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825—2013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EmulsifiedAsphaltCentralPlantColdRecyclingof
HighwayAsphaltPavement
2013-09-05发布2013-11-05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825—201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2
5.1一般规定......................................................................2
5.2原路面历史资料调查............................................................3
5.3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价..........................................................3
5.4交通量调查....................................................................3
5.5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3
6材料要求..........................................................................3
6.1一般规定......................................................................3
6.2RAP...........................................................................3
6.3乳化沥青......................................................................4
6.4集料和填料....................................................................5
6.5水泥..........................................................................5
6.6水............................................................................5
7再生混合料设计....................................................................5
7.1一般规定......................................................................5
7.2级配范围......................................................................5
7.3配合比设计流程................................................................6
7.4RAP分析.......................................................................6
7.5乳化沥青配方设计..............................................................6
7.6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7
7.7设计配合比验证................................................................8
7.8配合比设计报告................................................................8
8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8
8.1一般规定......................................................................8
8.2施工准备......................................................................8
8.3施工工艺......................................................................9
8.4施工质量管理.................................................................11
8.5检查验收.....................................................................12
I
DB41/T82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高速公路驻信段改扩建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胡霞光、宋云祥、汪德才、田莉、孟庆东、张鹏、陶向华。
标准参与起草人员:李禹德、李玉梅、王清、于浩、李玉磊、赵德强、褚付克、孟旭、黄运军、姚
曙光、张涛、白金龙、孙志军。
II
DB41/T825—2013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的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材料要求、再生混合料设计、
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中下面层及基层的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工程;用于三、四级
公路上面层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工程时,应采用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等做上封层。城市道路的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工程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3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E4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O73.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eclaimedasphaltpavement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面层材料。
3.2
厂拌冷再生centralplantcoldrecycling
1
DB41/T825—2013
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运至拌合厂(场,站)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如需要)、沥
青类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水进行常温拌和,常温铺筑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沥青路面
再生技术。
3.3
乳化沥青emulsifiedasphalt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产品。
3.4
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reclaimedasphaltmixtureofemulsifiedmixture
含有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的乳化沥青冷拌混合料,简称再生混合料。
3.5
再生混合料含水量watercontentofrecycledmixture
乳化沥青中的水、外加水、矿料和RAP中的水占再生混合料的质量百分比。
3.6
最佳预湿水量optimalprewettingwatercontent
外加水占再生混合料的质量百分比。
3.7
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ptimalemulsioncontent
乳化沥青占再生混合料的质量百分比。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RAP: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eclaimedAsphaltPavement)
IRI:国际平整度指数(InternationalRoughnessIndex)
PCI:路面状况指数(PavementConditionIndex)
SSI:路面强度指数(PavementStructureStrengthIndex)
TSR:冻融劈裂强度比(TensileStrengthRatio)
OWC:最佳含水量(OptimalWaterContent)
OEC: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ptimalEmulsionContent)
OFC:最佳流体含量(OptimalFluidContent)
OPC:最佳预湿水量(OptimalPrewettingWaterContent)
5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
5.1一般规定
2
DB41/T825—2013
5.1.1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工程实施前,应对原路面历史信息、技术状况、交通量、工程经
济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为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5.1.2原路面调查内容应完整,需进行系统分析和准确评价。
5.2原路面历史资料调查
5.2.1收集原路面设计资料、竣工资料等,一般包括修建年代、通车年限、原路面结构、材料组成等
方面资料。
5.2.2收集原路面使用期间的路面病害、日常维修和大中修的技术方案等资料,结合施工、竣工等资
料分析病害成因。
5.3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价
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价内容一般包括:路面状况指数PCI、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路面强度指数SSI、
车辙深度、下承层承载能力、原路面结构厚度。应按原路面评价结果进行路面再生的结构设计。
5.4交通量调查
5.4.1调查内容应包括:交通量大小、交通组成、轴载情况等,为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
和材料设计提供依据。
5.4.2通过交通量调查,为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过程的交通组织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如果交通量
太大,应考虑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车辆分流措施;无法分流车辆的,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5.5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5.5.1原路面材料取样
路面铣刨后,应在拌合厂RAP料堆表面10cm以下取样,然后在料堆顶部、中部、下部不同方向分别
取样至少9个,每个试样不少于10kg,混合均匀后作为该料堆样品。
5.5.2级配
应对RAP及其抽提后的矿料级配进行检测与分析。
5.5.3RAP沥青含量和性能
通过抽提或燃烧试验确定RAP的沥青含量。
检测回收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动力粘度。
6材料要求
6.1一般规定
6.1.1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应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
使用。
6.1.2不同结构层RAP应分开堆放,不得混杂,以保证材料均匀一致;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新集料
不应混杂堆放。
3
DB41/T825—2013
6.1.3RAP、新集料应堆放在预先经过硬化处理且排水通畅的地面上,雨天来临前应遮盖。
6.2RAP
6.2.1预处理
6.2.1.1用推土机、装载机等机具将料堆RAP充分混合后,应进行RAP破碎与筛分,破碎后RAP最大
粒径应小于再生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应有超粒径材料。如果RAP中扁平状、针片状含量过多,应进
行二次破碎,重新筛分分档。不允许直接使用未经预处理的RAP。
6.2.1.2根据再生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合理选择筛孔尺寸,应将处理后的RAP分成不少于两档。两档
材料规格可分为0mm~10mm和10mm~30mm。
6.2.2堆放
6.2.2.1经过预处理的RAP,宜转运到堆料场均匀堆放,转运和堆放过程中应避免RAP离析。
6.2.2.2经过预处理的RAP堆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料仓中RAP应及时使用。
6.2.2.3使用RAP时,应从料堆的一端开始在全高范围内铲料。
6.2.3检测
经过预处理的RAP样品应按照表1的要求检测。
表1RAP检测项目及质量要求
材料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含水率实测JTGF41,附录A
RAP级配实测JTGF41,附录A
RAP
沥青含量实测JTGF41,附录A
砂当量(%)﹥55T0334
针入度实测T0604
60℃黏度实测T0620
RAP中的沥青
软化点实测T0606
15℃延度实测T0605
RAP中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实测T0312/T0316
RAP中的细集料棱角性实测T0344/T0355
注:再生层用于公路等级较低或者是所处层位较低时,RAP中的沥青性能指标和粗细集料指标可有选择地检测。
6.3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应在常温下使用。用于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材料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乳化沥青生产技术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单位质量要求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慢裂T0658
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
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
4
DB41/T825—2013
表2(续)
试验项目单位质量要求试验方法
恩格拉黏度E25-2~30T0622
黏度
25℃赛波特黏度VSs7~100T0623
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T0654
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合试验-均匀T0659
残留分含量不小于%62T0651
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
蒸发残留物
针入度(25℃)0.1mm50~100T0604
延度(15℃)不小于cm40T0605
1d不大于%1
常温储存稳定性T0655
5d不大于%5
注:恩格拉黏度和赛波特黏度任选其一检测。
6.4集料和填料
当RAP粒径组成不满足级配要求时,应加入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或填料,调整再生混合料的级配组
成。集料和填料质量应符合JTGF40的要求。
6.5水泥
水泥作为活性添加剂时,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可为32.5或42.5。在满足GB175前
提下,初凝时间宜控制在4h以上,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
6.6水
生产乳化沥青和再生混合料用水应为可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应经试验验证,不影响再生混合料
性能时方可使用。
7再生混合料设计
7.1一般规定
应根据工程要求、公路等级、使用层位、气候条件、交通情况等因素,充分借鉴成功经验,选用符
合要求的材料,进行再生混合料设计。
7.2级配范围
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
各筛孔的通过率(%)
筛孔(mm)
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A细粒式B
37.5100---
26.580~100100--
19-90~100100-
5
DB41/T825—2013
表3(续)
各筛孔的通过率(%)
筛孔(mm)
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A细粒式B
13.260~80-90~100100
9.5-60~8060~8090~100
4.7525~6035~6545~7560~80
2.3615~4520~5025~5535~65
0.33~203~216~256~25
0.0751~72~82~92~10
7.3配合比设计流程
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RAP分析、乳化沥青配方设计、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性能验证四项
内容。
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见图1。
旧料分级/分析和试配
乳化沥青配方设计
否
裹覆性/工作性
符合要求
是
配合比初步设计否
否
空隙率/强度
符合要求
是
水稳定性
符合要求
是
设计完成
图1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
6
DB41/T825—2013
7.4RAP分析
应采用随机取样方法,低温烘干RAP并确定含水率。应按照不少于两档进行筛分,确定各档级配组
成,并对各档RAP进行抽提试验,分析得出RAP抽提后矿料级配及沥青含量。
7.5乳化沥青配方设计
按表3要求进行再生混合料初步级配设计,然后通过室内裹覆试验和早期强度试验进行乳化沥青配
方初步设计。应选择拌和均匀、裹覆状态好、具有较高早期强度的乳化沥青配方。
7.6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7.6.1拌和与成型
7.6.1.1拌和
拌和宜在室温下进行,每次拌和一个试件。拌和时,先将RAP各档料、新集料(如果需要)、水泥
加入拌合锅中干拌约10s~20s,尽量避免粉尘飞扬,然后外加水拌和30s~40s,将集料均匀润湿,再加
入相应的乳化沥青拌和约60s,使集料表面均匀裹覆。
7.6.1.2成型
采用两轮击实的马歇尔方法成型试件。将常温拌和均匀的混合料装入试模,置于马歇尔击实仪上第
一轮击实,双面击实50次;将完成第一轮击实的试样连同试模一起侧放入60℃鼓风烘箱中养生不少于
40h,养生结束后第二轮击实,双面击实25次,然后放置于室内自然冷却后脱模。
也可以采用旋转压实成型试件。
7.6.2确定设计参数
7.6.2.1密度和空隙率
分别采用JTGE20中规定的真空法,蜡封法测定试件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毛体积密度,并计算空隙
率。
7.6.2.2马歇尔稳定度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将恒温水槽调节至40℃±1℃,测试40℃下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7.6.2.3确定OFC
再生混合料中,外加水、乳化沥青和RAP中含水量总和称为总液体用量;外加水与乳化沥青用量称
为总流体含量。
参照JTGE40中T0103的方法,对合成矿料进行击实试验。试验时,乳化沥青用量可定为3.5%,变化
5个含水率进行击实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时,对应的含水量为OWC,对应的总液体用量为OMC,对应的
总流体含量为OFC。
7.6.2.4确定OEC、水泥用量与OPC
以推荐的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为中值,按照0.5%间隔选取4个~5个(2.5%~4.5%)乳化沥青用
量、2个~3个(0%~2.0%)水泥用量,根据确定的成型方法和OMC,进行马歇尔试验,并按JTGE20中的
试验方法,在室温下分别测试各乳化沥青用量下试件的干ITS和湿ITS及干湿劈裂强度比。根据测试结果,
7
DB41/T825—2013
依据湿ITS最大,同时兼顾干ITS和干湿劈裂强度比较大的原则,综合确定再生混合料的OEC和外加水基
准值,其中外加水基准值为OFC与OEC之差,然后根据室内裹覆试验对外加水基准值进行修正,确定OPC。
7.6.3TSR试验
用于冻融劈裂强度比的试件应压实到配合比设计空隙率±0.5%,其他条件和方法应符合JTGE20的
相关规定。
7.6.4动稳定度试验
制作8cm厚的车辙板试件进行动稳定度试验,其他条件和方法应符合JTGE20的相关规定。
7.7设计配合比验证
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要求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技术要求
空隙率(%)9~14
0.40(基层)
劈裂强度(MPa)不小于
劈裂试验(15℃)0.50(中、下面层)
干湿劈裂强度比(%)不小于75
5.0(基层)
马歇尔稳定度(kN)不小于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40℃)6.0(中、下面层)
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不小于75
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小于70
车辙动稳定度(次/mm)不小于1500
注1:任选劈裂强度试验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之一作为设计要求,推荐使用劈裂试验。
注2: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用于三、四级公路面层时可参考一、二级公路中下面层设计指标要求。
7.8配合比设计报告
配合比设计报告内容应包括:乳化沥青检测结果,水泥检测结果,RAP中沥青含量及性能指标,
设计级配范围及级配曲线,试件成型方法,最佳总液体用量,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性能检验
等内容。
8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8.1一般规定
再生混合料摊铺不宜在雨季进行;当路面滞水或潮湿时,不应摊铺再生混合料;摊铺作业遇降雨
时,宜对未完成碾压路段进行遮盖;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或完全破乳后的再生混合料应废弃;当气温或下
卧层表面温度低于10℃时不宜铺筑再生混合料;压实厚度不宜小于70mm,不宜大于160mm。
8.2施工准备
8.2.1施工设备准备
8
DB41/T825—2013
8.2.1.1RAP破碎筛分设备
根据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能力配备RAP破碎与筛分设备,宜采用冲击式破碎机;根
据RAP的分档情况安装震动筛,应至少配置10mm和30mm两个尺寸的筛孔。
8.2.1.2拌合设备
拌合设备宜配备3个~5个冷料仓、1个矿粉罐、1个水泥罐、一个乳化沥青罐和一个储水罐,其
生产能力应与现场摊铺碾压相匹配。拌合设备应满足计量要求,集料计量精度宜控制在±2%,水泥、矿
粉计量精度宜控制在±0.3%,水和乳化沥青计量精度宜控制在±0.2%。
8.2.1.3运输车辆
运输车的数量,应根据拌合站生产能力、运输距离、道路状况、车辆吨位综合确定。运输车辆应车
况良好,车身不宜过长,应具有尽可能大的倾卸角。车槽四角应密封坚固,车厢内保持洁净。
8.2.1.4摊铺机械
宜配备履带式摊铺机进行摊铺。
8.2.1.5压实机械
应根据路面的宽度、厚度、气候环境等因素,合理配备足够数量、吨位的双钢轮、单钢轮及胶轮压
路机,双钢轮压路机总质量宜在11t以上,单钢轮压路机总质量宜在20t以上,胶轮压路机总质量宜在
30t以上,且双钢轮、胶轮压路机应具备均匀洒水功能,单钢轮压路机应能产生较大的激振力,振动频
率宜为35Hz~50Hz,振幅宜为0.5mm~1.5mm。
8.2.2进场材料质量检查
应对进场的乳化沥青、集料、水泥及其他材料按质量标准和批量频度进行试验,禁止不合格的材料
入场。
8.2.3下承层表面清理
再生混合料铺筑前,应清除下承层表面杂物和浮料,保持表面洁净。
8.2.4下承层质量检查
除几何线形外,应重点检测下承层的强度和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原下承层的病害是否处理彻底,
是否按要求喷洒透层油或粘层油。达到合格标准后方能进行再生作业。
8.2.5试验段铺筑
8.2.5.1在铺筑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结构层前,应铺筑试验段长度不小于200m。
8.2.5.2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结构层试验段铺筑应分试拌和试铺,主要确定以下内容:
a)确定拌合机各料仓分配、上料速度等工作参数;
b)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数量、运输线路和人员组织;
c)验证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d)确定再生层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用灌砂法测定湿密度和含水率;
9
DB41/T825—2013
e)确定碾压机械组合及碾压遍数。
8.3施工工艺
8.3.1施工工序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工序见图2。
施工现场原材料准备
加再生料、新集料
及添加水泥
添加外加水
添加乳化沥青
再生混合料拌合
运输到施工现场
摊铺和碾压
形成冷再生结构层
图2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工序
8.3.2再生混合料拌和
再生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无液体流淌、无结块成团现象,且和易性良好。
8.3.3再生混合料运输
拌和后的再生混合料不宜储存,应立刻运至现场进行施工。运输车辆车厢内应清洗干净,不应污染
再生混合料。在装料前车厢侧板和底板可喷洒少许水或喷涂薄层隔离剂,避免再生混合料粘结车厢板,
不应有余液积聚车厢底部。运输过程中,为了保湿和防止污染,应采用不透光的厚帆布覆盖再生混合料,
防止提前破乳、污染。
8.3.4再生混合料摊铺
再生混合料摊铺可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方法进行,熨平板不需要加热。应缓慢、均匀、连续摊
铺,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m/min~4m/min。
8.3.5再生混合料碾压
再生层碾压工艺应根据气温条件、压实厚度、再生混合料特性进行综合确定,可参考表5。
10
DB41/T825—2013
表5碾压工艺
碾压工序压路机类型碾压遍数速度(km/h)
初压双钢轮振动式压路机静压1遍,振压1遍1.5~3
单钢轮振动式压路机振压3遍2~4
复压
轮胎式压路机揉压3遍2~4
终压双钢振动式压路机静压1遍3~4
8.3.6再生层养生及开放交通
8.3.6.1再生层加铺上层结构之前必须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一般为3d~5d。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时,可以结束养生:
a)再生层能够取出完整芯样;
b)再生层含水率低于2%。
8.3.6.2在封闭交通的情况下,可进行自然养生,一般无需采取措施。
8.3.6.3在特殊条件下,再生层完成压实至少1d后方可开放交通,但应严格限制重型车辆通行,行车
速度宜控制在40km/h以内,并严禁车辆在再生层上掉头和急刹车。为避免车轮对表层的破坏,可在再
生层上均匀喷洒慢裂乳化沥青,喷洒用量折合纯沥青后宜为0.05kg/m2~0.2kg/m2。
8.4施工质量管理
8.4.1施工过程材料质量控制项目、频率等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施工过程材料检查项目、频次及要求
材料检查项目要求值检查频率
乳化沥青表2规定的项目符合设计要求每批来料一次
矿料表1规定的项目符合设计要求每批来料一次
RAPRAP级配符合设计要求随时
8.4.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项目、频度等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检查项目、频度及要求
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频率检验方法
≥96(灌砂,实验室标准密度)每200m~300m检查一次T0921
压实度(%)
≥88(钻孔,最大理论密度)不少于2次每车道每公里T0924
15℃劈裂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T0716
干湿劈裂强度比(%)符合设计要求T0716
每工作日1次
马歇尔稳定度(kN)符合设计要求T0709
残留稳定度(%)符合设计要求T0709
冻融劈裂强度比(%)符合设计要求每3个工作日1次T0729
动稳定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改变配合比时T0719
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发现异常时随时试验抽提、筛分
11
DB41/T825—2013
8.4.3施工过程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等应符合表8的要求。
表8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及要求
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频率检验方法
平整度最大间隙(mm)8随时,接缝处单杆测量T0931
纵断面高程(mm)±10检查每个断面T0911
均值-8随时
厚度(mm)插入测量
单个值-10随时
不小于设计宽度。
宽度(mm)检查每个断面T0911
边缘整齐,顺适
横坡度(%)±0.3检查每个断面T0911
表面平整密实,无浮石、弹
外观随时目测
簧现象,无明显压路机轮迹
8.5检查验收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工程完工后,全线以1km~3km作为一个评定路段,按照表9的要求进行质量
检查和验收。
表9质量检查验收检查项目、频度及要求
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频率检验方法
平整度最大间隙(mm)8每200m2处,每处连续10尺T0931
纵断面高程(mm)±10每200m4个点T0911
均值-8每200m每车道1个点
厚度(mm)取芯测量
单个值-15每200m每车道1个点
不小于设计宽度。边缘整齐,
宽度(mm)每200m4个断面T0911
顺适
横坡度(%)±0.3每200m4个断面T0911
表面平整密实,无浮石、弹簧
外观随时目测
现象,无明显压路机轮迹
≥96(灌砂,实验室标准密度)T0921
压实度(%)每车道每公里1次
≥88(钻孔,最大理论密度)T09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DB41/T825—2013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标准
(DB41/TXXX—XXXX)
条文说明
13
DB41/T825—2013
1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公路网的日臻完善,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原先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
沥青路面逐步进入了中修、大修的期限,需要进行维修、翻铺和重建的沥青路面激增,原有将旧沥青路
面铣刨废弃的施工技术方案,不仅浪费资源,也会对环境会造成破坏。通过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维修工
程中的应用,不仅解决因旧沥青混合料废弃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节省砂石、沥青等资源,减少
开采山石导致的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破坏,同时也降低维修成本。
经初步估算,仅河南省每年就有约15%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的总量将达到
200万吨,采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可100%利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有利于河南加快构建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运输生产方式,打造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近,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质量要求
较低,适用范围较广,但就现有的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设备和施工工艺来看,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
料性能暂时还无法达到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焦作市沁阳市2025届初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特效化妆工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红色简约商务风季度绩效考核报告
- 电机在医疗放射设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市场品牌建设与竞争力提升考核试卷
- 煤气化中的智能化制造技术发展前景考核试卷
-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总复习考核试卷
- 液压技术在物料搬运设备中的重要性考核试卷
- 2025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考试数学试卷
- 2025贵州省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酒店公司章程范本
- 供应链优化与协同计划书
- 文星幼儿园收费标准
- 六年级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
- 数字会议系统现场检验内容与标准
-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各个模块讲评 课件
- 桂林市临桂区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2023年
- 方证歌诀【执业中医师中医内科】
- 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文PPT
- 机电工程技术标投标方案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