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B.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蔗糖不能进入细胞C.实验曲线图推测出萝卜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比甘油载体数量少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2.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某些方式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在A、B、C三图中,靶细胞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信号分子B.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C.细胞膜上有信息接受功能的物质很可能为糖蛋白D.细胞间都是通过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3.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美的三位科学家,理由是他们发现了“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这些研究对于许多疾病来说至关重要,例如,在肿瘤中,氧气调节机制被用来刺激血管的形成和重塑代谢,以有效地增殖癌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相同C.血管的形成与细胞分化有关,该过程通常不会产生新的蛋白质D.通过调节氧感知机制,可用于癌症等疾病的治疗4.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选用35S、32P分别标记该病毒如蛋白质和核酸B.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C.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D.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境适应,种群基因频率将不发生改变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可导致某大肠杆菌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生物多样性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密切相关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B.肝细胞具有识别胰岛素的特异性受体C.线粒体是硝化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细胞核是所有活细胞具有的结构7.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移植的器官未存活主要是因为作为外来异物被抗体攻击B.使用环孢霉素A植皮存活率高可能是因为该药物抑制了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C.移植的器官不能完全存活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移植的器官未存活的机理与自身免疫病的产生机理相同8.(10分)研究发现四环素类抗生素有与细菌核糖体结合能力强。对人类副作用小等优点,结合下图分析,说法错误的是()A.若a过程出现差错,必然引起蛋白质结构改变B.四环素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抗菌效果C.c过程需要逆转录酶,e过程需要RNA复制酶D.四环素可能对细菌的a、b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二、非选择题9.(10分)下表表示某湖泊中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V”表示存在捕食关系)。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被食者捕食者绿藻螺螄水草鯽鱼轮虫螺螄√√鯽鱼√√√√轮虫√(1)此生态系统中鲫鱼属于第三营养级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_条,在该食物网中占有营养级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2)该食物网中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有______。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螄全部死亡,则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____________。(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1/5来自轮虫,1/5来自螺蛳,1/5来自水草,2/5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1kg需消耗绿色植物____________kg。(4)可以增加该湖泊生态系统中放养鱼的种类,如草鱼、鱅鱼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该生态系统_______的复杂性,从而加快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的速率。(5)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投入鸡粪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向湖泊中少量投入适量的鸡粪不会对该湖泊生态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10.(14分)图示pIJ732是一种常用质粒,其中tsr为硫链丝菌素(一种抗生素)抗性基因;mel为黑色素合成基因,其表达能使白色的链霉菌菌落变成黑色菌落;而限制酶SacⅠ、SphⅠ,BglⅠ在pIJ732上分别只有一处识别序列。回答下列问题。表1pIJ732pZHZ8BglⅡ1.7kb2.7kb表2固体培养基中硫链丝菌素浓度(μg/mL)312113不含质粒的链霉菌生长状况+++++++++--“+”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可以识别双链DNA中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_______的断裂,切割形成的末端有_______两种。(2)以SacⅠ和SphⅠ切取的目的基因置换质粒PIJ732上长度为3.4kb的SacⅠ/sphⅠ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ZHZ8。上述两种质粒的限制酶酶切片段长度见表1。由此判断目的基因的片段长度为_____kb,判定目的基因中含有一个BglⅡ切割位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导入目的基因时,首先用______处理链霉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质粒pZHZ8溶于________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以促进链霉菌完成______过程。(4)不含质粒的链霉菌在含硫链丝菌素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状况如表2所示。若要筛选导入pzHZ8的链霉菌细胞,所需硫链丝菌素浓度至少应在______μg/mL以上,挑选成功导入pZHZ8的链霉菌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果蝇(2N=8)卷翅基因A是2号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因为果蝇有_________优点因此常用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至少答2点)。(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3)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d,DD和Dd不影响翅型,dd决定新性状翅型。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12.假设某植物的果皮颜色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使果皮呈红色,基因a使果皮呈绿色,基因B能使同时携带A、a基因的个体果皮呈粉色,而对其他相关基因型的性状表现无影响。现让红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所得F1全部表现为粉色果皮,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6∶6∶4。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控制该植物果皮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让F2中所有粉色果皮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红色果皮植株的概率为___________(3)现仅以F2中红色果皮植株为材料,如何通过实验分辨出两种杂合红色果皮植株?___________。(简要写出区分过程)(4)研究者将题述亲本引种到环境不同的异地重复杂交实验,结果发现F1全部表现为红色果皮,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果皮∶粉色果皮∶绿色果皮=10∶2∶4。经检测植株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果皮颜色出现差异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分析图示,在清水中,萝卜条长度先稍微变长一点,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吸收了少量的水;在甘油溶液、葡萄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变长,最后保持原来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甘油(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细胞吸水复原;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蔗糖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大小保持不变。【详解】A、对照组中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相对较小,所以细胞体积增大较小,A正确;B、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当溶质分子不能被细胞吸收(或进入细胞)时(如蔗糖),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而当溶质分子能够被吸收时(不论是主动吸收如KNO3还是被动吸收如甘油),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B正确;C、甘油为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所以细胞膜上没有运输甘油的载体蛋白,C错误;D、蔗糖组只失去水分,所以细胞液浓度变大,甘油组和葡萄糖组由于都吸收了溶质进入细胞,所以细胞液浓度也变大了,D正确。故选C。2、D【解析】

A、A、B、C三图中,靶细胞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信号分子,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B正确;

C、细胞膜上的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C正确;

D、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形式有三种类型,一是通过化学物质,二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三是通过胞间连丝,所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都是通过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D。3、D【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同时合成少量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合成少量ATP,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合成大量ATP,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详解】A、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A错误;B、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氧气和[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错误;C、血管的形成与细胞分化有关,该过程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会产生新的蛋白质,C错误;D、根据题意,氧气调节机制可被用来刺激血管形成和重塑代谢,以有效地增殖癌细胞,因此人们可以干预癌细胞的氧调节机制,进行癌症的治疗,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运输方式、有氧呼吸过程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识记所学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4、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病毒核酸的类型是DNA还是RNA,因此应该分别标记DNA和RNA特有的碱基,即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尿嘧啶和胸腺嘧啶,A错误;由于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因此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B正确;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C正确;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D正确。5、A【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解】A、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因此若环境适应,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改变,A错误;B、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人为条件下大肠杆菌也可发生)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正确;C、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正确;D、共同进化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生物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D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B【解析】

1、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搭建起的骨架网络结构,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而且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2、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细胞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有多种功能不同的细胞器。【详解】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搭建起的骨架网络结构,A错误;B、胰岛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肝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胰岛素的特异性受体,B正确;C、硝化细菌为原核细胞,无线粒体,C错误;D、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并非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7、B【解析】

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细胞免疫与免疫排斥反应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对甲、乙两组小鼠处理的异同”这一解题的切入点,分析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详解】A、移植的器官未存活主要是因为作为外来异物被效应T细胞攻击,A错误;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比乙组小鼠出现的时间晚,外源供皮存活的时间长,说明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进而说明环孢霉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C、移植的器官被免疫排斥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C错误;D、移植的器官未存活的机理与自身免疫病的产生机理不同,D错误。故选B。8、A【解析】

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是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RNA流向RNA和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详解】A、DNA复制中发生差错会导致基因突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不一定改变,A错误;B、四环素类抗生素与细菌胞内核糖体结合能力强,对蛋白质的合成会有抑制作用,B正确;C、c过程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e过程为RNA复制,需要RNA复制酶的催化,C正确;D、四环素类抗生素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力强,因而影响了酶的合成,而a、b过程都需要大量的酶参与才能发生,所以对其也会有一定的影响,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3鲫鱼螺螄和鲫鱼、轮虫和鲫鱼降低46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

分析表格:根据表中信息可写出5条食物链,即绿藻→螺蛳→鲫鱼、绿藻→鲫鱼、绿藻→轮虫→鲫鱼、水草→螺蛳→鲫鱼、水草→鲫鱼。【详解】(1)鲫鱼属于第三营养级的食物链有绿藻→螺蛳→鲫鱼、绿藻→轮虫→鲫鱼、水草→螺蛳→鲫鱼3条,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螺蛳和轮虫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占有营养级最多的生物是鲫鱼,有第二和第三营养级。(2)螺蛳和鲫鱼都捕食水草和绿藻,同时鲫鱼捕食螺蛳,所以二者有竞争和捕食关系;生态系统物种种类越多,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所以螺螄全部死亡,生物种类减少,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3)鲫鱼的食物有1/5来自轮虫。1/5来自螺蛳。1/5来自水草,2/5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1kg需消耗绿色植物为1/5÷10%÷10%+1/5÷10%÷10%+1/5÷10%+2/5÷10%=46Kg。(4)增加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种类,可以增加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性,加快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的速率。(5)少量投入适量的鸡粪不会对该湖泊生态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能根据表中关系准确判断食物链的条数;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及传递效率,并能进行相关计算。10、磷酸二酯键黏性末端和平末端4.4pIJ732上的原有BglⅡ位点被目的基因置换得到的环状pZH28,仍能被BglⅡ切割成一条线段Ca2+缓冲液转化4根据导入pIJ732的链霉菌菌落呈黑色、导入pZHZ8的链霉菌菌落呈白色的特点,通过观察菌落的颜色进行挑选【解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基因工程的相关操作,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为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作用于识别序列的磷酸二酯键,切割完以后可能会产生黏性末端或者是平末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常常使用Ca2+使得受体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详解】(4)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作用于其所识别序列中剪切位点的磷酸二酯键,不同的限制酶可以获得不同的末端,主要分为黏性末端和平末端;(2)由题干可知,质粒PIJ732上具有长度为3.4kb的SacⅠ/sphⅠ片段,使用SacⅠ和SphⅠ切取质粒会多置换下3.4kb的片段,而BglⅡ在原质粒和重组质粒上的切割片段相差4.3kb,介于BglⅡ的识别位点位于SacⅠ和SphⅠ之间,所以推测目的基因的片段长度应该为4.3+3.4=4.4kb;在表格中可以反应出重组质粒可以被BglⅡ限制酶切割,切割后称为一条线段,但原有质粒上的相关片段已经被SacⅠ和SphⅠ置换为目的基因,因此推测目的基因中也含有4个BglⅡ切割位点;(3)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之前,需要将受体细胞用Ca2+处理使得受体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然后重组质粒要溶解到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融合;从而促进链霉菌完成转化的过程;(4)根据图中的表格可知,要想对重组的链霉菌细胞进行筛选,应该满足不含质粒的链霉菌无法生长的要求,因此所需硫链丝菌素浓度至少应在4μg/mL以上;在该质粒上存在一个mel基因,其表达的产物会使得白色的链霉菌菌落变成黑色菌落,所以导入pIJ732的链霉菌菌落呈黑色,而重组质粒pZHZ8在构建的时候破坏了mel基因,所以该重组质粒导入到链霉菌后菌落呈白色,后通过观察菌落的颜色进行挑选。【点睛】该题的难点在于基因表达载体的建构,由于切割位点及相对应的限制酶较多,所以准确分析目的基因及质粒的长度和结构就对学生有一个综合性的考察。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则需要在理解以上重组质粒的构建过程的基础上分析标记基因的应用情况。11、假说-演绎法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生长周期短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100%不变卷翅:野生型:新生性状=8:3:1卷翅:野生型=2:1【解析】

根据图示中基因型为AaBb的果蝇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由于A和b连锁,a和B连锁,再加之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所以亲本AaBb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互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有三种:AAbb、AaBb和aaBB,比例为1:2:1(不考虑致死情况)。同理分析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三对基因产生配子的情况以及产生后代的情况。【详解】(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硏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果蝇有常用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是因为其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生长周期短、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优点。(2)A纯合致死,因为Ab、aB连锁,故只能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因为A与B纯合致死,后代全为杂合子,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不变。(3)如果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待检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两者杂交所得F1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1:1,F1中卷翅果蝇产生的配子AbD:abD:abd=2:1:1,A纯合致死,故随机交配产生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新性状=8∶3:1。如果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待检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两者杂交所得F1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F1中卷翅果蝇随机交配,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DD(致死):AabbDD:aabbDD=1:2:1,所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2:1。【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12、AABB×aabb或AAbb×aaBB遵循1/3先让F2中红色果皮植株自交,根据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可区分出基因型为Aabb的杂合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