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手册_第1页
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手册_第2页
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手册_第3页
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手册_第4页
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手册TOC\o"1-2"\h\u30691第1章心理健康基础理念 4219471.1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 4253651.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4314411.3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的意义 45874第2章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识别 5287992.1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546652.1.1抑郁症 5146862.1.2焦虑症 563102.1.3睡眠障碍 5203752.1.4自闭症谱系障碍 5295952.1.5物质滥用 560072.2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方法 5319622.2.1自我评估 560772.2.2日常观察 6276802.2.3心理测评 6115862.2.4面谈咨询 6262862.3心理压力源分析 6237802.3.1工作负荷 620472.3.2人际关系 6158472.3.3职业发展 654322.3.4工作环境 620762.3.5组织文化 622808第3章心理健康风险评估 6277993.1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6216223.1.1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7216873.1.2心理健康访谈 739763.1.3心理健康测试 7171013.2心理健康风险评估的流程 7313673.2.1确定评估目标 7104103.2.2设计评估工具 71223.2.3收集数据 7276033.2.4数据分析 7176913.2.5撰写评估报告 7195103.3风险评估结果的运用 739033.3.1制定心理健康干预计划 8188253.3.2调整工作环境 8110493.3.3提高员工心理素质 8176073.3.4建立心理健康监测机制 8114263.3.5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818018第4章心理健康促进策略 8304324.1心理健康促进的目标与原则 8223004.2心理援助与支持 8246934.3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 92223第5章工作场所环境优化 9153275.1物理环境优化 9298645.1.1照明 944645.1.2温湿度 10274245.1.3空气质量 10321685.1.4噪音控制 1062005.1.5色彩搭配 10325725.1.6绿化 10241995.2组织文化塑造 1067385.2.1核心价值观 10219755.2.2行为规范 1089065.2.3激励机制 1063685.2.4培训与发展 10198395.2.5交流沟通 1086865.3人际关系和谐 10268575.3.1尊重与理解 10137115.3.2沟通技巧 11244625.3.3团队合作 1150405.3.4冲突处理 11315125.3.5心理支持 1110984第6章员工心理素质提升 11217786.1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1199096.1.1自我摸索 1127126.1.2情绪管理 11145806.2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培养 11129306.2.1心理调适 11163576.2.2思维方式 12209346.3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12136826.3.1团队协作 12102906.3.2沟通技巧 1231128第7章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12162967.1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成 12228137.1.1心理健康政策与法规 12149777.1.2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12314847.1.3心理健康专业人员 124547.1.4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13292297.1.5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 13149327.2心理咨询与辅导 13242467.2.1心理咨询 13246357.2.2心理辅导 1382247.2.3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规范化 1386447.3心理危机干预 13278527.3.1心理危机预防 1382037.3.2心理危机识别 13319307.3.3心理危机干预 13105167.3.4心理危机后干预 1311202第8章心理健康促进的实证研究 13245038.1国内外心理健康促进实践案例 13220918.1.1国内心理健康促进实践案例 14102148.1.2国外心理健康促进实践案例 1433318.2心理健康促进效果评估 1487198.2.1评估指标 14243688.2.2评估方法 1458068.3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发展趋势 15144678.3.1跨学科研究 15315608.3.2个性化心理健康促进方案 15303648.3.3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应用 15175108.3.4心理健康促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1515267第9章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 1551989.1心理健康相关法律法规 15283139.1.1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 1552529.1.2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1580219.2心理健康工作的伦理道德要求 15308119.2.1尊重员工权益 16295139.2.2专业胜任 16228259.2.3遵循职业道德 16106249.3保护员工隐私权的措施 16247779.3.1信息收集与保管 16305789.3.2保密协议 1675799.3.3限制信息传播 16198789.3.4知情同意 16294779.3.5监督与投诉 1619001第10章心理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与评估 162994110.1制定心理健康促进计划 16429210.1.1确定计划目标 17960410.1.2分析现状 171489410.1.3制定具体措施 17847710.1.4制定实施时间表 172572110.1.5预算编制 171564210.2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计划 172701710.2.1宣传与培训 17971910.2.2心理辅导与支持 171572310.2.3工作环境改善 17692010.2.4组织团队活动 171425910.2.5定期跟踪与调整 17738410.3心理健康促进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172685510.3.1制定评估指标 181931810.3.2评估方法 182560910.3.3评估结果分析 182361410.3.4反馈与改进 18第1章心理健康基础理念1.1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活动方面保持稳定、协调和完整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健康:指个体具备良好的知觉、记忆、思维、判断等认知能力,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界环境。(2)情感健康:指个体能够表达、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3)行为健康:指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具有良好的自控力和适应力,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生活情境。(4)人际关系健康:指个体在与人交往中能够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获得社会支持。1.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个体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是保障个体生活质量的基础。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幸福感。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延长寿命。心理健康对人际关系、工作效率、子女教育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1.3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的意义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旨在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工作环境。其意义如下:(1)提高工作效率: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员工,能够更加专注、投入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2)降低离职率: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有助于减少员工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离职现象。(3)减少医疗成本: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员工出现身体疾病,通过心理健康促进,可以降低企业医疗成本。(4)提升企业凝聚力: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5)促进员工个人成长: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有助于员工认识自我,提升心理素质,实现个人成长。(6)提高员工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更高,有助于企业稳定发展。第2章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识别2.1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在工作场所,员工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福祉,还会对工作效率和团队氛围产生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2.1.1抑郁症抑郁症表现为持续的悲伤、兴趣丧失、疲劳、食欲改变等症状,严重影响个体的情绪和工作表现。2.1.2焦虑症焦虑症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恐惧和不安,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2.1.3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嗜睡等,影响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降低工作效率。2.1.4自闭症谱系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可能导致沟通困难、社交障碍等,影响团队合作和员工的人际关系。2.1.5物质滥用物质滥用包括药物、酒精等,可能导致员工行为异常,影响工作安全和效率。2.2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方法为及时发觉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以下方法:2.2.1自我评估鼓励员工定期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发觉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2.2.2日常观察同事和上级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员工的行为、情绪和沟通方式,以便及时发觉异常。2.2.3心理测评运用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对员工的心理健康进行定量评估,为问题识别提供科学依据。2.2.4面谈咨询开展一对一的面谈咨询,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发觉心理健康问题。2.3心理压力源分析工作场所的心理压力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1工作负荷过重的工作负荷可能导致员工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状态,影响心理健康。2.3.2人际关系不良的人际关系、冲突和沟通障碍等,可能导致员工心理压力增加。2.3.3职业发展职业发展受限、晋升机会不足等,可能导致员工产生挫败感和焦虑。2.3.4工作环境不舒适的工作环境,如噪音、空气质量差等,可能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2.3.5组织文化不合理的组织文化,如过度竞争、忽视员工福利等,可能导致员工心理压力过大。通过以上分析,有助于识别和解决工作场所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为员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第3章心理健康风险评估3.1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心理健康风险评估是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环节。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员工心理健康的潜在风险,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下为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3.1.1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收集员工在心理压力、心理症状、心理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评估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可以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加评估的准确性。3.1.2心理健康访谈心理健康访谈是指通过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交谈,了解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心理状况。访谈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同理心,以及尊重员工的隐私。3.1.3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健康测试包括心理素质测试、心理压力测试、心理应对能力测试等。通过测试,可以评估员工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识别潜在的心理健康风险。3.2心理健康风险评估的流程心理健康风险评估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2.1确定评估目标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明确评估的目标,如识别员工的心理健康风险、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等。3.2.2设计评估工具根据评估目标,设计合适的评估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测试题目等。3.2.3收集数据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等方式,收集员工的心理健康数据。3.2.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心理健康风险,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3.2.5撰写评估报告根据分析结果,撰写心理健康风险评估报告,为后续干预措施提供依据。3.3风险评估结果的运用心理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3.1制定心理健康干预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干预计划,包括心理健康培训、心理辅导、心理关爱等措施。3.3.2调整工作环境针对评估中发觉的心理健康风险,调整工作环境,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员工的心理舒适度。3.3.3提高员工心理素质通过培训、辅导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3.3.4建立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风险评估,建立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及时发觉并解决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3.3.5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根据评估结果,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如调整工作分配、提高员工满意度等,以降低心理健康风险。第4章心理健康促进策略4.1心理健康促进的目标与原则心理健康促进的目标在于营造一个支持员工心理健康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最终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和谐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以下原则应贯穿于心理健康促进的各项工作之中:(1)以人为本:关注员工个体差异,尊重员工需求,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预防为主:通过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3)全员参与: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应涵盖全体员工,形成全员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4)持续改进:根据组织发展和员工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心理健康促进策略。4.2心理援助与支持心理援助与支持是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员工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帮助。以下措施可帮助组织实施心理援助与支持:(1)设立心理辅导室:为员工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便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2)建立健全心理援助制度:明确心理援助的范围、流程和责任人,保证员工在需要时能够获得及时帮助。(3)培训心理辅导员:选拔具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心理援助的专业水平。(4)开展心理沙龙等活动:通过组织心理沙龙、讲座等形式,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和经验。4.3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增强员工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以下措施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的开展:(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结合员工需求和组织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2)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通过培训、宣传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员工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3)实施心理素质提升训练:组织心理素质提升课程,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帮助员工提高心理素质。(4)鼓励员工参加专业培训:支持员工参加心理学相关培训,提升员工心理辅导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有助于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促进员工心理健康,提高组织整体效能。第5章工作场所环境优化5.1物理环境优化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对员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优化物理环境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以下是从几个方面对物理环境进行优化的建议:5.1.1照明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合理设计人工照明,避免光线过强或过弱,以降低视觉疲劳。5.1.2温湿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0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0%70%,以适应人体舒适度。5.1.3空气质量加强室内通风,使用空气净化设备,保证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5.1.4噪音控制合理布局工作区域,采用隔音材料,降低噪音污染。5.1.5色彩搭配选用柔和、温馨的色彩,创造舒适、宁静的工作氛围。5.1.6绿化增加室内外绿化,提高空气质量,缓解员工视觉疲劳。5.2组织文化塑造组织文化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5.2.1核心价值观明确组织核心价值观,使员工在共同的价值观念下形成凝聚力。5.2.2行为规范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引导员工遵循职业道德,树立良好形象。5.2.3激励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5.2.4培训与发展重视员工培训与发展,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其职业竞争力。5.2.5交流沟通加强组织内部交流沟通,提高信息透明度,促进团队协作。5.3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5.3.1尊重与理解尊重他人,理解差异,避免歧视和偏见。5.3.2沟通技巧掌握有效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率,减少误解。5.3.3团队合作鼓励团队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共同面对挑战。5.3.4冲突处理学会合理处理冲突,避免矛盾升级。5.3.5心理支持为员工提供心理支持,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优化工作场所环境,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绩效。第6章员工心理素质提升6.1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自我认知是心理素质提升的基础,深入了解自己,才能有效管理情绪,提高个人心理素质。本节将介绍如何通过自我摸索,认识自己的情绪,进而提升情绪管理能力。6.1.1自我摸索(1)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点和不足;(2)分析自己的情绪反应模式;(3)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6.1.2情绪管理(1)情绪识别: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了解情绪产生的根源;(2)情绪调适:运用合理的方法调适情绪,如心理暗示、呼吸调整等;(3)情绪表达:学会恰当表达情绪,避免情绪失控。6.2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培养面对工作压力和挫折,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以保持心理平衡。本节将从心理调适、思维方式等方面,介绍如何提升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6.2.1心理调适(1)调整心态:接受压力和挫折是工作的一部分,保持乐观心态;(2)放松身心:运用深呼吸、冥想等方法,缓解压力和焦虑;(3)寻求支持:与同事、家人、朋友分享,获得情感支持和建议。6.2.2思维方式(1)积极思维: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如正面解读、成长型思维等;(2)问题解决: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逐步解决问题;(3)逆向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途径。6.3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团队协作和沟通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良好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有助于提升员工心理素质。本节将介绍如何提高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6.3.1团队协作(1)建立信任:尊重团队成员,倾听他们的意见,建立信任关系;(2)明确目标:明确团队目标,保证团队成员对目标有共同的认识;(3)沟通协调:保持良好的沟通,解决团队内部矛盾和冲突。6.3.2沟通技巧(1)倾听:认真倾听对方发言,理解对方的观点;(2)表达: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误解;(3)情感共鸣: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第7章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7.1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成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企业保障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其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1.1心理健康政策与法规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政策与法规,保证员工心理健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7.1.2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负责企业内部心理健康服务的组织、协调和实施。7.1.3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培养和引进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为员工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7.1.4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7.1.5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建立心理健康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为制定心理健康服务措施提供依据。7.2心理咨询与辅导7.2.1心理咨询为员工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解决个人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7.2.2心理辅导针对员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员工的心理应对能力。7.2.3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规范化制定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规范和流程,保证服务质量和效果。7.3心理危机干预7.3.1心理危机预防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提高员工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的风险。7.3.2心理危机识别建立心理危机识别机制,及时发觉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员工,并采取相应措施。7.3.3心理危机干预对已发生心理危机的员工,及时进行专业干预,减轻心理创伤,促进恢复。7.3.4心理危机后干预对心理危机干预后的员工进行跟踪服务,保证心理状况稳定,预防再次发生心理危机。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努力,企业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员工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第8章心理健康促进的实证研究8.1国内外心理健康促进实践案例本节将介绍国内外在心理健康促进领域的实践案例,以展示不同文化背景和组织类型在心理健康促进方面的积极摸索。8.1.1国内心理健康促进实践案例(1)企业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项目:介绍国内某大型企业开展EAP项目的背景、实施过程和效果,分析该项目在提高员工心理素质、降低心理疾病发病率方面的作用。(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某中学为例,阐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成效,探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8.1.2国外心理健康促进实践案例(1)美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分析美国某企业实施的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包括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咨询服务等,探讨其在美国职场心理健康促进方面的经验。(2)日本职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介绍日本企业构建的职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分析其在预防心理疾病、降低员工离职率方面的效果。8.2心理健康促进效果评估心理健康促进效果评估是衡量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心理健康促进效果的评估方法。8.2.1评估指标(1)心理疾病发病率:通过对比实施心理健康促进前后,员工心理疾病发病率的差异,评估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2)员工满意度:调查员工对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满意度,了解员工对心理健康促进措施的认可程度。(3)工作绩效:分析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评估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缺勤率等方面的效果。8.2.2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收集员工对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评价,分析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2)访谈法:对部分员工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看法和建议。(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心理健康促进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8.3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发展趋势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8.3.1跨学科研究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如心理学与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结合,以期为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持。8.3.2个性化心理健康促进方案针对不同个体、群体的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健康促进方案,提高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8.3.3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应用科技的发展,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将不断摸索新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心理健康促进领域的应用,以提高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覆盖面和便捷性。8.3.4心理健康促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将关注政策层面的研究,推动企业、学校等组织制定和完善心理健康促进政策,为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第9章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9.1心理健康相关法律法规9.1.1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在国家层面,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旨在保障公民的心理健康权益。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9.1.2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各地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这些法规和政策对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了更为细致的指导。9.2心理健康工作的伦理道德要求9.2.1尊重员工权益心理健康工作应遵循尊重、关爱、公平、保密的原则,尊重员工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切实保障员工的心理健康。9.2.2专业胜任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循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的原则,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9.2.3遵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应遵循职业道德,保持职业操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9.3保护员工隐私权的措施9.3.1信息收集与保管收集员工个人信息时,应明确告知收集目的、范围和使用方式,保证信息收集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同时加强信息保管,防止信息泄露。9.3.2保密协议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