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练习2024.10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辱没(mò) 要塞(saì) 杀戮(lù) 锐不可挡(dǎng)B.悄然(qiāo) 尤衷(yóu) 篡改(cuàn) 振聋发聩(kuì)C.仲裁(zhòng) 轻盈(yíng) 娴熟(xián) 殚精竭虑(dān)D.铭记(míng) 翘首(qiào) 镌刻(juān) 眼花潦乱(liáo)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海洋是地球的主体、生命的摇篮、人类文明的________。地球表面分属为陆地和海洋。海陆面积之比为2.5:1。世界大洋_______被分为四大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_______的大海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有人推算,海洋向人类_______食物的能力,相当于全世界陆地耕地面积所提供食物的1000倍。A.源泉 通常 一望无际 提供B.源泉 经常 一览无余 提供C.源头 经常 一望无际 供给D.源头 通常 一览无余 供给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一些落叶还没有变得枯黄,还有着生命的活力,为什么就过早地脱离了枝头呢?当我仰头看香樟树的树冠时,发现它的枝头冒出了许多嫩绿的新叶。原来,这些落叶都是去年长出来的叶子,为了给新叶腾出生长的空间,让新叶能够更舒展更自由地生长,它们宁愿脱离枝头,让出自己的位置,然后化作春泥,为新叶的生长提供一份份源源不断的养料。A.“去年”“自己”都是名词,“枯黄”“舒展”都是形容词。B.“有”“发现”“冒出”“能够”四个词语的词性完全相同。C.“脱离枝头”“化作春泥”“自由地生长”短语类型完全相同。D.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意见为:把“提供”改为“供给”。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某中学开展“悦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1)书海拾贝,研精致思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B.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向全世界报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壮举。(2)含英咀华,启思明志下面是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请根据内容回答问题。(3分)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时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文中的他是_________,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5.古诗文默写(6分)(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4)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5)诵读唐诗,就是游历大美中华。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塞北的奇美壮丽。(用《使至塞上》中的诗句作答)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甲】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乙】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①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②,长安不见使人愁。【注释】①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②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诗都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楼台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B.甲诗前两联四句,全部虚写,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C.乙诗颈联描写了大自然的壮美,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D.甲乙两诗可谓登临怀古的双璧,但乙诗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意旨尤为深远。(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壬寅岁①,余游天台石梁。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②,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螺码③所挡秘④,自然拗怒⑤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选自袁枚《浙西三瀑布记》)【注释】①壬寅岁:即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②华顶:天台山峰名。③螺硐:石众多而乱。④挡秘:阻挡撞击。⑤拗怒:抑制愤怒。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B.沿溯阻绝 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C.如万马结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D.以爱瀑故 则以纸帖之(《活板》)8.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分)(2)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3分)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10.甲、乙两文都善于写水:甲文中的“(1)”与乙文中的“以崩落千尺之势”都写了水势浩大;甲文“(2)”与乙文“(3)”都写了水流的迅疾;两文都表达了作者(4)之情。(前三空用原文回答)(4分)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8分)【材料一】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听到的国家大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开社会新闻之先河,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鼻祖,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材料二】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必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要用事实说话。 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标题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此外,标题还要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其次,要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再次,要写好导语。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也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最后,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易懂,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讲究生动形象。准确,是指语言表述要与新闻事实本身高度吻合,不能夸大或缩小,也不能含糊其词。简练,是指在呈现新闻事实的时候要讲究语言干净利落,删去多余的文字。易懂,是指写消息时要有读者意识,考虑受众需求,尽量采用大众化的语言,不用生僻词语,少用专业术语。(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材料三】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随着社会生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日趋多元,新闻的写法与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阅读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了解新闻内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尝试撰写一种或几种新闻体裁,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同学们要养成经常浏览新闻类报刊、网站的习惯。比如,通过读一份报纸,看看它着重报道哪些新闻,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定位。又如,搜集多个媒体的“独家新闻”,与同学讨论该怎样捕捉新闻线索,发现新闻事件。再如,对比阅读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思考选取的角度、所持的立场各有什么不同。【材料四】2023年12月1日,江苏靖江大剧院正式启用。当天,靖江市举行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靖江大剧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运营管理及2024年上半年演出安排等情况。靖江大剧院位于靖江文化中心最南端。从航拍镜头俯瞰,整个文化中心犹如奔赴远方的船舶,而靖江大剧院恰似船头,引领这艘“文化航母”破浪起航,发挥出公共文化设施龙头阵地作用。据介绍,靖江大剧院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能满足交响乐、歌舞剧、音乐剧和话剧等多种文化演绎需求,并兼具大型会议功能。目前,靖江大剧院2024年上半年演出季的剧目已基本排定。主题音乐会《金陵十二钗——梦系红楼》、话剧《白鹿原》、科普剧《昆虫记》、红军剧社《飞夺泸定桥》等34档精彩剧目将陆续上演。真正让市民在家门口拥抱“诗与远方”,体验高品质的文化盛宴。靖江大剧院是建设文化强市、增强文化自信的重大民生工程,有效填补了靖江大型公共文化艺术场所的空白。靖江聚力于将大剧院打造成城市文化新地标、文化旅游“网红地”、市民休闲“打卡地”,以高品质的文艺演出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充实靖江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园,谱写靖江文艺事业发展新篇章。(选自“央广网”,有删改)1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新闻,指对国内外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B.写消息时要有读者意识,考虑受众需求,采用大众化的语言,不用生僻词语,不用专业术语。C.随着社会生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日趋多元,新闻的写法与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D.靖江大剧院位于靖江文化中心最南端,能满足交响乐、歌舞剧、音乐剧和话剧等多种文化演绎需求,并兼具大型会议功能。12.日常浏览新闻的方式有哪些?请联系【材料三】完成下面图表。(3分)13.【材料四】是老师在单元复习课上展示的一则新闻,请你根据【材料二】【材料四】补全课堂上师生的对话内容。(3分)老师:同学们,这则材料属于哪种新闻体裁?小星:这是一则(1)______________。老师:请同学们为这则材料拟一个标题,并交流讨论。小语:我拟的标题是“啊!我爱靖江大剧院!”小文:你拟的不是新闻标题吧,因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语:让我再想想,(沉思片刻)我修改后的标题是(3)“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这个标题好,符合新闻标题的要求。(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桃花园里唱秦腔邹冰①那一年,我八岁。塬上的桃花开了。早上喝罢汤,老人和孩子们穿上鲜亮的衣服,年轻姑娘们脖子上缠着粉红色的纱巾,相约去塬下看戏。平时鲜有人影的小路上,唧唧喳喳的声音,汇成了一条欢乐的河。我在桃花园里锄草,一阵春风拂过,桃花纷纷落下。我听着小路上的欢笑声,手执锄头,暗自独吟。不大的桃花园仿佛是我的戏台,我也想唱一出秦腔大戏。②一天,我放学回家。路上,肚子饿得咕咕叫。忽然,从麦田地里“冒”出来一个人。那个人,是我的本家二哥。③那时,在我们村子,二哥就是秦腔,秦腔就是二哥,二哥是一个为秦腔活着的人。二哥如果在村里遇见唱戏的好苗子,一定会激动不已,欢天喜地找到人家。村里的娃儿们,分不清他是活在生活中,还是秦腔戏里。二哥在生活和秦腔戏里跳出跳进,举手投足间,全是秦腔戏里的范儿。④二哥热情地迎上来,递给我半块点心。我连忙囫囵吞下。二哥帮我背书包,一路走,一路说秦腔戏给我听。起初,我听不惯他沙哑的嗓音。但因为吃了二哥的半块点心,不好意思拒绝,便任由他絮叨叨说戏。⑤从那以后,放学回来的路上,二哥一定会在麦田地里等我,他要给我说戏。⑥二哥说戏的时候喜欢手舞足蹈,眼中闪着光。他常常是一手叉腰,另一只手如刀一样,在空中往下砍,显得很有气势。他所讲的那些戏文,与我后来看到的真正现场全都符合。有一年,县里的剧团来村里唱戏,一本《秦香莲》里的戏文和二哥讲的,竟然一字不差。⑦二哥说,三尺戏台演的是人生。二哥又说,秦腔来源于生活,秦腔和秦人的性格一样,不拐弯子,直抒胸臆。⑧我听得有些蒙,却莫名地觉得二哥的话有些道理。二哥鼓励我说:“我在麦田里割草,在桃花园里锄地,听过你唱戏,你声线开阔,是唱戏的好材料。”那时候在乡村,没有多少娱乐活动,大人们喜欢在田间地头哼唱秦腔,年少的我耳边“逮”到几句戏腔,便也胡乱地哼唱起几声调调,没想到,二哥竟然听进去了。⑨能得到二哥的鼓励,我很是高兴。二哥给我说戏,让我单调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回家后,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说,你二哥先前在县里的剧团唱戏,做功和唱功盖过了名角,可有一天,嗓子伤了,唱不出音来了,才回到村子里。⑩我知道二哥沙哑嗓子的秘密之后,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出于对秦腔的热爱,开始积极地配合二哥。二哥也更加认真起来,正式教我唱戏。教戏的二哥格外地严格,他右手执柳条,左手上下打拍子。我哪个地方唱得不对,二哥的柳条便落在我身上。⑪那一日,塬上空无一人,我和二哥在桃花园里唱戏,唱的是《三击掌》,王宝钏彩楼飘彩的那段戏。桃花园里静极了,二哥酝酿片刻,然后登场。他一个人在塄坎上面负责演,我在塄坎下面负责唱。二哥一会儿演相府老爷,一会儿演丫环,一会儿演小姐王宝钏。二哥演得很投入,我唱得很动情。那一日,桃花园里,我们两人珠联璧合。那场景,让我至今难忘。⑫一晃多年过去了,我终究还是没有走上二哥期待的那条路。今年4月,我在西安的城市公园里漫步。那一日桃花灼灼,一帮戏迷们请了专业团体的老师前来辅导,唱的也是《三击掌》。男演员一声吼,桃花纷纷飘落。⑬我从旁边经过,瞬间有点恍惚。那一刻,我想起了在台上唱秦腔的二哥。在乡间教戏的二哥,弟子已经遍布各地,如今,他们活跃在秦腔的各个舞台上。而我,每次听到那熟悉的唱腔,心依然会为之悸动……(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4.请简要分析选文以“桃花园里唱秦腔”为题,有什么妙处?(4分)15.联系上下文,品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竟然”的表达效果。(3分)有一年,县里的剧团来村里唱戏,一本《秦香莲》里的戏文和二哥讲的,竟然一字不差。16.选文第⑥段画直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二哥说戏的时候喜欢手舞足蹈,眼中闪着光。17.请简析选文第⑨段中父亲话的作用。(4分)18.文章结尾提到“每次听到那熟悉的唱腔,心依然会为之悸动……”。你认为“我”心情悸动的原因有哪些?(3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我是深山巡线兵①仲春时节,火箭军某部通信三连驻地依旧一片荒芜。营房一侧的山上,连队官兵用石头垒成的两个大字清晰可见:坚守。②展曦微露,营房工具间内,中士靳陆航正在清点巡线所需物品:铁锹、道尺、镐头、定位仪……“保畅通就是保打赢,检修工具就是巡线兵的武器。一出营区就是一整天,要是中途发现工具没带全,可就耽误事儿了。”靳陆航告诉记者,不管当天是否有巡线任务,官兵每天都会核检工具。这已成为连队坚持多年的传统。③“嘟嘟嘟……”二级军士长赵飞在营房前的空地上吹响了集合哨。今天,他将带领班组执行巡线任务。不远处,光缆抢修车已开始预热。④在光缆抢修车的轰鸣声中,巡线队伍出发了。眼前这条路,赵飞已经走了十几年。即使被大雪覆盖,他也能准确指出每个标识点的位置。赵飞是连队光缆专业骨干,常年风里来雨里去,这名入伍22年的老兵满脸褶皱,皮肤黝黑。然而,官兵口中的“硬汉”也有柔情的一面——赵飞说,每当两个年幼的孩子在电话里问起“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时,他都会感到十分内疚。⑤光缆抢修车在一处标识点附近停下,官兵徒步进入某点位作业。行进在群山之间,阵阵山风裹挟着雪粒扑面打来,本就坑坑洼洼的荒山野路,积雪覆盖后变得更加难行。“尽快清除光缆上的冰。”到达目标点位后,官兵发现线路状况不容乐观。冬春季节,山里气温能降至零下20摄氏度,积雪结冰会造成线路“负重”,若不及时清除,很容易导致光缆冻裂、通信中断。靳陆航穿戴好装具,沿着冰冷湿滑的电线杆一步一步往上攀爬。到达顶端后,靳陆航拿出工具,逐段敲碎光缆上的“冰衣”。⑥“白天执行任务难度不算大,夜间抢修才是真正的挑战。”靳陆航告诉记者,一次夜间抢修,在查找故障点时,中士阳建突然脚底打滑往坡下栽去,多亏战友及时拉住,才没有掉下山。那天晚上,阳建和战友们在深山中一直奋战到天亮。返回营区后,阳建感觉左胳膊剧痛。到医务室一检查,才发现左肘关节骨折。阳建说:“当时就感觉胳膊疼,但好不容易找到故障点,不能因此前功尽弃,就一直忍着疼抢修……”⑦一路前行,一路巡查。在最后一处点位,官兵们正在进行光纤热熔作业时,突然,熔接机意外关机。“气温太低,设备自动关机了。”经过检查,赵飞弄清了关机原因,可天寒路险,抢修车上不来,身边又没有取暖设备,怎么办?赵飞二话没说,把熔接机裹进怀里,用体温将设备焐热。十几分钟后,设备成功重启!⑧高兴之余,赵飞开始思索: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有没有更快、更高效的解决办法?⑨巡线中遇到的难题,是赵飞学习钻研的动力。虽然已是光缆专业的“技术大拿”,但他从未停止学习研究。“工作需要什么,他就努力学习什么。赵班长是年轻官兵的榜样。”三连指导员杜顺介绍,赵飞编写的《光缆专业等级晋升题库》,前不久已通过上级单位验收,下一步将全面推广。⑩深山密林中,繁星悄悄布满夜幕。执行完所有点位巡查任务的巡线兵们收拾行装,踏雪返营……(本报记者:孔鹏鹏通讯员:陈世锋张倩晓彤)19.这是一篇新闻通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通讯的主要内容。(2分)20.如何理解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然而,官兵口中的“硬汉”也有柔情的一面——21.请简析选文第⑧段的作用。(3分)22.选文第⑥段和第⑨段分别引用中士阳建和三连指导员杜顺的话,各有什么作用?(4分)四、写作(50分)23.从下列两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1)作家毕淑敏说: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你是否用心体会过幸福呢?请以“哦,我就在幸福里”为题,写一篇文章。(2)缘分,通常指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发生的某种关系的可能性。请以“我与_______的缘分”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答案2024.10一、积累与运用(17分)1.(2分)C2.(2分)A3.(2分)B4.(5分)(1)(2分)A(2)(3分)毛泽东(1分)/勤于工作(吃苦耐劳)/意志坚强(志向高远)(各1分)5.(6分)(1)山山唯落晖(2)几处早莺争暖树(3)猛浪若奔(4)山随平野尽(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二、古诗文阅读(17分)6.(3分)B7.(3分)C8.(5分)(1)(2分)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2)(3分)使人眼花缭乱,坐和站都不能稳,怀疑自己的身体将要被水一起冲走。9.(2分)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10.(4分)(1)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4)对大好河山的热爱(每空1分)【乙】壬寅年,我游天台山的石梁。石梁长二丈,宽三尺左右,像大鳌的脊背横跨在山腰,石梁的下面空阔。瀑布从华顶山流下,(直落)平流重叠为四层,到这里合为一处,像千万匹马结成队伍,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