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章_第1页
心理学导论章_第2页
心理学导论章_第3页
心理学导论章_第4页
心理学导论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导论

第1—4章梳理步骤1.回顾框架,理清思路。课上首先一起非常简单地回顾每个章节的框架,但大家要在课下看完每章后,根据我们给出的框架或自己又整理过的框架一遍遍记忆,印在心中。2.给出大题考点,讲解大致答题要点。3.抓细节,做选择题。说明每个选择题背后所涉及的考点。4.讲解书本,区分一级和二级考点。一级考点是非常重要的常考点,是必须掌握了解背诵的。二级考点不是常考点,但大家还是要有所了解并理解。第一章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学科发展框架回顾框架回顾大题考点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研究方法、评价)弄不清楚,可列表格。流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优点缺点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把意识认为三元素……内省法摆脱哲学羁绊……脱离实际,割裂整体……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大题考点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定义、评价/优缺点等等。)笔记补充1.相关法的评价。优点:揭示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更进一步推断因果关系做了准备。缺点:(1)相关研究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其所选用相关研究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2)相关研究法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2.实验法的评价。优点:(1)有助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2)允许人们对实验救过进行反复验证,便于研究之间的对比。(3)数量化指标明确,方便接下去的计算。大题考点缺点:(1)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2)容易产生主试效应,研究者的期待和态度会对实验产生影响。(3)被试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影响实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3.测验法的评价。优点:(1)简便省力,易于实行。(2)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量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3)所得结果的量化度高。(4)有常模比较,便于对照。缺点:(1)间接测量,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测心理,如果样本不准,则效度低。(2)受经验和文化影响。(3)对施测者要求高,具备专业知识和测量技能,熟悉测量手册。(4)测量成绩只表明结果,不能反应过程。4.调查法。调查法是以大家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大题考点使用调查法时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避免抽样偏差;被试的反应会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调查法的评价:优点:运用起来比较容易,收集数据比较快,马上能获得大量样本。缺点:(1)处于回收率与调查者态度等问题,不够严谨。(2)不能揭示因果关系。(3)受研究者主观性影响较大。调查法可以分为问卷法和晤谈法。问卷法是采用事先拟定的问题,由被试按问题的回答来搜集相关资料,以此来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问卷法的评价:优点:同时向许多人收集同类问题的资料,较节省人力物力。缺点:(1)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2)调查者可能不具有代表性。(3)调查者可能不认真作答,是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大题考点晤谈法是通过面试方式搜集资料来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晤谈法的评价:优点:(1)不需要特殊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进行和掌握。(2)允许访谈者以尽可能接近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想法。缺点:(1)访谈对象有限。(2)被试易受主观和客观影响,而影响资料的真实性。比如受到访谈者表达能力的限制;为了取悦调查者,报告不正确的经历。(3)获取足够的资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选择题1.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的是()A.马斯洛B.冯特C.弗洛伊德D.华生2.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外显行为B.意识流C.直接经验D.潜意识3.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A.生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物理学4.被誉为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三势力的是()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认知主义5.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和原因的方法是()A.调查法B.个案法C.测量D.观察法

选择题6.某研究人员为了调查品牌饮料的认可度,在商场随机采访正在采购该饮料的买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个案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7.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A.管理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工程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一级考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选择题)2.科学心理学的发展3.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章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框架回顾框架回顾大题考点简要介绍割裂脑实验,并简述该实验的研究结果。研究者:斯佩里研究对象:癫痫病人(胼胝体被切断,胼胝体:连接左右半球,在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实验过程:实验者通过向被试大脑的左右半球呈现刺激,让被试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在被试的左视野呈现“螺母”一词,此时“螺母”信息传达至大脑右半球,此时让被试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时,被试无法表达,但当让被试用左手将看到的东西从桌子上挑选出来时,被试能够准确挑出“螺母”。研究结果:该实验证明了正常人的左脑是言语优势半球,在言语、阅读、书写、数字运算、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大脑左半球起主要作用;在形状知觉、空间知觉、情绪、音乐、节奏感、艺术等方面,大脑右半球起主要作用。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同时也被称为“生命中枢”的是()A.小脑B.桥脑C.延髓D.网状结构2.在一场车祸中,某幼儿头部受伤,醒来后发现其认知能力严重下降,推测该幼儿是大脑皮层的哪个部位受到重创()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3.神经系统最小的单位是()A.突触B.轴突C.神经元D.细胞体4.当你的手不小心被针扎的时候,手会立刻缩回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是()A.脊髓B.大脑C.丘脑D.小脑5.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A.下丘脑B.丘脑C.海马D.边缘系统一级考点在本章中相对来说的一级考点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周围神经系统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稍重要一些;中枢神经系统中,脑这一块儿的内容稍重要一些)。2.大脑皮层的区域和功能3.大脑皮层下脑结构及其功能第三章第三章条件反射和学习框架回顾框架回顾大题考点1.比较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别。(学习指导P33)答: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都属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1)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众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它是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定义(2)无条件反射的神经联系是固定的。条件反射的神经联系是暂时的。——神经联系(3)无条件反射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实现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脑的高级技能之一。——部位(4)无条件反射具有刻板性,会制约有机体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条件反射是灵活的、概括的,可以随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意义大题考点2.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先答是什么,再答相同,再答不同)3.什么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观察学习的过程?提出者;定义;了解实验;影响因素:被观察榜样的特征、观察者的特征、奖赏的结果;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选择题1.下列行为属于“学习”的是()A.幼儿言语学习时,在陌生人面前就某个“词”正确发音B.因喝酒兴奋而产生工作效率的提高C.某运动员吃了兴奋剂之后,百米赛跑成绩显著提高D.婴儿在一周岁左右有了独立走路的行为2.戒毒片通过呈现出吸毒者令人厌恶的形象,来宣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属于心理学的什么原理()A.观察学习B.经典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3.把一颗酸梅子放进嘴里,就会流唾液,这属于()“望梅止渴”现象属于________系统的活动“谈梅生津”现象属于________系统的活动选择题4.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而塑造行为的关键是()A.试误B.顿悟C.强化D.模仿5.提出“认知地图”概念的是哪位心理学家()6.黑猩猩取香蕉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学说()7.蕴含“身教重于言传”思想的学习理论是()A.社会学习理论B.人本学习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联结学习理论一级考点1.学习的含义和特征2.反射类型(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3.经典条件反射(定义、提出者、实验、基本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了解即可)4.操作条件反射(定义、提出者、相关实验、基本规律)5.学习理论(以观察学习理论为重。顿悟学习和目的行为学习知道提出者,所做的相关实验,理解一下就可)第四章第四章意识和意识状态框架回顾框架回顾框架回顾大题考点1.简述睡眠的几个阶段(4+1个阶段。脑波变化、呈现的状态、持续时间)2.什么是注意,注意的种类有哪些?(定义、两个特性;种类包括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3.引起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4.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因素?5.注意的品质有哪些?(已考)6.影响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的因素?大题考点7.简述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有哪些?(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后期选择论、多阶段选择理论——提出人物,主要观点、实验)补充:多阶段选择理论(学习指导P53)答: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后期的注意选择理论共同的基本假设是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一特定阶段。针对这一假设,约翰斯顿和海因兹提出了注意的多阶段选择理论。他们认为,注意的选择过程可发生在不同加工阶段,其主要假设有:一是在进行选择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二是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注意多阶段选择理论使注意选择过程变得有弹性,它特别强调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所带来的难题,是一个比较灵活的注意认知加工模型。大题考点8.简述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认知资源理论、认知资源能量分配、双加工理论——提出人物,主要观点、生活例子)补充:注意的认知双加工理论(学习指导P55)答:注意的认知双加工理论是由谢夫林等人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他们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加工两种。自动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是自动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一定的刺激引发,发生较快,也不会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以改变。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注意分配现象。例如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同时做几件事,如一边唱歌一边洗衣服,或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电视,一边骑车一边欣赏街景。在同时进行的两项或多项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活动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唱歌或嗑瓜子),不需要注意的参与,也不需要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认知活动上。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的加工。如初次学习一种动作技能时,如用筷子夹菜需要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当经过不断练习,以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时,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认知资源了。

选择题1.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逐渐()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先减少D.不变2.“聚精会神”属于注意的什么特性()A.指向性B.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广度3.上课时,学生正在专心听讲,突然教室外面传来嘈杂声,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朝窗外张望,这属于()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4.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A.α波B.β波C.δ波D.θ波5.把手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