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与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物理实验与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物理实验与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物理实验与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物理实验与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实验与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TOC\o"1-2"\h\u700第1章实验室安全与基本规范 5218901.1实验室安全规则 5164341.1.1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合适的实验服装,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服、防护眼镜、实验帽和手套,保证个人安全。 556431.1.2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潜在风险。 5220101.1.3严禁在实验室饮食、吸烟、乱丢垃圾,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 520901.1.4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动用他人实验设备、仪器和试剂。 5144121.1.5在实验过程中,严禁嬉戏打闹,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保证实验安全。 5158111.1.6使用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 5281571.1.7实验室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5217271.1.8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消防器材有效。 5197661.2基本实验操作规范 5251311.2.1准备工作 5231811.2.2实验操作 5307421.2.3实验结束 617951第2章通用物理实验仪器使用 6307282.1电表的使用与校准 677872.1.1使用方法 616272.1.2校准方法 6202082.2示波器的操作与维护 6324972.2.1操作方法 6289002.2.2维护方法 7306172.3秒表与频率计的使用 7262382.3.1秒表的使用 717122.3.2频率计的使用 715781第3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7306143.1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7320043.1.1仪器误差:由于实验仪器的精度、灵敏度及稳定性不足导致的误差。 891953.1.2环境误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8222253.1.3方法误差:由于实验方法或操作过程不完善导致的误差。 881253.1.4人为误差:实验者在操作过程中因技能、经验不足或主观判断等原因产生的误差。 8222243.1.5系统误差:在多次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861483.1.6随机误差:在多次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无规律地变化。 834093.1.7粗大误差:由于实验操作失误或其他偶然因素导致的明显偏离真实值的误差。 8322883.2数据处理方法 818523.2.1观察数据:检查数据是否完整、合理,排除粗大误差。 8123493.2.2数据筛选:对异常数据进行取舍,可使用格拉布斯准则等方法。 890683.2.3数据平均:计算多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以减小随机误差。 835173.2.4数据拟合: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最佳拟合方程。 861123.2.5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882243.3有效数字与数据修约 8198633.3.1有效数字位数: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测量仪器的精度相匹配。 810243.3.2数据修约:根据有效数字位数对数据进行修约,可使用四舍五入等方法。 8122943.3.3修约规则:在进行加减运算时,结果的小数点后保留位数应与参与运算数据的小数点后最少位数相同;在进行乘除运算时,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参与运算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 8233263.3.4注意事项:避免在运算过程中过度修约,导致有效数字位数减少。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保持足够的有效数字位数,直至最终结果。 913710第4章力学实验 960264.1质量测量 9205744.1.1实验目的 9126624.1.2实验原理 9132194.1.3实验器材 992654.1.4实验步骤 9304524.1.5注意事项 9134004.2弹簧常数测定 9128864.2.1实验目的 9205524.2.2实验原理 9162224.2.3实验器材 1095464.2.4实验步骤 10287114.2.5注意事项 1059204.3滑动摩擦系数的测定 10213064.3.1实验目的 10299004.3.2实验原理 1050324.3.3实验器材 10237584.3.4实验步骤 10160884.3.5注意事项 105175第5章热学实验 10178785.1比热容的测定 11284635.1.1实验目的 11323075.1.2实验原理 1179155.1.3实验器材 11180895.1.4实验步骤 1161865.2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11220545.2.1实验目的 1178495.2.2实验原理 11122665.2.3实验器材 1195255.2.4实验步骤 11199325.3热传导系数的测定 12284785.3.1实验目的 12231095.3.2实验原理 1220755.3.3实验器材 12236895.3.4实验步骤 121378第6章电磁学实验 1263036.1电阻的测定 12299486.1.1实验目的 1280236.1.2实验器材 1273916.1.3实验步骤 12157866.1.4注意事项 1385976.2电容的测定 13111726.2.1实验目的 1345986.2.2实验器材 1381186.2.3实验步骤 1324976.2.4注意事项 13208426.3自感与互感的测定 13271346.3.1实验目的 1337866.3.2实验器材 13238726.3.3实验步骤 13250866.3.4注意事项 1420302第7章光学实验 14289157.1凸透镜焦距的测定 14314167.1.1实验目的 14202227.1.2实验原理 1411177.1.3实验器材 14309407.1.4实验步骤 1471617.1.5注意事项 14137007.2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1446487.2.1实验目的 14109117.2.2实验原理 1460217.2.3实验器材 15106567.2.4实验步骤 15137807.2.5注意事项 1589237.3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 15233767.3.1实验目的 15220227.3.2实验原理 15208857.3.3实验器材 15215117.3.4实验步骤 1512207.3.5注意事项 1517411第8章声学实验 16258068.1声速的测定 16117818.1.1实验目的 16148568.1.2实验原理 16245028.1.3实验器材 16203468.1.4实验步骤 16255948.2共鸣管与驻波实验 16103708.2.1实验目的 1631968.2.2实验原理 16258028.2.3实验器材 16175028.2.4实验步骤 17196118.3声强级与声压级的测定 17239808.3.1实验目的 1743678.3.2实验原理 17223518.3.3实验器材 17263068.3.4实验步骤 1718309第9章原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 1758519.1晶体衍射实验 17141239.1.1实验目的 17168199.1.2实验原理 17236529.1.3实验设备与材料 18100839.1.4实验步骤 18223659.1.5注意事项 18117699.2玻尔氢原子模型验证 18271949.2.1实验目的 18230809.2.2实验原理 18116399.2.3实验设备与材料 18221939.2.4实验步骤 1831349.2.5注意事项 18183919.3核磁共振实验 19288029.3.1实验目的 19213949.3.2实验原理 1912479.3.3实验设备与材料 19195659.3.4实验步骤 19252339.3.5注意事项 197210第10章现代物理实验技术 192969310.1光电效应实验 191347010.1.1实验目的 192268510.1.2实验器材 191649010.1.3实验步骤 191570410.2霍尔效应实验 192316010.2.1实验目的 202983610.2.2实验器材 20266110.2.3实验步骤 201312910.3超导磁悬浮实验 203002010.3.1实验目的 201781110.3.2实验器材 202798910.3.3实验步骤 202296010.4激光干涉实验 20836510.4.1实验目的 201708610.4.2实验器材 202607910.4.3实验步骤 20第1章实验室安全与基本规范1.1实验室安全规则1.1.1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合适的实验服装,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服、防护眼镜、实验帽和手套,保证个人安全。1.1.2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潜在风险。1.1.3严禁在实验室饮食、吸烟、乱丢垃圾,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1.1.4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动用他人实验设备、仪器和试剂。1.1.5在实验过程中,严禁嬉戏打闹,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保证实验安全。1.1.6使用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1.1.7实验室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1.1.8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消防器材有效。1.2基本实验操作规范1.2.1准备工作(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2)检查实验设备、仪器和试剂是否齐全、完好,如有问题,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3)根据实验要求,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试剂。1.2.2实验操作(1)遵循实验步骤,逐步进行实验操作。(2)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3)实验操作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设备、仪器。(4)使用电器设备时,应保证设备接地,防止触电。(5)实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立即停止实验,及时寻求帮助。1.2.3实验结束(1)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器材、试剂归位,保证实验室整洁。(2)关闭实验设备、仪器,切断电源,防止安全发生。(3)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4)如有剩余试剂,应根据实验室规定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5)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实验完成情况,反馈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2章通用物理实验仪器使用2.1电表的使用与校准2.1.1使用方法电表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仪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物理量。在使用电表之前,需保证电表工作正常。具体使用步骤如下:(1)检查电表外观,确认无损坏,连接导线无断裂。(2)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如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流、电阻等。(3)将电表的正负极与被测电路相应位置连接。(4)读取电表示数,注意保持视线与电表刻度线垂直。2.1.2校准方法为保证电表的准确性,需定期对电表进行校准。具体校准步骤如下:(1)使用标准电压源或电阻箱,连接电表。(2)将电表调至相应测量范围,读取电表示数。(3)与标准值进行比对,计算误差。(4)调整电表的调零旋钮,使示数为零或达到规定误差范围内。2.2示波器的操作与维护2.2.1操作方法示波器是观察电压波形和测量频率、周期等参数的重要仪器。正确操作示波器,有助于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1)开启示波器,预热1530分钟。(2)根据被测信号类型,选择合适的探头。(3)将探头与被测电路连接,调整探头衰减系数。(4)观察示波器屏幕,调整扫描速度、触发水平和触发方式,直至获得稳定的波形。(5)读取波形参数,如周期、频率、幅值等。2.2.2维护方法为保持示波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需定期进行维护。(1)保持示波器清洁,避免灰尘和液体进入。(2)使用完毕后,关闭示波器,切断电源。(3)定期检查探头,保证接触良好,无损坏。(4)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示波器。2.3秒表与频率计的使用2.3.1秒表的使用秒表用于测量时间间隔,具有启动、停止和复位等功能。(1)按下启动按钮,开始计时。(2)当事件发生时,按下停止按钮,读取时间间隔。(3)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测量。(4)按下复位按钮,将秒表清零,准备下一次测量。2.3.2频率计的使用频率计用于测量信号的频率,具有高精度、易操作等特点。(1)将频率计与被测信号连接。(2)打开频率计,预热一段时间。(3)调整频率计的测量范围,使示数稳定。(4)读取频率计显示的频率值。(5)使用完毕后,关闭频率计,切断电源。第3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3.1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测量误差是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其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3.1.1仪器误差:由于实验仪器的精度、灵敏度及稳定性不足导致的误差。3.1.2环境误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1.3方法误差:由于实验方法或操作过程不完善导致的误差。3.1.4人为误差:实验者在操作过程中因技能、经验不足或主观判断等原因产生的误差。测量误差按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3.1.5系统误差:在多次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3.1.6随机误差:在多次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无规律地变化。3.1.7粗大误差:由于实验操作失误或其他偶然因素导致的明显偏离真实值的误差。3.2数据处理方法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以下为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3.2.1观察数据:检查数据是否完整、合理,排除粗大误差。3.2.2数据筛选:对异常数据进行取舍,可使用格拉布斯准则等方法。3.2.3数据平均:计算多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以减小随机误差。3.2.4数据拟合: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最佳拟合方程。3.2.5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3有效数字与数据修约有效数字是表示测量结果精确程度的数字。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3.3.1有效数字位数: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测量仪器的精度相匹配。3.3.2数据修约:根据有效数字位数对数据进行修约,可使用四舍五入等方法。3.3.3修约规则:在进行加减运算时,结果的小数点后保留位数应与参与运算数据的小数点后最少位数相同;在进行乘除运算时,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参与运算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3.3.4注意事项:避免在运算过程中过度修约,导致有效数字位数减少。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保持足够的有效数字位数,直至最终结果。第4章力学实验4.1质量测量4.1.1实验目的通过质量测量实验,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习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4.1.2实验原理质量测量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即F=ma(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在实验中,通过比较待测物体与标准质量的质量关系,从而准确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4.1.3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镊子、待测物体。4.1.4实验步骤(1)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不平衡需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平衡。(2)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使用镊子将砝码依次放在天平的右盘,记录所加砝码的质量。(3)计算待测物体的质量,并与标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误差来源。4.1.5注意事项(1)使用天平时,避免振动和气流影响。(2)砝码需轻拿轻放,避免磨损和误差。(3)记录数据时,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4.2弹簧常数测定4.2.1实验目的通过弹簧常数测定实验,掌握弹簧常数测量方法,了解胡克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4.2.2实验原理胡克定律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力等于弹簧常数与形变量的乘积)。通过测量弹簧在不同形变量下的弹力,可求解弹簧常数。4.2.3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砝码。4.2.4实验步骤(1)将弹簧固定在支架上,测力计连接到弹簧下端。(2)在测力计上悬挂砝码,记录不同砝码质量下弹簧的形变量。(3)绘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曲线,求解弹簧常数。4.2.5注意事项(1)保证弹簧在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扭曲或损坏。(2)测量形变量时,要保证测力计与弹簧垂直。(3)数据记录要准确,避免误差。4.3滑动摩擦系数的测定4.3.1实验目的通过滑动摩擦系数的测定实验,掌握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了解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4.3.2实验原理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摩擦系数为摩擦力与正压力的比值。通过测量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滑动摩擦力,求解摩擦系数。4.3.3实验器材摩擦力计、滑块、水平面、砝码。4.3.4实验步骤(1)将滑块放在水平面上,摩擦力计固定在滑块上。(2)在滑块上施加不同质量的砝码,记录摩擦力计显示的摩擦力。(3)计算摩擦系数,分析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4.3.5注意事项(1)保证水平面光滑、平整,避免影响摩擦力测量结果。(2)施加砝码时,要保证滑块与水平面充分接触。(3)数据记录要精确,减小误差。第5章热学实验5.1比热容的测定5.1.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测定物质比热容的方法,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5.1.2实验原理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变化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本实验采用恒温水浴法,利用物体吸收或释放热量导致温度变化,通过测量温度变化及所需热量,计算比热容。5.1.3实验器材电子天平、恒温水浴、温度计、隔热容器、加热器、隔热手套等。5.1.4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检查设备是否正常。(2)测量并记录样品的质量。(3)将样品放入隔热容器,加入适量水,使水与样品充分接触。(4)将容器放入恒温水浴中,调节水浴温度至设定值。(5)记录样品与水的初始温度,打开加热器,加热样品至指定温度。(6)停止加热,记录样品与水的最终温度。(7)根据温度变化及加热时间,计算比热容。5.2热膨胀系数的测定5.2.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测定物质热膨胀系数的方法,了解热膨胀系数对实际应用的影响。5.2.2实验原理热膨胀系数是指物体在温度变化1摄氏度时,长度或体积变化的相对比例。本实验采用线性膨胀法,通过测量物体在温度变化下的长度变化,计算热膨胀系数。5.2.3实验器材热膨胀仪、温度控制器、位移传感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等。5.2.4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检查设备是否正常。(2)将样品固定在热膨胀仪上,调整位移传感器,使其与样品接触良好。(3)设置温度控制器,使样品温度以一定速率上升或下降。(4)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实时记录样品长度变化。(5)根据长度变化数据,计算热膨胀系数。5.3热传导系数的测定5.3.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测定物质热传导系数的方法,了解热传导系数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5.3.2实验原理热传导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在单位面积、单位温差下的热量传递。本实验采用热电偶法,通过测量物体两侧温差及热量传递,计算热传导系数。5.3.3实验器材热传导仪、热电偶、温度控制器、加热器、冷却器等。5.3.4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检查设备是否正常。(2)将样品放置在热传导仪上,将热电偶固定在样品两侧。(3)设置温度控制器,使样品两侧温度保持恒定温差。(4)记录样品两侧的初始温差,开启加热器,加热样品。(5)待温差稳定后,记录样品两侧的稳定温差。(6)根据温差及热量传递数据,计算热传导系数。第6章电磁学实验6.1电阻的测定6.1.1实验目的掌握电阻的测量原理及方法,了解电阻的温度特性,提高实验操作技能。6.1.2实验器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电源等。6.1.3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读数稳定。(3)分别测量不同电阻器的电阻值,记录数据。(4)改变温度,观察电阻值的变化,记录数据。6.1.4注意事项(1)测量电阻时,保证电路断开,避免短路。(2)电流表、电压表量程选择合适,避免过载。(3)温度变化对电阻值影响较大,注意控制实验条件。6.2电容的测定6.2.1实验目的掌握电容的测量原理及方法,了解电容器的性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6.2.2实验器材电容器、交流电源、电阻器、导线、电桥等。6.2.3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调整电桥平衡,记录电容器的电容值。(3)改变电容器电压,观察电容值的变化,记录数据。(4)换用不同电容器,重复上述步骤。6.2.4注意事项(1)避免电容器短路、漏电。(2)电桥平衡调节要细心,保证实验准确性。(3)电压变化对电容值有一定影响,注意观察。6.3自感与互感的测定6.3.1实验目的掌握自感与互感的测量原理及方法,了解电感元件的特性,提高实验操作技能。6.3.2实验器材自感线圈、互感线圈、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等。6.3.3实验步骤(1)自感测定:按电路图连接自感线圈,测量不同电流下的自感电动势,记录数据。(2)互感测定:按电路图连接互感线圈,测量原线圈与副线圈的电压、电流,计算互感系数。(3)改变自感、互感线圈的参数,观察自感电动势与互感系数的变化,记录数据。6.3.4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短路、过载。(2)测量自感电动势时,注意电路的开关操作。(3)计算互感系数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第7章光学实验7.1凸透镜焦距的测定7.1.1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利用自准法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7.1.2实验原理凸透镜能使平行光线汇聚于一点,该点称为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7.1.3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光源、刻度尺。7.1.4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保证透镜的光学面朝上。(2)打开光源,调整光源使光线平行。(3)移动光具座,使光线经过凸透镜,观察焦点位置。(4)使用刻度尺测量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7.1.5注意事项(1)保证光源光线尽量平行。(2)测量焦距时,要保证刻度尺与透镜光学面垂直。7.2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7.2.1实验目的掌握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了解光谱的基本特性。7.2.2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将白光分解成光谱的仪器,通过观察光谱可以研究光的波长、频率等特性。7.2.3实验器材分光计、光源、光屏、狭缝。7.2.4实验步骤(1)将分光计置于实验台上,调整分光计,使入射光垂直于反射镜。(2)打开光源,通过狭缝调节光强。(3)观察光屏上的光谱,调整分光计,使光谱达到最佳状态。(4)研究光谱的基本特性,如颜色、亮度等。7.2.5注意事项(1)调整分光计时,保证入射光垂直于反射镜。(2)通过狭缝调节光强时,避免光强过大或过小。7.3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7.3.1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了解光波的性质。7.3.2实验原理光的干涉是指光波相遇时相互加强或抵消的现象;光的衍射是指光波通过狭缝或绕过障碍物时发生弯曲的现象。7.3.3实验器材双缝干涉装置、单缝衍射装置、光源、光屏。7.3.4实验步骤(1)双缝干涉实验:调整双缝干涉装置,使两束光线通过双缝并在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2)观察干涉图样的特点,如明暗相间的条纹。(3)单缝衍射实验:调整单缝衍射装置,使光线通过单缝并在光屏上形成衍射图样。(4)观察衍射图样的特点,如亮度分布、条纹宽度等。7.3.5注意事项(1)调整干涉和衍射装置时,保证光线路径正确。(2)观察干涉和衍射图样时,避免光线直射眼睛。第8章声学实验8.1声速的测定8.1.1实验目的掌握测定声速的方法,理解声波传播的物理机制。8.1.2实验原理声速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声速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本实验采用共振法测定空气中声速。8.1.3实验器材音叉共鸣管长度计秒表8.1.4实验步骤(1)将音叉置于共鸣管一端,轻轻敲击音叉,观察共鸣管中出现的驻波。(2)调整共鸣管长度,使驻波最明显,记录此时共鸣管长度。(3)测量共鸣管内径,计算其等效长度。(4)根据共鸣频率公式f=(2n1)v/(4L)求出声速v。8.2共鸣管与驻波实验8.2.1实验目的研究共鸣管中驻波的形成,理解共鸣现象。8.2.2实验原理当声波在共鸣管中传播时,若声波的波长与共鸣管的长度相匹配,会出现共鸣现象。此时,在共鸣管中形成驻波。8.2.3实验器材音叉共鸣管橡皮膜细线刻度尺8.2.4实验步骤(1)将音叉固定在共鸣管一端,用细线将橡皮膜悬挂在共鸣管另一端。(2)轻轻敲击音叉,观察橡皮膜振动情况,调整共鸣管长度,使振动最明显。(3)测量共鸣管长度,记录此时音叉的频率。(4)改变共鸣管长度,重复上述步骤,观察不同长度下的共鸣现象。8.3声强级与声压级的测定8.3.1实验目的掌握声强级和声压级的测定方法,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8.3.2实验原理声强级和声压级是描述声音强度和压力的两个重要参数。本实验采用声级计测定声强级和声压级。8.3.3实验器材声级计喇叭消声室8.3.4实验步骤(1)将喇叭置于消声室内,连接声级计。(2)播放标准声源,调整声级计至适当位置,记录声强级和声压级。(3)改变声源强度,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不同声源强度下的声强级和声压级。(4)根据测量数据,分析声强级和声压级之间的关系。第9章原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9.1晶体衍射实验9.1.1实验目的掌握晶体衍射原理,了解晶体结构分析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晶体衍射现象。9.1.2实验原理晶体衍射是晶体中排列有序的原子对入射X射线或中子产生散射,形成衍射图样的现象。根据布拉格衍射定律,当入射波与晶体中原子层的间距满足一定条件时,发生衍射。9.1.3实验设备与材料X射线衍射仪(或中子衍射仪)、单晶样品、粉末样品、实验记录本等。9.1.4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保证晶体表面清洁、无损伤。(2)将样品放置在衍射仪上,调整样品台,使样品表面与入射束垂直。(3)开启衍射仪,调整入射束强度和衍射角度,观察衍射图样。(4)记录衍射峰的位置、强度等信息,用于分析晶体结构。9.1.5注意事项(1)操作衍射仪时,注意安全,避免辐射伤害。(2)保持实验现场整洁,避免样品污染。9.2玻尔氢原子模型验证9.2.1实验目的验证玻尔氢原子模型的能级公式,观察氢原子发射光谱,了解量子化现象。9.2.2实验原理玻尔氢原子模型认为,氢原子的电子绕核运动是量子化的,能级公式为:E_n=\frac{Ry}{n^2}。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会发射光子,产生特定波长的光谱。9.2.3实验设备与材料氢原子光谱仪、氢气放电管、电源、实验记录本等。9.2.4实验步骤(1)准备氢气放电管,连接电源。(2)打开光谱仪,调整狭缝宽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