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祖有国,当元尽紊法度之后,一切准古酌今,扫除更始,所定制度,遂奠二百数十年之国基。——孟森:《明史讲义》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专制、最腐败、统治者最残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为中国数千年中最黑暗的时期之一。——金雍:《袁崇焕评传》我从来不认为明代比清代或汉、唐、宋、元更为重要,对一些断代史研究者将自己的研究对象无限拔高,我一直认为“甚无谓也”。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各个历史阶段和各个朝代又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方志远:《我眼中的明朝和清朝》全面肯定全盘否定中立客观名家谈明朝《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标要求:(1)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2)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明朝的建立至元宝钞【正宫】醉太平无名氏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王燕华主编,元曲三百首典藏版,漓江出版社,2022.03,第449页元末群雄割据示意图大都王保保张思道李思齐倪文俊郭子兴朱元璋张士诚陈友定何真把匝剌瓦尔密大理段氏明玉珍徐寿辉陈友谅韩林儿刘福通元朝中后期,社会上始终孕育着动荡不安的因素,下层人民起事绵延不断,愈演愈烈。到顺帝在位前期,由于地方动乱频繁,加深了蒙古保守贵族对汉人的仇视情绪,据称伯颜甚至向顺帝提出尽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的建议。因黄河屡次决口,元廷征发民工大举治河,成为元末大动乱的导火线。——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52页。阅读材料指出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元朝中后期政治黑暗,逐渐激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明1344年夏天,元朝统治下的淮河流域接连遭受旱灾和瘟疫。濠州钟离太平乡的一个佃农九口之家,半个月内相继病死四人。家中的小儿子、年仅17岁的朱重八为饥饿所迫,削发为僧,出外游方乞讨。后来,他……成为一个新王朝的开国君主。——改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2022年8月第4次印刷,第77页。材料中的朱重八是谁?新王朝是什么?朱重八【朱元璋】明朝明太祖应天府顺天府(南京)(北京)总结明朝建立的概况(1)建立时间:(2)人物:(3)都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南京北京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

明朝奇葩十六帝奇奇怪怪小知识皇帝奇葩之处皇帝奇葩之处朱元璋布衣皇帝姓名昭示朝代命运朱祐樘凄惨皇帝年至六岁认祖归宗朱允炆革新皇帝革新削藩反被拿下朱厚照玩乐皇帝任皇宫动物园园长朱棣暴力皇帝夺位迁都编书远洋朱厚熜求仙皇帝忠于炼丹不爱上朝朱高炽美食皇帝一不小心肥胖猝死朱载垕重色皇帝惨死于身体被掏空朱瞻基蟋蟀皇帝爱斗蟋蟀施行仁政朱翊钧罢工皇帝罢工三十年不上朝朱祁镇俘虏皇帝御驾亲征惨被俘虏朱常洛泻肚皇帝被下泻药不幸死亡朱祁钰捡漏皇帝哥哥被俘弟弟上位朱由校木匠皇帝酷爱木匠溺水吓死朱见深专情皇帝缺母爱热心姐弟恋朱由检上吊皇帝农民起义被逼上吊(一)专制:废丞相

材料1:近睹有元之末,主居深宫,臣操威福,官以贿求,罪以情免。台宪举亲而劾仇,有司差贫而优富,庙堂以为虑。方添冗官,又改钞法,役数十万民湮塞黄河,死者枕籍于道途,哀苦声闻于天下。

——朱元璋《讨张士诚檄》【思考】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朱元璋对于元朝灭亡的认知。1.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导致皇权不稳。改钞法(变钞),征发徭役开河道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行中书省皇帝中书省(宰相)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元朝行政机构皇帝中书省(宰相)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三司分权互不统属权归中央宰相势大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加强集权(一)专制:废丞相明太祖沿袭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1.原因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一)专制:废丞相1.原因两京一十三省明太祖沿袭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2:(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巨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明史·胡惟庸传》胡惟庸骄横擅权。材料3: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比喻时间极短)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háng,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朱元璋:《皇明祖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一)专制:废丞相1.原因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1)根本原因:(2)历史原因:(3)现实原因:(4)直接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导致皇权不稳。明太祖沿袭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胡惟庸骄横擅权。(1)利①加强皇权,防止权臣专权;②使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社会得以稳定。(2)弊①造成皇权过于集中,皇帝独断,不利于科学决策;②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影响决策,甚而出现臣下擅权问题。2.影响(一)专制:废丞相1.原因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古代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

朝代

措施影响

秦朝

汉朝

隋唐

宋朝

明初

三公九卿制宰相制度正式确立“中朝”三省六部制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将相权一分为三废丞相,权分六部重大调整宰相制度的成熟宰相制度的衰落正式废除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洪武十七年九月己未给事中张文辅言:自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事。上谕廷臣曰: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安敢惮劳。但朕一人处此多务,岂能一一周遍。苟致事有失宜,岂惟一民之害,将为天下之害。岂惟一人之忧,将为四海之忧。卿等能各勤厥职,则庶事未有不理。————大明实录/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五·洪武十七年九月/,5/8,书同文古籍数据库。昧爽临朝,日晏忘餐——(明)陈建撰、沈国元编:《明从信录40卷》卷十乙亥洪武二十八年至戊寅三十一年止阅读史料,指出宰相制度被废除以后出现了怎样的问题?问题宰相废除后,皇帝的工作压力成倍增加内阁设立的背景(二)设内阁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内阁的产生小知识洪武十三年(1380),设春、夏、秋、冬四辅官,皆老弱淳朴儒士,于政事无补,一年左右即废。洪武十五年(1382),仿宋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只备顾问,鲜有参决。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形成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俗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内阁制度的确立获得“票拟权”至宣德时,始令内阁杨士奇辈及尚书蹇义、夏元吉,于凡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明)陈建撰、沈国元编明从信录40卷卷二十五丁巳弘治十年至乙丑十八年止,中国基本古籍库。】票拟批红内阁的发展小知识正统年间,阁权膨胀——“三杨内阁”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

明史·宰辅年表一天顺年间,命徐有贞、李贤等“掌文渊阁事”首辅制度的出现嘉庆、万历年间,阁权的高峰——等同于原中书省,首、次辅区分明显,首辅代表中书,专权如丞相。虽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矣。

——(明)何良俊撰四友斋丛说38卷卷七史三万历以后【张居正以后】,阁权渐次回落杨廷和、张璁、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严

嵩徐

阶高

拱张居正杨士奇、杨荣、杨溥内阁制与宰相制之比较思考大学士宰相内阁性质职权选任方式与君权的关系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皇帝个人的秘书机构行政、决策参谋、顾问依制度选任依皇帝个人意愿选用制衡皇权强化皇权因此,从内阁的形成、演变来看,内阁是皇权不可缺少的辅助,它是以亲近皇帝,在皇权的直接扶翼下运作的。在体制上,它不是最高政务机关,六部不是它的下属,首辅并不能真正完全等同于宰相。所以当皇权盛衰、皇帝爱眷有所变动时,内阁权势即直接受到影响。这就是正统以后“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实权往往转移到比内阁更为皇帝亲近的权宦手中的根本原因。【朱绍侯主编,龚留柱执行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下)》,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58页。】总结(1)背景:(2)发展过程:(3)内阁制与宰相制之比较:宰相废除后,皇帝的工作压力成倍增加①明成祖:选文官入值文渊阁,内阁制度确立②

明宣宗:获得“票拟权”③

明英宗:首辅制度出现④

明世宗—神宗:首辅势同宰相宰相内阁性质职权选任方式与君权的关系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行政、决策依制度选任制衡皇权皇帝个人的秘书机构参谋、顾问依皇帝个人意愿选用强化皇权⑤

神宗以后:阁权渐次回落(二)设内阁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清)赵翼:《廿二史札记36卷》

卷二十

唐代宦官之祸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肆虐天下,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

——清光绪广雅书局刻,民国九年(1921)番禺徐绍棨汇编重印广雅书局丛书本,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清

赵翼东汉、唐、明三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极其严重的时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三朝宦官得以专权的途径?朝代东汉唐明赵翼认为所学可知掌禁兵,管枢密窃主权窃主权担任左右神策军中尉和左右枢密使皇帝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因功封侯、与政、擅权?(三)宦官专权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乾清宫内

阁至宣德时,始令内阁杨士奇辈及尚书蹇义、夏元吉,于凡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明)陈建撰、沈国元编明从信录40卷卷二十五丁巳弘治十年至乙丑十八年止,中国基本古籍库。明宣宗·朱瞻基票拟批红(宣宗)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秉笔内官遵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批行。遂与外廷交结往来矣……——明通监,卷一九“宣宗宣德元年七月”通过对右侧材料的学习,我们知道明代宦官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专权的机会?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明代宦官专权概况小知识太

祖禁止宦官干政,但不时派宦官外出办事成

祖设立东厂,由宦官统领,掌侦伺缉捕之事,后又节制锦衣卫英

宗王振

掌司礼监,渐专国政。正统十四年,挟英宗亲征瓦拉,战败被杀。宪

宗汪直

宪宗增设西厂,命汪直掌管。汪直屡兴大狱,陷害朝臣,百官皆惧。后失去宪宗信任,调往南京,病死。武

宗刘瑾

掌司礼监,在内阁、六部安插党羽,形成“阉党”。又创立特务机构内行厂,权在东、西厂之上。后被其他宦官揭发不法诸事,以谋反罪处死。魏忠贤

掌司礼监,提督东厂。打击正直官僚东林党人,操纵朝廷大权。地方官为其建生祠,献媚着呼为九千岁、九千九百岁。思宗即位,将之发配凤阳,畏罪自尽。熹

宗通过“四大权阉”的成败,思考明代宦官专权的性质?宦官以家奴身份取得了管家权力,宦官的权力是皇权的延伸。总结(1)原因:(2)宦官专权的途径:(3)宦官专权的性质:内阁是皇权不可缺少的辅助,它是以亲近皇帝,在皇权的直接扶翼下运作的……所以当皇权盛衰、皇帝爱眷有所变动时,内阁权势即直接受到影响。这就是正统以后“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实权往往转移到比内阁更为皇帝亲近的权宦手中的根本原因。【朱绍侯主编,龚留柱执行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下)》,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58页。】依据材料指出,宦官得以专权的原因是什么?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①

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宦官的权力是皇权的延伸,宦官专权实质上反映了皇权的强化。②

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三)宦官专权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建立总结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宰相制度内阁制度废除服务、强化皇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咨询、顾问的秘书机构宦官机构给予批红权制约、威胁皇权宦官专权服务皇帝强化皇权内侍机构皇帝家奴1、时间:15世纪前期2、概况:

先后七下西洋,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特点: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领先世界4、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宣扬国威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郑和下西洋)航线之长、航程之远、持续时间之久,在当时世界上无人可以与之比肩……他的船队规模之大,船舶字巨,航海技术之精良,在当时世界上是无出其右。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一)郑和下西洋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相关史料5、影响积极:(1)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

(明朝官员刘大夏曾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许多国家在郑和访问后,都与明朝建立起邦交和贸易往来,部分国家的使团搭乘郑和的船来“朝贡”的。此后,一段长时间里,明朝声威一度堪与唐太宗的天可汗媲美。消极:(2)带来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朝贡贸易

①含义:政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贸易②原则:“厚往薄来”③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一)郑和下西洋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相关史料

寸板不许下海,罢太仓黄渡市舶司……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1、含义: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原因:(1)政治:对日本经济封锁,打击倭寇(2)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处于主

导地位。(3)思想:传统儒家思想保守落后,海

洋观念意识淡薄。3、影响:

正常贸易被中止,走私贸易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漳、泉海贼勾引倭奴万余人,驾舟千余艘,自浙江舟山、象山等处登陆,流劫台、温、宁、绍间,攻陷城塞,杀掳居民无数。——《明世宗实录》(二)海禁政策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相关史料1、明朝的抗倭斗争(1)人物:(2)影响:戚继光(浙江台州九战九捷)戚继光、俞大猷(福建广东重创倭寇)(民族英雄)倭寇被重创,东南沿海形势稳定,朝廷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戚继光俞大猷(三)海防危机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2.欧洲殖民者活动频繁(1)背景:明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2)主要史实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②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③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3)影响: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侵夺,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给沿海人民带来了灾难。(三)海防危机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重点探讨

就基本层面,宋元以前中华民族是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与海洋打交道的。只是到了元末明初之后,随着国家海洋方面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甚至成为成为统治政权的隐患是,原本日渐开放的海洋观念意识才开始转向。

——吴珊珊、李永昌《中国古代海洋观的特点与反思》西方殖民者侵略威胁初显从“主动开放”到“故步自封”(三)海防危机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地方制度:两京十三司(布政司)职能全称简称民政财政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刑狱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军政都指挥使司都司明朝形势图(1433年)蒙古修长城;和议;册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