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_第1页
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_第2页
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_第3页
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_第4页
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正确行使诉讼权利10.1当事人依法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宪法原则。科学精神:结合具体案例,明确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了解上诉权的内容、行使方式和条件。法治意识:掌握法律援助的获得方式、适用范围与申请程序,理解国家设立的意义。公共参与:结合日常生活实例,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援助的特别规定。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一、诉讼权利面面观1、保障诉讼权利: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①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②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办理任何案件均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响。(即:司法机关要平等保障所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在诉讼领域的体现。→公民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基础是相同的。起诉和应诉的权利,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申请回避...,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提交证据...,进行辩论...,上诉权等。案例分析:陈某与李某两人因房屋买卖合同发生纠纷,双方最终走上了法庭。

因为自己的法律知识有限,李某委托表弟为诉讼代理人。在法庭审理时,陈某了解到负责审理案件的主审法官与李某的母亲是好朋友,因此申请主审法官回避。案件经过审理,最终裁定陈某继续履行合同的约定。陈某对此表示不服,但这时他正好有一桩生意要做便匆忙到外地去了。半个月后,陈某回到房屋所在地想再次请求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此案时,才发现判决已生效,他追悔莫及。

材料涉及到当事人的哪些诉讼权利?上诉的权利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申请回避的权利(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①原因/适用情形(必要性):当事人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注意:1.有、可以委托≠必须委托,当事人也可以自己行使辩护权或诉讼权2.诉讼代理以产生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

a法定代理:当事人为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诉讼

b委托代理: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诉讼②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2、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实体性权利是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利,如民法规定的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程序性权利是指程序法所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权、申请回避权等。一、公民的诉讼权利③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1、陈某与李某两人因房屋买卖合同发生纠纷,双方最终走上了法庭。因为自己的法律知识有限,李某委托表弟为诉讼代理人。2、小张16周岁,涉嫌偷盗、抢劫,被提起公诉。小张父母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其诉讼。3、某造纸厂产生的污水排入李某承包的鱼塘,给李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李某委托辩护人将造纸厂诉至法院请求判决排除妨碍并赔偿损失。4、村民王某不满区政府给予的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遂将区政府诉至法院,请朋友张律师作为辩护人。巩固1:他们有没有正确行使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注意4: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2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可委托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举荐的人、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自己行使辩护权,还可以委托1-2人作为辩护人,可以委托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巩固2:2014年2月1日,7岁的小学生张林放学回家,经过邻居王健家门口的时候,被从王健家窜出的一条恶犬咬伤。张林的父母马上带其去医院治疗,一共花去医疗费3000元。张林的父母要求王健支付这笔费用,遭到王健的拒绝。张林的父母准备到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

张林的父母是否可以提出诉讼?如果可以,其诉讼地位如何?

张林的父母可以提起损害赔偿诉讼。

在本案中,原告应当是受害者张林,其父母是张林的法定代理人。

依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定代理人是依法律规定取得代理权,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人进行诉讼的人。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张林只有7岁,属于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其父母是他的监护人。所以应当由他的父母作为他的法定代理人提出诉讼。

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

1.被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的被代理人是无、限制行为能力人。

诉讼代理人的被代理人对行为能力没有限制。

2.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广泛,如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亲友等。

3.权限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约束(很多权利可以自己独立行使,如申请回避权、上诉权等)。诉讼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由被代理人进行授权,受被代理人的意思约束。知识拓展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一、诉讼权利面面观✬2、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②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A、含义:依据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B、意义: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C、具体适用人员及情形:a.在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上述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b.在刑事诉讼中,除上述情形外,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应当依法回避。注意:A、回避的主体不包括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证人等。

B、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C、诉讼活动的回避方式包括自行回避、申请回避、指令回避。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一、诉讼权利面面观✬2、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③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A、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B、上诉自由: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C、注意: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时提起,一审裁判就会生效,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上诉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次日起开始计算。上诉期限判决裁定民事诉讼15日10日行政诉讼刑事诉讼10日5日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是: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它作出的裁判是终审,不得上诉或抗诉。死刑案件只有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后,二审关于死刑的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

判决是对案件实体问题的判定,影响的是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如离婚、合同是否有效、所定罪名及所判的刑罚、民事侵权与否的认定、赔偿数额的确定等。

裁定一般是对案件程序问题做出的决定,影响的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如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撤销原判等。

裁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而判决必须采取书面形式。知识拓展巩固2:他们有没有正确行使上诉的权利?1、陈某与李某的合同纠纷案件经过法院审理,最终裁定陈某继续履行合同的约定。陈某对此表示不服,但这时他正好有一桩生意要做便匆忙到外地去了。半个月后,陈某回到房屋所在地请求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此案时,法院告知判决已生效,拒绝了他的请求。陈某认为他享有上诉权,法院不该剥夺他的这个权利。2、潘某犯故意杀人罪成立,被法院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潘某及其家属对一审判决不服,认为量刑过重,提起上诉,马上要求依法改判,降低刑期。3、小强在幼儿园将小朋友晨晨打伤,晨晨的家长将小强告上法院,进行上诉。

√××二、寻求法律援助2、法律援助制度的含义和内容:(1)含义: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2)内容: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1、法律援助制度设立的必要性:

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知识拓展】1.法律援助的三个专业实施主体是: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

2.法律援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3.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对缴纳诉讼费用有困难的当事人,依其申请,同意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相关链接】:《法律援助条例》是我国首部法律援助行政法规。该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二、寻求法律援助3、法律援助的获得方式与适用范围:

①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A.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B.涉及维护英烈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

②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

注意:在刑事诉讼中,法律援助可通过申请和指定辩护两种方式获得。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的情形: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c.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二、寻求法律援助3、法律援助的获得方式与适用范围:

①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

②在刑事诉讼活动中:

③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

4、法律援助的申请程序与要求:

程序: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

要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判断1:法律援助是法院的责任,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法治而建立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判断2:国家设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任何公民都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判断3: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熟悉法律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有权获得法律援助机构的法律援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