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培训材料汇编TOC\o"1-2"\h\u19703第1章安全基础理念 4294321.1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489401.2安全生产责任制 4281181.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431411第2章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 5208572.1危险源识别 5170272.1.1危险源分类 517982.1.2危险源识别方法 5193362.2风险评估与管理 5320152.2.1风险评估方法 530112.2.2风险管理 6216302.3风险控制措施 6163092.3.1物理性危险源控制措施 65222.3.2化学性危险源控制措施 6293252.3.3生物性危险源控制措施 6287182.3.4心理生理性危险源控制措施 6268112.3.5行为性危险源控制措施 619958第3章预防与应急处理 720603.1预防策略 7228203.1.1风险识别与评估 7291213.1.2安全教育与培训 798403.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7261713.1.4安全生产投入 7166393.1.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718463.2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75693.2.1应急预案编制 7298643.2.2应急预案评审与修订 7198793.2.3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7250163.2.4应急预案实施 8308573.3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8272553.3.1预警与报警 890193.3.2应急处置 8307733.3.3人员疏散与安置 8150143.3.4信息报告与沟通 8127133.3.5应急救援资源协调 819019第4章现场安全管理 875044.1现场安全检查 8193804.1.1检查制度 839994.1.2检查内容 8179924.1.3整改措施 930784.2安全防护设施 9273434.2.1防护设施设置 9140414.2.2防护设施检查与维护 9287284.2.3个体防护 9101294.3作业现场环境整治 9254314.3.1环境整治要求 997324.3.2定期清理 9270544.3.3环境保护 9293244.3.4应急设施 914219第5章安全生产标准化 10307725.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0153545.1.1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划 103455.1.2组织架构与职责 10228745.1.3安全生产资源配置 1026705.1.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0306215.1.5安全生产技术支撑 10275845.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0259735.2.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1067615.2.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0266245.2.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104725.2.4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1152895.2.5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11170455.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1121335.3.1安全生产基本规定 11184755.3.2作业过程安全管理 11223805.3.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11305575.3.4职业健康管理 11243495.3.5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1325335.3.6处理与安全生产考核 1120406第6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1270496.1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建设 11245716.1.1培训体系构建原则 11147016.1.2培训体系建设内容 1274426.2安全生产培训方法与技巧 12293526.2.1讲授法 12161386.2.2实操演练法 12180236.2.3互动交流法 12120206.3安全生产培训效果评估 12278526.3.1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培训效果等。 13129236.3.2理论知识测试:对参训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测试,检验培训效果。 13293696.3.3实操考核:对参训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培训成果。 1344296.3.4跟踪调查:对培训后员工的表现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培训效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137702第7章特种设备与危险作业管理 13273617.1特种设备安全 13258537.1.1特种设备概述 13264617.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1360357.1.3特种设备预防 1311857.2危险作业许可 1364877.2.1危险作业概述 1322487.2.2危险作业许可管理 13118157.2.3危险作业现场管理 14116837.3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14164717.3.1高处作业概述 14299337.3.2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14288097.3.3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要点 1421326第8章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 1413138.1职业病防治 1442118.2职业健康检查 15160158.3劳动防护用品选用与使用 1527828第9章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5324599.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5248689.1.1环境保护法 15260289.1.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16135779.1.3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16207429.2环境影响评价 16153599.2.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6262959.2.2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16272269.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6163859.3节能减排措施与实践 1665369.3.1节能技术改造 16186699.3.2清洁生产 17257239.3.3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行 17152429.3.4节能减排宣传教育 171123第10章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 17773810.1安全生产绩效考核 17621010.1.1考核内容 17959110.1.2考核方式 182204910.2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8734810.2.1奖励措施 182328210.2.2惩罚措施 182234010.3安全生产激励机制 181391410.3.1安全生产责任制 182903210.3.2安全生产奖励基金 193122610.3.3安全生产竞赛 191100510.3.4安全生产培训与晋升 19409210.3.5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19第1章安全基础理念1.1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意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石,是预防发生的首要因素。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对于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提高安全意识有助于预防。的发生往往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密切相关,通过强化安全意识,可以使员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定,降低发生的概率。加强安全意识有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意识浓厚的企业,员工会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积极发觉和整改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安全意识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安全生产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加强安全意识有助于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形象。1.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部门及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要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管理、处理等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部门及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格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和考核。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人员、部门及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保证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1.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南。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同时企业还需密切关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修订和更新,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合法合规。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仅是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更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企业应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融入日常生产管理,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第2章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2.1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识别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首要环节,对于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阐述危险源识别的方法与步骤。2.1.1危险源分类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和标准,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性危险源:如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火灾爆炸等。(2)化学性危险源:如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固体,腐蚀性物质等。(3)生物性危险源: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4)心理生理性危险源:如工作强度过大、心理压力过大等。(5)行为性危险源:如操作失误、违章作业等。2.1.2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识别可采用以下方法:(1)现场观察:通过实地观察,了解作业场所的环境、设备、人员等情况,识别潜在危险源。(2)安全检查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检查表,逐一检查可能存在的危险源。(3)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对系统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识别危险源。(4)故障树分析(FTA):通过分析可能导致的故障模式,识别危险源。2.2风险评估与管理在识别危险源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以降低发生的概率和减轻后果。2.2.1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可采用以下方法:(1)定性评估:根据危险源的性质、严重程度、发生概率等因素,进行定性评估。(2)定量评估:运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危险源进行定量评估。(3)半定量评估:结合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对危险源进行半定量评估。2.2.2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目标、任务、责任等。(2)风险评价:对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4)风险监测与监控:定期对危险源进行监测,评估风险控制效果。2.3风险控制措施针对识别的危险源和评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证安全生产。2.3.1物理性危险源控制措施(1)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网、防护栏、防护罩等。(2)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3)安全警示标志: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2.3.2化学性危险源控制措施(1)替代:采用低毒、无毒物质替代有毒有害物质。(2)隔离:采用封闭、隔离等措施,防止化学物质泄漏。(3)通风:加强通风设施,降低有害气体浓度。2.3.3生物性危险源控制措施(1)卫生防护: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2)个人防护: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3)免疫接种: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免疫接种。2.3.4心理生理性危险源控制措施(1)合理安排工作:合理调整工作强度、工作时长,预防职业病。(2)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3)休息与休假:保障员工休息和休假权益。2.3.5行为性危险源控制措施(1)安全培训: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强化现场管理。(3)安全奖惩:实施安全奖惩制度,激励员工遵守安全规定。第3章预防与应急处理3.1预防策略预防是保证企业生产安全、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本章将从以下几点阐述预防策略:3.1.1风险识别与评估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生的概率。3.1.2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员工掌握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基本知识。3.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生产过程中各项操作符合规范,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3.1.4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设备设施的可靠性,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技术支持。3.1.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觉并整改安全隐患。3.2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应急预案是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指南,本章将介绍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3.2.1应急预案编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应急资源、预警与报警、应急响应程序等内容。3.2.2应急预案评审与修订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保持其时效性。3.2.3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对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2.4应急预案实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响应,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3.3突发事件应急响应3.3.1预警与报警建立健全预警与报警机制,及时获取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提前做好应急准备。3.3.2应急处置根据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降低损失。3.3.3人员疏散与安置在必要时,组织人员疏散,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同时做好受灾人员的生活安置工作。3.3.4信息报告与沟通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信息,保持沟通畅通,保证信息准确、及时、全面。3.3.5应急救援资源协调合理调配应急救援资源,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与地方社会救援力量的协同作战,提高应急救援效果。第4章现场安全管理4.1现场安全检查4.1.1检查制度现场安全检查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企业应建立健全现场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人员、检查范围、检查内容、检查频次及整改要求。4.1.2检查内容现场安全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2)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3)安全防护设施完好情况;(4)设备设施运行状况;(5)作业现场环境状况;(6)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7)隐患排查治理情况;(8)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4.1.3整改措施对现场安全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应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间。4.2安全防护设施4.2.1防护设施设置根据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合理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护网、防护栏、安全警示标志等。4.2.2防护设施检查与维护定期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完好、有效。对损坏的防护设施应及时修复或更换。4.2.3个体防护企业应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4.3作业现场环境整治4.3.1环境整治要求作业现场环境应整洁、有序,通道畅通,设备设施布局合理,防止发生。4.3.2定期清理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杂物、油污等,保持地面平整、干燥。4.3.3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保证作业现场环境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4.3.4应急设施作业现场应配置必要的应急设施,如消防设施、应急疏散通道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第5章安全生产标准化5.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关键。企业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以下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5.1.1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划企业应根据发展战略和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表。5.1.2组织架构与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5.1.3安全生产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安全生产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得到有效保障。5.1.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检查、处理等。5.1.5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5.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2.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部门及岗位的安全生产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5.2.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序进行。5.2.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加强员工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5.2.4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定针对各类的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的能力。5.2.5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安全生产数据的实时收集、分析和利用。5.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法规,包括以下内容:5.3.1安全生产基本规定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5.3.2作业过程安全管理制定各类作业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5.3.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检测检验,保证设备设施安全运行。5.3.4职业健康管理加强职业健康监管,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员工身体健康。5.3.5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水平。5.3.6处理与安全生产考核建立健全处理机制,严肃查处责任人,加强安全生产考核,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改进。第6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6.1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培训体系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6.1.1培训体系构建原则(1)系统性原则:培训体系应涵盖企业所有岗位、所有层级,形成完整的培训网络。(2)针对性原则:培训内容应结合企业实际,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制定相应培训计划。(3)动态调整原则: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生产状况及员工需求,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6.1.2培训体系建设内容(1)制定培训政策:明确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目标、原则、要求等内容。(2)建立培训组织机构:设立培训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培训工作,保证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3)制定培训计划:结合企业生产计划,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内容的全面、系统。(4)培训资源建设:整合内外部培训资源,包括培训教材、师资、设施等,提高培训质量。(5)建立培训制度:完善培训考核、激励、反馈等机制,保证培训效果。6.2安全生产培训方法与技巧安全生产培训方法与技巧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培训方法与技巧:6.2.1讲授法(1)理论讲授:结合实际案例,系统讲解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2)案例分析: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使员工深入了解原因和防范措施。6.2.2实操演练法(1)模拟演练: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员工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操作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现场实操:组织员工到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员工的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6.2.3互动交流法(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安全生产问题,激发员工思考,提高培训效果。(2)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员工换位思考,增强安全意识。6.3安全生产培训效果评估安全生产培训效果评估是检验培训成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持续改进培训工作。评估方法如下:6.3.1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培训效果等。6.3.2理论知识测试:对参训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测试,检验培训效果。6.3.3实操考核:对参训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培训成果。6.3.4跟踪调查:对培训后员工的表现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培训效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以上评估方法,全面了解安全生产培训效果,为持续改进培训工作提供依据。第7章特种设备与危险作业管理7.1特种设备安全7.1.1特种设备概述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安装、维修、改造、拆除过程中,可能存在较高危险性的设备。我国对特种设备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证其安全运行。7.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2)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7.1.3特种设备预防(1)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防止设备故障。(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人为失误。(3)加强现场安全监控,及时发觉并消除安全隐患。7.2危险作业许可7.2.1危险作业概述危险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的作业。为加强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我国实施危险作业许可制度。7.2.2危险作业许可管理(1)作业前,需提交危险作业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2)严格审查危险作业申请,保证作业安全措施到位。(3)对危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7.2.3危险作业现场管理(1)现场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2)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保证作业人员安全。(3)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7.3高处作业安全管理7.3.1高处作业概述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地面一定高度的位置进行的作业。高处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需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7.3.2高处作业安全措施(1)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明确安全防护措施。(2)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3)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7.3.3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要点(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2)严格执行高处作业操作规程,避免违章操作。(3)定期检查高处作业安全设施,保证其完好有效。第8章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8.1职业病防治职业病是由于职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长期接触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识别和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应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估工作,查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强度)和职工接触情况。(2)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3)实施职业病防治措施:企业应保证职业病防治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并定期对职业病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4)职业病诊断与治疗: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制度,保证职工在发觉职业病症状时,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8.2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是监测职工健康状况、早期发觉职业病和职业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企业应按照以下要求开展职业健康检查:(1)确定职业健康检查对象:企业应结合职工的工作性质、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因素,确定需要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2)制定职业健康检查计划:企业应根据职业病防治需要,制定年度职业健康检查计划,明确检查时间、检查项目和检查机构。(3)实施职业健康检查:企业应保证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职工。(4)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运用:企业应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调整职工的工作岗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关注职工的健康状况变化。8.3劳动防护用品选用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防止职业病和伤害的重要手段。企业应按照以下要求选用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1)选用劳动防护用品:企业应根据职工工作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伤害风险,合理选用劳动防护用品。(2)提供劳动防护用品:企业应保证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备必要的防护功能。(3)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企业应加强对职工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培训和指导,保证职工正确、规范地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劳动防护用品的维护与更换: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维护、更换制度,保证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第9章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9.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石,对于规范企业和个人行为,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的作用。本章首先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简要介绍。9.1.1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原则、制度和管理措施。它对环境保护的责任、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9.1.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是国家针对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问题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9.1.3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9.2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手段,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和公开,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9.2.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阶段,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9.2.2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包括: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环境影响后评价等环节。各环节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要求,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9.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依据,主要包括大气、水、声、生态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9.3节能减排措施与实践节能减排是应对能源资源约束、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用餐拿碗姿势课程设计
- 风能利用课程设计
- 高校查询课程设计报告
- 饭卡系统课程设计解读
- 香熏手工制作课程设计
- 通信eda软件课程设计
- 鸟类思考与讨论课程设计
- 滑步车课程设计
- 软件课程设计mvc
- 网络配置的课课程设计
- 2024-2025学年成都高新区七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2025年浙江杭州市西湖区专职社区招聘8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学广角-优化》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懂你”(原题+解题+范文+话题+技巧+阅读类素材)-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写作
- 2025年景观照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江苏南京地铁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爱读书学长参与的读书项目投资合同
- 电力系统分析答案(吴俊勇)(已修订)
- 化学-河北省金太阳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三次联考试题和答案
- 期末复习试题(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