老,听说您把自己的房子等财产,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以资助革命老区的贫困儿童,自己却租房住,并且越租越小”可知,老A狭隘,以自我为中心,以为有钱就可以评价一切,塑造一个傲慢自私、自高自大的负面形象。反观老人的行为“捐赠财物”“资助贫困儿童”等行为可知,由老A更加衬托出“老前辈”良善厚道、无私奉献、担当责任的光辉形象。由小说“老A过去开煤矿,现在交给儿女了,自己在家享清福,时不时给大家搞点小福利”“君不见,你不用三更半夜辛苦了,我叫大家每天把纸箱饮料瓶都拿这里来,或者送到你家去,你住哪幢别墅啊?”“老头这回抬起头,轻蔑地瞅了他一眼”可知,老A自恃有钱,说话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作者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老A一样的人。他作为一个和老人相对的人物存在,目的在与塑造老人的形象,同时作者也批评了那些仗着有钱就自觉高人一等、鄙薄老弱穷困者的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君才十倍A曹丕B必能安C国终定大事D若嗣子E可辅F辅之如G其不才君H可自取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主,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人们将与刘禅有相似经历,被俘的割据政权的末代君主均称为后主。B.旄钺,又称白旄黄钺。白旄是一种军旗,黄钺是以黄金为饰的斧,旄钺指军权。C.“属以后事”中的“属”字,与《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的“属”字都是“撰写”的意思。D.《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历史大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深得信任。刘备临终前托孤,若刘禅无能,可取而代之,并封武乡侯,将蜀国托付给诸葛亮。B.诸葛亮敢于担责。马谡在街亭被张郃打败,他上疏言责,向皇帝要求贬职三级,来惩罚自己的过失。C.诸葛亮治军严谨。为解决军粮之患,他让士兵屯田,和百姓混杂着居住在一起,却不会去扰民。D.诸葛亮生活简朴。他的个人生活用品,都是来自官府,从不经营其他产业为自己谋取私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2)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14.作者陈寿在文中如何评价诸葛亮的?请简要概括。〖答案〗10.BDF11.C12.A13.(1)等到蜀军撤退以后,司马懿去巡察蜀军的营垒、住所,说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2)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心公平而且劝诫分明。14.①懂得治世之道的良才;可与管仲、萧何媲美;②临机应变、用兵谋略并不是他的长处。〖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先生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可以安定国家,最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太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那就拜托你辅佐了;如果他不成才的话,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君才十倍曹丕”,省略介词“于”,“君才十倍(于)曹丕”,本句联系紧密,句意完整,所以在B处断开;“终定大事”动宾短语,“若”假设连词,开启下一句,所以在D处断开;两个“辅”之间必须断开,所以在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C.“属以后事”的“属”同“嘱”,嘱托。句意: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屈平属草稿未定”的“属”是撰写。句意:屈平的草稿还没撰写完成。所以意思不同。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刘备……并封武乡侯”错误。文中说的是“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由此可知,封诸葛亮为武乡侯的是刘禅,不是刘备。故选A。【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案行”,巡视;“营垒”,堡垒、阵营;“天下奇才也”,判断句。(2)“峻”,严厉;“怨”,怨恨;“平”,公平;“明”,分明。【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从“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可概括出其优点:诸葛亮是明白治世之道的良才;可与管仲、萧何媲美;从“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可概括出其缺点:临机应变、用兵谋略并不是诸葛亮的长处。参考译文: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郡阳都县人,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章武三年春天,刘备在白帝城的永安宫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可以安定国家,最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太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那就拜托你辅佐了;如果他不成才的话,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一定会竭尽所有辅佐的力量,献上忠贞的节操,坚持到死为止!”刘备又下诏告诫刘禅说:“你和丞相共掌国事,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他!”建兴元年,刘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设丞相府,管理大小事情。建兴六年春天,诸葛亮发出消息说要从斜谷道去攻打眉县,诸葛亮亲自率领各路军队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而号令明白。诸葛亮派马谡督率各军前进,和张郃在街亭大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约束规定,举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诸葛亮将西县百姓一千多户迁回汉中,斩杀马谡向大家谢罪。上奏疏说:“臣凭着微弱的才能,窃居着不该占据的高位,亲率军队掌握大权,总是严格地训练三军,但是不能训导规章,严明法度,面临大事几乎无措,致使有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作战失败的过错,这都是我用人不当而造成的。臣不能知人善任,考虑事情多有不智,依照《春秋》军事失利责罚主帅的原则,过错应由臣来承当。我自请降职三级,来督责我的过失。”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带领所有军队从斜谷出发,用流马运送军粮,占据在武功五丈原,和魏将司马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诸葛亮常常忧虑粮食供应不上,让自己统一全国的壮志无法伸展,于是分派出部分士兵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耕田的士兵混杂在渭水边的居民间,而百姓都安居乐业,军队不曾侵扰百姓谋取私利。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生重病,死在军中,享年五十四岁。等到蜀军撤退以后,司马懿去巡察蜀军的营垒、住所,说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起初,诸葛亮自己向后主上表说:“臣成都家中有八百棵桑树,贫瘠的田地十五顷,我子孙们穿衣吃饭之外,尚有剩余。臣在外任职当官,别无开销,随身的衣物和饮食,完全由官府供给,也没有另外经营其他产业,来增加家财。等到臣死的时候,不要让我家里头有多余的币帛,外面有多余的钱财,以致辜负了陛下。”到诸葛亮死的时候,果真和他说的一样。史官评论说:诸葛亮担任丞相,抚恤百姓,明示法规,规定官吏的职责,制定合乎时宜的制度,诚心待人,公正无私;凡是尽忠职守、有益时世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懈怠傲慢的人,即使是亲人也必定会处罚;对以真情认罪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会酌情减释;对说话浮夸、巧辩文过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重责;对无论多么小的善行,没有不奖赏的;对无论多么小的恶行,没有不贬斥的,处理事务非常精明干练,管理事情能抓住它的根本,根据人的言论而观察他的行为,从不与虚伪的人为伍;在蜀国境内,大家都敬畏他,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心公平而且劝戒分明。他真可以称得上是明白治世之道的杰出人才,与管仲、萧何相媲美的人物。然而他连年劳师动众,都未能成功,大概临机应变,以及用兵谋略,并非他所擅长的吧!(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示长安君〖备注〗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备注〗本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辽国之前。王安石时年四十岁,此前曾上书变法,但未被采纳。长安君是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与长安君年少分别,年老又得相见的情形,久别重逢的喜悦中也不免有悲伤之情,个中滋味,耐人咀嚼。B.颔联写长安君为诗人饯别的场景,宴席简单,灯火昏暗,气氛沉重冷寂,有力地表现了两人再次离别时的压抑感伤。C.颈联以“自怜”“又作”关联过去和将来,又以“三年”“万里”进一步强化时空阻隔上的久远,蕴含诗人无限感慨。D.尾联说到了秋天,王安石就会写信告诉妹妹自己的归期,这既是对妹妹的宽慰,也表达了对平安归来的期待。16.首联点明兄妹久别之后重逢。亲人相逢应该高兴,可是王安石却说“怆情”。请结合诗歌分析他因何“怆情”。〖答案〗15.B16.“怆情”是伤感之意。①首联说“老去相逢”,兄妹离别多年,相逢时年华已逝,岁月沧桑,令人伤感。②颈联说“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兄妹多年不见,好不容易相聚,可王命在身,很快又要离别。相聚时光太短暂,令人伤感。③王安石年已不惑,可是变法大志还未实现,难免有壮志难伸之感,情绪低落。〖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颔联写长安君为诗人饯别的场景”说法有误。颔联写会面时的亲情。兄妹俩随意准备了些酒菜,只是为了把酒谈话,话很多,一直到夜间,还在昏暗的灯光下说着。“草草”二字,说出了兄妹俩的感情至深,用不着世俗的客套,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描绘了和睦温暖的家庭气氛。“昏昏”二字,写两人说了又说,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顾不上休息。故选B。【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怆情”是伤感之意。首联以议论起,用递进法展开。先说自己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在年轻时就对离别看得很重,到了年老,即使是会面,也引起心中的伤悲。颈联诗人从时间空间入手,写出了诗人与妹妹分隔两地已有三年之久,又要离开去万里外的异域,诗人自己不能预料会面的日子,诗就在无可奈何的气氛中结束。“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再结合注释“本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辽国之前。王安石时年四十岁,此前曾上书变法,但未被采纳”,王安石年已不惑,可是变法大志还未实现,难免有壮志难伸之感,情绪低落,抒发不知何时相聚的悲伤之情。(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陈涉置身于军队中,从田野间突然兴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2)同是描写塞外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边陲大漠的壮阔雄奇,而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两句则渲染了大漠秋晚的凄凉悲惨。(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两句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宫中吴刚和玉兔对乐声的痴迷侧面烘托了李凭的高超技艺。〖答案〗(1)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3)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网络时代人人都有①“麦克风”,但网络空间不是②“法外之地”。在有的网络暴力事件中,少数网民自以为站在③“道德高地”,运用网络暴力这种④“网络正义”,对他人合法权益随意践踏。特别是一些网民往往抱着_____(1)____的侥幸心理,认为藏身网民之中就不会受到惩罚,忽视了对自身行为的应有约束。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都应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近年来,围绕网络暴力等突出问题的治理为中心,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好,“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等工作深入,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此类乱象得到有效遏制。治理网络暴力并不能_____(2)____,但为受害者提供有效保护是当务之急。一次网络暴力事件,背后通常是一个个数量庞大的微型侵权行为,这给当事人的维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网络暴力特点决定了对网暴受害人的保护,需要法治、技术____(3)_____;一方面,要对网络暴力⑤“零容忍”,通过依法惩治形成有效震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另一方面,对于正在发生的网络暴力,也要从技术角度寻找化解之道,例如网站平台加强内容识别预警、设置⑥“一键防护”的按钮、建立快速举报通道等,尽可能形成⑦“保护伞”,减少网暴行为对当事人的伤害。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和文中①“麦克风”引号用法相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1)法不责众(2)一蹴而就(3)双管齐下19.③⑦20.近年来,围绕网络暴力等突出问题的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等工作深入推进,此类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网络生态持续向好。〖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1)本空在后文中有〖提示〗,是一种“认为藏身网民之中就不会受到惩罚,忽视了对自身行为的应有约束”的“侥幸心理”,因此填“法不责众”。法不责众: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惩罚了。(2)由后文的一个“但”字可知,本空前文应和后文形成对比,因此应填与慢慢来的意思相反的动词性成语“一蹴而就”。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3)本空应填两方面努力的意思,因此填“双管齐下”。双管齐下: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①特殊含义;②突出强调;③特殊含义;④反语讽刺;⑤突出强调;⑥特定称谓;⑦特殊含义。应填③⑦。【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①“围绕……为中心”句式杂糅,应改为“围绕……”或者“以……为中心”;②“完好”与“法规”搭配不当,此处应填动词性词语“完善”;③“‘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等工作深入”缺谓语,应补充谓语“推进”;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此类乱象得到有效遏制”语序不当,应先遏制乱象,再说明效果是“持续向好”。(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气候变暖”一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有人声称:气候变暖趋势下,2069—2098年我国小麦可种植面积将扩大2.7亿亩。①?事实未必!首先,种植界限北扩的地区可能位于非农业用地区域,如在居民区、工业用地甚至一些不适合进行作物种植的土地上,所以即使理论可种植面积扩大,②。另外,③:作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升高可以明显影响植株的生理活动,如前冬升温可能导致冬小麦在越冬之前长得太过旺盛、单苗吸收的营养就会变少;地表温度升高会使土壤水分含量下降,抑制土壤微生物活动,不利于粮食作物植株的根部活动;高温热灾频发会抑制作物的成花和灌浆活动,导致植株的粒重和产量下降。小麦的高温敏感期主要为开花前期,高温胁迫的时期越接近开花期,产量损失就越严重。温度升高还有利于农业病虫害的越冬和繁殖,增加了农业病虫害的发生频率、种类和影响范围。另外,气候变暖后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上升、强度增大,洪涝灾害的发生范围扩大,这都不利于粮食的稳产高产。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请简述后两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答案〗21.①气候变暖真能扩大种植面积吗②也不代表实际可种植面积扩大③升温对粮食生产有负面影响22.温度升高不仅对粮食生产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容易导致农业病虫害和极端天气的发生,因此气候变暖并不利于粮食稳产高产。〖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气候变暖趋势下,2069——2098年我国小麦可种植面积将扩大2.7亿亩”,横线后的问号和后文“事实未必”可知,此处应是对前文说法的质疑,故可填“气候变暖真能扩大种植面积吗”;第二空,根据前文“种植界限北扩的地区可能位于非农业用地区域……所以即使理论可种植面积扩大”可知,此处应是说实际情况也不一定是这样,故可填“也不代表实际可种植面积扩大”;第三空,根据后文“作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升高可以明显影响植株的生理活动”可知,此处位于段首,横线后是冒号,且冒号后说的都是升温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横线上的信息应是对后文的总结,故可填“升温对粮食生产有负面影响”。【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题干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简述后两段的主要内容,作答时应先从后两段中找出“因”和“果”。结合原文“作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升高可以明显影响植株的生理活动……高温胁迫的时期越接近开花期,产量损失就越严重”可知,此段说的是温度升高对粮食生产造成负面影响;结合原文“温度升高还有利于农业病虫害的越冬和繁殖,增加了农业病虫害的发生频率、种类和影响范围……这都不利于粮食的稳产高产”可知,说的是温度升高容易导致农业病虫害和极端天气等;这些都是“因”,“果”则是温度升高不利于粮食的稳产高产,由此概括即可得出〖答案〗。此外还要注意字数限制。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胡适的这段话启发人们如何体验和感知世界。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是胡适的两句诗,材料越短,我们越要逐字逐句地去解读,才不会漏掉什么信息。现代诗的表意大多是比较朦胧的,每个人的读诗体会也会有所不同,怎样才能确保我们的解读不会偏移命题者的意图呢?关键在于理解和把握材料的第二段话的意思:“胡适的这段话启发人们如何体验和感知世界”,这句话实际上是一个审题的〖提示〗语,它规定了我们的写作方向,即围绕“如何体验和感知世界”来展开。我们紧紧抓住“体验和感知”这两个关键词来看诗句,第一句诗,“醉过”“爱过”讲的都是亲身体验过一些事,“才知”强调才能感知,感知了什么呢?“酒浓”“情重”说的是事物的特点。综合起来,第一句诗就是表达了只有亲身去体验、去实践才能感知到事物的特点,以及世界上的一些道理。第二句诗,做诗和做梦都是非常私人的事情,实际上是在说有一些感知的过程必须自己去经历,而无法由他人代为完成。紧扣住“如何体验和感知世界”这一审题〖提示〗语,就不难解读诗歌并明白命题者的意图。写作时,可以抓住“体验”“实践”等关键词进行拟题或开头,说明观点,然后再进一步围绕为何要体验人生和如何体验展开,行文结构可是并列式,也可是递进式和对照式的。当然,也可以围绕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实践活动,阐述注重实践对于高中生的学习、对于教育的发展、对于国家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收束全篇,呼应标题。立意: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实践出真知,体验需力行。3.唯有体验,方能获得真知。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只有经历过的人生才能让人刻骨铭心。6.敢于体验未知的世界,体味美好人生。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办大学,应该取什么途径?抗战胜利以后;百废待举,需要大量专门技术人员。工业落后,要建立轻重工业,尤非大量工程人员不可。在此时,我们大学似乎应该注重技术教育,可是问题不是这样简单。从前清曾国藩提倡兴建实业,设立上海制造局,派留学生学习制大炮轮船以来,到抗战前夕已七八十年,我国科学仍然不兴,实业仍然不振。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加考虑。一般人以为近代文明即物质文明乃西洋功利主义的产品,这是错误的。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道即真理,从希腊提磨克列忒司(德谟克利特),到近今荷兰的阜尔司鲍,英国的汤姆生,他们研究原子,决非因为有什么用处才去研究,而是要晓得自然界物质结构的原委。科学上将来的发明在哪个方向,既不能预料于事先,我们就单从功利主义着想,也得各项科目统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我国自战国以来,即有功利主义的哲学。墨子以能用不能用为善的标准。《兼爱篇》云:“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目今我国社会,仍然充满了这种功利主义。大学里边的课程,支离破碎,只求传教零星有用的知识,而不注重理智的培养。大学生认定院系,不问其性情之是否适合,而只问毕业后出路之好坏,待遇之厚薄。选择科目,不问其训练之价值如何,而专问其是否可应用到所选定之职业。在现行教育制度之下,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基本科目必须增加,庶几能达到培养理智之目的。至于训练大量之技术员或工程人员以应目前之需要,则可由高等工业、高等农业等学校或大学内另设专修班为之,不必因噎而废食。(摘编自竺可桢《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1945年)材料二:中国科技大学基础理论课,也就是物理、化学和数学,在教学计划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我们重视基础理论,是因为科技大学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要研究新科学、新技术,就是要在尚未完全开辟的领域里去走前人还没有走过的道路,也就是去摸索,摸索当然不能是盲目的,必须充分利用前人的工作经验。可是在新科学、新技术领域里,前人的工作经验不会太多,因此我们只有更多地依靠一般的知识、也就是人类几千年以来和自然界作斗争的经验,通过总结所得出来的自然界一般规律。对我们来讲,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关于物质结构、性质和运动的规律,这就是物理、化学。它们就是我们在摸索过程中的指南针,也就是利用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去分辨出,哪一个想法肯定是对的,哪一个想法可能是对的,而哪一个想法肯定是错的。但要作这种原则性的判断,要求的还不光是知道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要求的是充分掌握这些规律,把规律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看得清清楚楚,摸得透。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锐利的眼光,能在复杂的事物中分析出核心问题,不被形形色色的假象蒙蔽,从而辨别真伪。所以科技大学里的物理、化学课除了教知识、注意和各个专业相结合,更注重这两门基础理论的系统性,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全面概念和图像,要他们成为这两门学科的主人。为此,在辅导课里,我们也注意养成学生分析事物现象的观点和方法;在独立思考方面,有所锻炼。自然,与物理和化学讲授课相辅的实验课,是有助于巩固规律的学习的;而且这些实验课,也使学生初步学到将来作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精密严谨的实验技术。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必需研究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的关系的计算。当然计算与分析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有些会计不是用黄豆粒的办法来记账吗?所以就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高深的数学,用简陋的方法也并不是不可以;这里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用简陋的方法,虽然也能进行复杂的计算,但是太花时间,容易出差错;用高效能的方法就能节省时间,少出差错。那么什么是高效能的计算方法呢?那自然是要充分利用了数学的成果才能得到的。所以我们一方面不过高地估计数学方法,它不过是我们计算中的工具;我们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数学方法,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因此在科技大学里,我们的数学课是比较全面的。我们的教法,首先是唯物主义的,我们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从它来源讲起,说明它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在这里我们都引用实际科学问题的例子来解说。一个概念引入了之后,我们就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论证和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巩固的基础,即使他们在将来遇到了以前没有学过的数学工具,也能靠自己来掌握它。在每讲了一个数学的概念和系统论证之后,我们还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来解说使用这个理论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样能把数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充分掌握理论,也能灵活地使用理论,进行计算和分析。(摘编自钱学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1959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的局面,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术教育,培训各行各业的专门技术人员或工程人员。B.竺可桢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提出“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的建议,为中国如何办好大学,指明了可行的实施路径。C.研究新科学、新技术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前人的工作经验,来对探索中产生的想法作出原则性判断。D.在未掌握现代计算方法之前,用黄豆粒记账虽然简陋.但也能揭示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节省时间,少出差错。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强调学问必须有用,无用即为不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不应只是“谋食”,而应重视“谋道”,因为“谋道”才能使中国大学教育更有前途。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课的教法是“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从它来源讲起”,这启示我们,学好数学要追本溯源,把握其本质。D.钱学森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置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理论课的分析,可为当今大学课程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数学家笛卡尔将原本各自独立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一起,创立了〖解析〗几何,为后世微积分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B.科尔麦克通过数学分析研究工作,解决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问题,为CT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获得1979年诺贝尔医学奖。C.清华大学设置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目的是选拔培养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等关键领域研究的学生。D.面向中学生举办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旨在发现具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学子,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下面表格内容摘编自《我国高校实施“强基计划”的缘由、目标与路径》,根据材料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自主招生珠峰计划强基计划实施时间2003~2020年2009年至今2020年至今选拔标准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学术潜力大综合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招生专业未限定专业范围基础学科领域基础学科领域培养模式未作特殊安排个性化培养个性化培养强化理论基础A.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既有利于消解材料一中竺可桢提及的教育功利主义,也为考生未来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B.珠峰计划和强基计划在招生专业上都指向基础学科领域,材料二中钱学森强调在科技大学开设基础理论课,两者出发点是一致的。C.珠峰计划和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一方面延续了前辈对理论基础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突出了个性化培养方式。D.从自主招生到珠峰计划再到强基计划,我国高校特殊招生政策不断变化,这与两则材料所述内容都反映了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求。5.竺可桢指出“各项科目统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而钱学森则强调物理与化学的重要性,两人观点似乎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B2.A3.B4.A5.①两人观点本质上不矛盾,强调的都是不能只关注实用,要重视基础学科;②看似矛盾,是因为时代需求不同,竺文发表于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时,钱文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科技时;③针对问题不同,竺文针对办学方向,钱文针对课程设置。〖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术教育”与原文不符,他认为应该增加基本科目;C.要“对探索中产生的想法作出原则性判断”,只是“充分运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前人的工作经验”不符合原文意思,文中强调还应该注重这两门学科的系统性;D.按照原文文意,“黄豆粒记账”不一定能“能揭示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也不一定能“节省时间,少出差错”。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墨子“功利主义思想”“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种判断有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与功利主义有一定关系,但这并不是唯一因素,选项夸大了功利主义的作用。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第三段的观点是数学是进行科学研究时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A.叙述的是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B.介绍了数学是进行科学研究时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符合要求。C.介绍了科技关键领域研究人材的选拔;D.只谈及筛选数学与拔尖创新人才之间的标准。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并非是为“未来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故选A。【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①两人观点本质上不矛盾,根据“我们就单从功利主义着想,也得各项科目统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以及“在现行教育制度之下,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基本科目必须增加,庶几能达到培养理智之目的”可知,竺可桢强调要重视基础学科,不能太功利主义;根据“中国科技大学基础理论课,也就是物理、化学和数学,在教学计划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我们重视基础理论,是因为科技大学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可知,钱学森也重视基础学科。②二者时代背景不同。竺可桢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百废待举,需要大量专门技术人员。工业落后,要建立轻重工业,尤非大量工程人员不可”;钱学森的文章发表于1959年,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科技起步时。③二者关注点不同。竺可桢的文章选自《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针对大学办学方向;钱学森的文章选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针对大学课程设置。(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君不见”贺虎林这老头很怪,偏偏在每天的上下午两个黄金时段,来跟大家抢地盘。这是小区里最优雅的一块小广场,四面草坪绿树,中间一个大花坛。每天早饭、午睡后,儿孙都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了,正好来跳跳舞轻松轻松,可他也偏要在这俩时段,来写他的字,搞得大家撵他也不是,不撵也不是。要说这块地盘,最早的确是他先“开发”的,从业主入住的第一天,他就捉着那只农夫山泉壶,握着那管塑料海绵笔在这里写了。我们是后来才渗透蚕食进来的,但是在大家心目中;这块地盘就单属于我们别墅区业主,那些高层的住户基本没人来,唯独他不识趣。不过他倒也不争。叫人寒碜的,是他那副行头和德行。他身材不高,顶多四尺半;还欠着肩;再倾下头,更显得矮小。外罩一身宽大迷彩服,像站着钻进一只大睡袋,衬托得那张皱巴巴小脸,细眯眯眼睛,越发的萎缩了。却摆出一副高傲样子,一副家财亿贯、诗书满腹的清高样。凡人无话,一个人在那里闷了头写。问他贵姓?高寿?也不奉告,顶多抬起头,淡淡一笑,然后继续龙飞凤舞。不管你怎么评头品足,概不理会,抿一抿没有一点髭须的瘪嘴唇,或者摘下那顶一尘不染的灰礼帽,挠挠雪白的短发。以致几年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便用他每天涂在大理石上打头那仨字,来指代他。不错,他每天写得最多的,就是那几行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么就是“沁园春·雪”,还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也不觉得腻歪。八幢的老戴说:“老先生功夫了得,一水儿的书圣行草,疾风劲草;铁马金戈。”我们却不以为然,睃着脚下湿漉漉的横竖撇捺,说些不咸不淡甚至带刺的话:“君不见,你酒量如何?是不是每天一瓶,王子茅台啊……”他却仿佛没听见,或许是耳聋了?反正只抿嘴笑笑,继续在我们周边,或者我们不去的旮旯里,旁若无人地写。一天,我们的头儿老A忽然神秘兮兮说:“最近我跟踪他几天了,见他每天写完字,就去周围转悠,看哪家超市、药店赠送鸡蛋,然后排上队领。”大家惊讶:“是吗?没看错吧?”老A说错不了,说着回头很张扬地朝老头高声问:“君不见,那天在超市领鸡蛋的是你吧?”老头抬起头,仍只眯起小眼睛瞧瞧他。说明认可了。大家就说:“看来这清高全是装的。”老A说:“看那身打扮,能是个豪侠之人?”老A过去开煤矿,现在交给儿女了,自己在家享清福,时不时给大家搞点小福利。过了几天,他又报告大家一个更具爆炸性的新闻:“君不见每天夜里八九点,都到小区各垃圾桶里,翻拣纸箱塑料瓶!”“真的吗?”大家又是一片惊呼。老A说:“这还有假?不信你们去问他。”还真有人凑到老头跟前问:“老先生,都这岁数了,还攒这钱干吗?儿女们不管你呀?还是都跑国外了?”老A说:“在国外还用这么穷酸?”然后做出一副怜悯的样子说:“君不见,你不用三更半夜辛苦了,我叫大家每天把纸箱饮料瓶都拿这里来,或者送到你家去,你住哪幢别墅啊?”老头这回抬起头,轻蔑地瞅了他一眼。初夏的一个傍晚,一辆救护车从1号公寓楼拉走位病人,有人瞧见是君不见。老A说:“这回不用再催魂了,大家开心地跳吧。”可是没几天,老头又回来了,大家好不扫兴。一个丽日当空的上午,来了两位扛摄像机的记者。大家以为是采访我们跳广场舞,没想到却径直走到老头面前。女记者俯下身,亲切地问:“老前辈,我们又来叨扰您啦。”大家听了一愣。老头抬起头,面带微笑说:“小朱啊,你们好。”女记者说:“我们想再补几个镜头。”说着和老头并肩站了,对着摄像机说:“这位就是我们的巾帼英雄,红军老战士殷雪梅老前辈,在抗战胜利六十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再对她做个采访。老前辈,请问您是多大年龄参加的红军?长征的时候,您是怎么走过雪山草地的?”“我十四岁参加红军。过雪山的时候,冻掉两个脚趾……”大家听了大惊,个个脸上都像泼了漆。女记者接着问:“殷老,听说您把自己的房子等财产,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以资助革命老区的贫困儿童,自己却租房住,并且越租越小。请问您为何要这么做?您是人民的功臣啊。”“我参加红军,就是为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老区到现在还有贫困儿童,我感到惭愧,有责任帮助他们。”老前辈说着,用手蹭下自己细细的眼睛。我简直不敢再看她了。记者又继续问:“您这么做,孩子们同意吗?您为何不留给子孙呢?”“这是我的权利,他们自己有手。”女记者说:“老前辈您说得真好。”然后突然朝围观的人群扫了一眼,说:“我们来做个随机采访吧。你们每天和殷老在一起,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大家一听,面面相觑,慌忙地往开躲。女记者说:“没关系的,你们怎么想就怎么说。”大家越发尴尬地往后退,老A早不见了踪影。女记者把麦克风伸向我,我的血管霎时要爆裂了,嘴唇哆嗦得一个字也吐不出。泪光里,只看见老英雄和她身后那个花坛,仿佛地壳隆起一样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像莲台上的那尊佛,笑眯眯瞅着大家……(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儿孙们上班上学后,老人们在小区广场上跳舞或写字以放松身心,这些内容富有时代生活气息。B.“君不见”常写的几行字,既可以显现出她的胸怀气度,也能显现出她对革命精神的坚守和弘扬。C.“君不见”最先“开发”了小区广场地盘,后来却总在人们不去的旮旯里写字,体现了她的淡泊无争。D.“老前辈”不忘初心,捐出全部房产财物资助老区贫困儿童,不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丁点财富。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我”,同鲁迅《祝福》中的“我”一样,不仅是故事的叙述者,而且还是具有性格特征的比较重要的人物。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君不见”身穿“大睡袋”一样的衣服,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其“很怪”。C.当记者要采访大家的时候,平时喜欢凑热闹的他们却都“往开躲”“往后退”,这些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们的谦让心理。D.本文用词生动形象,例如用“爆炸性新闻”来形容老头每天在垃圾桶“翻拣纸箱塑料瓶”的行为,大词小用,具有反讽效果。8.突转是文学叙事中的常用手法,运用突转能够改变故事发展的方向,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突转的。9.本文花了不少笔墨描述老A,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创作意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D7.C8.①通过人物性别的“转变”实现人物形象的突转。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贫穷的“怪老头”突然变成一位“巾帼英雄”,出人意料的逆转凸显了主人公的高大形象。②通过周围人态度的“转变”实现了情节的突转。大家对主人公的态度由原来的轻蔑转向后来的惊讶、羞愧直至崇敬,使得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出人意料。9.①通过老A的言行,引出小区富人们的各种言行,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通过老A狭隘自私、短视偏见、自傲轻慢的负面形象,衬托出“老前辈”良善厚道、无私奉献、担当责任的光辉形象。③通过描写老A的一系列言行,批评了那些仗着有钱就自觉高人一等、鄙薄老弱穷困者的人。〖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不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丁点财富”错误。原文“记者又继续问:‘您这么做,孩子们同意吗?您为何不留给子孙呢?’‘这是我的权利,他们自己有手。’”可知,小说中没有说不给子孙留下一点财富。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C.“表现了他们的谦让心理”错误。原文“大家一听,面面相觑,慌忙地往开躲”“大家越发尴尬地往后退,老A早不见了踪影”“女记者把麦克风伸向我,我的血管霎时要爆裂了,嘴唇哆嗦得一个字也吐不出。泪光里,只看见老英雄和她身后那个花坛,仿佛地壳隆起一样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像莲台上的那尊佛,笑眯眯瞅着大家……”可知,大家退缩是因为先前对“老头”的猜忌和不懈,此时却让他们感到羞愧不安。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由小说“这老头很怪,偏偏在每天的上下午两个黄金时段,来跟大家抢地盘”“这位就是我们的巾帼英雄,红军老战士殷雪梅老前辈,在抗战胜利六十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再对她做个采访。老前辈,请问您是多大年龄参加的红军?长征的时候,您是怎么走过雪山草地的?”可知,人们开始都认为“老头”是男性,后面记者采访才得知是巾帼英雄,先后人物性别的“转变”实现人物形象的突转。她对误会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微微一笑,轻蔑地瞅一眼。老人出人意料的逆转以及她对周边人的不理解和误会的淡然处之的态度,凸显了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由小说“不过他倒也不争。叫人寒碜的,是他那副行头和德行”“看来这清高全是装的”“君不见每天夜里八九点,都到小区各垃圾桶里,翻拣纸箱塑料瓶!”“大家听了大惊,个个脸上都像泼了漆”“大家一听,面面相觑,慌忙地往开躲”“大家越发尴尬地往后退,老A早不见了踪影”可知,小说另外的突转是老A等人的态度的转变,从开始傲慢轻视可怜老人,到后来得知老人是英雄时的惊讶、慌张和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羞愧难当,最后升华为对老人敬意,人物情感一波三折,也使得小说情节发展富余变化,出人意料,吸引读者阅读。【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小说“一天,我们的头儿老A忽然神秘兮兮说:……老A说:‘看那身打扮,能是个豪侠之人?’”可知,老A是小区里的观察老人的视角之一,通过他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以老A为代表的局居民对老人的态度,由他引出居民的各种延言行,丰富了小说内容,为后文张本做足铺垫,实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由小说“君不见,那天在超市领鸡蛋的是你吧?”“看那身打扮,能是个豪侠之人?”“老A过去开煤矿,现在交给儿女了,自己在家享清福,时不时给大家搞点小福利”“在国外还用这么穷酸?然后做出一副怜悯的样子说”“殷老,听说您把自己的房子等财产,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以资助革命老区的贫困儿童,自己却租房住,并且越租越小”可知,老A狭隘,以自我为中心,以为有钱就可以评价一切,塑造一个傲慢自私、自高自大的负面形象。反观老人的行为“捐赠财物”“资助贫困儿童”等行为可知,由老A更加衬托出“老前辈”良善厚道、无私奉献、担当责任的光辉形象。由小说“老A过去开煤矿,现在交给儿女了,自己在家享清福,时不时给大家搞点小福利”“君不见,你不用三更半夜辛苦了,我叫大家每天把纸箱饮料瓶都拿这里来,或者送到你家去,你住哪幢别墅啊?”“老头这回抬起头,轻蔑地瞅了他一眼”可知,老A自恃有钱,说话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作者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老A一样的人。他作为一个和老人相对的人物存在,目的在与塑造老人的形象,同时作者也批评了那些仗着有钱就自觉高人一等、鄙薄老弱穷困者的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君才十倍A曹丕B必能安C国终定大事D若嗣子E可辅F辅之如G其不才君H可自取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主,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人们将与刘禅有相似经历,被俘的割据政权的末代君主均称为后主。B.旄钺,又称白旄黄钺。白旄是一种军旗,黄钺是以黄金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