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往事依依》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0课《往事依依》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0课《往事依依》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0课《往事依依》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0课《往事依依》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往事依依于漪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②形容留恋,不忍心分离字音字形徜徉

浩渺

非凡雕镂

寂寞

谆谆搜索枯肠

气象万千

鸦雀无声chángyánghàomiǎolòuzhūn作者简介于漪(yī),女,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历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特级教师。2019年,相继获得国家“人民教育家”“最美奋斗者”称号。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任务一:回忆往事回忆往事齐读第一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的?①采用对比的手法;②将不少事情的“模糊”与“几件事”的“记忆犹新”进行对比,③突出那“几件事”在我心中的地位之重,影响之深。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回忆往事默读课文,划记文章关键语句,并完成下表。时间事件“我”的感受“我”的收获小时候看山水画百看不厌、乐在其中身历其境、津津有味生动形象形成深刻记忆童年读千家诗眼花缭乱、心旷神怡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初中听老师课感慨万端、深深感动开阔眼界,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任务二:品读往事品读往事细读下面的句子,注意标红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有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的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品读往事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有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编织”与“花环”相照应,“美丽的生活花环”与下文《千家诗》中的诗篇相照应。诗篇就是花朵,阅读诗篇,生活如图花环一般色彩斑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读《千家诗》比作编织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读书带给人地乐趣及美妙享受,表达出对书的喜爱之情。品读往事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沉浸”本义指浸入水中,这里说“沉浸在美的享受中”,说“我”已经全身心投入到一种审美的状态之中,反映了《千家诗》中五彩纷呈的诗歌对“我”的影响之深。品读往事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的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雕镂”本义指在玉石、金属上面刻画,这里表明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给“我”的印象至深,难以磨灭。品读往事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凝注”本义是“凝聚、凝结”的意思,这里指老师眼神中慢慢都是感动,凸显出老师朗诵是的全情投入。“我”能关注到老师眼中凝注的感动,说明“我”也深受感动。品读往事看山水画、读《千家诗》、听国文老师讲课,删去一部分行不行?颠倒次序可以吗?不能删去。这三件事分别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角度来写,各有侧重。这三件事之所以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说明它们在作者成长的道路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去掉,文章就显得单薄了。品读往事国文老师——“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动作描写)——表现出老师读书时沉浸、陶醉的情状,教学富有感情,朗读慷慨激昂,深深感染着我们。试从人物描写分析形象特征。品读往事代课的国文老师——“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迎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神态描写)——“凝注”写出了老师教学的专注,富有深情。国文老师朗诵卓越,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试从人物描写分析形象特征。品读往事作者在写国文老师讲课时,列举了两位老师,这两位国文老师有何异同?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相同点:①讲课内容都是抒情诗,诗歌作者都是爱国人。②都采用诵读的方法,都入情入理,学生都深受感染。不同点:一古一今。影响:“我”都牢记了所讲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爱诗词,爱好新文学的热情,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任务三:感悟往事感悟往事请联系课文和助读资料,找寻于漪老师的成长源头。感悟往事

助读资料:于漪(1929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

“我1929年出生于历史名城镇江,中华文化的熏陶使我在少年时代就有了美好的憧憬:做一个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

“在中小学读书是认真而努力的,“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在许多优秀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立下了这样的志向。”感悟往事于漪老师少年时代就深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深受优秀教师的影响,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都是她成长的源头。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源头的,于漪老师的成长还有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忠诚。任务四:分享往事分享往事于漪深情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我们能从这些往事中探寻她成长的源头。可见,少年时代所受的文学的熏陶,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有关文学的往事,给大家说说,你自己呢,也曾经有被文学感染的经历与体验吗?分享往事分享1:爱因斯坦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分享往事分享2: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分享往事分享3: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