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与实务》 课件 项目五 生产与薪酬业务的核算_第1页
《会计基础与实务》 课件 项目五 生产与薪酬业务的核算_第2页
《会计基础与实务》 课件 项目五 生产与薪酬业务的核算_第3页
《会计基础与实务》 课件 项目五 生产与薪酬业务的核算_第4页
《会计基础与实务》 课件 项目五 生产与薪酬业务的核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五生产与薪酬业务的核算任务一了解生产与薪酬业务任务二认知产品生产成本任务三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的归集任务四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任务五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任务六认知个人所得税学习目标

了解生产与薪酬业务的主要内容、涉及的凭证与记录

理解成本与费用、产品生产成本、成本项目

掌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

了解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了解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2任务一了解生产与薪酬业务主要知识点

生产计划、生产指令

产量与工时记录

存货生产与薪酬业务内容生产与薪酬业务涉及的凭证与记录一、生产与薪酬业务的内容生产与薪酬业务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包括:业务活动重点控制1.计划和安排生产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编写材料需求报告。2.发出原材料根据领料单发出原材料。3.生产产品根据生产通知单组织生产;查点完工产品后转交检验员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4.核算产品成本建立健全成本会计制度;设置相应的会计账户,会同有关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5.储存产品成本产品入库须由仓库点验、检查和签收;会计部门根据实际入库数量核算。二、生产与薪酬业务涉及的凭证与记录生产与薪酬业务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如下:原始凭证类生产指令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成本计算单记账凭证类转账凭证账簿类存货明细账存货的内容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存货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委托代销商品行业类型不再,其存货的性质亦不同。一般制造业企业,其存货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6任务二认知产品生产成本主要知识点

生产费用、期间费用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区分费用与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一、区分费用与成本费用是生产经营过程发生的各种耗费成本是为取得一项资产所付出的代价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其他费用计入资产成本的费用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计入资产成本的费用资产成本二、产品产生成本的构成2024/10/25《会计基础与实务》王辉主编产品生产成本是指为生产某一具体产品而付出的对价。成本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为反映产品生产成本结构而对生产费用进行分类形成的具体项目,通常包括:0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耗费。02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薪酬支出。0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间接生产费用。产品成本项目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账户为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该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其结构如下:生产成本借方

贷方期初余额×××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分配转入的制造费用转出的完工产品成本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在产品成本10任务三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归集主要知识点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职工薪酬直接材料的归集直接人工的归集123个别计价法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次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先进先出法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一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以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每月末一次性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4移动加权平均法于每进货(或产品入库)时,重新计算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并将其作为下批进货(或新产品入库)前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依据的一种方法。

一、直接材料的归集(一)领用材料成本的确定(二)直接材料的账务处理材料费用应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原则进行归集,即: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一般性耗用的,计入制造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耗用的,计入销售费用。借:生产成本——××产品贷:原材料会计分录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耗费,应按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abc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包括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一)职工薪酬的内容职工的范围一、直接人工的归集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职工薪酬的范围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包括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010304短期薪酬的具体内容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02职工福利是指企业向职工提供的生活困难补助、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防暑降温费等职工福利支出。050708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其他短期薪酬是指除上述薪酬以外的其他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短期薪酬。短期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06短期带薪缺勤是指职工虽然缺勤但企业仍向其支付报酬的安排,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短期薪酬的具体内容职工薪酬的核算账户应付职工薪酬借方

贷方期初余额×××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为反映和监督应付职工薪酬的计提、结算、使用等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其结构如下:(二)直接人工的账务处理企业应当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原则归集职工薪酬费用,即:生产工人的薪酬,即直接人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计入制造费用;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计入管理费用;销售人员的薪酬,计入销售费用。借: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直接人工的账务处理为:分配工薪费用实际发放工薪代扣款项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20任务四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主要知识点

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制造费用的归集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归集无形资产摊销的归集其他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分配为核算归集和分配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该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制造费用借方

贷方期初余额×××发生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分配转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制造费用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一般为零一、制造费用的归集方法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二、固定资产折旧的归集2024/10/25《会计基础与实务》王辉主编(一)折旧的含义折旧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是指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外的所有固定资产。影响折旧的因素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010403(二)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按照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平均地分摊到成本费用中的一种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02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例:甲公司新建厂房一幢,于2023年3月完工,工程总成本为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1÷20×100%=5%(三)折旧方法的应用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值×100%=(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原值×月折旧率月折旧率=5%÷12=0.42%

月折旧额=500×0.42%=2.1(万元)年限平均法适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例:甲公司的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0000千米,预计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000千米。该辆汽车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位里程折旧额=600000×(1-5%)÷500000=1.14(元/千米)工作量法月折旧额=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月折旧额=4000×1.14=4560(元)工作量法适用运输工具、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四)账务处理为核算按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应设置“累计折旧”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是“固定资产”账户的调整账户,表示因折旧导致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额,具体结构如下:累计折旧借方

贷方期初余额×××处置固定资产转出的累计折旧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额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生产车间(部门)使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计入制造费用。三、无形资产摊销的归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在其预计的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应摊销金额进行摊销。无形资产的成本扣除残值后的金额。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开始至终止确认时止。摊销方法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残值除下列情况外,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为零: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项无形资产;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无形资产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该项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可能存在。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一)摊销方法(二)账务处理累计摊销借方

贷方期初余额×××处置无形资产转出的累计摊销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累计已计提的摊销额为核算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企业应设置“累计摊销”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是“无形资产”账户的调整账户,其结构为: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摊销用于产品生产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额应计入制造费用。四、其他制造费用的归集其他制造费用是指除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以外的各项间接费用,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负担的水电费等账务处理实际发生时,按照实际发生额,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生产工人工资生产工时机器工时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直接成本产品产量分配标准第一步,计算分配率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合计第二步,计算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程序五、制造费用的分配(一)分配方法(二)账务处理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薪酬;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制造费用借贷生产成本借贷月末分配计入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32任务五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主要知识点

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期

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方法一、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的审核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过程,也就是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过程,通常包括以下程序:以品种法为例一、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方法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通过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月末将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存在以下三种情况:月末没有在产品月末没有产成品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归集到某一产品上的生产费用合计数,即为该产品的本月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归集到某一产品上的生产费用合计数,全部为本月在产品的制造成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归集到该产品上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库存商品借方

贷方期初余额×××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成本发出的库存商品成本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各种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账户设置为核算完工产品成本,反映入库产成品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其结构如下: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借贷库存商品借贷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账务处理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①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④完工产品实际成本小结:产品生产成本核算中的账户对应关系其他应付款制造费用②间接成本③应由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8任务六认知个人所得税主要知识点

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综合所得

应纳税所得税额和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及其纳税人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目个人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居住不满1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1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个人所得税是指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一、个人所得税及其纳税人二、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目征税对象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综合所得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税目三、个人所得税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税率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3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综合所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具体如下:(二)经营所得适用税率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具体如下: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52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103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305超过500000元的部分35(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税率适用税率为20%四、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个人所得的形式现金按实际取得现金的数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实物按凭证上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或凭证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有价证券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其他形式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税项目应纳税所得额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非居民的所得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的余额;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的余额。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与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基本一致。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每次收入额。应纳税所得额确定方式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主要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序号扣除项目扣除标准1子女教育按照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2继续教育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继续教育支出,在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3大病医疗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4住房贷款利息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5住房租金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除前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6赡养老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3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500元。7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五、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

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1:李老师2020年3月份取得工资收入9100元、课酬2200元、行政补贴3500元,本月扣缴住房公积金1450元、职业年金350元、基本养老保险640元、失业保险60元、医疗保险225元。李老师为独生子女,其独生子正就读博士研究生(约定子女教育费由其扣除),其父母均已年过60年。1~2月份,李老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为4560元。请计算李老师3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9100+2200+3400)-60000÷12-(1450+350+640+60+225)

-(3000+2000)

=1975(元)应纳税额=1975×3%-0=59.25(元)(一)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2:一品鲜酒楼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1人,其他从业人员15人),当年营业收入300万元,营业成本190万元,税金及附加17万元,费用支出45万元。其中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各项支出中包括:(1)从业人员工资35万元,投资者个人工资8.8万元,职工福利、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7.683万元。(2)投资者本人生活开支及其家庭开支各为2万元和5万元。(3)发生的广告费6万元,业务宣传费2万元,业务招待费10万元。要求:计算酒楼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二)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算营业利润营业利润=300-190-17-45=48(元)计算过程:确定调整项目金额列支的职工工资可据实扣除。投资者个人工资实行限额(限额为60000元/年)扣除,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8-6=2.8(万元)。“三项经费”的扣除限额:(35+6)×(14%+2%+8%)=9.84(万元),大于实际支出7.683万元,本期无须调整。投资者本人生活开支及家庭开支不得在税前列支,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7万元。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8+2.8+7+8.5=66.3(万元)应纳税额=3×5%+(9-3)×10%+(30-9)×20%+(50-30)×30%+(66.3-50)×35%

=16.655(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300×15%=45(万元)大于实际扣除额8万元,本期无须调整。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限额:300×5‰=1.5(万元)<实际发生额的60%,因此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10-1.5=8.5(万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例:刘某持有某上市公司的股票,2024年5月取得该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5000元。刘某就该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计算如下:应纳税额=5000×20%=1000(元)(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适用税率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