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测与假设(3)制定打算与设计试验(4)进展试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沟通与合作。

其次章运动的世界

一、机械运动(动与静)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转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根本单位:m

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根本单位:s

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登记单位④屡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精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缘由: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选用周密的测量工具;改良测量方法;屡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3.6km/h

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计算。

6、测量速度的方法:(1)依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3)速度仪

第三章声的世界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传播速度v固>v液>v气(v空气=340m/s)。

二、乐音的特性

1、乐音的特性(3个)

①响度:A、定义:响度指声音的强弱。

B、响度打算于物体振动的振幅,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②音调:A、定义:音调指声音的凹凸。

B、音调打算于物体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③音色;A、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B、音色打算于发声体的材料、构造等。

2、噪声防止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三、超声与次声

1、超声

(1)定义:频率高于20220HZ的声波叫超声。(2)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破裂”力量强。

(3)应用:用于医学、工业、军事等。(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超声雷达)

2、次声

(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2)特点:频率低、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破坏力强。(3)应用:预防自然灾难,军事探测等。

(4)危害:有很大的破坏力,要防止次生的产生,远离次声源

第四章多彩的光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

(2)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

2、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3)光速:真空中是3×108m/s。(4)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空气。

3、光的反射

(1)根本概念:一点指:入射点;二角指反射角、入射角;三线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分类(1)镜面反射(2)漫反射

(4)光路的可逆性:发生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二、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

①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②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应用:①、成像(穿衣镜)②、转变光路(潜望镜)。

(2)球面镜

(一)凹面镜①、光学性质:对光有会集作用;②、应用:太阳灶。

(二)凸面镜①、光学性质:对光有发散作用;②、应用:汽车后视镜。

三、光的折射

1、发生折射的条件:光从一种透亮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亮介质。

2、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发觉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转变而转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透亮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或其他透亮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空气中角都大)

4、发生折射时间路可逆的。

5、折射现象:池水看起来变浅、海市蜃楼等。

四、光的色散

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三基色:红、绿、蓝。

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4、颜色

(1)透亮体的颜色打算于物体透过的色光。(透亮物体让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汲取)。

(2)不透亮体的颜色打算于物体反射的色光。(有色不通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一样的光,汲取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汲取全部的光)。

五、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凸透镜:对光有会集作用。

2、相关概念:①主光轴②焦点(F)③光心(O)④焦距(f)

3、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异侧焦点;

②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转变;

③经过凸透镜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

6、凸透镜成像

(1)原理:光的折射。

(2)成像规律:

①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②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两倍焦距处。

③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位于两倍焦距以外。

④当物距等焦距时,不成像;

⑤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六、奇妙的眼睛

1、眼睛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

①特点:看不清远出物体。

②矫正:利用凹透镜来矫正。

(2)远视眼(老花眼)

①特点:看不清近出物体。

②矫正:利用凸透镜来矫正

(3)眼镜的度数=100/f(f以米作为单位)

3、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显微镜

①构造:目镜、物镜。

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般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5、望远镜

①构造:目镜、物镜。

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般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6、照相机

①构造:镜头、光圈、快门、胶片。

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7、投影仪

①构造:凸透镜、平面镜、屏幕。

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根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外形、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4、单位换算: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5、能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6、知道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及托盘天平的各局部的名称和作用。

二、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1、天平的使用

(1)使用天平常,应将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归零,调平。

(3)左物右码。

(4)读数:物品质量=砝码质量+称量标尺示数值。

(5)取放砝码必需用镊子夹取。不能超过量程。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1)要会选择量程不同量筒,提高测量准确度。

(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同一水平面。

三、物质的密度

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3、单位换算:1g/cm3=103kg/m3

4、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

5、记住水的密度。

6、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状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

7、会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第六章熟识而生疏的力

一、力(F)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作用的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

二、力的描述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

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

三、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条件:①物体相互接触②必需发生形变

2、弹簧测力计

(1)用途: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等。

(3)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4)使用方法

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校零;

④测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方向全都,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⑤读书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垂直。

四、重力(G)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

①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②计算公式:G=mg

(2)方向:竖直向下

(3)作用点(重心)

①质量匀称规章的物体重心在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