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州市第四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科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人体的代谢废物中哪种物质不能通过泌尿系统排出()A.尿素 B.尿酸C.二氧化碳 D.水2.中国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建造空间站。我国神舟十号与天空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是迈向这一目标的最新一步。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部分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是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氢的物质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氢气使用前要检验其纯度 D.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碳酸钙、过滤BKOH溶液KCl适量稀盐酸CNaCl溶液Na2CO3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D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A.A B.B C.C D.D4.如图所示,物体A、B、C的重力都为8N,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滑轮摩擦,此时A、B两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对O点的拉力为8N B.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为8NC.A与B之间的摩擦力为2N D.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为4N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D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其中检验结果不正确的是()A.H+、、、 B.Ba2+、Na+、Cl-、OH-C.Cu2+、Mg2+、、Cl- D.K+、Na+、OH-、6.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拉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都省力
B.甲省力,乙不省力
C.甲不省力,乙省力 D.甲、乙都不省力7.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一定有()A.Mg2+ B.Mg2+和Fe2+ C.Fe2+和Cu2+ D.Mg2+、Fe2+和Cu2+8.面积很大的水池.水面上浮着一边长为a、质量为m的正方体均匀木块,开始时木块静止.如图甲现用力F将木块匀速下压,运动时,F随木块底面深度H变化如图乙,则下列正确的是()A.正方体木块的密度为水的B.在木块匀速下沉过程中,F最大值是C.木块开始下沉到恰好浸没的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是D.木块漂浮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0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 D.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10.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1=20Ω、R2=30Ω,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1与R2的电压之比为2:3B.R1与R2的总电阻为50ΩC.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3:2D.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311.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B.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弯折了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D.食盐加入水中会慢慢地消失12.在做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盛有稀盐酸的容器中②a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③a点和b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④a点和b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不相同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13.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D.甲乙两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14.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硫酸的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 B.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15.糖尿病人的尿液中一般不会含有-()A.血细胞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6.如图所示,分别用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1、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2、始终水平的力F3将杠杆缓慢地由图示位置拉到水平位置过程中,F1(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F2。17.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具有运输功能的C系统为系统。(2)氧气通过B系统进入血液后运输到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大部分废物进入D系统,依次经过③④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中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18.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如酒后驾驶机动车者一次记12分等.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造成的。(2)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请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3)对醉酒者可采用吹气实验检测醉驾程度。吹气时,醉酒者的膈肌处于状态.醉酒者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作用实现的。(4)酒驾者血液中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部位(填字母),这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作用。19.从分子观点看,纯净物是由构成的,混合物是由构成的.20.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1)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填“甲”或“乙”)。(2)把浓盐酸稀释后可用于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去除铁锈的实验现象是。三、探究题(每题2分,共28分)2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现欲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通过实验测得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求得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除B、C外)并加入所需药品。②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m1)。(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③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min。④连接上B、C。⑤打开分液漏斗F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D中后,关闭活塞。⑥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min。⑦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m2)。(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及E右端的出口)⑧计算。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干燥管C的作用是。(2)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12g,m1为51.20g,m2为55.6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3)本实验中进行③、⑥两个步骤操作的目的分别是。(4)有同学提出:也可称量D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了减小误差,则需在反应后往D装置中鼓入足量的,再称量。22.(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某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3)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23.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填化学式)。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有。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的猜想正确②无明显现象,溶液仍为红色的猜想正确③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的猜想正确四、简答题24.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杂质,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91.2克;③准确称得12克纯碱样品放入容器b中:④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a,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放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95.6克。试回答:(1)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2)若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的稀硫酸速度过快,则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选“偏大”或“偏小”);(3)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5.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溶质有(写化学式)。(2)反应到B点所得溶液质量的增加量200g。26.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写出PM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3)试通过计算确定m1的值。(4)M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0.1%)27.如图所示为一吊运设备的简化模型图,图中虚线框里是滑轮组(未画出),电动机转轴可拉动滑轮组绳子自由端,使重物上升。在把质量400kg底面积为2000cm2的重物匀速竖直向上提升的过程中(g取10N/kg)。求:(1)电动机未施力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2)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m,整个装置做的有用功;(3)若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500W,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物体上升的速度;(4)若电动机两端电压220V,电流2.5A,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500W时。工作1分钟电动机线圈电阻产生的热量是多少?(不计电动机摩擦消耗的能量)1.C【分析】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通过排泄和排遗两种方式排出体外。人体将细胞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详解】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二氧化碳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故选C【点睛】排泄和排遗是两种不同的排泄废物的方式,排遗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而排泄是排出细胞代谢的废物。2.A【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有新的物质生成,含氢的物质在此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说法错误;B、由图中信息可知,燃料电池系统通过燃料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说法正确;C、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说明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易发生爆炸,氢气使用前要检验其纯度,说法正确;D、水分解生成氢气,氢气燃烧又生成水,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说法正确。故选A。3.A【详解】A、稀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KOH溶液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Na2CO3能与适量硝酸钙溶液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O具有可燃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4.D【详解】A.以C为研究对象,C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由于A、B两物体静止,则C也处于静止,则拉力F拉=Gc=8N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动滑轮受到两股绳向上的拉力和C对它向下的拉力作用,则2F=F拉,F===4N,故绳对O点的拉力为4N,故A错误;BD.以B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B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A对它的压力,水平方向B受到绳对它的拉力,若水平方向受力要平衡,则B还要受到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则地面对B的支持力F支=GB+FA=GB+GA=8N+8N=16N地面对B的摩擦力f=F=4N故B错误、D正确;C.以A为研究对象,A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二力平衡。A相对于B没有运动趋势,则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零,故C错误。故选D。5.A【详解】A、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不正确;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正确;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正确;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正确。故选A。6.C【详解】根据图片可知,甲中的滑轮固定在大树上,不随汽车一起移动,为定滑轮,不省力;乙中的滑轮与汽车相连,跟随汽车一起移动,为动滑轮,可以省力。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7.B【详解】由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铁不能与硫酸镁反应;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铁能将铜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说明了b中的铁完全反应了,a中的铁又与硫酸铜发生了反应。若硫酸铜完全反应了,溶液中的阳离子是:Mg2+和Fe2+;若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是:Mg2+、Fe2+和Cu2+;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故选B。8.C【详解】A.木块的体积V木=a3,由图可知,木块底面深度时,压力F=0,则浸没在水中的体积由F浮=ρgV排和F浮=G=mg=ρVg可得F浮=ρ水gV排=ρ木V木g即解得故A错误;B.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木块完全浸没后的浮力因木块浸没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压力,所以,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手对木块的压力(最大压力)故B错误;C.木块开始下沉到恰好浸没的过程中,由图可知物体重心下降,则重力对木块做功故C正确;D.木块漂浮时,因F浮=F下-F上,且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上=0,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下=F浮=G木=mg故D错误。故选C。【点睛】9.D【详解】A.一切的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块内能不为0,故A错误;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C.汽油机做功冲程汽缸内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故C错误;D.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故D正确。故选D。10.C【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R1与R2的电压之比为1:1,故A错误;B.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R1与R2的总电阻为故B错误;D.由I=UR可得,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故D错误;C.由可得,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故C正确。故选C。11.C【详解】A.绿色植物可以用土壤浸出液进行无土培养,故A正确。B.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人看到的水下的筷子是虚像,比实际位置浅,看起来向上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C.澄清的水是无色的,故C错误;D.食盐加入水中会慢慢溶解而看不到,故D正确。故选C。12.A【详解】①由图可知,实验开始时溶液的质量为0,则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选项错误;②随着氧化铜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当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幅度变小,所以a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选项正确;③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铜,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铜和过量的盐酸,两种状况下铜元素的质量相等,选项正确;④a点和b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都是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b点时的盐酸中的氯化氢在蒸发时挥发出去,所以a点和b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选项错误。故选:A。13.A【分析】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详解】A、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甲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故A正确;B、乙实验除了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外,还可以通过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来判断,故B不正确;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故C不正确;D、甲乙两实验中,甲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乙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A。14.B【分析】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具有酸的通性,可使指示剂变色、可发生中和反应、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详解】A、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为酸的共性,故A正确;B、硫酸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不属于酸的共性,故B不正确;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为酸的共性,故C正确;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为酸的共性,故D正确。故选B。15.A【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详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所以,糖尿病人与正常人的尿液中成份不同的是含有葡萄糖,而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其通透性增强而造成的。所以糖尿病人的尿液中一般不会含有血细胞,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造成糖尿病的原因有: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胰岛素分泌不足。16.不变变大【详解】[1]对F1而言,杠杆原来位置的动力臂为lOA,阻力臂为lOD;杠杆在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lOC,阻力臂为lOB;如下图所示: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边的关系可知lOD∶lOA=lOC∶lOB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F1=由于力臂的比值不变,重力不变,因此拉力F1始终不变。[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将当用始终垂直杠杆的力F1将物体提升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所以动力F2变大。17.血液循环滤过【分析】观图可知:A表示消化系统、B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循环系统、D表示泌尿系统、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④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解答即可。【详解】(1)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功能是进行体内物质的运输。因此,图中C表示循环系统,具有运输功能。(2)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肾动脉内的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的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经过③④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中③④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点睛】此题以血液循环为主线,考查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呼吸、尿的形成的等生理过程。18.小脑1→3→5→4→2舒张扩散I右心房D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析】(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甲中结构:1感受器、2效应器、3传入神经、4传出神经,5神经中枢。(3)图乙中Ⅰ右心房,Ⅱ左心房,Ⅲ右心室,Ⅳ左心室。(4)丙图中A入球小动脉,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E尿液。【详解】(1)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脑,使行为失控,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小脑能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因此,“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造成的。(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有五个基本环节,即[1]感受器(接受刺激)→[3]传入神经(传递神经冲动)→[5]神经中枢(信息处理中心)→[4]传出神经(传递神经冲动)→[2]效应器(引起反应)。因此,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用甲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1→3→5→4→2。(3)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呼吸运动有吸气和呼气两种,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平静呼吸时,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饮酒者酒精经过胃,很快进入血液中,随体循环回到心脏,又随肺循环输送到肺泡处的毛细血管,酒精浓度高于肺泡内,则通过气体扩散到肺泡内,随呼吸排出体外。因此,对醉酒者可采用吹气实验检测醉驾程度。吹气时,醉酒膈肌处于舒张状态。醉酒者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4)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是相连的,并且是同时进行的。肺循环进行气体的交换是在肺部的毛细血管,结果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体循环进行气体交换是在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Ⅱ]左心房连结的血管是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Ⅳ]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流的动脉血;[Ⅰ]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流的是静脉血;[Ⅲ]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人饮酒后,酒精通过胃进入血液循环首先回到心脏的右心房,再随着肺循环回到心脏,再随体循环输送到全身的各器官。丙图表示尿的形成过程图,酒精在血液中,当血液由肾动脉流经入[B]球小动脉,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除外,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的液体到[C]肾小囊腔中形成了原尿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流到[D]肾小管,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剩余的部分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图丁表示原尿的中葡萄糖在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到血液之中,即在图丙中的D肾小管处。因此,酒驾者血液中的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以及中的【Ⅰ】右心房。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D肾小管时,这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点睛】本题考查小脑的功能、呼吸的过程、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尿的形成,要求学生要读懂图中表示的含义,综合性强,跨度大,属于稍难题。19.同种分子不同种分子【详解】(1)纯净物必须由同种物质组成,即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故填同种分子;(2)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即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故填不同种分子。20.乙红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详解】(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溶质氯化氢,使溶液质量变小,观察图象,乙符合。(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实验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21.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干扰实验88.3%排出装置内原有空气以免干扰实验;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B装置中空气【详解】(1)干燥管C和空气相连,故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干扰实验。(2)B装置增加的质量就是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x=10.6g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3)本实验中进行③、⑥两个步骤操作的目的分别是排出装置内原有空气以免干扰实验;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B装置中。(4)称量D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于反应结束后部分二氧化碳会留在D装置内,则所测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会偏小,所以要在反应后鼓入足量的空气,排尽D装置内反应残留的二氧化碳。22.排出内部残留的空气,防止影响实验现象的判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详解】(1)内部残留有空气,空气含有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所以需要通入氮气排空;(2)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E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分解产物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3)为防止倒吸,需要先关闭反应装置中的酒精灯,冷却至常温过程中需保持一直通入N2。23.NaOH+HCl=NaCl+H2O气球胀大NaCl只有氢氧化钠小林小红小云【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详解】(1)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里面的压强减小,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有。还可能是只有氢氧化钠。[实验设计]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小林的猜想正确②无明显现象,溶液仍为红色小红的猜想正确③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小云的猜想正确24.(1)吸收空气中的CO2,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2)偏小(3)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95.6g-91.2g=4.4g;设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为xx=10.6g纯碱样品碳酸钠的质量为:。【详解】(1)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为了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A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若滴入稀硫酸过快,一部分二氧化碳气体来不及被吸收,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3)见答案。25.、设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质量为x。x=11.6g,则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100g+200g-11.6g=288.4g,反应到B点所得溶液质量的增加量288.4g-200g=88.4g小于200g【详解】(1)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优先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之后与氯化镁形成氢氧化镁沉淀;A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表示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图像分析可知,在A点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A点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镁,化学式分别为:、;(2)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逸出,也没有固体析出,所以加入多少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多少,加入氢氧化钠质量=(200-40)g×10%=16g。详见答案。26.CuCl2+2NaOH═Cu(OH)2↓+2NaClCuCl2、NaCl1208.3%【详解】(1)由题意和图像可知,PM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uCl2+2NaOH═Cu(OH)2↓+2NaCl。(2)由题意和图像可知,P点时,氢氧化钠与溶液中的盐酸恰好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CuCl2和NaCl。(3)设原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是x、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解得:x=13.5g
y=8g
z=11.7g由上述计算可知:。(4)设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p解得:p=5.85gM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7.(1)2×104Pa;(2)4×104;(3)0.lm/s;(4)3000J【详解】(1)物体的重力G=mg=400kg000N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2000cm2=0.2m2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2×104Pa(2)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m,整个装置做的有用功W=mgh=400kg×10N/kg×10m=4×104J(3)因为η===所以有用功功率P有用=P总η=500W×80%=400WP==Gv重物上升的速度v物===0.1m/s(4)消耗的电能W电=Ult=220V×2.5A×60s=33000J电动机输出的能量W输出=Pt=500W×60s=30000J产生的热量Q=W电-W输出=33000J-30000J=3000J答:(1)电动机未施力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2×104Pa;(2)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m,整个装置做的有用功是4×104J;(3)物体上升的速度是0.1m/s;(4)工作1分钟电动机线圈电阻产生的热量是3000J。温州市高铁新城实验学校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科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2.下列有关心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A.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回流到心房B.右心室壁比左心室壁更厚,能使血液输送的距离更远C.较长的舒张期使心脏充分休息,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D.心肌内的毛细血管壁极薄,有利于气体等物质的交换3.如图,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F3>F1>F2 B.F3>F2>F1 C.F2>F1>F3 D.F1>F2>F34.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D.取d点的固体有2种5.下列古代文明或者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6.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H2SO4(过量)、HCl、AgNO3 B.HCl(过量)、MgSO4、KOHC.HCl(过量)、KOH、CuSO4 D.KNO3(过量)、NaCl、BaCO37.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苛性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也可用于食品干燥剂B.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又可做面点发酵剂C.消石灰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也可用于处理污水D.石灰石可制生石灰,也是炼铁的原料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一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CaCl2溶液HCl过量CaCO3、过滤BNaOH溶液Ca(OH)2过量Na2CO3溶液、过滤CCuMg过量的稀硫酸、过滤DCO2H2O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A.AB.BC.CD.D9.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10.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一次献血200~300mL不影响健康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11.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序号样品成分所选试剂操作方法AKCl(MnO2)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CaO(CaCO3)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CO(CO2)NaOH溶液、浓硫酸洗气、干燥DNaCl(MgCl2)过量NaOH溶液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12.如图所示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C.A点溶液的溶质为HCl和NaCl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的MgCl2,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13.车辆由于紧急刹车,刹车片迅速夹紧刹车盘(不考虑刹车片磨损),靠刹车片与刹车盘的剧烈摩擦最终使车辆停止运动,这个过程导致刹车片和刹车盘温度升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辆停止后,无速度,则刹车片内能为零 B.车辆在减速过程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C.刹车片和刹车盘温度升高,可知刹车片内能增大 D.由于质量没改变,则刹车片内能不发生变化14.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5.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4个 B.5个 C.6个 D.7个二、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2分)16.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
Ⅱ.将铜片浸入稀硫酸
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1)写出实验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将铁、铜、银三种金属浸入溶液(只填一种)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17.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如图表示的是硫元素的类价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对应物质的类别是;c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2)根据类价二维图信息,从含硫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Na2S2O3+═Na2SO4+b↑+S↓+H2O(写化学式)。18.如图所示可以估测一支蜡烛的密度。用手提着蜡烛的引线,使蜡烛稳定在水中,测出蜡烛在水中的长度L1,蜡烛全长L,可计算出蜡烛的密度为。19.公园常有商家摆放充气城堡供小朋友玩耍,如图甲所示,充气堡需要持续为它充气,才能正常使用。为实现自动充气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达到自动充气的目的,需要在A处添加一个阻值随气压变化的电阻,使得气压较低时充气,气压大时停止充气。根据要求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选择图丙中的;(2)结合图乙电路,说明闭合开关后如何实现自动充气;(3)如图丁所示是某次开启并使用充气堡工作4小时的图像,请计算该充气堡消耗总电能。20.酸雨是指pH值<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对于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值,数据如下:测定时间(分钟)0124pH值4.734.624.564.55(1)从测定的数据可知:在测定的4分钟内,酸雨水样的酸性是(填“减弱”或“增强”);(2)在测定的时间内,酸雨水样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中的亚硫酸(化学式是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的缘故。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探究题(每个空格分,共20分)21.小林想在家里用鸡蛋与白醋做一个“无壳鸡蛋”,如何能快速制得“无壳鸡蛋”呢?于是他想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白醋与鸡蛋壳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林进行了下图三个实验:
(1)若想通过甲和乙两个实验探究白醋的质量分数对反应快慢的影响,请你指出小林设计的实验方案的不恰当之处。(2)小林改进方案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实验次数反应温度/℃白醋的质量分数制成“无壳鸡蛋”的时间/min甲357%86乙353.5%100丙55M%50若要正确比较甲和丙来探究反应温度影响白醋与鸡蛋壳反应快慢,则丙中的M%为。(3)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要想快速制得“无壳鸡蛋”的做法是。22.实验室有瓶标签残缺(如图)的试剂,实孩员告诉小明,这瓶试剂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试剂成分,小明进行如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取5毫升试剂于A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②另取5毫升试剂于B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1)根据步骤①现象,小明得出了该试剂可能为氯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小明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步骤①的实验现象是“无色酚酞试液”。
(2)由步骤②可确定该试剂为溶液。2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想用碳酸钠溶液与饱和石灰水反应来制取少量氢氧化钠。(1)有人提出:实验时没有注意药品的用量,所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不纯。猜想一:只含NaOH猜想二:含有NaOH和Na2CO3猜想三:(2)为了验证猜想一成立,请你根据可选用的试剂,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并填写以下表格。可选试剂:NaCl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实验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1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证明原溶液中不含有Na2CO32另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结合步骤1,猜想一成立。四、简答题(28分)24.小明到某山区旅游时,发现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如图所示),当地人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很轻便地搬运到二楼上面,对此小明充满好奇,经主人同意后,小明借助该装置,用很小拉力就能将质量为80千克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米,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该装置可简化看成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则属于动滑轮是的(选填“A”或“B”);(2)重物上升3米的过程中,小明对重物做的功为多少?(3)主人介绍滑轮B的质量为5千克,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过程中,小明做的功是多大?25.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1)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并说明理由;26.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和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硫酸镁的含量,现取混合溶液100g,再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30g,产生沉淀质量如图所示。(1)实验开始时,并未立即生成沉淀的原因是。(2)充分反应后,最终溶液中的溶质是。(3)计算100g混合溶液中含的质量。27.下图中,甲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毛细血管流经人体内某处的结构示意图,丙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血流方向)。请同学们对照图完成下列内容:
(1)甲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则A是。(2)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肺泡,则乙图中的M与甲图中的[
](血管)直接相连。(3)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的是组织细胞,则N处的血液为血。(4)血液随甲图的③流经丙图的⑧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不能进入⑨的成分是。1.D【详解】A.助跑阶段,运动员的质量不变,由于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动能增大;运动员的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不变,又因为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B.起跳时,由于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所以,动能达到最大值,又因为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故B不符合题意CD.经过最高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零,只有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动能最小,而此时高度最大,即重力势能最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B【分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输送血液的距离就长。【详解】A.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正确。B.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功能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错误。C.如以成年人平均心率每分钟75次计,每一心动周期平均为0.8秒,其中心房收缩期平均为0.11秒,舒张期平均为0.69秒。心室收缩期平均为0.27秒,舒张期平均为0.53秒。舒张期长于收缩期的意义是利于血液流回心脏同时使心肌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正确。D.心肌内的毛细血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等物质的交换,正确。故选B。【点睛】心率增快时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但以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3.A【详解】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假设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力为f,左滑轮为定滑轮,F1处于绳端,所以F1=f中滑轮为动滑轮,F2处于绳端,则F2=f右滑轮为动滑轮,滑轮、物体匀速运动,滑轮受到向左的力2f等于向右的拉力F3,即F3=2fF3>F1>F2故选A。4.B【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A、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滴加稀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B、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正确;C、b~c段是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完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的过程,固体为银和铜,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故错误;D、d点时锌过量,因此固体为银、铜、锌3种,故D错误;故选B。5.C【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指南针指引航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用泥土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详解】A中HCl、AgNO3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Cl沉淀,故A错误。B中虽发生HCl、KOH的中和反应,但符合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B正确。C中KOH、CuSO4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OH)2沉淀,故C错误。D中物质之间不反应,但BaCO3不溶于水,使溶液浑浊,故D错误。故选B。7.A【详解】A、苛性钠为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同时具有腐蚀性,不适合作为改良土壤的中和剂和用作食品干燥剂,故A符合题意;B、小苏打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中和胃酸,同时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做发酵剂,故B不符合题意;C、消石灰为氢氧化钙,在配置波尔多液时加入消石灰,避免铜离子浓度过高,损坏作物,故C不符合题意;D、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以高温分解制得生石灰,也可在炼铁中去除二氧化硅,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B【详解】A、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除去稀盐酸,没有引入新杂质,故正确;B、加入过量的碳酸钠会引入碳酸钠杂质,故错误;C、镁可以和酸反应,而铜不反应,故可以除去杂质,故正确;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浓硫酸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正确。故选B。9.D【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能清晰的使用微观粒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详解】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故B错误;由图中可知,该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故C错误;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有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点睛】主要考查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等考点的理解。10.A【分析】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详解】A.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A错误。B.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正确。C.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正确。D.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输血与血型,无偿献血原则及意义。理解掌握输血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C【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错误;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C、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一氧化碳不反应,在经过浓硫酸洗气、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D、MgCl2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故选C。12.C【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前溶液的pH小于7,故是将氢氧化钠滴入到稀盐酸中,故错误。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故错误;C、A点对应的溶液的pH小于7,故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稀盐酸,故正确;D、加入氯化镁带入了氯离子,会影响后面对氯离子的判断,故错误。故选C。13.C【详解】A.车辆停止后,无速度,它的机械能变成零,但是刹车片内能肯定不为零,故A错误。B.车辆在减速过程中,机械能减小,则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C.刹车片和刹车盘温度升高,可知刹车片内能增大,故C正确。D.质量没改变,但是刹车片的温度升高,则刹车片内能增大了,故D错误。故选C。14.A【详解】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正确;B、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才是酸,不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就是酸,故错误;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也生成盐和水,故错误;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是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也产生气体。故错误。故选:A。15.B【详解】试题分析:稀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水;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5个考点:酸和碱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16.Fe+2AgNO3═Fe(NO3)2+2Ag硫酸铜等【详解】(1)由题意可知,实验Ⅲ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银,化学方程式是:Fe+2AgNO3═Fe(NO3)2+2Ag;(2)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因此可选用硫酸铜溶液、硝酸铜等。17.氧化物H2SO3H2SO4。【详解】(1)a点对应的物质有SO3,三氧化硫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该物质属于氧化物;c点所示物质是一种酸,其中硫元素显+4价,所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SO3。(2)b点所示物质是一种氧化物,其中硫元素显+4价,则该物质是S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钠原子、3个硫原子、7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方框处应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SO4。18.【详解】解答:设蜡烛横截面积为S,蜡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如图:则由题意知,蜡烛稳定在水中受重力、浮力和拉力作用。以蜡烛的引线点为支点,设重力的力臂为Lcosθ,则浮力的力臂为(L−L1)cosθ,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浮⋅(L−L1)cosθ=G⋅Lcosθ,即:ρ水gSL1⋅(L−L1)cosθ=ρ蜡gSL⋅Lcosθ,∴ρ水L1⋅(L−L1)=ρ蜡⋅L⋅L,解得:ρ蜡=(2−)ρ水.=19.R1见解析0.8125kW•h【详解】(1)[2]当气压增大时停止充气,那么此时电磁铁的衔铁向上运动,即电磁铁的磁性变弱,电流变小,而电阻变大,那么该电阻和气压的变化规律为:气压增大电阻变大,故选丙图中的R1。(2)[2]闭合开关后自动充气的工作过程为:当闭合开关,气压降低时,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U不变,电流变大,磁性变强,吸引衔铁,充气机开始工作,自动充气。(3)[3]根据丁图可知,充气机以400W功率工作的时间为:t1=1.75h;以50W功率工作的时间为:t2=2.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展厅开业文案
- 筷子小班教案7篇
- 化妆品夏季促销销售方案
- 诗意温柔的文案
- 2024年卧式螺旋离心脱水机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初中数学课件】华师版数学中考复习专题课件
- 《照明节能技术综述》课件
- 《FP腔的调节》课件
- 《古典主义建筑》课件
- 《数据分析你懂的》课件
- 新系统培训总结汇报
- 团体标准解读之老年人误吸的预防护理课件
- 2024年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三阶梯止痛原则及常用阿片类药物护理课件
- 晶须硫酸钙行业报告
- 谷雨清明春分雨水按顺序排列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事分析课件
- 物权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 教案全套 第1-9章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综述-智能网联汽车的操作系统与应用平台简介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