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卑权重”的原则。这种做法()A.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限制B.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C.有效杜绝官僚机构的腐败D.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解析:据材料中“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位卑权重”等信息可得出以监察机关、御史中丞的低官位,但具有重权,利于皇帝对官员的限制,故A项正确;虽然位低,但是权重,不存在阻碍监察职能的发挥,故B项解除;材料中没有对“腐败”问题进行阐释,故C项解除;材料中没有对地方势力膨胀的状况进行阐释,故D项解除。答案:A2.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说明()A.秦朝郡县制减弱了中心集权B.中心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唐朝安史之乱导致藩镇林立D.西汉郡国并行制达到了目的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地方官由皇帝任免,“有叛人而无叛吏”,避开了地方割据的局面重演;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力力威逼中心集权,出现“有叛国而无叛郡”;唐玄宗时期设立节度使,出现藩镇割据,出现“有叛将而无叛州”的局面,上述反叛中,地方各郡县、各州以及地方官员都没有参加,反映了中心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故B项正确。答案:B
3.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A.减弱了门下省审议权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C.肯定程度上减弱皇权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解析:材料体现了唐朝三省六部制的集体决策,有利于削减决策失误,故选B项;门下省的审议权并没有减弱,解除A项;三省分工体现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皇权,解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尚书省执行权,解除D项。答案:B4.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别(官员实际担当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心集权B.提高行政效率C.分散官员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解析:依据题干材料“重复设官”“官职分别”,结合所学可知,官职重复和分别,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有利于加强专制君权,故D项正确。答案:D5.汉初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赀选”等。“任子”是沿袭周朝以来的“世卿世禄制”“赀选”是指入选者要拥有肯定资财为入选资格,“军功”则要在战场上立军功。汉初的选官制度()A.阻断了阶层流淌 B.简洁导致人才匮乏C.因循秦朝的旧制 D.标记官僚政治形成解析:从材料“汉初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赀选’等”,以及“任子”“赀选”“军功”的标准,可知汉初选拔人才都是有肯定限制条件的,不利于广泛选拔人才,故选B项;“任子”“赀选”的标准有利于贵族统治阶层,但“军功”的限制很小,也能使下层民众通过在斗争立功而做官,故不完全是阻断了阶层流淌,解除A项;秦朝主要是实行军功授爵,不能体现出汉初的选官制度沿袭秦朝,解除C项;秦朝实行郡县制标记着官僚政治形成,解除D项。答案:B6.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B.中心集权国家起先出现C.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D.官僚政治制度渐渐形成解析:材料信息中的第三级演进是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的结果,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故选C项;A、B两项出现在第一级演进完成之时;D项出现在其次级演进时期。答案:C7.下图为一部史学著作的部分书目,据此推断,该著作是()前言……………第一章国家机构的核心——皇帝…………第一节大位、大权、大政…………………其次节强化皇权的措施…………………第三节皇权在国家机制中的运行………其次章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禁直机构……第一节三公三孤…………其次节内阁………………第三节中书舍人…………第四节尚宝司……………第五节六科………………第六节翰林院……………第七节詹事府……………第三章分理国家政务的行政机构…………A.《唐代政治史略稿》 B.《蒙元政治制度述略》C.《明代国家机构探讨》 D.《雍正时期的中心官制》解析:唐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为三省六部,题干中并未提到三省,故A项错误;元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为中书省,题干中并未提到中书省,故B项错误;明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为内阁,题干中提到内阁,故C项正确;清代雍正时期起先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和政务的机构为军机处,题干中并未提到军机处,故D项错误。答案:C8.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由此可见,明代监察制度()A.利于政治风清气正 B.防止了官员的腐败C.起先形成独立体系 D.推动人才选拔公正解析:“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南北更调,定为常例”这些规定有利于形成清廉的风气,故A项正确;在封建君主专制之下,无法完全防止官员的腐败,故B项错误;“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可见在此之前已经有独立的监察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人才选拔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A9.明朝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加之又具有票拟权,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事实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这一变更反映出()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内阁已经取代六部的权力C.内阁权力不受制约D.君权受到内阁制约解析:明废丞相后一部分相权流向六部,内阁凭借皇帝的信任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表明内阁权力本质上源于皇帝,内阁地位的上升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A项;内阁已经取代六部说法不实,解除B项;内阁的权力来自皇帝,六部与内阁也常常争权,解除C项;内阁对皇帝不会形成制约,解除D项。答案:A10.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干脆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干脆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变更()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强化了对地方的限制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解析:材料并未反映官僚的腐败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中心对地方官吏的管理,不能体现出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皇帝对地方的管理由总督、巡抚到地方的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干脆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说明加强了对官员的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故D项错误。答案:C11.从康熙帝起先,官员将奏折密封可干脆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只有百余官员有密奏权,雍正时扩大到1200余人。这反映了清朝()A.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B.中心对地方的限制加强C.对官员的监察和限制加强D.中心到地方行政机构完善解析:据材料“康熙时只有百余官员有密奏权,雍正时扩大到1200余人”可知,清朝时期封建君主对地方的监控和管理日益细密和严苛,这必定有利于专制皇权的进一步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地方的权力调整,而且这些官员也未必都是地方的封疆大吏,故B项错误;密奏是一种隐私的奏报方式,并不等同监察机构,故C项错误;密奏权的推行,并不利于而且也不等于地方行政机构的完善,故D项错误。答案:A12.明清中心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持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许有加。其缘由是它有利于()A.限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B.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D.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解析:A项是明清中心集权制度阻碍社会进步的表现,故解除;明清中心集权制度实现了中心对地方的有效限制,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B项正确;明清中心集权制度维护小农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没有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故C项错误;明清中心集权制度加强对人们的思想限制,社会环境并不宽松良好,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皇城密逻者遍布京师,街头巷尾、公卿府第,一举一动皆被监视。宋神宗时,皇城逻者依据告人不轨的匿名信,侦查牵连百余家,神宗命开封知府“亟治之”。宋太宗曾命官探“潜察远方事”。宋朝惯例,大臣出访,必有皇城刺事卒二人随行,“察其举措”,遇有密告,不辨真伪,即被处置。宋真宗,“告贾人有为契丹间谍者,捕系皇城司按劾”。——据《邵氏见闻录》《宋史》等材料二厂卫是中国明代各种直属皇帝的侦讯机构的总称,包括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明成祖设立的东厂、明宪宗设立的西厂、明武宗时设立的内行厂。锦衣卫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主管皇帝侍卫、展列仪仗、传递皇帝吩咐以及职掌廷杖等事项;锦衣卫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巡查缉捕”的职能,负责“侦缉刑事,执掌廷杖”,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但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东厂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气,并有权将监视结果干脆向皇帝汇报。明武宗时,司礼监太监刘瑾因与他们有冲突,又另设内行厂,自成系统,权势居东、西厂之上,用刑尤为酷烈。原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升官发财,舍命地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据《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1)依据材料一,归纳宋朝皇城司(逻者)的主要职责。(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侦讯机构的特点。(3)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的相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遍布京师,街头巷尾、公卿府第,一举一动皆被监视”“告人不轨的匿名信”“潜察远方事”“宋朝惯例,大臣出访,必有皇城刺事卒二人随行”“告贾人有为契丹间谍者,捕系皇城司按劾”概括其职能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二的相关信息,从体系、职能和根本目的等角度分析其特点。第(3)问,从监察的目的和趋势的角度谈相识即可。答案:(1)主要职责:侦查政治案件;监督官员行为;监视出访使臣;维护社会治安;反间谍活动。(2)特点:机构体系化;职能多样化,刑侦、司法一体;宦官参政,与官员相互制约;独立于司法机构之外,干脆对皇帝负责。(3)相识:监察权力与封建皇权紧密相连,封建监察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监察,设立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皇权,只对皇帝负责。总体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减弱,监察机构正是适应这一趋势而不断强化。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心最高机关,依旧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安排,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洁: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干脆吩咐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足够。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指责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阅历教训上指责滥用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指责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干脆指挥六部、百司政务,事实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庆2024元旦联欢晚会闭幕词(3篇)
-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记忆绕口令地理学习更轻松
- 设备购买合同范本示范
- 诚信广告自律保证书
- 详勘地质项目投标
- 语文大专论述习作考核卷
- 语文课引发的大学教育反思
- 负责到底的爱情保证
- 睑板腺囊肿的手术护理
- 高端私人会所策划方案
- 集团公司关于规范经商办企行为的暂行规定
- 第18课《善待同学》教学设计
- PBL项目化学习教学课件
- 高温灼烫伤害培训课件
- 中国走进高铁时代
- 高三政治讲评课
- 沙滩文化艺术节活动策划
- 徐州质子重离子可行性方案
- Unit1Greatexplorations第1课时Reading课件牛津深圳版(广州沈阳通用)九年级英语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