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昌宁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一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骨架或支架”的说法,正确的是()A.多糖、蛋白质和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2.如图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恒温动物B.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C.甲、乙都是变温动物D.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3.甲、乙两图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分别是()A.衰退型、增长型 B.增长型、衰退型C.稳定型、衰退型 D.稳定型、增长型4.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动物的节律性受下丘脑的调控C.反射弧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D.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脑神经组成5.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维持内环境稳态或损伤的细胞和识别监视清除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A.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B.防御功能、第一道防线C.防御功能、第二道防线 D.防御功能、第三道防线6.某自然生态系统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量的数据(数值单位是100万kJ)如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相对值3.5612.8010.300.48226.50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所有种群同化量的总和B.碳在甲、乙、丙、丁、戊各种群间循环流动C.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4%D.人类向该生态系统中排放的Pb(铅)在戊体内的含量最高7.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的8.(10分)某科技小组用水平放置的燕麦幼苗做重力引起的向性运动实验,图1为燕麦幼苗放置的初始状态,图2为实验结果,甲、乙为远地侧或近地侧的生长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根处,甲为远地侧,IAA含量低于乙(近地侧)B.在芽处,甲为近地侧,IAA含量高于乙(远地侧)C.0-20min内,IAA的运输方式没有极性运输D.若实验前除去芽的尖端,芽处不会出现图2实验结果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列是关于酶促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请回答下面问题:①取3支试管标为A、B、C,各加入等量的一定浓度H2O2溶液,放入38℃恒温水浴锅中保温。②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B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C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20%新鲜肝脏研磨液(所加试剂均经过38℃恒温水浴保温)。③观察各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1)酶对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___称为酶活性。(2)上述实验可以探究酶具有_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__特性。(3)实验开始后,B、C组产生气泡速率比A组快,但一段时间后三组都没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实验过程中,B、C组产生气泡的速率都非常快。为使实验结果的差异更明显,重复实验时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其余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产生气泡最快的一组是__________组,这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具体如下图。分析图解并回答相关问题:(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血浆中的葡萄糖是重要的供能物质。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与氧气进入红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血细胞中的白细胞具有防御功能,根据功能可确定图中d细胞是________,f细胞是________。(4)为了探究血浆pH维持的机制,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为材料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加入25mL实验材料→测pH并记录→滴加5mL0.1mol/LHCl、摇匀→测pH并记录→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实验开始时三种材料的pH都应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每组实验结束时均应冲洗烧杯,再进行下一组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某农场为防治鼠害做了一些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组成,并以体重作为划分田鼠年龄的标准,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下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10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31(1)甲组研究人员选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的田鼠种群密度,是因为田鼠的_________。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2)甲组认为若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90g的个体,乙组认为这样做不正确,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控制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乙组图示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2.完成下列有关草原上种群的问题:(1)种群密度是种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影响______________,性别比例影响___________,进而影响种群密度。(2)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上风滚草种群密度时,要根据风滚草的分布状况和地段形状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___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调查草原某种兔子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法,调查结果往往会偏大,请写出导致结果偏大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1、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网状结构。2、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4、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生物大分子以碳链骨架,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和核酸,核苷酸不属于生物大分子,A错误;B、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正确;C、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错误;D、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D错误。故选B。2、B【解析】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在较寒冷的环境中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来氧化有机物,释放能量,维持体温;而变温动物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代谢较慢,需氧较少。【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恒温动物体温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当外界温度低时,为了维持正常体温,需增加耗氧量,而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降低体温下降,需要消耗的氧气量减少。所以图中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故选B。3、B【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详解】图甲中幼年个体数多,老年个体数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使得种群密度增加,表示增长型;图乙中幼年个体数少,老年个体数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使得种群密度减少,表示衰退型,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4、B【解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详解】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错误;B、下丘脑是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B正确;C、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错误;D、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5、A【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2)免疫自稳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3)免疫监视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BCD错误,A正确。故选A。6、C【解析】结合题干所给信息,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结合图表可知该生态系统由两条食物链组成,这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戊→乙→甲→丁和戊→丙→甲→丁。据此对选项进行解答。【详解】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B、碳在甲、乙、丙、丁、戊各种群间单向流动,碳在生产者戊和无机环境间循环流动,B错误;C、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56/(12.80+10.30)≈15.4%,C正确;D、丁的营养级最高,因此人类向该生态系统中排放的Pb(铅)在丁体内的含量最高,D错误。故选C。7、B【解析】1、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等细胞外液组成;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A错误;B、内化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C、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内环境有影响,但不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C错误;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恒定不变,D错误。故选B。8、C【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极性运输就是将物质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运送到形态学下端。【详解】A、在水平放置的燕麦根处,生长素表现为两重性,所以甲为远地侧,IAA含量低于乙(近地侧)生长快,A正确;B、在水平放置的燕麦芽处,生长素表现为促进生长的作用,甲为近地侧,IAA含量高于乙(远地侧),生长快,B正确;C、0-20min内,IAA的运输方式有极性运输,但是还没有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在近地侧与远地侧分布均匀,其伸长长度相等,C错误;D、生长素是由尖端产生的,若实验前除去芽的尖端,则不能产生生长素,芽处不会出现图2实验结果,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1).催化效率(2).催化(3).高效性(4).过氧化氢被分解完,不再产生O2(5).减少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用量(降低过氧化氢浓度)(6).B(7).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解析】据题意分析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加入试剂的种类,是否加入蒸馏水、FeCl3溶液、肝脏研磨液,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且酶具有高效性。【详解】(1)酶活性是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2)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B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C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20%新鲜肝脏研磨液,AC组对比,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BC组对比,可以证明酶具有高效性。(3)实验开始后,B、C组产生气泡的速率比A组快,但一段时间后都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物质已消耗完,不会再产生气体,故原因是过氧化氢被分解完。(4)若实验过程中,B、C组产生气泡的速率都非常快。为使实验结果的差异更明显,重复实验时可采取的方法是减少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用量或降低过氧化氢浓度,使反应速率减慢。(5)如果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其余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产生气泡最快的一组是B组,因为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80℃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甚至是失活。【点睛】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10、(1).无机盐、蛋白质含量(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4).吞噬细胞(5).T淋巴细胞(6).获得实验初始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pH比较(7).避免前面实验结束时溶液的pH对后面的实验影响【解析】人体的血浆中含有多种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激素、抗体等,其中葡萄糖能够为机体的多种生命活动供能;其中的血浆蛋白和无机盐可以维持血浆渗透压;血浆pH的稳定与HC03一、H3PO4-等离子有关;吞噬细胞能够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因此,图中a表示葡萄糖,b表示蛋白质和无机盐,c表示缓冲物质,d表示吞噬细胞,e表示B细胞,f表示T细胞。【详解】(1)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血浆蛋白等物质的含量是影响血浆浓度的主要因素,因此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这些物质的含量有关。(2)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此外还有肾上腺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氧气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两种方式的主要区别是协助扩散主要载体蛋白的协助。(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d表示吞噬细胞,f表示T细胞。(4)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pH维持的机制,因变量是三种溶液的pH变化,因此实验开始时三种材料的pH都应测量,目的是获得实验初始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pH比较;为了避免前面实验结束时溶液的pH对后面的实验影响,在每组实验结束时均应冲洗烧杯,再进行下一组实验。【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血液的主要成分及,弄清楚血浆中相关物质和相关细胞的功能,并结合图形分析和判断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或细胞的名称。11、(1)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②.稳定型③.出生率和死亡率(2)①.捕杀体重大于90g的田鼠,会导致种群的年龄结构部变为增长型,导致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种群数量易恢复②.降低田鼠的环境容纳量(K值)(3)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分析曲线图,与曲线Ⅱ相比,曲线I体现树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田鼠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为猛禽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猛禽的密度会更大,捕食更多田鼠。【小问1详解】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种群密度的方法可采用标记重捕法;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根据表格中数据,幼龄鼠的数量为32+57+102+72+61=324只,中龄鼠的数量为71+79+68+102-320只,老龄鼠的数量为112+85+95+31=323只,各个年龄段数量差不多,说明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小问2详解】若捕杀体重大于90g的田鼠,中龄鼠和幼龄鼠的种内斗争减弱,会导致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使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出生率升高,种群数量易恢复;控制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都是为了增加环境阻力,淘汰更多的田鼠,其目的是降低环境容纳量。【小问3详解】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