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TOC\o"1-2"\h\u22522第一章预案总则 5113331.1预案目的与依据 5137411.1.1预案目的 5206161.1.2预案依据 5156011.1.3适用范围 5231031.1.4适用对象 520072第二章组织指挥体系 6293451.1.5指挥机构级别 653901.1.6指挥机构组成 633081.1.7市级指挥机构工作分组 788471.1.8县级指挥机构工作分组 7230111.1.9企业级指挥机构工作分组 7151971.1.10各部门职责 728672第三章预警与预防 8144841.1.11预警体系构建 857091.1建立预警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局应建立健全道路运输预警信息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发布等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 8220011.2建立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体系应涵盖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道路状况、车辆安全、驾驶员素质、运输环境等方面。 8202361.2.1预警级别划分 8133982.1根据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程度,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分别为:蓝色(一般)、黄色(较重)、橙色(严重)、红色(特别严重)。 8267712.2预警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应对能力等因素。 8240002.2.1预警响应流程 8199693.1预警信息收集。交通运输局应加强与气象、地质、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收集可能导致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的信息。 8157663.2预警信息处理。预警信息系统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评估,形成预警报告。 8242563.3预警信息发布。预警报告经交通运输局领导审批后,通过预警信息系统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发布。 8227083.4预警响应。接到预警信息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道路运输安全。 928003.4.1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 9109221.1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交通运输局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 992481.2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道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驾驶员、车辆、设备等方面的管理。 9312301.2.1提高道路运输基础设施质量 933472.1加强道路养护和维修。交通运输局应加大道路养护和维修力度,保证道路状况良好。 9172692.2提升道路运输设施建设水平。交通运输局应加强道路运输设施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功能。 921412.2.1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 973423.1提高驾驶员素质。交通运输局应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994893.2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交通运输局应加强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9124383.2.1强化道路运输应急演练 94884.1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交通运输局应定期组织道路运输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9195844.2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交通运输局应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及时调用。 98830第四章应急响应 9273604.2.1响应等级划分原则 9121864.2.2响应等级具体划分 10207294.2.3响应流程 106734.2.4响应措施 1016138第五章应急处置 1175804.2.5预警响应 11283394.2.6信息报告 11318674.2.7应急响应 11147604.2.8应急处置 11208681.1确定疏散转移范围和对象,制定疏散转移方案; 12212381.2组织协调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保证疏散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1235882.1组织协调救援队伍和物资,开展救援救助工作; 1239302.2保证救援通道畅通,及时调整运输线路和方式。 12250243.1根据应急处置需要,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12239433.2优化交通组织,保证道路运输秩序稳定。 12283443.2.1信息发布 12218283.2.2应急处置队伍 1272243.2.3应急物资和设备 12155573.2.4社会力量 1228983.2.5协同配合 127614第六章信息报告与发布 13473.2.6信息收集 1340811.1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信息收集机制,对事件的基本情况、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掌握。 13283761.2信息收集应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原因、涉及人员、车辆、道路状况、救援力量部署等。 13197881.2.1信息报告 1339462.1事发后,现场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交通运输局应急办公室报告。 139742.2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基本情况、救援进展、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等。 13155752.3交通运输局应急办公室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局领导报告,并根据领导指示,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 13153122.3.1信息核实 13149973.1交通运输局应急办公室应组织专人对报告的信息进行核实,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1375303.2核实后的信息应立即报告局领导,并按照领导指示进行下一步行动。 1384323.2.1信息更新 13302064.1事件的发展,现场负责人应持续更新事件信息,并向交通运输局应急办公室报告。 13278744.2交通运输局应急办公室应及时将更新后的信息报告局领导,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通报。 13100434.2.1内部发布 13224191.1交通运输局内部通过OA系统、群等渠道,及时发布事件信息、救援进展和领导指示。 13130731.2内部发布的信息应保证准确无误,避免引发恐慌和混乱。 13314751.2.1对外发布 13298052.1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渠道,对外发布事件信息、救援进展和应对措施。 13133232.2对外发布的信息应遵循事实、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发布不实信息。 14211802.2.1媒体沟通 14309703.1交通运输局应指定专人负责与媒体沟通,保证信息发布的统一和规范。 14282833.2与媒体沟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4183633.2.1提供准确、权威的信息; 14305643.2.2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及时回应媒体关切; 14153913.2.3避免泄露敏感信息,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484454.1根据事件特点和需要,可通过社区广播、户外广告牌、手机短信等渠道,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 1437514.2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应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范围,保证广大民众及时了解事件进展和应对措施。 144236第七章应急保障 1428504.2.1人力资源配置 14142734.2.2人力资源培训 14177184.2.3人力资源调度 14270254.2.4物资储备 15169614.2.5设备保障 1589884.2.6物资与设备调配 1519254第八章应急演练与培训 1542474.2.7演练目的 15282524.2.8演练内容 15221464.2.9演练形式 16143684.2.10演练组织 16106914.2.11演练计划 1690474.2.12培训内容 16218454.2.13培训方式 161181第九章责任与奖惩 176834.2.14责任划分 1745441.1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实施、监督等工作,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175071.2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道路运输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本制度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保证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 17279781.2.1责任追究 17312422.1对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实施、监督等工作中,因工作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原因导致突发事件应对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781132.2对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因个人原因导致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理、善后恢复等环节出现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7253952.3对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故意隐瞒、谎报、缓报重要信息,延误应急响应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7293682.3.1奖励措施 1740251.1对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实施、监督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1722961.2对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减轻损失、挽回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17214171.3对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提供重要信息,为成功应对突发事件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1768401.3.1惩罚措施 17125062.1对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实施、监督等工作中,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依规给予处罚。 17190622.2对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违反规定,导致突发事件扩大、损失加重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依规给予处罚。 17204242.3对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故意破坏应急设施、设备,影响应急响应和处理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依规给予处罚。 1822229第十章预案管理与更新 1852062.3.1预案制定 18237491.1遵循原则:预案制定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保证预案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18219671.2制定依据:预案制定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行业标准及本地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特点和风险。 18133451.3制定内容:预案内容应包括突发事件应对的组织体系、预警与预防、应急响应、恢复与重建、预案管理与更新等。 18152431.3.1预案修订 185422.1修订时机:预案修订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 1831112.2修订依据:预案修订应依据最新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行业标准及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的实践经验。 18143892.3修订内容:预案修订应针对原有预案的不足和问题,对预案内容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保证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18274542.3.1预案实施 18111293.1宣传与培训:交通运输局应加强预案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保证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熟悉预案内容,提高应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能力。 1886923.2应急演练:交通运输局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实施效果,提高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 1839553.3预案落实: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应按照预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保证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有序进行。 18125033.3.1预案监督 18145814.1监督机制:交通运输局应建立健全预案监督机制,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保证预案的有效执行。 1876584.2监督内容:监督内容包括预案制定与修订的合法性、合规性,预案实施的及时性、有效性,以及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情况。 19288144.3监督手段:交通运输局可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19183814.4责任追究:对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交通运输局应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保证预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9第一章预案总则1.1预案目的与依据1.1.1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保证道路运输安全、顺畅,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交通运输秩序的影响。1.1.2预案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第二节适用范围与对象1.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交通运输局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在道路运输领域内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1.1.4适用对象(1)交通运输局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2)道路运输经营者、从业人员;(3)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关部门和单位;(4)其他参与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单位和人员。本预案根据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了应急组织体系、预警预防机制、应急响应流程、应急保障措施等内容,为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了基本遵循。第二章组织指挥体系第一节指挥机构设置1.1.5指挥机构级别根据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影响,设立以下级别指挥机构:(1)市级指挥机构:负责协调、指挥较大规模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工作;(2)县级指挥机构:负责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一般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工作;(3)企业级指挥机构:负责企业内部的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对工作。1.1.6指挥机构组成(1)市级指挥机构组成:(1)指挥长:由市长担任;(2)副指挥长:由副市长、交通运输局局长担任;(3)成员:市应急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2)县级指挥机构组成:(1)指挥长:由县长担任;(2)副指挥长:由副县长、交通运输局局长担任;(3)成员:县应急管理局、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3)企业级指挥机构组成:(1)指挥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2)副指挥长:由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担任;(3)成员: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第二节工作分组与职责1.1.7市级指挥机构工作分组(1)综合协调组:负责协调各成员单位,制定应对措施,指导县级指挥机构开展工作;(2)应急处置组: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人员疏散、物资调度、交通管制等;(3)信息与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开展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4)后勤保障组:负责为市级指挥机构提供后勤保障,保证应急工作顺利进行。1.1.8县级指挥机构工作分组(1)综合协调组:负责协调各成员单位,制定应对措施,指导企业级指挥机构开展工作;(2)应急处置组: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人员疏散、物资调度、交通管制等;(3)信息与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开展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4)后勤保障组:负责为县级指挥机构提供后勤保障,保证应急工作顺利进行。1.1.9企业级指挥机构工作分组(1)应急处置组:负责组织企业内部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人员疏散、物资调度、交通管制等;(2)信息与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企业内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开展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3)后勤保障组:负责为企业级指挥机构提供后勤保障,保证应急工作顺利进行。1.1.10各部门职责(1)应急管理局: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2)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协调突发事件应急物资调度和基础设施抢修;(3)公安局: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实施交通管制,保障救援通道畅通;(4)财政局:负责保障突发事件应急资金;(5)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组织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6)生态环境局:负责监测和评估突发事件对环境的影响,指导环境修复;(7)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工作,协调抢修受损道路和桥梁;(8)企业:负责企业内部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第三章预警与预防第一节预警机制1.1.11预警体系构建1.1建立预警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局应建立健全道路运输预警信息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发布等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1.2建立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体系应涵盖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道路状况、车辆安全、驾驶员素质、运输环境等方面。1.2.1预警级别划分2.1根据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程度,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分别为:蓝色(一般)、黄色(较重)、橙色(严重)、红色(特别严重)。2.2预警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应对能力等因素。2.2.1预警响应流程3.1预警信息收集。交通运输局应加强与气象、地质、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收集可能导致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的信息。3.2预警信息处理。预警信息系统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评估,形成预警报告。3.3预警信息发布。预警报告经交通运输局领导审批后,通过预警信息系统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发布。3.4预警响应。接到预警信息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道路运输安全。第二节预防措施3.4.1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1.1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交通运输局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1.2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道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驾驶员、车辆、设备等方面的管理。1.2.1提高道路运输基础设施质量2.1加强道路养护和维修。交通运输局应加大道路养护和维修力度,保证道路状况良好。2.2提升道路运输设施建设水平。交通运输局应加强道路运输设施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功能。2.2.1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3.1提高驾驶员素质。交通运输局应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3.2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交通运输局应加强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3.2.1强化道路运输应急演练4.1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交通运输局应定期组织道路运输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2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交通运输局应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及时调用。第四章应急响应第一节响应等级划分4.2.1响应等级划分原则根据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依次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响应等级划分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快速响应,有效控制事态发展。(3)分级负责,合理调配资源。4.2.2响应等级具体划分(1)Ⅰ级响应:特别重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如重大交通、严重自然灾害等,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全局力量共同应对。(2)Ⅱ级响应:重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如较大交通、较大自然灾害等,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影响,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应对。(3)Ⅲ级响应:较大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如一般交通、自然灾害等,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影响,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应对。(4)Ⅳ级响应:一般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如轻微交通、一般自然灾害等,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较小,由事发地相关部门负责应对。第二节响应流程与措施4.2.3响应流程(1)接报: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上一级交通运输部门和当地报告。(2)评估:上级交通运输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评估,确定响应等级。(3)启动响应:根据评估结果,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4)指挥调度:成立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应急资源。(5)应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处置事件,控制事态发展。(6)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7)应急结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终止应急响应。4.2.4响应措施(1)Ⅰ级响应措施:(1)启动全局应急力量,组织相关部门全力投入应急处置工作。(2)请求上级和相关部门支持,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应对。(3)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及时调整应急措施。(2)Ⅱ级响应措施:(1)启动部门间应急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2)组织事发地相关部门全力投入应急处置工作。(3)及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态发展。(3)Ⅲ级响应措施:(1)启动事发地相关部门应急响应,组织力量进行应急处置。(2)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保证应急资源合理调配。(3)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持。(4)Ⅳ级响应措施:(1)事发地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力量进行应急处置。(2)加强信息报告和部门间沟通协调。(3)保证事发地应急资源充足,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持。第五章应急处置第一节应急处置程序4.2.5预警响应当出现可能引发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时,交通运输局应立即启动预警响应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4.2.6信息报告(1)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交通运输局报告,同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2)交通运输局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核实事件信息,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4.2.7应急响应(1)交通运输局根据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2)启动应急响应后,交通运输局应迅速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4.2.8应急处置(1)疏散转移1.1确定疏散转移范围和对象,制定疏散转移方案;1.2组织协调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保证疏散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2)救援救助2.1组织协调救援队伍和物资,开展救援救助工作;2.2保证救援通道畅通,及时调整运输线路和方式。(3)交通管制3.1根据应急处置需要,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3.2优化交通组织,保证道路运输秩序稳定。3.2.1信息发布(1)交通运输局应主动发布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回应社会关切。(2)信息发布应遵循及时、准确、客观、公开的原则。第二节应急处置力量3.2.2应急处置队伍(1)交通运输局应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队伍,包括救援队伍、抢修队伍、医疗救护队伍等。(2)各应急处置队伍应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2.3应急物资和设备(1)交通运输局应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充足和完好。(2)应急物资和设备包括救援车辆、通信设备、防护装备、医疗救护设备等。3.2.4社会力量(1)交通运输局应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2)社会力量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3.2.5协同配合(1)交通运输局应与公安、消防、卫生、气象等部门建立协同配合机制,共同应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2)各相关部门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履行职责,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六章信息报告与发布第一节信息报告流程3.2.6信息收集1.1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信息收集机制,对事件的基本情况、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掌握。1.2信息收集应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原因、涉及人员、车辆、道路状况、救援力量部署等。1.2.1信息报告2.1事发后,现场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交通运输局应急办公室报告。2.2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基本情况、救援进展、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等。2.3交通运输局应急办公室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局领导报告,并根据领导指示,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2.3.1信息核实3.1交通运输局应急办公室应组织专人对报告的信息进行核实,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3.2核实后的信息应立即报告局领导,并按照领导指示进行下一步行动。3.2.1信息更新4.1事件的发展,现场负责人应持续更新事件信息,并向交通运输局应急办公室报告。4.2交通运输局应急办公室应及时将更新后的信息报告局领导,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通报。第二节信息发布渠道4.2.1内部发布1.1交通运输局内部通过OA系统、群等渠道,及时发布事件信息、救援进展和领导指示。1.2内部发布的信息应保证准确无误,避免引发恐慌和混乱。1.2.1对外发布2.1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渠道,对外发布事件信息、救援进展和应对措施。2.2对外发布的信息应遵循事实、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发布不实信息。2.2.1媒体沟通3.1交通运输局应指定专人负责与媒体沟通,保证信息发布的统一和规范。3.2与媒体沟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3.2.1提供准确、权威的信息;3.2.2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及时回应媒体关切;3.2.3避免泄露敏感信息,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四、其他发布渠道4.1根据事件特点和需要,可通过社区广播、户外广告牌、手机短信等渠道,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4.2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应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范围,保证广大民众及时了解事件进展和应对措施。第七章应急保障第一节人力资源保障4.2.1人力资源配置为保证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交通运输局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包括以下方面:(1)建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2)成立专业救援队伍,包括道路抢修、物资运输、医疗救护等人员。(3)培训应急管理人员,提高其应急指挥、协调和救援能力。(4)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突发事件中的辅助作用。4.2.2人力资源培训(1)定期组织应急管理人员和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2)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开展联合培训,提高整体应急水平。4.2.3人力资源调度(1)建立应急人力资源调度机制,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调度相关人员投入应急工作。(2)制定人力资源调度方案,明确各级应急人员的职责和任务。(3)加强应急人员的信息沟通,保证调度指令的准确传达和执行。第二节物资与设备保障4.2.4物资储备(1)建立道路运输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及时供应。(2)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明确各类物资的储备数量、品种和规格。(3)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实行统一管理,保证物资储备安全。(4)定期检查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及时补充和更新。4.2.5设备保障(1)加强道路运输应急设备的配置,包括救援车辆、通信设备、抢修设备等。(2)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定期开展设备检查,发觉故障及时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建立设备调度机制,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调度设备投入应急工作。4.2.6物资与设备调配(1)建立应急物资与设备调配机制,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调度物资与设备投入应急工作。(2)制定物资与设备调配方案,明确各级应急人员的职责和任务。(3)加强应急物资与设备的信息沟通,保证调配指令的准确传达和执行。第八章应急演练与培训第一节演练计划与组织4.2.7演练目的为保证本预案的有效实施,提高交通运输局应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能力,锻炼应急队伍,检验应急装备,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特制定演练计划。4.2.8演练内容(1)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响应;(2)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救援、恢复;(3)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舆情引导;(4)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4.2.9演练形式(1)实战演练:模拟真实道路运输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2)桌面推演:针对突发事件,讨论应急响应措施及实施步骤;(3)专项演练:针对某一特定环节进行演练。4.2.10演练组织(1)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总体策划、组织、指挥;(2)演练实施小组: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协调;(3)演练评估小组:负责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4.2.11演练计划(1)制定年度演练计划,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形式;(2)演练前进行动员,明确参演人员职责;(3)演练过程中,保证通信畅通,及时调整应急措施;(4)演练结束后,组织评估总结,提出改进措施。第二节培训内容与方式4.2.12培训内容(1)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与修订;(2)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流程;(3)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与技巧;(4)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救援设备的使用与维护;(5)道路运输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舆情引导;(6)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善后处理。4.2.13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全局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邀请专家授课;(2)在职培训:针对应急队伍,开展在职培训,提高应急能力;(3)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培训,方便全局人员随时学习;(4)实地考察:组织相关人员到其他单位学习借鉴应急管理工作经验;(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道路运输突发事件案例,提高全局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九章责任与奖惩第一节责任追究4.2.14责任划分1.1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实施、监督等工作,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1.2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道路运输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本制度的要求,切实履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