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全球环境治理考核试卷_第1页
生态保护与全球环境治理考核试卷_第2页
生态保护与全球环境治理考核试卷_第3页
生态保护与全球环境治理考核试卷_第4页
生态保护与全球环境治理考核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保护与全球环境治理考核试卷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生态保护?()

A.大规模开发森林资源

B.提倡绿色出行

C.大量排放工业废水

D.增加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2.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提高各国经济利益

B.降低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C.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D.加剧资源枯竭

3.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4.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主要负责全球环境治理?()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

5.以下哪项行为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A.滥捕滥猎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滥伐森林

D.大量使用农药

6.下列哪个城市实施了严格的机动车限行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

A.伦敦

B.纽约

C.东京

D.北京

7.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A.减少森林面积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增加煤炭消费

D.减少植被覆盖率

8.以下哪个国家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

A.美国

B.中国

C.印度

D.俄罗斯

9.以下哪种污染属于跨境污染?()

A.噪音污染

B.土壤污染

C.大气污染

D.水体污染

10.以下哪个地区被誉为“地球之肺”?()

A.雨林

B.草原

C.沙漠

D.海洋

11.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保护臭氧层?()

A.使用氟利昂

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砍伐森林

D.限制含氯氟烃的使用

12.以下哪个城市因其成功的生态保护措施而被誉为“世界花园城市”?()

A.新加坡

B.温哥华

C.香港

D.东京

13.以下哪个国际公约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生物多样性公约》

C.《世界遗产公约》

D.《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14.以下哪种动物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志性物种?()

A.大熊猫

B.金丝猴

C.鲨鱼

D.鹦鹉

15.以下哪个国家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A.澳大利亚

B.加拿大

C.俄罗斯

D.巴西

16.以下哪种行为会导致土地沙化?()

A.退耕还林

B.过度放牧

C.植树造林

D.节约用水

17.以下哪个地区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A.欧盟

B.非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美洲国家组织

18.以下哪种做法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A.大量使用地下水

B.节约用水

C.污水直接排放

D.任意开采河流水源

19.以下哪个城市因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而受到赞誉?()

A.纽约

B.上海

C.哥本哈根

D.孟买

20.以下哪个组织发布了《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C.世界银行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行为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A.滥捕滥猎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滥伐森林

D.环境污染

2.以下哪些属于清洁能源?()

A.太阳能

B.风能

C.煤炭

D.核能

3.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发展公共交通

C.增加私家车使用

D.减少森林面积

4.以下哪些国际公约与环境保护相关?()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生物多样性公约》

C.《世界遗产公约》

D.《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5.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

A.过度放牧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林

D.水资源过度开发

6.以下哪些城市实施了严格的环保政策?()

A.北京

B.上海

C.伦敦

D.纽约

7.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水资源?()

A.节约用水

B.污水处理

C.任意开采河流水源

D.水资源合理调配

8.以下哪些国家参与了《巴黎协定》?()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印度

9.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

A.减少工业排放

B.提倡绿色出行

C.增加煤炭消费

D.减少植被覆盖率

10.以下哪些地区面临生态危机?()

A.雨林

B.草原

C.沙漠

D.极地

11.以下哪些动物受到全球环境治理的关注?()

A.大熊猫

B.亚洲象

C.鲨鱼

D.金丝猴

12.以下哪些组织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C.世界银行

D.世界卫生组织

13.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海洋污染?()

A.工业废水排放

B.生活污水排放

C.船舶油污泄漏

D.海洋资源过度开发

14.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A.绿色建筑

B.低碳交通

C.增加城市人口密度

D.合理规划城市空间

15.以下哪些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

A.德国

B.法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16.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

A.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

B.提倡垃圾分类

C.增加塑料袋生产

D.使用可降解材料

17.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严格打击非法捕猎

C.减少栖息地破坏

D.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18.以下哪些原因导致森林减少?()

A.滥伐森林

B.农业扩张

C.城市化进程

D.气候变化

19.以下哪些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巴西

20.以下哪些组织发布了关于环境问题的报告?()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国际能源署

C.世界自然基金会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___多样性。

2.《__________协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一个重要协议。

3.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位于__________,被称为“地球之肺”。

4.__________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5.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6.__________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7.__________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8.__________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9.__________是保护臭氧层的重要国际公约。

10.__________是减少塑料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森林砍伐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

2.煤炭、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3.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塑料袋可以随意丢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5.建设核电站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6.城市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7.全球环境治理只需要发达国家参与即可。()

8.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9.过度放牧不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10.垃圾分类回收对环境保护没有实际意义。()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阐述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至少三种应对措施。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请描述我国在生态保护和全球环境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4.针对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一套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并说明其预期效果。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B

5.B

6.D

7.B

8.B

9.D

10.A

11.D

12.A

13.A

14.A

15.A

16.B

17.A

18.A

19.C

20.A

二、多选题

1.ACD

2.AB

3.AB

4.ABC

5.AD

6.ABCD

7.AB

8.ABCD

9.AB

10.ABCD

11.ABCD

12.ABC

13.ABC

14.AB

15.ABCD

16.AB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

三、填空题

1.生态系统

2.巴黎

3.亚马逊雨林

4.二氧化碳

5.自然保护区

6.空气质量指数

7.太阳能

8.PM2.5

9.蒙特利尔

10.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主观题(参考)

1.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失衡等。应对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