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4/0B/wKhkGWcb4K2ABAmuAAJ_cZHLhCU029.jpg)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4/0B/wKhkGWcb4K2ABAmuAAJ_cZHLhCU0292.jpg)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4/0B/wKhkGWcb4K2ABAmuAAJ_cZHLhCU0293.jpg)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4/0B/wKhkGWcb4K2ABAmuAAJ_cZHLhCU0294.jpg)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14/0B/wKhkGWcb4K2ABAmuAAJ_cZHLhCU02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关于疫苗及疫苗接种对人群的影响,正确的是()A.疫苗的保护时效主要取决于机体接种后产生的浆细胞数量B.广泛接种疫苗对个体可获得暂时性免疫,对群体影响不大C.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机体能长效抵抗各种流感病毒的侵染D.初次接种后,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二次接种可增强预防效果2.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不会引发哮喘B.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C.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D.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释放来治疗哮喘3.向装有5mL体积分数为3%H2O2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容器中O2浓度,得到如图中曲线a(实线)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a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H2O2分解速率呈现由快转慢直到停止的特点B.在t1时,向容器中再加入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可以得到曲线b所示结果C.在t1时,向容器中再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FeCl3溶液,可以得到曲线c所示结果D.在t2时,向容器中再加入5mL3%H2O2溶液,可以得到曲线d所示结果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浓度、体内温度、尿液浓度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中的每种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随血液流到全身D.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5.下图表示某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在箭头处给予一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的可以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感受器和效应器不在同一处B.若e处连接的肌肉收缩,则所给刺激必须有一定强度且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C.若在a处连一电流表,e处连接肌肉,则通过适宜强度的刺激可确定兴奋的双向传导D.刺激点膜外电流的方向和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图中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6.为促进某自然保护区的恢复,人工投入了较多的有机物质。为了解该自然保护区生物的生存情况,科研机构对各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能量类型生物类型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甲未被利用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生产者12102562933868-初级消费者25288564156192次级消费者63231191968三级消费者18C10-12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B.流入该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为5.267×106KJ/(m2·a)C.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的数值为3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7.科研人员分别在1~5时间段内以不同方式刺激图1中字母A、B、C对应的轴突末梢,通过微电极记录得到图2所示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轴突末梢C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抑制性递质B.输入胞体的3个突触传递的效应是叠加后输出的C.时间段4中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是钠离子外流导致D.1~3时间段未形成动作电位的原因是刺激未达到阈值8.(10分)水稻根系产生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并影响根系生长的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方面,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作用相抗衡B.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变化体现了负反馈的调节机制C.抑制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活性会破坏组织中的激素平衡D.若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发生突变,则植物根系的生长一定会被抑制二、非选择题9.(10分)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甲、乙、丙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该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生物小组将该植物幼苗栽种于25℃环境中,测得结果如表1所示,注: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回答下列问题:光照强度(lx)010015030015003000O2释放速率(μmol·m-2·s-1)-50381010(1)图中,甲过程发生的具体场所是_____,乙过程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CO2在丙中的转移途径是_____。(2)据表分析,当光照强度为1500lx时,该植物的O2产生速率是_____(μmol·m-2·s-1),超过该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3)若将温度由25℃提高到30℃,该植物的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光照强度)将会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0.(14分)以下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各代表激素。(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___________的分泌均会增加(答字母符号),b激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2)大量失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_________________,相关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d__________(答名称)增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3)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答调节方式)。11.(14分)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甲图中a、b、c、d代表四种激素;乙图表示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的示意图;丙图是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示意图,A、B代表结构,C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调节过程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__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调节相关生命活动。(2)人进入寒冷环境时,甲图中激素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会增加,其中激素___________(填字母)作用于机体细胞促进代谢,使机体产热量增加。激素b、c的产生会促进激素a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a含量的增多,会抑制激素b、c的合成和分泌,以上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调节。(3)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发生变化,会改变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促使A合成、分泌物质[C]___________,经[B]___________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同时,引起___________兴奋,产生口渴感觉,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12.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正常雌雄比例1:1,其染色体上的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其中A、a控制正常翅和小翅,b纯合时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但在雄果蝇中没有性转变效应。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群正常翅雌果蝇与一群可育雄果蝇自由交配,F1的性别比例为(♀:♂)为1:3,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请回答下列问题:(1)F1中的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_,若雌果蝇不出现性转变效应,F1中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为__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出控制果蝇正常翅和小翅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2)若仅考虑B、b基因,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若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__。(3)考虑两对等位基因,则亲代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机体后可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疫苗的保护时效主要取决于机体接种后产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的数量,A错误;B、广泛接种疫苗对个体可获得暂时性免疫,接种人群较广时可达到群体免疫效果,B错误;C、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由于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故机体不能长效抵抗各种流感病毒的侵染,C错误;D、初次接种后,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二次接种可激发机体的二次免疫,增加抗体和记忆细胞数目,从而增强预防效果,D正确。故选D。2、A【解析】过敏反应:(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解】A、由分析可知,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不会引发哮喘,A正确;B、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B错误;C、哮喘属于过敏反应,是免疫过当引起的,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C错误;D、临床治疗哮喘应该是抑制过敏介质释放,D错误。故选A。3、C【解析】曲线a中随着时间的推移,H2O2分解速率呈现由快转慢直到停止的特点,A正确;在t1时,向容器中再加入肝脏研磨液,增加了酶的数量,所以增加了反应速率,但没有改变反应底物的量,最终生成的O2浓度不变,得到曲线b所示结果,B正确;在t1时,由于没加油高效性,所以向容器中再加入FeCl3溶液几乎不改变反应速率,同时也没有改变反应底物的量,最终生成的O2浓度不变,所以反应曲线几乎不变,不可能得到曲线c所示结果,C错误;在t2时,向容器中再加入H2O2溶液,增加了反应底物的量,导致最终生成的O2浓度增加,得到曲线d所示结果,D正确。【点睛】本题以曲线图的形式考查酶的作用特点:高效性,且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解题的关键是以a曲线为对照,分情况分析答题。4、C【解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尿液不属于内环境,因此尿液浓度的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稳态,A错误;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人体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以及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B错误;C、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随血液流到全身,C正确;D、稳态是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故选C。5、D【解析】突触包括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吐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向右。【详解】A、膝跳反射由两个神经元构成,而题干中是三个神经元,故不能表示膝跳反射,A错误;B、刺激c处引起肌肉收缩,因为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能称之为反射,所以也就没必要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但需要一定强度刺激,B错误;C、刺激c处,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所以不能确定兴奋的双向传导,C错误;D、膜外电流的方向和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刺激c点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D正确。故选D。6、C【解析】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详解】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非结构,A错误;B、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总能量+输入的有机物能量=1210+256+2933+868+192+68+12=5.539×106KJ/(m2·a),B错误;C、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三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C,C=19+12-18-10=3,C正确;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级营养同化量×100%=156/(868+192)×100%=14.72%,D错误。故选C。7、C【解析】突触类型一般有两种:轴突→树突、轴突→细胞体,分析图1可知,图中含有3个突触结构,图1中轴突A、B分别与树突形成兴奋性突触,轴突C与细胞体形成抑制性突触。【详解】A、据题意可知,在图2中,刺激C点时,没有出现动作电位,因此推测轴突末梢C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抑制性递质,A正确;B、分析图2可知,与实验1相比,实验2缩短连续刺激轴突A的时间,第二次刺激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出现了叠加效应,说明后者产生了时间上的总和效应,与实验1相比,实验3第二次刺激为AB的同时刺激(实验1第二次为A的单独刺激),第二次刺激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更小(实验1中前后两次刺激的突触后膜膜电位相差不大),说明后者产生了空间上的总和效应,由此可知,输入胞体的3个突触传递的效应是叠加后输出的,B正确;C、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时间段4中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是钠离子内流导致的,C错误;D、据图2可知,实验4说明多个膜电位在时间与空间的总和作用下,使得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达到并超过阈值,膜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产生动作电位引起兴奋,说明1~3时间段未形成动作电位的原因是刺激未达到阈值,D正确。故选C。8、D【解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生产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五大类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在植物生发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机体生命活动。3、分析图示可知,根尖细胞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含量上升可促进根系生长,根尖细胞产生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会抑制根系生长,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均会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合成,而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可降解细胞分裂素,从而使其含量下降,进而解除细胞分裂素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详解】A、据题图分析,生长素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生长,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抑制根系生长,两者在调节植物根系生长方面具有拮抗作用,A正确;B、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增多又可以使细胞分裂素降解增加,使细胞分裂素含量减少,这种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B正确;C、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若抑制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活性,则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从而打破组织中的激素平衡,C正确;D、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发生突变,因不确定其突变方向,所以植物根系的生长不一定会被抑制,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或基粒)②.线粒体基质③.CO2→C3→有机物(C6H12O6)(2)①.15②.环境中的CO2浓度低(供应不足),暗反应受限,故光合速率不再增加(3)降低【解析】分析题图:过程甲在吸收光的条件下,消耗水,产生氧气和ATP、NADPH,所以甲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过程丙消耗二氧化碳和过程甲提供的ATP、NADPH,产生葡萄糖,所以过程丙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过程乙消耗氧气和葡萄糖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表示的是有氧呼吸。【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甲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发生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丙为暗反应过程,乙为有氧呼吸过程,产生CO2的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暗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因此CO2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有机物(CH2O)【小问2详解】叶绿体产生的O2速率是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氧气的释放塑料)+呼吸速率,即15μmol·m-2·s-1。达到光饱和后,光照不再是限制因素,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暗反应受限,进一步推出受限原因是环境CO2供应不足。【小问3详解】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C,将温度提高到30°C则偏离了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光合速率下降,光饱和点降低。【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物质转化以及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的理解掌握以及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正确分析图形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答题。10、(1)①.a、b、c②.促甲状腺激素(2)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②.抗利尿激素③.肾小管和集合管(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解析】1.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方式为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小问1详解】当受到寒冷,机体散热量增加,为了维持体温的平衡,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机体会增加产热以达到与增加的散热量相当的水平,此时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图中的c的分泌会增加,从而促进组织细胞的代谢水平,根据甲状腺激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可知,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c的分泌均会增加(答字母符号),激素b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小问2详解】大量失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此时下丘脑的水盐平衡中枢兴奋,支配相关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该激素通过垂体后叶释放出来,随着体液传送到达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部位,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从而维持了渗透压平衡。【小问3详解】结合分析可知,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点睛】熟知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的过程和相关的环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抗利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1)下丘脑(2)①.a、b、c、d②.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③.负反馈##反馈(3)①.抗利尿激素②.垂体③.大脑皮层【解析】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为,饮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当机体受寒冷刺激时,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相关神经传入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同时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促进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立毛肌收缩减少散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中b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为促甲状腺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d为肾上腺素。图丙中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B为垂体,C为抗利尿激素。【小问1详解】人在寒冷环境中,当受到寒冷刺徼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调节相关生命活动,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人进入寒冷环境时,下丘脑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垂体细胞合成并分泌c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a甲状腺激素;另一方面下丘脑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分泌d肾上腺素增加,即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图甲中的a、b、c、d四种种激素的分泌量都会有所增加,其中a甲状腺激素和d肾上腺素会促进细胞代谢,使机体产热量增加。图中激素b、c的产生会促进激素a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a含量的增多,会抑制激素b、c的合成和分泌,即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保障机体內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促使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分泌C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经过B垂体释放出来,随体液的传送到达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部位,并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表面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同时,下丘脑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产生口渴感觉,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点睛】熟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水盐平衡调节以及体温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图中各个字母的含义以及相应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2、(1)①.50%②.7:1:6:2③.X(2)①.Bb、bb②.11:5(3)bXA:bXa:bY=1:1:2【解析】由题意知,一群正常翅雌果蝇和一群雄果蝇杂交,子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由于正常翅和小翅在子代雌雄个体中的性状分离比不同,因此果蝇的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所以B/b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根据子代果蝇的性别比例是(♀:♂)1:3,果蝇基因型为bb时,会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所以子代雌果蝇中,说明1/2反转形成雄果蝇,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性个体是B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bb。又因为F1中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判断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能源储能项目落户保障合同
- 厨具设备购销合同(31篇)
- 教学工作总结英语2024(32篇)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业务提升合作谅解协议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公司合作项目协议书
- 2025年产品创新与生产协作协议
- 2025年农村医疗人员定向就业协议
- 2025年大数据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远程医疗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物业公司行政人事部职责
- 模具检测知识培训
- 医疗健康行业保密免责协议书
- 2025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主要知识点
- 第一课走进人工智能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正式版)HG∕T 21633-2024 玻璃钢管和管件选用规定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课件
- SMT车间温湿度点检记录表
- 罩极电机检验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