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7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选择题共16小题,共48分。1.(2024·黑龙江龙东五地市高二期中)下图为漫画《戊申科新进士》(戊申为1908年),图中站立者代表留学生。该漫画表明清末()留学生成为官员选拔主要对象近代教育事业开始起步选官制度带有新旧并存的色彩传统选官制度仍受追捧2.(2023·重庆主城区高二期末)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476所,1905年猛增到827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洋务运动兴办学堂 戊戌变法实践推动清末新政制度变革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3.(2023·江西五市九校高二期末)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学堂选官制度的正式设立4.(2023·福建宁德高二期末)1906年,清廷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按照考试结果,分别赐予进士、举人、拔贡出身。这反映了()留学生成为官员选拔主要对象改革科举成为共识近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艰难转型新式教育开始起步5.(2023·江苏盐城高二期末)1914年,北洋政府公布《文官任职令》,实行新的文官制度,取消了散官、勋官等虚官,实行官、职合一,官名仅表示为官者的职务而不再表示其身份和特权,官等、俸禄与其职务不再脱节,而是相互对应。这一改革()顺应了民主、平等的时代潮流保证了中央行政体制的连续性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社会基础践行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6.(2023·福建福州六校高二期末)民国北洋政府前后16年间虽然举办两届四次文官考试,总计录取1479人,但这一人数与当时充斥官场的大量旧式官吏相比,完全微不足道。据此推断,文官考试()旨在维护政府的专制统治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稳定体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完全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7.(2023·山东临沂高二期末)19世纪末,维新派首倡禁止缠足。中华民国成立后,妇女解放成为国家的重要议题。北洋政府颁布《女子教育条例》,规定女性有受教育的权利。1929年,国民政府开始允许女子参加文官考试。由此可知()男尊女卑的观念被摒弃女性解放成为社会潮流时代变迁推动女性解放女性社会地位普遍提高8.(2023·湖南长沙一模)新中国成立初期,采用的是各级党委分级管理干部的体制,即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负责管理本地区的干部;1955年末,党中央决定,建立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级管理的干部体制。这一变化()是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反映了我国干部管理体制的成熟有利于培养综合型全面型干部推动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9.(2023·海南三亚模拟)下表是1978—2011年我国部分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内容。这些改革()1978—1986年明确提出干部“四化”的方针;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等1987—1999年提出分类管理改革,颁布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00—2011年制定实施《改革纲要》,颁布实施《公务员法》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促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成变革了党管干部的组织原则逐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建设10.(2023·江西五市九校高二期末)从中央组织部出台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印发到2019年3月18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这体现了党的()严惩腐败原则 甄别审查机制党管干部原则 干部任用改革11.(2024·辽宁鞍山一模)1905年,由张之洞领衔上奏的《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倡议,办新式教育仍应“尊经学”,且“崇品行”,并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培养师范人才,对科举制下传统读书人妥善安排出路。这表明当时()清廷科举制改革措施较完善改良理论仍然占据舆论主流教育转型局势复杂矛盾重重受中体西用思想的持续影响12.(2024·河北承德九师联盟高二联考)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各级学堂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如中等学堂的教学科目有修身、读经讲经、理化、法制理财、图画及体操等共12科。还具体规定了学堂各级毕业生的选录方法,如高等实业学堂毕业生,最优等、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分别以知州、知县和州同用。这些规定表明,清末()基本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教育制度变革带有明显新旧并存色彩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得以奠定学堂选官已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13.(2023·河北保定一模)下表为1916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制订的《选派留学外国学生规程》。类别基本内容关于留学考试留学生要通过考试方式进行选拔。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步骤,初试由省行政长官组织,复试由教育部在京组织进行,初试合格者的试卷要送教育部复核关于留学生的管理留学生由教育部特派的留学监督进行管理。留学监督每月收取留学生学位论文和考察报告,验明留学生毕业凭证等表中的规定()体现出资产阶级教育宗旨说明政府对留学大力支持反映出政府重视人才培养规划了留学生的发展目标14.(2024·江西南昌高二测试)南京国民政府在推行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中,规定“如遇党员与非党员能力相当时,用人优先党员任用,裁员优先非党员裁减”。同时,国民党中央要求考试院在各类考试中加试“党义”(包括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中国国民党重要宣言及决议案)。这些举措()完全继承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意在强化国民党的专制统治15.(2024·广东汕尾高二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干部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调配等工作中,首先强调政治标准,即干部要具有坚定的党性立场、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革命的精神和良好的修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强调政治标准()忽视了干部的专业管理知识与业务能力有利于构建和完善竞争性干部选拔制度有利于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忽视了改变干部队伍来源的结构性缺陷16.(2024·河北沧州七县联考高二测试)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务员的任用主要规定了选任、委任、调任和考任四种方式,实行公务员任期终身制。2006年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这一转变()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有效地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推动干部管理制度的民主化17.(15分)(2022·河南郑州高二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材料二1928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惩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备。——摘编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材料三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选官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的显著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制度的意义。(4分)18.(12分)(2024·河北沧州大数据联考高二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内容出处清政府的官制改革引进了诸多新因素,其颁布的许多章程,如《各省谘议局章程》《谘议局议员选举章程》《资政院院章》《钦定宪法大纲》等都一定程度体现了宪政的推进,促成了政治体制的现代化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北京政府组织系统(1913年)……除特任官外,行政官员又分成三级九等:第一、二等为简任官,由总统任命;第三至五等为荐任官,由所属长官推荐给中央政府任命;第六至九等为委任官,由各所属长官直接任命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革命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在领导各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合理任用日益成为一个关系苏维埃政权稳固的关键问题。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为苏区工作人员的任用提供了强固的政权载体步海洋、朱小理《论苏区干部任用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1982年,《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颁布,文件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吸收录用干部要实行公开招收、自愿报名的原则。同时,文件还明确了考试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并确定政府人事部门的主导作用句华《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变革趋势》从表中任选一个角度,围绕“官员的选拔”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12分)参考答案1.C[据材料“留学生”“新进士”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选官制度内容可知,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后,社会各界畅言新学,各地学子也纷纷留洋求学,为了笼络人才,清政府开辟了各种途径招募留学生,到1908年,距废除科举已三年,然而清政府并没有用新的模式来选拔和管理这些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还是沿用了科举时代的老一套,用进士、举人等给予赏赐,反映了选官制度带有新旧并存的色彩,故选C项。]2.C[据材料“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476所,1905年猛增到827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可知1903—1906年新式学堂数量迅速增加,结合所学,1901年,清政府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开展了“清末新政”运动,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教育等,其中教育措施有派遣留学生、开办新式学堂,因此材料中1903—1906年新学堂数量迅速增加是由于清末新政,故选C项。]3.D[据材料“《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结合所学可知学制设置制度化、系统化,标志着中国学堂选官制度的正式设立,故选D项;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排除A项;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排除B项;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建立,排除C项。]4.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考试内容除各学科外,还注重经史,再根据考试结果授予相应的官职,目的是将留学生纳入封建官僚统治集团,这反映了传统的选官制度仍对近代中国选官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故选C项。]5.A[据材料“官名仅表示为官者的职务而不再表示其身份和特权”可知,这一改革使官名不再是身份和特权的象征,这符合了民主、平等的时代潮流,故选A项;据材料改革官制的内容看,并不一定能保证中央行政体制的连续性,排除B项;“消除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在官员选拔方面应以考试制度为主,材料并未突出这一点,排除D项。]6.A[据材料“这一人数与当时充斥官场的大量旧式官吏相比,完全微不足道”可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虽然吸收了大批新式知识分子,但并未改变旧式官吏在队伍中占绝大多数的现状,表明文官考试虽在形式上有所革新,但实质上仍服务于政府的统治需要,故选A项。]7.C[据材料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女子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并开始拥有受教育和参政的权利,体现出时代变迁推动女性解放,故选C项;近代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仍然比较顽固,排除A项;近代中国女性解放并没有成为“潮流”,材料中的现象可能更多地出现在法规中或者是大城市中,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是不平衡的,排除B项;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处境获得改善,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近代中国女性地位仍然普遍较低,排除D项。]8.A[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随着“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持续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各级党委分级管理干部的体制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带来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因此,党对现行管理干部的体制必须加以改变,故选A项。]9.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干部队伍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故选A项。]10.C[据材料“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可知党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故选C项;材料“提醒、函询和诫勉”主要体现党管干部原则,对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没有涉及严惩腐败原则,排除A项;材料“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不是审查,排除B项;材料“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体现了党管干部,但没有涉及干部任用改革,排除D项。]11.C[据材料可知,张之洞提出办新式教育仍应尊重传统,妥善安排科举制下的传统读书人,说明当时教育处于新旧转型之中,矛盾重重,故选C项;“完善”一词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主流”一词过于绝对,材料反映的是废除科举制下的问题,与改良理论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张之洞倡议妥善安排科举制下的传统读书人,这是面对复杂局势的谨慎选择,并不是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12.B[由“修身、读经讲经”可知,教学科目具有旧式教育内容,由“理化、法制理财、图画及体操等”可知,这是新式教育的内容,由“高等实业学堂毕业生,最优等、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可知,在学堂毕业生选录问题上也带有新旧并存的特征,所以上述规定表明清末的教育制度改革带有明显的新旧并存色彩,故选B项。]13.C[据材料“留学生要通过考试方式进行选拔”“留学监督每月收取留学生学位论文和考察报告”可知政府要筛选出优秀学生留学,注重留学人员的学习成果,综合起来看,反映出政府重视人才培养,故选C项。]14.D[据材料“用人优先党员任用,裁员优先非党员裁减”“加试‘党义’”可知,政府官员优先党员任用有助于推动人们加入国民党,加试“党义”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国民党的认同,从而有利于建立起一支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官僚队伍,故选D项。]15.C[据材料“干部要具有坚定的党性立场、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革命的精神和良好的修养”可知,这些政治标准是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所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3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科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教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北师大新版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仁爱科普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院美容师职业发展规划聘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专业潜水员聘用合同范本大全4篇
- 2025年度定制门窗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合同4篇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1月)数学试题(蚌埠一模)(含答案)
- 【探迹科技】2024知识产权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从工业轰鸣到数智浪潮知识产权成为竞争市场的“矛与盾”
- 《中国政法大学》课件
- GB/T 35270-2024婴幼儿背带(袋)
- 辽宁省沈阳名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新题型:19题)(基础篇)(含答案)
- 2022版艺术新课标解读心得(课件)小学美术
- Profinet(S523-FANUC)发那科通讯设置
- 第三章-自然语言的处理(共152张课件)
- 医学教程 常见化疗药物归纳
-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