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TOC\o"1-2"\h\u28261第一章应急预案概述 4199391.1编制目的 4107161.2编制依据 4209971.3适用范围 4253421.4应急预案体系 56821第二章应急组织体系 5243632.1应急指挥机构 534752.2应急指挥部组成 548962.3应急工作小组 65412.4应急协调机制 624679第三章预警与信息报告 613333.1预警系统 6213703.1.1建立预警机制 6326573.1.2预警系统构成 740463.2信息收集与报告 7220163.2.1信息收集 7167353.2.2信息报告 775063.3信息发布与沟通 7264863.3.1信息发布 716623.3.2沟通协调 7109423.4预警响应级别 833033.4.1确定预警响应级别 8166113.4.2预警响应措施 832758第四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8128844.1应急响应启动 826634.1.1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8150654.1.2应急响应启动程序 8115024.2应急处置措施 810564.2.1现场控制 838794.2.2信息发布 9126554.2.3应急处置协调 9248154.3救援队伍与资源调配 9117994.3.1救援队伍 960374.3.2资源调配 9318454.4应急结束条件 9280404.4.1事态得到有效控制,无新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9289544.4.2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秩序,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91004.4.3救援队伍完成救援任务,恢复正常工作。 9265514.4.4事发地及相关部门完成善后处理工作。 921974.4.5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报请上级批准,结束应急响应。 97717第五章现场管理 9161065.1现场指挥 967705.1.1确立现场指挥体系。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应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明确指挥层级,确立指挥流程,保证指挥高效、有序。 9265625.1.2指挥部人员组成。现场指挥部应由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救援力量负责人等组成。 9214495.1.3指挥部职责。现场指挥部负责制定现场救援方案,协调各方力量,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 9309185.1.4指挥部运作机制。现场指挥部应建立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决策、执行等环节的工作机制,保证指挥有力、反应迅速。 10245195.2现场警戒 10136425.2.1设立警戒区域。根据事件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合理划分警戒区域,保证警戒区域覆盖事件影响范围。 10122525.2.2实施警戒措施。对警戒区域实施封控,限制人员进出,保证现场安全。 10160695.2.3警戒力量部署。合理配置警力,保证警戒区域安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1016305.2.4警戒期间管理。加强警戒区域内的秩序维护,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保证警戒区域安全。 10169015.3现场救援 10187995.3.1救援力量调度。根据事件性质和规模,合理调度救援力量,保证救援队伍迅速到达现场。 10284235.3.2救援设备准备。提前准备救援设备,保证救援过程中设备充足、适用。 10189255.3.3救援技术指导。现场救援过程中,应根据事件特点,提供专业救援技术指导。 1063055.3.4救援物资保障。保证救援过程中,救援物资充足、供应及时。 1017925.4现场秩序维护 106055.4.1建立现场秩序维护体系。明确现场秩序维护责任,制定秩序维护方案。 10314965.4.2加强现场秩序维护力量。合理配置警力,保证现场秩序稳定。 10220635.4.3加强现场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发布现场信息,引导舆论,稳定公众情绪。 1094575.4.4处置突发事件。对现场出现的突发事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现场秩序稳定。 1018678第六章通信与信息保障 10228436.1通信保障 10276186.1.1通信保障目标 11576.1.2通信保障措施 11230996.2信息保障 11213346.2.1信息保障目标 11117966.2.2信息保障措施 11310666.3通信设备与设施 11153516.3.1通信设备 1187126.3.2通信设施 11216426.4应急通信网络 119156.4.1应急通信网络建设 1112116.4.2应急通信网络运行 1228847第七章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2204737.1应急物资储备 12133987.1.1储备原则 12321297.1.2储备种类 1221597.2应急装备配置 1263457.2.1配置原则 12263647.2.2配置内容 1316797.3物资与装备调配 13126737.3.1调配原则 13233207.3.2调配流程 13186167.4应急物资与装备维护 14173107.4.1维护原则 14160787.4.2维护内容 149218第八章应急培训与演练 14247778.1培训计划 14213088.1.1培训对象 14306538.1.2培训周期 14297288.1.3培训目标 14268688.1.4培训资源 1454878.2培训内容与方式 15215778.2.1培训内容 15233748.2.2培训方式 1526108.3演练计划 15178198.3.1演练范围 15162148.3.2演练周期 154348.3.3演练目标 15209028.3.4演练资源 16275578.4演练评估与总结 16213178.4.1评估内容 16168908.4.2评估方式 16291378.4.3总结报告 1626713第九章责任与奖惩 16176069.1应急预案责任主体 16145649.1.1应急预案责任主体包括各级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1692259.1.2各级应承担应急预案的制定、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责任。 1684579.1.3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要求,承担相应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责任。 16286539.1.4公民个人应积极参与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遵守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 16281649.2应急预案实施考核 16159119.2.1应急预案实施考核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1737039.2.2考核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组织、协调、实施、监督等环节。 17152419.2.3各级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定期开展应急预案实施考核,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17311709.2.4考核结果应作为对各级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17206099.3奖惩措施 17130469.3.1对在应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17180979.3.2表彰和奖励包括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荣誉称号等。 17196189.3.3对未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通报批评、警告或其他行政处罚。 17246009.3.4对违反应急预案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17153079.4法律责任 1752799.4.1各级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17316889.4.2对违反应急预案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743709.4.3依法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17209539.4.4对涉及应急预案的行政诉讼,应依法审理,保障合法权益。 1710946第十章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 171401110.1修订原则 172186610.2修订程序 182393410.3更新周期 182177410.4更新内容 18第一章应急预案概述1.1编制目的本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健全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保证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2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依据以下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相关标准编制:(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规定;(6)相关行业应急预案编制导则;(7)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因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宗教等原因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2)因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3)其他可能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1.4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总体应急预案: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组织体系、应急响应流程等总体要求。(2)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特定类型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组织体系、应急响应流程等。(3)部门应急预案: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制定本部门在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中的应急响应措施、组织体系、应急响应流程等。(4)现场应急预案:针对具体事件,现场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现场应急响应措施、组织体系、应急响应流程等。(5)应急预案操作手册:针对具体应急预案,制定操作性强、易于执行的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指导应急响应工作。(6)应急预案演练及评估: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评估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第二章应急组织体系2.1应急指挥机构为保证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对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设立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事件应对工作,保证各项应急措施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2.2应急指挥部组成应急指挥部由以下成员组成:(1)总指挥: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全面领导应急指挥部工作,对事件应对工作负总责。(2)副总指挥:由相关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指挥部工作。(3)成员:包括公安、消防、卫生、交通、通信、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负责人。2.3应急工作小组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类型和应对需求,设立以下应急工作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物资调配等工作。(2)信息与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事件相关信息,开展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工作。(3)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物资、设备、交通工具等后勤保障。(4)善后处理组:负责对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开展理赔、赔偿等工作。(5)专家咨询组:负责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协助指挥部决策。2.4应急协调机制为保证应急指挥部与各应急工作小组之间的高效沟通与协作,建立以下应急协调机制:(1)定期会商:应急指挥部定期组织各工作小组负责人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事件应对过程中的问题,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紧急调度:在事件发生时,应急指挥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度各工作小组力量,保证应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3)信息共享:各工作小组之间应保持信息畅通,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应对效率。(4)协同作战:各工作小组在应对事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支持,协同作战。(5)监督与评估:应急指挥部对各项工作小组的应对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估,保证应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第三章预警与信息报告3.1预警系统3.1.1建立预警机制为保证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本预案建立了预警机制。预警机制包括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和预警信号的发布。3.1.2预警系统构成预警系统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信息收集与监测系统:负责对各类信息进行实时收集、整理、分析和监测,保证预警信号的准确性。(2)预警分析评估系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为预警响应提供依据。(3)预警发布系统:负责将预警信号及时发布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保证预警信息的传递效率。3.2信息收集与报告3.2.1信息收集(1)常规信息收集:通过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渠道,定期收集可能与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相关的信息。(2)非常规信息收集:在特殊时期,加强对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的信息收集,关注社会热点、舆情动态。3.2.2信息报告(1)报告程序: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按照规定程序报告给上级部门和领导。(2)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应对措施等。3.3信息发布与沟通3.3.1信息发布(1)发布渠道: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发布内容:发布内容包括事件预警、应对措施、防范建议等。3.3.2沟通协调(1)内部沟通: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保证预警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2)外部沟通:与相关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建立沟通机制,共同参与预警响应工作。3.4预警响应级别3.4.1确定预警响应级别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因素,将预警响应分为四个级别:一级(特别严重)、二级(严重)、三级(较大)、四级(一般)。3.4.2预警响应措施(1)一级预警响应: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进入应急状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证事件得到有效控制。(2)二级预警响应:加强监测,密切关注事件发展,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3)三级预警响应:加强信息收集和监测,做好应急预案准备工作,适时启动应急预案。(4)四级预警响应:关注事件发展,做好信息收集和监测,提高警惕,视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第四章应急处置与救援4.1应急响应启动4.1.1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群体性事件规模、性质、影响范围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群体性事件。4.1.2应急响应启动程序(1)事发单位或事发地应立即向上一级及有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2)接到报告后,上级及有关部门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成立应急指挥部。(3)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事件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4.2应急处置措施4.2.1现场控制(1)迅速隔离现场,设立警戒线,保证现场安全。(2)对现场进行秩序维护,防止事态扩大。(3)对涉事人员进行控制,避免其继续制造事端。4.2.2信息发布(1)及时发布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2)加强与新闻媒体、社交平台的沟通,引导舆论走向。4.2.3应急处置协调(1)加强与事发地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2)对事件涉及的其他地区和部门进行协调,共同应对。4.3救援队伍与资源调配4.3.1救援队伍(1)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包括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部门。(2)视情调用志愿者、民间救援力量参与救援。4.3.2资源调配(1)紧急调拨救援物资,包括食品、饮水、药品、帐篷等。(2)合理调配救援力量,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3)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部门的资源互助,共同应对。4.4应急结束条件4.4.1事态得到有效控制,无新的群体性事件发生。4.4.2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秩序,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4.4.3救援队伍完成救援任务,恢复正常工作。4.4.4事发地及相关部门完成善后处理工作。4.4.5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报请上级批准,结束应急响应。第五章现场管理5.1现场指挥5.1.1确立现场指挥体系。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应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明确指挥层级,确立指挥流程,保证指挥高效、有序。5.1.2指挥部人员组成。现场指挥部应由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救援力量负责人等组成。5.1.3指挥部职责。现场指挥部负责制定现场救援方案,协调各方力量,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5.1.4指挥部运作机制。现场指挥部应建立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决策、执行等环节的工作机制,保证指挥有力、反应迅速。5.2现场警戒5.2.1设立警戒区域。根据事件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合理划分警戒区域,保证警戒区域覆盖事件影响范围。5.2.2实施警戒措施。对警戒区域实施封控,限制人员进出,保证现场安全。5.2.3警戒力量部署。合理配置警力,保证警戒区域安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5.2.4警戒期间管理。加强警戒区域内的秩序维护,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保证警戒区域安全。5.3现场救援5.3.1救援力量调度。根据事件性质和规模,合理调度救援力量,保证救援队伍迅速到达现场。5.3.2救援设备准备。提前准备救援设备,保证救援过程中设备充足、适用。5.3.3救援技术指导。现场救援过程中,应根据事件特点,提供专业救援技术指导。5.3.4救援物资保障。保证救援过程中,救援物资充足、供应及时。5.4现场秩序维护5.4.1建立现场秩序维护体系。明确现场秩序维护责任,制定秩序维护方案。5.4.2加强现场秩序维护力量。合理配置警力,保证现场秩序稳定。5.4.3加强现场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发布现场信息,引导舆论,稳定公众情绪。5.4.4处置突发事件。对现场出现的突发事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现场秩序稳定。第六章通信与信息保障6.1通信保障6.1.1通信保障目标为保证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对过程中的通信畅通,本预案将通信保障作为关键环节,旨在建立快速、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以满足应急指挥、现场调度、信息传递等需求。6.1.2通信保障措施(1)明确通信保障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通信保障工作;(2)制定通信保障方案,保证通信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3)建立通信保障队伍,提高通信保障能力;(4)定期进行通信保障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6.2信息保障6.2.1信息保障目标信息保障旨在保证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对过程中,各类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为决策指挥提供有力支持。6.2.2信息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报告制度;(2)明确信息责任人,负责信息收集、整理、报告等工作;(3)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互通;(4)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6.3通信设备与设施6.3.1通信设备通信设备主要包括:有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网络通信设备等。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各类通信设备。6.3.2通信设施通信设施主要包括:通信线路、通信基站、通信枢纽、通信中心等。应加强通信设施建设,提高通信覆盖范围和质量。6.4应急通信网络6.4.1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应急通信网络应具备以下特点:(1)高度可靠性:保证网络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2)快速响应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网络部署;(3)灵活适应性:满足各种应急场景的通信需求;(4)安全保密性:保证通信内容的安全传输。6.4.2应急通信网络运行(1)明确应急通信网络运行管理责任人,负责网络运行维护;(2)制定应急通信网络运行方案,保证网络高效运行;(3)加强网络监测,及时发觉并解决网络故障;(4)定期进行网络功能评估,优化网络资源配置。第七章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1应急物资储备7.1.1储备原则为保证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物资需求,应急物资储备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和及时性。具体包括:安全性:储备的应急物资应保证质量可靠,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实用性: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应急物资种类和数量;经济性: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储备成本;及时性:保证应急物资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7.1.2储备种类应急物资储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生活物资:食品、饮水、衣物、帐篷等;医疗救护物资: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通信设备:对讲机、卫星电话、移动电源等;交通工具:车辆、船只、无人机等;安全防护装备:防护服、防毒面具、救生设备等;应急照明设备:手电筒、应急灯等;应急工具:破拆器材、消防器材等。7.2应急装备配置7.2.1配置原则应急装备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先进性、适应性、实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具体包括:先进性:选择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应急装备;适应性: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场环境,合理配置应急装备;实用性:保证应急装备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安全性:保障应急装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经济性: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配置成本。7.2.2配置内容应急装备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通信装备:卫星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等;监控装备:无人机、摄像头、红外热像仪等;救援装备:破拆器材、救援车辆、救生设备等;防护装备:防护服、防毒面具、救生衣等;照明装备:应急灯、探照灯等;环境监测装备:空气质量检测仪、水质检测仪等;指挥调度装备:指挥车、调度台等。7.3物资与装备调配7.3.1调配原则应急物资与装备调配应遵循以下原则: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合理分配、保证重点。统一指挥:在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实现应急物资与装备的统一调度;快速反应:根据事件发展,迅速调整应急物资与装备的分配;合理分配: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应急物资与装备;保证重点: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障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7.3.2调配流程应急物资与装备调配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评估需求:根据事件发展,评估应急物资与装备需求;制定计划:根据需求,制定应急物资与装备调配计划;实施调配:按照计划,将应急物资与装备迅速送达指定地点;监督管理:对应急物资与装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合理使用。7.4应急物资与装备维护7.4.1维护原则为保证应急物资与装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应急物资与装备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保障安全。定期检查:对应急物资与装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功能良好;及时维修:发觉故障或损坏,及时进行维修;保障安全:保证应急物资与装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7.4.2维护内容应急物资与装备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设备保养:对应急装备进行定期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药品管理:对医疗救护药品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药品质量;防护用品更换:对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更换,保证其有效性;环境监测设备校准:对环境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校准,保证数据准确;通信设备检测:对通信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保证通信畅通。第八章应急培训与演练8.1培训计划为保证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本节明确了应急培训的计划,包括培训对象、培训周期、培训目标及培训资源等内容。8.1.1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主要包括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志愿者等应急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8.1.2培训周期培训周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原则上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培训,并根据需要开展专项培训。8.1.3培训目标培训目标旨在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应急意识、应急技能和应急协调能力。8.1.4培训资源培训资源包括专业培训讲师、培训教材、培训场地、培训设备等。8.2培训内容与方式8.2.1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应急预案的制定与修订;(2)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3)应急响应流程与措施;(4)应急资源调配与保障;(5)应急信息报告与沟通;(6)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7)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8.2.2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培训对象掌握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2)实战演练:组织培训对象进行模拟应急响应操作,提高其实际应对能力;(3)互动交流:开展讨论、问答等形式的互动交流,促进培训对象之间的经验分享;(4)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培训,提高培训的覆盖面。8.3演练计划为保证应急预案的实战性,本节明确了应急演练的计划,包括演练范围、演练周期、演练目标及演练资源等内容。8.3.1演练范围演练范围包括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志愿者等应急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8.3.2演练周期演练周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原则上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演练,并根据需要开展专项演练。8.3.3演练目标演练目标旨在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战性、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发觉并解决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8.3.4演练资源演练资源包括演练场地、演练设备、演练人员、演练场景设计等。8.4演练评估与总结8.4.1评估内容演练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演练目标的实现程度;(2)应急预案的实战性;(3)应急响应流程的合理性;(4)应急资源的充足程度;(5)应急演练的组织与管理。8.4.2评估方式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现场观察:对演练过程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演练的实施情况;(2)问卷调查:向参演人员发放问卷,收集其对演练的意见和建议;(3)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演练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8.4.3总结报告演练结束后,应根据评估结果撰写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演练基本情况、评估结果、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等。总结报告应提交给有关部门,为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改进提供依据。第九章责任与奖惩9.1应急预案责任主体9.1.1应急预案责任主体包括各级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9.1.2各级应承担应急预案的制定、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责任。9.1.3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要求,承担相应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责任。9.1.4公民个人应积极参与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遵守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国小说家罗琳》课件
- 2016年全国科普日网络微信知识竞赛试题301(附答案)
- 20.电工基础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 土地(山地)临时占用协议
- 《化学资料小常识》课件
- 焊接裂纹分类与危害
- 专业知识与教研实践
- 建筑行业助理的职责概述
- 老年活动中心前台服务工作总结
- 艺术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计划
- 教育技术研究员合同模板
- 【MOOC期末】《电子技术实习SPOC》(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
- 新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蛇年带横批春联对联200副带横批
- 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考核试卷
-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 含解析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 克罗恩病病例分析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DB43T 1694-2019 集体建设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