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峨山县大龙潭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2.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作用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将DNA和RNA分别染成红色、绿色B.利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可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C.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用HCl和酒精混合液漂洗根尖D.通过比较自来水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3.用人工脂双层膜将容器分隔为A、B两部分(如图所示),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A中加入一定浓度的KCl溶液,B中加蒸馏水,初始液面等高,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高于B侧。实验二:再往A中加入微量的物质X,结果A侧液面明显下降。对上述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制备该人工脂双层膜时,应用磷脂分子为原料B.该人工膜不是生物膜,主要是由于缺乏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C.实验一现象与动物细胞渗透吸水现象的原理相同D.实验二加入的物质X可能是水通道蛋白4.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其携带的“癌症蛋白”能促进新生血管异常产生,并使其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内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B.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多C.异常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D.异常新生血管形成后能为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5.有一种名贵的兰花,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现将亲代红花和蓝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F2红花与蓝花的比例为27: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中蓝花基因型有19种B.兰花花色遗传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兰花花色遗传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D.若F1测交,则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蓝花=7:16.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最先是在一玉米田堆放的有机肥中检测到放射性,施肥后在玉米体内检测到了放射性,随后在田间小动物玉米螟、狼蛛、蚂蚁(分解者)体内检测到放射性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若放射性来自某一种元素,则可能是______(填“15N”或“32P”)。该有机肥中的放射性物质进入玉米体内的具体途径是_______。题中的一条食物链为_______。(2)图中甲代表的动物是________,它属于第_______个营养级。丙代表的动物体内最迟才出现放射性的原因是_______。该放射性元素自身衰减需要漫长的时间,然而,曲线显示三种动物体内的放射性强度都很快降低,其降低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8.(10分)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2)图甲是生态系统成分示意图,图中D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2)在图乙的食物链中,③属于________(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3)图乙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5)在图乙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些信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图乙所示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短期内发生变化后并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更高。(5)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营养级同化量未被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A2.58×20222.00×2092.20×20203.50×2020B2.50×2065.00×2055.00×2052.30×206C6.50×2082.50×2065.00×2056.25×208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9.(10分)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引起人体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甚至造成死亡。科研人员为研制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进行了系列研究。(1)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囊膜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受体D结合来感染宿主细胞。如图1所示,S1与受体D结合后导致S1和S2分离,S2的顶端插入到宿主细胞膜上,通过S2蛋白的_________改变从而将两个膜拉近,发生膜融合过程。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_________等为原料合成大分子物质组装成新的病毒,扩散并侵染健康细胞。(2)R是该病毒的S1上与受体D结合的部分。科研人员用从康复者体内筛选出的三种抗体甲、乙、丙进行实验,研究它们与R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另用抗体丁作为对照抗体。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结果如图3。在实验过程中将______作为抗原固定,分别将______加入反应体系,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能与待检抗体结合,携带的酶可使底物反应显色),其后加入底物显色,检测相应的吸光值(颜色越深吸光值越高)。该实验中抗体丁可以作为对照抗体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该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后,有一种更快速的传播方式。当被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囊膜蛋白与健康细胞表面的受体D结合后,膜发生融合实现病毒的转移。为了探究三种抗体能否抑制病毒在被感染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传播,科研人员展开研究。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实验处理,完成实验方案。(注:鼠受体D与人受体D存在序列和结构上的差异)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实验组抗体甲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①____________无细胞融合抗体乙部分细胞融合抗体丙部分细胞融合对照组1不加抗体②____________表达鼠受体D的细胞无细胞融合对照组2抗体丁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③____________部分细胞融合对照组3④_______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表达人受体D的细胞部分细胞融合实验结果说明,三种抗体中,甲可以阻断病毒通过细胞融合的途径进行传播,乙和丙效果不明显。(4)科研人员进一步利用多种方法深入研究了三种抗体与R结合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甲与乙结合R上不同的区域,甲与丙结合R的区域部分重叠。综合以上系列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推测将____________两种抗体联合使用会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如果希望用联合抗体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____(写出一个方面即可)10.(10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浮床技术是一个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的水环境原位生态修复过程,它利用水生植物及根系微生物吸收N、P元素,同时可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并以收获植物体形式将其搬离水体,保护了水体生态环境,实现了景观效益和生态功能的双赢。下图为某湖泊应用生态浮床技术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生态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筑巢,下部根系为鱼类和水生昆虫提供了栖息场所,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2)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低于无浮床的水域,这主要是受_______(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浮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3)请据图分析生态浮床加速水体净化的原因__________。(4)生态浮床的应用加快了湖泊中物质循环的速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__________,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5)夏季,湖泊中“听取蛙声一片”,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作用。(6)生态浮床既能净化水质、防治水华,又能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11.(15分)曾经历了由“千里松林”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塞罕坝,在新中国建设者努力下,已成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l)塞罕坝的变迁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替,演替是指________。建设者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进行,逐渐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___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2)调查塞罕坝森林中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宜采用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这是因为大多数土壤动物__,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3)重建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防止塞罕坝生物多样性再度遭到破坏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AC、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分组后一组再注射少量的A,小鼠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说明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错误、C正确;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错误;D、呼吸抑制剂是作用于细胞呼吸,而不是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D错误。故选C。【点睛】对于过敏反应的考查,要求考生掌握过敏反应是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机体才会发生过敏反应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
部分观察类实验的试剂及现象:观察内容检验试剂现象淀粉样品碘液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脂肪样品苏丹III和苏丹IV脂肪变为橘黄色或红色还原糖样品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蛋白质样品双缩脲试剂样品变为紫色DNA与RNA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试剂DNA变为绿色;RNA变为红色观察线粒体健那绿染液线粒体变为蓝绿色CO2的检测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的检测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重铬酸钾变为灰绿色染色体的观察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染色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详解】A、用植物细胞代替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与RNA,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染色剂将RNA染成红色,A错误;B、利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可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B正确;C、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用HCL和酒精混合液解离根尖,漂洗应选用蒸馏水,C错误;D、生物机体维持pH稳定是多方因素影响,通过比较自来水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不能直接推断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重点考察教材中的实验的选材和实验现象,属于基础知识记忆和运用层次的考察。选择材料和方法时应注意对实验的结果和现象的影响。3、D【解析】
实验一:A中加入KCl溶液,B中加入蒸馏水由于A侧渗透压高于B侧,所以一段时间后A液面高于B;实验二:向A中加入物质X,X作为离子运输的载体,使离子从A侧运输至B侧,导致A侧液面下降。【详解】A、人工脂双层膜是模拟细胞膜制备的不含蛋白质的结构,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而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A正确;B、人工脂双层膜不具有生物活性,B正确;C、实验一模拟的是具有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的渗透作用的条件,与动物细胞渗透吸水现象的原理相同,C正确;D、实验二加入的物质X是离子运输的载体,D错误。故选D。4、B【解析】
1、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①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②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③获得无限增值的能力。【详解】A、肿瘤细胞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细胞出现无限增殖,A正确;B、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B错误;C、异常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会无限增殖,细胞周期会缩短,C正确;D、癌细胞代谢旺盛,异常新生血管形成后能为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D正确。故选B。5、A【解析】
题意分析,由亲代红花和蓝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花可知,红花对蓝花为显性,F1自交,产生的F2中红花与蓝花的比例为27:37,即红花比例为27/64=(3/4)3,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显类型表现为红花,且基因型种类为2×2×2=8种,其他类型为蓝花,基因型种类为27-8=19种。【详解】A、由分析可知F2中蓝花基因型有19种,A正确;B、兰花花色遗传由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B错误;C、兰花花色遗传由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C错误;D、若F1测交(相关基因用A/a、B/b、C/c,),则其子代基因型有8种,分别为AaBbCc(红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且比例均等,即比例为红花:蓝花=1:7,D错误故选A。6、D【解析】
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自然选择的方向决定进化的方向,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所以本题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32P有机肥(→分解者)→无机盐→玉米玉米→玉米螟→狼蛛狼蛛三(丙是蚂蚁/分解者,)食用狼蛛、玉米螟尸体后才出现放射性(含放射性的物质经代谢后)排出体外【解析】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将死亡的动植物的遗体分解的微生物。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分解者将死亡的有机体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出能量,其中无机物能被植物再利用而保持生态系统的循环【详解】(1)由于15N没有放射性,所以若放射性来自某一种元素,只可能是32P。该有机肥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变成无机物被玉米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据此可知该有机肥中的放射性物质进入玉米体内的具体途径是有机肥(→分解者)→无机盐→玉米。根据题意可知题中的一条食物链为玉米→玉米螟→狼蛛。(2)根据题中动物的食物关系可知,图中甲代表的动物是狼蛛,乙代表的动物是玉米螟,甲属于第三营养级生物。丙代表的动物体内出现放射性最迟,故可知丙代表的动物应该是分解者,即为题目中的蚂蚁,因为分解者体内的放射性来自于动物的排泄物和尸体,而且是排泄物和尸体被利用后才能在分解者体内出现,故分解者体内出现放射性最晚。该放射性元素自身衰减需要漫长的时间,然而,曲线显示三种动物体内的放射性强度都很快降低的是由于动物体内的含放射性的物质经代谢后排出体外导致的。【点睛】熟知分解者的作用以及有机物被动物摄入后在体内的流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辨图能力是本题重要考查的能力之一。8、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草自身的呼吸作用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自我调节恢复力2.58×2022J/(hm2·a)3.2%【解析】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根据图2中碳循环的关系可以确定,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3、图2中,箭头上标的能量值一般为生物的同化量,如图2中①为兔的同化量,②为狼的同化量,②/①表示由兔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兔以粪便形式排出的③是草被兔摄入但未被兔同化的能量,属于草的同化量的一部分;未被狼利用的兔的遗体残骸属于兔的同化量的一部分;信息传递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是通过反馈(负反馈)调节实现的。
5、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去向有:自身的呼吸作用、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部分未被利用。【详解】(2)如图2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表示的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在如图2的食物链中,③属于草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3)如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是自身的呼吸作用和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
(5)如图2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如图2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短期内发生变化后并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此图所在的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物种数目少,恢复力稳定性更高。
(5)根据表格中的同化量来看:A是第一营养级,C是第二营养级,B是第三营养级,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的同化量=2.58×2022J/hm2•a.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的同化量/C的同化量×200%=2.50×206/6.50×208×200%=3.2%。【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生需要准确理解。9、空间结构核苷酸、氨基酸R不同浓度的甲、乙、丙和丁抗体丁不与R结合不同浓度下甲、乙和丙均与R特异性结合,甲和乙的结合能力强于丙表达人D受体的细胞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表达人D受体的细胞不加抗体甲与乙制备甲与乙联合抗体的方法;比较单一抗体与甲乙联合抗体的抗MERS-CoV效果;对感染MERS-CoV的动物使用甲乙联合抗体治疗,检测治疗效果;评估甲乙联合抗体对动物体主要组织器官和正常细胞是否具有副作用【解析】
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仅含有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病毒侵入机体后,外壳破裂,核酸释放出来,利用宿主的原材料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然后组装成新一代病毒并释放。【详解】(1)由图1看出,S2与S1分离,其顶端插入到宿主细胞膜上后,S2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即空间结构改变),从而将两个膜拉近,便于膜的融合。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核苷酸、氨基酸等为原料合成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进一步组装成新的病毒。(2)由题干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甲、乙、丙三种抗体与R的特异性结合能力,故将R作为抗原固定,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甲、乙、丙和丁抗体(丁抗体不与R结合,作为对照),然后再加入酶标记的抗体,以便进行检测。分析图3结果可知,与丁抗体和空白组相比,不同浓度下甲、乙、丙抗体均与R特异性结合,且甲、乙抗体与R的结合能力强于丙抗体。(3)结合题干和图表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三种抗体能否抑制病毒在被感染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传播,自变量为抗体种类和受体D种类,因变量为细胞融合情况。故②作为无关变量应与其他组一致,即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2和3相比,自变量为抗体种类不同,实验组3为空白对照,故④为不加抗体;①、③为无关变量应与实验组3一致,即表达人D受体的细胞。(4)由题干信息可知,甲与乙结合R上不同的区域,甲与丙结合R的区域部分重叠,故选用甲、乙两种抗体联合使用,抗病毒能力更强。若要使用联合抗体,需进一步研究制备甲与乙联合抗体的方法;比较单一抗体与甲乙联合抗体的抗MERS-CoV效果;对感染MERS-CoV的动物使用甲乙联合抗体治疗,检测治疗效果;评估甲乙联合抗体对动物体主要组织器官和正常细胞是否具有副作用等方面。【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获取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病毒相关知识及实验思路解题。10、垂直阳光(或“光照强度”)浮床上的植物根系可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浮床上的植物根系富集的微生物可将污染物进行生化降解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影响种群繁衍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解析】
通过提取(1)中“上部”和“下部”的信息,确定生态浮床属于哪种群落的空间结构;通过藻类植物是光能自养生物,其正常生长离不开光照来确定浮床抑制藻类生长的原理;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分析以得出生态浮床属于哪种价值。【详解】(1)生态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筑巢,下部根系为鱼类和水生昆虫提供了栖息场所,表现为垂直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藻类植物的正常生长要进行光合作用,受到阳光的影响,浮床下方阳光较弱从而抑制藻类繁殖,防止水华发生。(3)由于水流流经浮床时,流速变缓,物理沉降作用显著;浮床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浮床植物根系富集微生物,加速污染物分解。(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仓储服务及分销合同2篇
- 2024石材行业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合同2篇
- 2024食堂蔬菜粮油采购合同范本
- 足球踩球课程设计
- 二零二五年电子元器件全球采购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学生军训教官学生体能训练与恢复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食堂承包运营管理合同范本3篇
- 2024夏珠个人隐私保护离婚协议书正式版3篇
- 2024年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音乐课程设计整合方案
- 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2023版)-定额质监中心
- 2024年弃土堆放合同协议
- DB11∕T 353-2021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
- 中医特色科室创建
- 多旋翼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备考试题库大全-上部分
- Unit 2 同步练习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 电子产品模具设计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失能老年人的护理与康复
- 微信小程序运营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