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分析文本解读《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主要讲述了东晋名士谢安与其晚辈观赏大雪时的一场即兴谈话,以谢朗“大雪似盐”和谢道韫“大雪似柳絮”的对比突出了谢道韫的才华。这段简短的对话生动形象地还原了魏晋时期士族家庭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又写出了士族阶层的文学素养和闲情逸致。这是一篇志人小说,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篇,所以,它具备了小说的故事性。《世说新语》共36门,以“德行”“言语”等分门别类,其中“德行”作为第一。“言语”篇的内容,多指当时的士人们追求语言的简约清新、精辟机敏,崇尚片言只语即有绵深的意味。因此,《咏雪》一文绕不开对谢安、谢朗和谢道韫的言语的评析,要从“言语”来品评人物,从人物的言语中读出人物的风致和神采。这是整本书的节选故事,所以《咏雪》的阅读必然要关联魏晋时期的审美取向和世态人情,以及关联“魏晋分度”,也就是本文体现的魏晋士人敏捷的才思、机智的风度、率真可爱的真情。盐空中差可拟”和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在朗读的语气和节奏上,就完全不同,前者的节奏相对缓慢,语气不能太强烈;的学习策略,在第一单元重音和停连朗读策略的基础上,通过语气和节奏的变化来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比如,谢朗的“撒而后者节奏快,语气上扬,体现谢道韫说话时的自信、自得、自豪。朗读既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将朗读贯穿学习本课,一是要感受谢式家族中长者与晚辈之间的浓浓亲情,以及重视诗书教育的温馨美好的家风;二是要落实朗读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在朗读中理解文意,体会情感,把握形象。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3.赏析两个比喻句,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感受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教学重难点赏析两个比喻句,感受东晋名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感受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课时安排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屏幕显示《采桑子》,配乐萨克斯曲《雪绒花》。采桑子纳兰性德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要考考大家。看屏幕上这首词,这是在康熙十七年十月,纳兰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所作。谁能猜出这首词描写的是那种景物?你从哪些词语、句子看出来?师生交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确是:越冷越佳妙。但“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又当作何解释?)师:“谢娘别后谁能惜?”谢娘故去后还有谁真的了解它、怜惜它呢?词中的“谢娘”是谁呢,她对雪又有怎样别样的了解?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到晋代谢安谢太傅的家里,一起和她来赏雪。板书课题。(学生认知本节课学习目标)【讲授新课】学习任务一:读一读,整体感知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贵在朗读,下面我请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这位同学读完后做适当的评价。评价的标准:读得准确(读准字音)、读得好听(能把握停顿、读出节奏)、读得有味(读出感情)。一读:读得准确。随即点一名同学来读。(重点指导读准字音)二读:读得好听。读得好听的标志就是能把握停顿,读出节奏美。停顿可以根据意义、顺应语法、清晰音节来确定。(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三读:读得有味。文章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因此要想读得有味,就要结合当时的氛围揣摩好人物说话的心情。可以注意这几个句子:“公欣然曰”“公大笑乐”表现人物的神情。俄而雪骤,使得谢太傅诗兴大作,“白雪纷纷何所似”写出了“公”(谢安)特别高兴、激动地样子,创设了一种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因此要读出激动、兴奋的感觉。“撒盐空中差可拟。”胡儿随口而吟,抢先回答。“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又觉得心中没底,有点不自信的样子。“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不及。显现出道韫略一沉吟之后的自信、自豪。要读出一份自信、豪气。指导:利用好学生展示的资源。(好的:读的这样好,你是怎样处理的?你关注了故事的哪几个细节?你为什么这样处理?读的不好:提有针对性的建议,语速、情感的处理,人物神态的体现。)老师范读。学习任务二:译一译-梳理内容师:学习文言文首要的任务是疏通文意。下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完成以下任务:1.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这个故事,将不理解的词句圈点出来在小组内寻求解决。(每人圈出重点的或不懂得词语至少三处参加小组交流。)2.用一句话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展示交流:师:通过刚才小组的学习,小组内还有解决不了的字词或句子,提出来大家交流。老师要举行一个文言词语积累擂台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能获胜。我会读:谢太傅雪骤差可拟柳絮我会解释: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差可拟未若我会翻译:(1)撒盐空中差可拟。(2)未若柳絮因风起。我会概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个寒冷的下雪天里,谢太傅和他的子侄辈们咏雪的故事。学习任务三:辩一辩-赏析语言师: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谢太傅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个诗句,有什么相同之处?明确:都是来写雪的,而且是纷纷扬扬的大雪;都是比喻句,文中并非仅用“盐”和“柳絮”来比喻“白雪”,而是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这种运动中的状态、姿态,因此在分析高低之别时,不仅仅是涉及“物”,同时还涉及运动中的“姿态”。师:对于文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组内交流。提示:可以从两者的色泽、姿态、以及两个比喻背后丰富的意蕴进行比较。预设1:从色泽上来看:呈白色的“盐”与呈灰白色的“柳絮”相比,更接近雪的白色。预设2:从下落的姿态:“盐”是垂直下落的,柳絮在风中往往飞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和雪的飘舞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撒盐空中”的下落方式更接近些。预设3:“盐”是俗的,“柳”是雅的。春天里,漫天飘摇的柳絮,给人以轻柔、飘逸、优雅的美感。资料助读:柳树不是匠人的树,这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当代作家张晓风《柳>师:自古文人对“柳”的偏爱,有很多的诗文可以见证。你知道哪些写柳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明确:“柳”在中国人心中,已成为某种意象,蕴含着特殊的感情。“盐”给人的直接感觉是咸、涩、硬,而且一提到盐,就不免想起“酸甜苦辣咸”生活的俗事、琐事,给人以“俗”感;相比之下,因此“柳”唤起的感觉,比“盐”诗意的多。预设4:“盐”是冰冷的,“柳”是温暖的。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说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可见冬天的白雪和春天的柳絮,都会唤起人们对于春天的联想。每一个柳絮都包含着一粒种子,都孕育着一个新的希望。中国农谚有云:“瑞雪兆丰年。”因此冬天纷纷扬扬的大雪,总能让人特别喜悦,它预示着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因此,以柳絮喻白雪,将雪与春天联系了起来,让人产生温暖的遐想,进而产生无限的希望。师:因此说,胡儿的以盐作喻,关注的是“盐”与“雪”外形的相似。而古人作诗之法,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妙境。道韫的诗句就以深厚的意蕴留给了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这样,“咏雪之才”就成为历代才女的最佳代称,连孤高自许目无余子的林黛玉,在判词中不也就是一句“堪怜咏絮才”吗?那么纳兰的那句“谢娘别后谁能惜”的慨叹我们也就感到不足为奇了。学习任务四:写一写-联想想象雪,是大自然的精灵,激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灵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你又会想些什么、写些什么呢?曰:未若。参考:未若精灵空中来未若漫天白鸟飞未若白蝶翩翩舞未若羽毛吻大地【课堂小结】同学们,在和道韫赏雪的过程中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纷纷扬扬的雪花是有生命的,她是那么优雅,那么轻盈、那么飘逸、那么温暖,留给我们无限的希望,无限的美好想象,带着这种美妙的感受,让我们齐声朗诵《咏雪》!能背下来吗?试试--布置作业古有道韫咏雪之佳话,今天,老师相信同学们同样有咏絮之才。请根据老师的问句-“黄叶飘飘何所似”,以文言文的句式对窗外随风飘落的树叶作生动形象的描绘。教学反思通过对两个比喻句的比较辨析,学生明确运用比喻来写物之所以可以更为形象生动,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可以引起人们的相关联想,进而唤起类似的感觉,勾勒出相似的意象。在交流中明确,胡儿的以盐作喻,关注的是“盐”与“雪”外形的相似。道韫的“柳絮的因风起”可以使人联想到春天的温暖、希望,联想到“柳”的诗意、柳絮的飘逸优雅,以深厚的意蕴留给了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对谢道韫“咏雪之才”的认识更加深入。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目标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仁义礼智信是我国的传统经典,守信知礼是为人之本。《世说新语》多有涉及,今天我们通过《陈太丘与友期行》来学习其内涵,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个孩子-元方,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讲授新课】任务一:疏通文意,整体感知1.读懂课文,疏通文意。①学生结合注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②无标点朗读。屏显: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③再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梳理重点字词,疑难字词可组内交流或标注下来。第一类:常用文言词去后乃至下车引之预设1:乃,才。预设2:下车引之:拉,拉。本义:拉开弓-引申为拉,牵引-引申为延长、延续。现代汉语和文言文一脉相承,所以,很多文言词汇仍然生机勃勃地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第二类:现代高频词[与友期行]期,约定。[相委而去]去,离开。[入门不顾]顾,回头看。预设1:期,约定。不期而遇。预设2:去,离开。人去楼空、去国怀乡。去,距离。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预设3;顾,回头看。含有顾的词语: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义无反顾、顾盼生辉。含有页的字,比如有“项、顺、额、顶、颔”,页字旁的字都跟头有关系。第三类:文中同义词太丘舍去舍己为人四舍五入预设:都是“丢下”的意思。师:积跬步以至千里。通过不断的积累,我们能够慢慢建立起对文言文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久而久之,读文言文也像读现代文一样轻松自如了。3.学生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内容,要求吉简意赅、通俗写懂。①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预设: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友人迟到责怪陈太丘,并对子骂父,元方据理反驳的故事。②请从原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完成以下题日。友人不守信的表现是,过中不至。友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是这样回应友人的: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最后的行为是: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最后对友人的态度是,入门不顾。③梳理情节,找出文言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明确: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发展,客问元方,怒斥太丘。高潮、元方驳斥友人、无信无礼。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任务二:思考探究,理解“方正”1.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理解“方正”,把握人物形象。师:文中的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不喜欢元方?请用下面的句式表达:从句中,我发现元方是个的孩子,因为。预设1:从“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一句,我发现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刚正不阿的孩子,其因友人爽约在先怒斥其父在后而以“无信”“无礼”指责他。预设2:从“元方人门不顾”一句,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性情直率的孩子,友人惭愧地下车引之,他却入门不顾。2.理解“方正”,把握人物形象。屏显:方正,指品行刚正,不怕因坚持做正确的事而得罪人。师:请同学们再读文章,找出描写元方语言、动作中表现方正的语句,填入表格中,进行分析表述。方正: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语言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动作人门不顾。预设1:依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懂得以信交友的道理,父亲的言传身教,对他影响很大,他有良好的家教;对于有错在身,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怒骂别人的友人,年纪小小的元方据理抗辩,有理有据、公正客观地批判友人,同时维护自己父亲的尊严,可见他的“方正”。预设2:依据元方语言中“家君”一词,作为谦辞的使用,体现元方的明礼。明确:正是因为元方讲信明礼,所以才将本文选入《方正》。3.运用朗读表演,表现“方正”。请同学们用脚本批注的方法,从人物的表情、心理、语气、语速等方面,分析元方和友人的两次对话,之后学生个人展示,分角色小组展示,换角色演读展示,通过语气、节奏、重音等将人物的方正特点朗读出来。示例1:父亲的友人理直气壮,觉得自己一点儿错也没有,于是怒目圆瞪、声调高昂、义愤填膺指责别人不守信,傲慢无礼。对于自己不守时,避而不谈,把矛头都指向陈太丘,狂躁气愤地责骂陈太丘。示例2:元方很气愤,心想这人太没有礼貌了,但是他没有急躁,而是冷静机智地回击父亲的友人。4.探究动作,评析元方是如何做到方正的。既然元方为人很方正,那么对于“友人惭,下车引之”的举动,“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预设1:不失礼。因为友人不仅爽约,而且对自己失信没有任何解释,反而怒责太丘先行,对这种无信无礼之人就该如此。预设2:失礼。陈太丘既然与友人约定同行,那么当对方未及时赶至时,太丘应该考虑到其在路途中是否遇到了突发事件。继而,友人看到元方后询问“尊君在否”,“尊”字体现了他的礼貌和素质。而后“友人惭,下车引之”,可见其态度诚恳,知错就改。作为晚辈,元方不应入门不顾,完全忽视友人的感受。师:《世说新语》中有众多篇目,编者为什么要选出自《言语》的《咏雪》和出自《方正》的《陈太丘与友期行》两篇?明确:两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年少聪明、智慧的孩子,有的孩子擅长优美的语言,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有的孩子正直、讲信明礼,有很好的道德修养。编者希望我们新一代少年聪明智慧,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道德素养。这是编者对我们的殷殷期待。布置作业假如第二天陈太丘和友人见面了,设想一下他们会对彼此说什么呢。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板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行友人元方日中不至-无信据理反驳对子骂父-无礼聪慧明理知错就改个性率真教学反思教学中抓住友人与元方的对话、动作反复进入文本,揣摩体会友人、元方的心理和语气,通过“你从哪个句子或词语中发现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解读发现元方的据理反驳、聪慧明理和个性率真,读出“方正”;通过设计朗读进一步感受元方的“方正”与率真。备课资料再论“撤盐”与“柳絮”: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比喻郭跃辉一、“言语”还是“文学”?《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题目是教材编者所加。《世说新语》前四篇的篇名“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出自《论语》,惯称“孔门四科”。其中,“言语”指的是善于辞令,特别是外交辞令;“文学”指的是博学文章,与现在所说的“文学”是两回事。将《咏雪》纳入“言语”篇而不是“文学”篇、“巧艺”篇,说明原作者是想突出谢家儿女,特别是谢道韫在“言语辞令”方面的优势。中山纪念中学袁海锋老师在《“撒盐”与“柳絮”:文学需要怎样一场雪-兼谈<咏雪>深度赏析对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一文中,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比较分析“撒盐”与“柳絮”两个喻体的优劣,其依据是“文学的终极追求是呈现忠于个体情感的艺术真实,而不是存身于个体耳畔目前的客观真实,恰切真实地传达写作主体的内在情感才是它的核心”。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理解原文,符合“讲论文义”的语境。如果从“言语”的视角看,关注点就会发生一些变化。《世说新语·言语》中的108个故事,其共同特点是每个都有一句精彩的话,例如“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等等。这些话语本身自然有其精妙之处,但细读这108个故事,就会发现这些精彩的句子要么是单独存在,要么是存在于对话的语境中。比较而言,后者居多。而对话的语境又分为“问答式”“论辩式”“反问式”等不同类型。例如: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孔融儿子的“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类比。但这句话的精彩只有在与孔融的对话语境中才能体现出来。孔融出于爱子之心,希望儿子能够免于灾祸,而儿子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认为一家人都难以避免灾难。也就是说,言语本身背后,要么是反应的迅捷,要么是清醒的认知。《世说新语·言语》中体现人物反应迅捷的片段很多。反应迅捷说明人物很聪明,又可与“捷悟”篇对照阅读。《咏雪》也应该从“言语反应”的角度去理解。当谢太傅欣然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侄儿的回答是“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的回答是“未若柳絮因风起”。首先,“未若柳絮因风起”是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回答。这是一个典型的“问答情境”。谢道韫的答案本身非常精妙,这一点后文将详细解析。其次,“未若柳絮因风起”又与“撒盐空中差可拟”形成了“论辩情境”。一个“未若”不仅体现出谢道韫才思敏捷-谢朗话音刚落,她就想出了另一个答案,而且也体现出她天真活泼甚至争强好胜的性格。她不仅要回答伯父的问题,还要与兄弟的答案进行比较,并直接说“你的回答不及我精妙”。再次,将这三句连起来读,“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一问两答,尾字押韵,不论从意义上还是从韵律上看,都是一个整体。三人对话的形式,又类似于汉代的君臣联句或文人联句的“柏梁体”。而“公大笑乐”就不仅仅是因为侄女才思敏捷,比喻精巧,还包含这种家庭成员的“联句”之乐。因此,单独将“柳絮”与“撒盐”进行对比,或者将“未若柳絮因风起”从整个言语情境中剥离出来,都不能把握《咏雪》这一“篇”的艺术性。二、比喻:语境与言语机制理解“柳絮”与“撒盐”之别,应该从比喻的外部语境与内在机制两个角度同时展开。所谓外部语境,指的是喻体与整个言语环境之间的契合关系;而内在机制,则是指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基础上的相并关系”。《咏雪》第一句话就营造了一个“讲论文义”的高雅氛围。这就说明谢家叔侄在一起并非日常闲谈,而是谈论特定的文学话题。“俄而雪骤”则是一个文学的由头,谢太傅的“白雪纷纷何所似”自然也不是日常生活的问话,而是一个带有文学意味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整体语境下,胡儿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则是一个生活化的回答。盐自然是家居常见之物,用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喻体来回答,自然与清雅环境格格不入。而谢道韫的“柳絮”并非家常之物,由于其有空灵迷蒙的特征,还经常被文人当作诗文的重要意象。再加上魏晋时期士人喜欢谈玄论道,不论是品鉴人物还是谈诗论文,都喜欢用“风神”“神韵”“风韵”之类的术语,以表示与日常生活的刻意疏远。从这个意义上讲,谢朗的“撒盐”比喻就显得粗俗不堪了。余嘉锡在《世说新语笺疏》中评论说:“二句虽各有谓,而风调自以道韫为优。”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宋代张炎论词提倡“清空”,在《词源》中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此清空质实之说。”用这个论断来分析“柳絮”与“撒盐”的比喻,前者自然是清空,后者显得质实。质实,正是与日常生活贴得太近。如果换一个语境,太傅、谢朗和谢道韫三人连续赶了几天山路,每天以野果、山泉充饥解渴,突然天降大雪,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那么“撒盐空中差可拟”自然要比“未若柳絮因风起”更适合当时的语境了。二月河的历史小说《雍正皇帝》中曾有一个片段,正好与此相印证。康熙年间,黄河决堤,灾民流离失所,正逢大雪,文人邬思道吟诗曰:“六出玉麟撒河山。”武师性音则说:“满天满地筛白面。”聪明伶俐但文化素养不高的仆人坎儿却说:“玉皇大帝贩私盐。”十三爷胤祥大赞道:“好!这才是咏雪!”论文才,自然是邬思道的诗句更雅致,但论此时此刻的语境,“玉皇大帝贩私盐”的比喻则与之更契合。结合外部语境,再从比喻的内在机制分析,我们会发现,将“雪”比作“柳絮”更符合比喻的特征。一般认为,比喻讲究的就是喻体的“生动形象”,强调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实际上,优秀的比喻句是一个辩证的存在:本体与喻体要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就不成为比喻;但精彩的比喻并非越像越好,而是要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尽量拉开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距离。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里说:“要用譬喻,约有两个重要点必须留神:第一,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类似;第二,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又必须在其整体上极其不相同。倘缺第一个要点,譬喻当然不能成立;若缺第二个要点,修辞学上也不能称为譬喻。”启丹教授也曾说:“一个好的比喻,往往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喻体的“就地取材'、以喻休对读者的贴近,来传递形象而生动的感受;其次,是喻体过渡到本体在思维方面的“长途贩运',这样才能让读者获得一种思维跳跃、形象奇特的乐趣。也就是说,喻休与本休的差异越大,通过远兜远转的方式若能找出两者的联系点,就越能显示作者的艺术功力。”刘大为先生在《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一书中用“语义跨度”来指称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其观点更有启发性。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第一,“撒盐”不仅意味着眼前之雪与眼前之盐在空间距离上的接近,在逻辑上也有相似之处。“撒盐”要有一个动作的发出者,即“谁在撒盐”,这与谢朗内心的“谁在下雪”构成了相似性基础。而“柳絮”的比喻就不存在“谁在撒柳絮”这样的问题。柳絮“因风而起”,没有动作的发出者,自然也就没有人为的痕迹,其与“雪”的语义距离自然要大于“盐”。第二,下雪说明是在冬季,柳絮则是春天独有的物象,“柳絮”的比喻也暗示着冬天过后不久春天就会到来。这种时间上的语义距离是“雪”和“盐”之间所不具备的。第三,“俄而雪骤”说明雪下得越来越大。用《水浒传》中的说法便是“那雪下得正紧”,应该说用“盐”来比喻“雪”,更能解释此时雪大的特征,盐有重量,跟雪一样都是自上而下降落,但比喻并非“越像越好”,而是讲究“相异性”。柳絮“因风起”,说明柳絮并非“从天而降”,而是“自地而生”,但同时漫天飞雪与春天漫天飞絮又有一定的相异性。第四,谢道韫的“柳絮”比喻更带有女子的特征。刘辰翁说:“有女子风致,愈觉撒盐之俗。”有论者指出:“以柳絮的随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