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古代诗歌四首学习目标1.运用重音、停连和声音延长等朗读技法,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2.在具体情境中想象诗歌画面,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3.运用背景资料、字源知识、意象意境分析等方法赏析诗歌,逐步掌握欣赏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激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观

海曹操万物皆有时,自然即诗境。时令之美,尽在其中。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说:“诗比别的文学都要更谨严、更纯粹、更精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在诗人笔下,自然之美又以怎样的姿态呈现呢?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第一单元的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分别是曹操的《观沧海》、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大自然的脚步,在最美的古诗词中相遇,感悟美景里的温柔时光!登山观海其声铿锵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登山观海其声铿锵思考:如果把这首诗改写成这样,与原诗在音韵上有什么不同?东临碣石观沧海,水波荡漾山岛耸。草木丛生洪波涌,日月星辰出其中。本诗为四言诗,音节短促,句末多仄声,刚健有力、音调铿锵,富于节奏感。

沧海壮景其思万千思考:曹操临石观海,他“观”到了什么?我从“(原句)”中读出,曹操观到了(概括形容)的大海,这里(描绘画面)。沧海壮景其思万千我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读出,曹操观到了水波荡漾,山岛高耸的大海,这里波涛荡漾,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从“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中读出,曹操观到了生机勃勃的大海,这里草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十分繁茂。我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读出,曹操观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这里秋风飒飒吹来,树木簌簌作响,巨大的波涛不断翻涌着,呼啸着。大海之景与大海之外的景。(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等)低处之景(大海)与高处之景(山岛、树木)。静态之景(山岛、树木)与动态之景(水波、洪波、秋风萧瑟等)。

沧海壮景其思万千思考:此情此景,曹操想到了什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太阳月亮的运行,好像出自大海的怀抱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海洋中孕育出的。沧海胸襟其志如海结合提供的阅读资料,思考:为何曹操笔下的大海这样的生机勃勃、气势恢宏?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沧海胸襟其志如海材料1:

曹操生于东汉末年,正是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时代。当时很多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显示出那个时代动荡起伏的历史特征。沧海胸襟其志如海材料2:

建安年间,曹操消灭了他在北方的最大对手——袁绍,平定冀州,袁绍的两个儿子投奔乌桓。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为了安定北部边境,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七月出兵乌桓,八月大破乌桓于柳城,九月胜利回师。归途中,曹操登上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登临过的碣石山,之后写下《观沧海》。沧海胸襟其志如海《观沧海》句句写景,其实也句句抒情。动荡的水波、耸立的山岛、萧瑟的秋风与巨浪,让人联想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相互征战的动乱局面。面对群雄逐鹿的动乱局面,诗人以沧海自比,抒发了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也表现出了自己有足够力量实现这一宏图伟业的强烈自信。“观”沧海其实也是观天地宇宙,观自己的经历和情志胸怀,观的是一统天下的志向,观的是统一中国的壮丽前景,体现了曹操这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独特的精神风度与人格魅力。反复吟咏

体会韵律《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又称格律诗,《尔雅》中说:“律,法也。”律的本义是规定和法度。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有自己独特的格式规律。活动一: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说说你读出本诗在音律上有哪些特点?反复吟咏

体会韵律“字有定音,音分平仄。”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中有一套固定的平仄格式,八句中每一字句,必须逐字讲究。古音和今音略有不同,大概可以这样分:平声约为今音的一二声;仄声约为今音的三四声。在古诗词中,平声声调绵长,有绵延之感;仄声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平仄相间,形成了诗歌均匀而多变的节奏,抑扬顿挫,婉转和谐。反复吟咏

体会韵律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试着标注这首诗的平仄。用“─”表示平声,用“│”表示仄声。反复吟咏

体会韵律律诗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是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叫押韵。全首诗通押一韵,通常压平声韵。反复吟咏

体会韵律律诗一般为八句,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按每句字数不同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讲究对偶,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本诗首句也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是诗人的匠心独运之处。联想情境

疏通诗意活动二:请同学们结合书上注释和课文插图,发挥想象,说说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乘着小船,放眼望去……”开头,将想象中船行的图景写下来。(方法提示:找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根据基调,在景物前加限定词——穿插个人感情,连成句子)联想情境

疏通诗意活动二:请同学们结合书上注释和课文插图,发挥想象,说说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我乘着小船,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放眼望去,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开阔,顺风行船,船帆儿端端正正地高悬着。一轮红日已经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边已有春风的信息。寄去的家书不知寄到哪里?请归去的大雁把信带到洛阳吧。炼字品读

领会深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人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中前进,他要驶向青山,而思绪已飘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写他的道路还在青山之外,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青山外,绿水前——正是和风吹拂,春意融融的江南春色。此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炼字品读

领会深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该联的炼字一直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用以下句式说一说。我认为“”字用得好,因为

。(提示:解释含义+描绘画面+品味效果。)炼字品读

领会深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行舟”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两句词性严格正对:“潮平”对“风正”,主谓词组工对;“两岸”对“一帆”,数量对数量;“阔”对“悬”,形容词相对。对仗精准,意境开阔,情绪饱满。炼字品读

领会深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然是“红日从海上升起”,为什么王湾要用“生”,而非旭日东升的“升”,这两个字能否替换?不能。“生”,含有“生长于”“孕育于”之意,采用了拟人手法,将“海日”人格化了,因此比“升”更好。同样,后文的“入”也一样,含有“进入,降临”之意,采用了拟人手法,将“江春”人格化,赋予了它人的情思。炼字品读

领会深意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评价该联时说:“形容景物,绝妙千古。”除了炼字之外,此联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你能说说是什么吗?炼字品读

领会深意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在沉船旁边又有千万只船驶过,枯树前面又有千万棵绿树在茁壮成长。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扬州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写诗赠刘禹锡,为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鸣不平,刘禹锡写诗作答。虽然也感叹自己遭遇不幸,埋没一生,自比“沉舟”、“病树”;但又相当达观,看到的是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自己并不感到颓唐。诗句形象生动,比喻新颖,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至今仍被人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②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宋·刘斧《青琐高议》③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二》炼字品读

领会深意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蕴含着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旧事物孕育新事物,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炼字品读

领会深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面对这样一番景色,诗人在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感触?炼字品读

领会深意“雁”这一意象的形成要追溯到《汉书·苏武传》中,匈奴单于骗汉使说苏武已死,但汉使者称天子打猎时射下了一只鸿雁,脚下拴着帛书,为苏武所写,单于便只好放了苏武,之后就经常用“雁”这一意象来代指书信,音讯等。“大雁”是候鸟,随季节变化迁移,春日往北,秋日往南,大雁南北迁徙,不远千里,飞回故巢,大雁能够飞回故乡,而羁旅在外的文人却长久无法回乡,这种特点自然会引起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炼字品读

领会深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雁可归去,但诗人自己无法归去。虽不知乡书能否传到故乡,但依然希望大雁可将自己的思念带回。直抒胸臆,表达了思亲思乡之情。有人认为,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哀伤的乡愁之情,你赞同吗?请结合全诗与写作背景谈谈你看法。王湾,洛阳人,是整个一生都生活在真正意义上盛唐时代的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年)进士,先后授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职,参与唐通撰古今书目《群书目录》集部四(二百卷)的编撰辑集工作;主持编校丽正书院藏书,对南朝梁、齐以后的诗文集进行了大量的编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