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地表形态的改变(3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下图为某湖泊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该区域250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完成1、2题。1.该湖湖盆形成主要缘由是 ()A.风化侵蚀 B.搬运沉积C.构造抬升 D.断裂下陷2.在外力作用下,该湖盆区的湖泊最简单形成陆地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1选D,2选A。第1题,读图结合图例,该处湖盆周边地区为抬升地区,湖盆地区应为断裂下陷形成。而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均属于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一般使地表趋于平坦,不是湖盆形成的缘由。第2题,在外力沉积作用下,一般会使得地势较低地区与较高地区的高差变小,图示甲区域在四地中,等厚度线稀疏,说明湖盆平坦,且厚度值较小,说明深度较小,最简单被泥沙淤积形成陆地。(2024·嘉兴高二检测)新西兰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其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闻名地质景观——“薄饼岩”。硬石灰岩和软砂岩积累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据此完成3、4题。3.“薄饼岩”景观的形成过程最可能为 ()A.固结成岩—流水溶蚀—内力抬升B.岩浆侵入—内力抬升—流水溶蚀C.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海浪侵蚀D.岩浆侵入—海浪侵蚀—内力抬升4.据图推想新西兰所处的板块边界及两侧板块的移动方向 ()A.生长边界西北、东南 B.消亡边界西北、东南C.生长边界东北、西南 D.消亡边界东北、西南【解析】3选C,4选B。第3题,石灰岩和砂岩都是沉积岩,形成过程为先固结成岩,出露地表是因内力抬升,后经外力尤其是海浪侵蚀等最终形成图中景观。第4题,图中岛屿为新西兰南北二岛,这些岛屿主体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侧板块向西北移动,北侧板块向东南移动。(2024·全国Ⅲ卷)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5、6题。5.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袤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遇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遇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解析】5选D,6选C。第5题,读图可知,断层①将灰岩④断开,故灰岩④先形成,断层①后形成;断层①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终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③;所以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④。第6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遇侵蚀;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袤,其形成须要较长的时间,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2024·天津等级考)如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须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回答7、8题。7.形成如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8.导致如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干脆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A.垂直抬升 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 D.岩浆喷发【解析】7选D,8选A。第7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岩层具有层理构造,说明其是沉积岩,岩石周边较为陡峭,垂直裂隙发育,粤北地区降水量多,最终在流水的作用下形成该地貌景观。第8题,沉积岩形成的环境为地势较低的地区,且层层覆盖,而现在该地区地势较高,说明发生了垂直抬升作用使岩层出露地表。(2024·浙江联考)下图为2015年1月—2025年12月,某板块交界处旁边地震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9.甲处的板块主要运动方向是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10.图中最可能出现的宏观地貌有 ()①海岭 ②海沟③岛弧 ④海岸山脉⑤裂谷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⑤【解析】9选C,10选C。第9题,图中显示,纬度向南递增,应为南半球;经度向西递增,应为西经度。依据六大板块的分布规律推断,位于西经度、南半球的板块交界处主要是美洲板块南部东西两侧,而地震主要分布在消亡边界,因此该地应为南美洲西海岸旁边地区。则甲为南极洲板块,该板块向东运动与东边的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多地震,从而形成图示区域的地震空间分布。因此甲板块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第10题,依据上一题的分析推断可知,图示地区为南美洲西海岸旁边地区。甲属于南极洲板块中的大洋板块,俯冲美洲大陆板块之下,在两者交界处形成很深的海沟,在大陆板块部分形成高大的海岸山脉——安第斯山脉。图中最可能出现的宏观地貌有海沟和海岸山脉,②、④符合题意。海岭、裂谷一般形成于板块张裂地区,①、⑤不符合题意。图中地区没有形成岛弧,岛弧多出现在太平洋西海岸,③不符合题意。(2024·铜仁模拟)古丈县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武陵山区古丈县西北部,红石林岩石形成历史约有4.5亿年,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物质。红石林的色调会因天气而变,晴天望之,一片紫红,阵雨过后,顿成褐红,犹如一幅山水画,雨过天晴,多数石峰又魔幻一般从边缘由褐红变成紫红,此时颜色艳丽,如工笔重彩,须臾之间,改变多端,令人惊羡。据此回答11、12题。11.古丈县红石林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下沉——外力侵蚀C.外力沉积——岩石变质——外力侵蚀D.地壳下沉——外力沉积——外力侵蚀12.下列与古丈县红石林成因类似的景观为 ()A.新疆“蘑菇石”B.贵州织金洞C.庐山“飞来石”D.黄山“猴子观海”【解析】11选A,12选B。第11题,红石林岩石形成历史约有4.5亿年,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物质,说明为沉积岩,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形成沉积岩后,经过地壳上升运动,出露地表,后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现在的石林景观,所以图中的地貌形成的过程: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没有岩浆侵入和变质作用。第12题,古丈县红石林为碳酸盐物质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为喀斯特地貌;新疆“蘑菇石”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贵州织金洞为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庐山“飞来石”和黄山“猴子观海”为花岗岩受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二、非选择题(共22分)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甲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地区,是由作用形成的。

(2)甲图中F为流淌沙丘,则该地盛行风。沙丘是由作用形成的。

(3)甲图中C、D交界处常常会发生作用,形成岩。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地貌。

(5)乙图的地貌类型是,是由作用形成的。由M到N颗粒物的大小排列是(砂石砾石黏土)。

【解析】第(1)题,甲图中A地貌为风蚀蘑菇,由风蚀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第(2)题,甲图中F为流淌沙丘,风向从缓坡吹向陡坡,依据指向标,说明该地盛行东北风;沙丘是由风力搬运、风积作用形成的。第(3)题,依据图中岩层状况看,C为花岗岩,有岩浆活动,D为石灰岩,受高温高压作用,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第(4)题,依据图例,D岩石为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受到流水的溶蚀作用,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第(5)题,乙图为冲积扇,是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后沉积所形成的地貌,依据“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的规律,由M到N颗粒物的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砾石、砂石、黏土。答案:(1)西北风蚀(2)东北风积(3)变质变质(或大理)(4)喀斯特(岩溶、水蚀)(5)冲积扇流水沉积砾石、砂石、黏土14.读某半潮湿地区地貌及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甲处地貌名称为,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下列地形区形成与甲地貌形成原理相像的是。(填选项的字母)

A.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C.大兴安岭 D.东南丘陵(2)图示谷地的地质构造为(填“地堑”或“地垒”)。下列地形区与该处形成原理相像的是

A.长江三峡 B.桂林山水C.东非大裂谷 D.北美五大湖(3)结合内外力作用,说出图示地形区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处于山脉出山口,地势较低且呈扇形,为山麓冲积扇;河水挟带泥沙由山体流出到山前平原,坡度降低,水流速度骤降,泥沙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如成都平原,介于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四周高山环绕且降水多,是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连缀而成的复合冲积扇平原;黄土高原为风力沉积形成;大兴安岭和东南丘陵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第(2)题,由图可知,谷地下面的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层向两侧张裂且相同岩层地势较高,谷地岩层较两侧向下移动,谷地地质构造为地堑;东非大裂谷位于张裂地带,裂谷中间岩层同样向下移动,与图中所示地堑形成原理相像;长江三峡为流水侵蚀地貌;桂林山水为流水溶蚀地貌;北美五大湖为冰川侵蚀地貌。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地壳受内力作用,两侧岩层相对上升,中间岩层相对断裂下陷;谷地有深厚的沉积物质,是受流水积累作用,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速减慢大量沉积物在此积累形成。答案:(1)冲积扇流水积累(或流水沉积)A(2)地堑C(3)受内力作用,图示地区岩层两侧相对上升,中间相对断裂下陷;受流水积累作用,大量流水沉积物在此积累。(20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下图为虎跳峡景观图,峡长17千米,落差213米,是万里长江第一大峡谷,峡谷落差2500~3000米,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谷坡陡峭,蔚为壮丽。完成11.虎跳峡形成的主要内力作用是 ()A.地壳抬升 B.岩浆活动C.地壳下沉 D.变质作用2.虎跳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沉积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C.风蚀作用 D.水蚀作用【解析】1选A,2选D。第1题,虎跳峡属于山高谷深的地貌,虎跳峡是相当深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起着关键作用。先是由内力作用出现山体褶皱或者断层,然后河水在山体间流淌,从山谷中穿过,流水的长年侵蚀产生了虎跳峡。内力作用主要为地壳抬升。其他内力作用不能形成高山峡谷地貌。第2题,流水积累一般形成平原、三角洲、冲积扇地貌。冰川侵蚀形成角峰、峡湾等地貌,峡谷一般为“U”形。风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地貌。虎跳峡的形成先是由内力作用出现山体褶皱或者断层,然后河水在山体间流淌,从山谷中穿过,流水的长年侵蚀产生了虎跳峡,主要外力作用为水蚀作用。(2024·哈尔滨高二检测)“海底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四周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旁边的海底,像“烟囱”形态一样积累而成。下图为海底黑烟囱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形成海底黑烟囱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C.岩浆活动和外力作用D.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4.依据海底黑烟囱的形成原理,可推想海底黑烟囱主要分布在 ()①大洋内部 ②大洋边缘③板块生长边界旁边 ④板块消亡边界旁边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3选A,4选A。第3题,依据图中的信息,结合材料内容,此过程没有变质作用;地壳运动使岩石圈中的岩石出现裂隙。依据图中的地幔顶部旁边是1200°C,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上升,产生岩浆活动,所以图中的海底黑烟囱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依据图中的位置,分析此过程没有外力作用的参加,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海底黑烟囱。第4题,结合图可以看出板块在向两边张裂,应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探讨地质构造,可以科学的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5.总体来看,对本地区地质构造与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A.背斜谷地 B.向斜谷地C.背斜山地 D.向斜山地6.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积累——水平挤压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积累作用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积累作用——外力侵蚀【解析】5选A,6选C。第5题,依据图中岩层的弯曲形态是向上弯曲,可以推断该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其顶部被侵蚀,所以地貌为谷地。第6题,据图可知:②上面有很厚的沉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验过地壳下沉,沉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积累作用,形成了松散的沉积物。二、非选择题(共18分)7.(2024·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探讨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样。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说明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缘由。(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缘由。(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缘由。(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处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依据板块构造理论可知,断裂发育是由于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实力,使岩层发生断裂;该地处于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向其次级阶梯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板块运动活跃,受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的影响,造成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该地岩石的承受实力而导致断裂发育。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断裂沿线岩石破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